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纯粹语文:探索学生创新潜能与人生创新

纯粹语文:探索学生创新潜能与人生创新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新是新世纪的主题,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材料中提到的“创新”话题就是意在考查学生的创造潜能与创造个性,并思考自己的人生创新与创新人生,达到作文—做人的和谐统一。“创新”是个老话题,又是一个新话题。基于此,很有必要对这一话题重新认识定位,重新点拨指导。不写“浅谈创新”、“创新小议”这类论题型命题,以免话题过大。

纯粹语文:探索学生创新潜能与人生创新

创新是新世纪的主题,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21世纪的激烈竞争呼唤着具有多样化思维和创造力的人才。材料中提到的“创新”话题就是意在考查学生的创造潜能与创造个性,并思考自己的人生创新与创新人生,达到作文—做人的和谐统一。“创新”是个老话题,又是一个新话题。说它“老”是因为这一话题在各级各类试题中出现太多,典范文章太多。说它“新”是因为考生经历此类话题较多,见惯不怪而轻视它,浮泛它,且很难写出有创新的“创新”——考场作文命题中公开的秘密就是喜欢命一些既“老”且“新”的话题。基于此,很有必要对这一话题重新认识定位,重新点拨指导。

1.考虑到考场作文的即时性与仓促性,会有较多学生会把该话题写成议论文体,故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⑴拟题应新颖,醒目。有三点应注意:其一,题目要写出论点,能表现自己的审题意图。不写“浅谈创新”、“创新小议”这类论题型命题,以免话题过大。其二,不拟表面标题而就事论事,泛泛而谈。其三,不拟大而无当的标题,拟题要小巧而深刻。

⑵不要“观点”加“例子”,或“叙”一半“议”一半,造成“叙”而不“论”或文体不纯的弊病。

⑶该话题的议论文写作需要一些典型得力的论据材料,且对于论述语言的要求也很高,故不要为迎合而抛弃个性,为深刻而自造名言,为拔高而瞎编故事。还要避免出现语言的生硬做作。不要为“有文采”而千方百计将散句写成整句,将叙述强写成抒情。或为了有气势而“排比”,为了有韵味而对偶,为了有语言魅力而滥引“名言警句”,造成无病呻吟,语无伦次的败笔。(www.xing528.com)

⑷以立意取胜:立意最好运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可以唱唱反调,给“创新”泼泼凉水,相信此类作文会在众多的议论文中胜出。

2.建议写成散文类或记叙类文体,散文类文体较容易展开话题,围绕“创新(话题)”之神,展开“创新(观念)”之形,如能以抒情为主,兼以其他表达方式,放飞文思,板块构造成文,这样文本表述虽杂,但成品阅读效果较好,作文得分也会不低。记叙类文体不要企图写“大素材”、“大手笔”,因为篇幅的限制很难“玩转”话题,如能挖掘一下箧底珍藏,你会另有发现:可以写一写童年时代的“创新”逸事,结尾数语点出自己长大后以“创新”立身行事的主题,在旧材新用后写出自己的新发现、新境界、新见解,也是很好的。记叙类文章如能介入小说笔法,当然更好。

3.尝试写写另类作文:如对“创新”话题本身的创新,入于话题而跳出话题:从“创新”谈起,却论述“守旧”,内容实质却紧扣话题。另外,如果胆子大些,才能高些,可以对“创新”——话题本身进行语法分析,写成关于“创新”的语法分析类的说明文,我认为,该石破天惊的探索也未尝不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