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计划技术方法及应用

网络计划技术方法及应用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依据现有管理基础和条件,根据各方面的信息和情况,利用网络计划技术为实现工程项目寻求最合适的方案。应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项目规划的优点网络计划技术应用过程中虽然要进行很多的计算、分析工作,但其五大优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在实施项目中应用该技术。

网络计划技术方法及应用

1.网络计划技术方法

(1)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概念

网络计划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1956年,美国杜邦公司在制定企业不同业务部门的系统规划时,制订了第一套网络计划。这种计划借助于网络表示各项工作与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各项工作的相互关系,通过网络分析研究工程费用与工期的相互关系。该方法包括关键路线法、计划评审技术和组合网络法等。

把一项工作或项目分解成各种具体的作业(又称为“事件”)然后根据作业顺序进行排列,通过网络图对整个工作或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控制,以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最高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来完成这项工作或项目。这种方法在一些大的工程建设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步骤

网路计划技术的应用步骤[4]如图3-9所示。

第1步,明确目标,确定任务。这是指确定将网络计划技术应用于哪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并提出对工程项目和有关技术经济标的具体要求,如完成时间、成本费用、质量指标等。依据现有管理基础和条件,根据各方面的信息和情况,利用网络计划技术为实现工程项目寻求最合适的方案。

978-7-111-52708-4-Chapter03-10.jpg

图3-7 微课程系统策划中每一集微课设计的思维导图(局部)

978-7-111-52708-4-Chapter03-11.jpg

图3-8 《C语言程序设计》微课程系统图

978-7-111-52708-4-Chapter03-12.jpg

图3-9 网络计划技术应用步骤

第2步,将任务分解为若干作业,列出作业明细表。一个工程项目是由许多作业组成的,在绘制网络图前就要将工程项目分解成各项作业。作业项目划分的粗细程度视工程内容以及不同单位要求而定。通常情况下,作业所包含的内容多,范围大多可分粗些,反之细些。作业项目分得细,网络图的结点和箭线就多。

第3步,排定各个作业的先后顺序。在分解各项作业的基础上进行作业的先后顺序分析,明确哪些是先行作业(紧前作业),哪些是平行作业,哪些是后续作业(紧后作业)。即在该作业开始前,哪些作业必须先期完成,哪些作业可以同时平行地进行,哪些作业必须后期完成,或者在该作业进行的过程中,哪些作业可以与之平行交叉地进行。

第4步,估算完成各个作业的时间。对划分的各个作业要估算和确定每一项作业的完成时间。时间单位要统一采取小时、天或其他单位,通常应包括休假日在内,但要注明。

第5步,绘制网络图。按照上述确定好的各项作业及完成时间,绘制作业时间明细表。对每一项作业的结点进行编号,然后绘制网络图。网络图的绘制方法有顺推法和逆推法。

● 顺推法:即从始点时间开始根据每项作业的直接紧后作业,顺序依次绘出各项作业的箭线,直至终点作业为止。

● 逆推法:即从终点作业开始,根据每项作业的紧前作业逆箭头前进方向逐一绘出各项作业的箭线,直至始点作业为止。

同一项任务,用上述两种方法画出的网络图是相同的。按照各项作业之间的关系绘制网络图后,要进行结点的编号。

第6步,计算网络时间,确定关键路线。根据网络图和各项作业的完成时间,可以计算出全部网络时间和时差,并确定关键线路。

从起点到结束路径中,时间最长的路径是关键路线,也是该项目的最终完成时间。

第7步,综合平衡优化。关键路线初步确定之后,要分析该项目的总完成时间是否符合合同或计划规定的时间要求,是否与计划期间的人力、物力、成本和提供的各种资源等相适应。如果有差距和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综合平衡、优化,对完成时间长的作业进行分析、调整,重新确定关键路线择取最优方案。

第8步,绘制正式网络计划图。进行优化后如果能够满足预期计划要求,则正式绘制网络图,编制各种进度表以及工程预算等各种计划文件。

第9步,组织项目的实施工作。按照编制的网络计划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具体的实施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计划时间节点进行控制和督导,确保任务按时、按质量、按成本地完成。过程控制是保证计划完成的主要措施之一。

(3)网络计划图及相关说明

网络计划图中包括节点、箭线、虚箭线、路径、作业和时间(单位:天)等内容,有双代号法和单代号法两种表达方式。常用的双代号法如图3-10所示。其中:

978-7-111-52708-4-Chapter03-13.jpg

图3-10 双代号网络计划图

● 节点。节点是表示相关作业之间的关联点。节点是某个作业的起点又是另一个作业的终点时称为中间节点,只与作业的箭尾相连的成为起始节点,只与作业的箭头相连的成为终点节点。节点用圆圈表示,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节点序号

● 箭线。箭线表示作业,是指一个作业到达下一个作业的工作过程。用A、B、C等字母表示不同的作业。虚箭线表示虚工序,表达两个节点之间有关联,但两个节点之间没有实际作业。

● 路径。路径是从起始节点出发,沿着箭线的方向前进,连续不断地到达终点节点的一条途径。

在图3-11中有5条路径,路径和路径长度如图所示。

978-7-111-52708-4-Chapter03-14.jpg(www.xing528.com)

图3-11 网络计划图中5条路径及路径长度

图3-11中,关键路线是第2条路径,也就是图3-10中粗箭线表示的路径,路径长度为21天。关键路线上每一个作业都称为关键作业,是保证按时完成项目的重点作业,这些作业的完成时间滞后或延长都会严重影响整个项目的工期。

(4)应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项目规划的优点

网络计划技术应用过程中虽然要进行很多的计算、分析工作,但其五大优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在实施项目中应用该技术。主要优点有:

● 能够明确一个项目中的各个作业之间的逻辑关系。

● 对实施项目的进度、资源的利用进行优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 便于工作任务的组织实施和过程控制,关键路线和作业得到有效保障。

● 能够科学地预计项目计划的完成时间及可行性。

● 适用范围广,应用简单易行,尤其适合在复杂、系统性项目中应用。

2.网络计划技术在微课程策划设计中的应用

(1)教师团队合作完成微课程设计与教学任务

在微课程教学的策划设计过程中,以教师团队合作完成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团队合作完成一门微课程教学任务具有很多优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 能凝聚团队教师的智慧,创造性地设计制作出最佳的微课程。

● 团队成员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每一个教师的优势,分工合作,使每一项工作做得尽可能优秀。

学习者能够在一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观看多名教师的微课视频,领略不同教师的教学风采,促使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得到提高。

● 降低教师备课成本,使教师集中精力做好翻转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为团队教师之间建立了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有效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快速提高。

但是,由于在微课程策划设计过程中,团队多名教师共同参与,难以制订一个有效的实施计划,确保每一个教师都能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那么,在这种情况,以微课程建设负责人为主导,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方法研究制定一套完整的微课程教学策划实施方案,则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2)微课程教学策划设计案例

案例3-3:

以我们已经用于教学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微课程的策划设计为例,说明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方法。

第1步,明确目标,确定任务。制订《计算机文化基础》微课程策划设计与教学试验项目的工作计划,开始时间为2014年12月26日,完成时间为2015年5月20日。共计时间为146天。

第2步,将任务分解为若干作业,列出作业明细表。本课程是学院各个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固定授课教师有10名,通过自愿报名原则进入微课程建设团队的教师有5名,摄像后期制作等辅助教师3名。其中刘老师担任课程负责人。经过团队研究确定的作业明细表如表3-4所示,完成时间包括各类假期和周六、周日。

表3-4 《计算机文化基础》微课程建设工作作业明细表

978-7-111-52708-4-Chapter03-15.jpg

第3步,各个作业的先后顺序见表3-4中的紧前作业、紧后作业和作业代号。

第4步,估算完成各个作业的时间见表3-4中的需要天数。

第5步,采用顺推法绘制的网络图见图3-12。

978-7-111-52708-4-Chapter03-16.jpg

图3-12 微课程建设的双代号网络计划图

第6步,计算网络时间,确定关键路线。根据各项作业的完成时间,计算出关键线路为150天,如图3-12中的粗虚箭线所示。

第7步,综合平衡优化。初步计划中的关键路线比原计划146天超出4天。因此,需要对网络计划图进行平衡、优化,分析研究关键路线上的各个作业完成时间,哪些还能减少几天,或者分析研究哪些作业可以提前进行等。经过优化后,分别将I、K、M、P、R、U作业各减小1天,使最终的关键路线为144天,满足计划要求。

第8步,绘制正式网络计划图。按照优化后的结果正式绘制网络图、进度表等各种计划文件(略)。然后,组织项目的实施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