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纯粹语文:促进学生的本真发展

纯粹语文:促进学生的本真发展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文课程建设要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实践性的作文教学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发挥自觉性、能动性,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促进学生的“做人”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文教学应更加关注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的渐次完美,以达到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境界。

纯粹语文:促进学生的本真发展

作文教育是否恰到好处地弘扬了作文的本质与功能,是否实现了作文的发展功能并且丰富发展了作文主体本身,这些都是当前的作文教学所应严肃思考的问题。学生在作文实践中的发展创造,作为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的主要形式,其在作文活动中主动探索、主动获取和主动发展,都是落实“以人为本,发展个性”这一素质教育精神的关键所在。所以,要把作文教学提升到作文教育的高度,要倡导作文的素质教育,要把作文教育与学生的人本发展相结合,才能适应作文教学的规律,才能使作文教学符合语文教育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作文活动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的素质教育离不开作文教育。之所以把作文教学提升到作文教育的高度,因为作文教育追求的是促进学生的个性的自主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和谐统一发展。作文活动也应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在其原有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上,主动、和谐地发展,为全面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作文活动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是作文与兴趣发展。学生一旦对作文有了强烈的兴趣,他就会调动学习生活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形成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进而形成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推动学生探求新知识,发展新能力,从而促进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二是作文与情感发展。情感是文章的活水源头,是作文的基础。文章是情感的自然结晶。作文要引导学生的情感熏陶,作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才能点燃学生的情感火炬。三是作文与智力发展。作文教学不但主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这是由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育大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四是作文与思维发展。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作文的言语运作必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作文教育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思维发展的规律。五是作文与个性发展。作文要表现真实的自我,作文是充满个性的真情展示,是充满乐趣的生命乐章。写自我对人生真实的感受,这不仅仅是为了写出好文章,更是为了倡导对真、善、美的追求。六是作文与人格发展。作文的文风与写作理念是构成学生人格的重要因素,它集中反映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人格层次上的认识与判断。作文教学要给学生多点人文的关怀,只有“人”与“文”的有机结合,才会写出闪烁着希望之光的作文,才能为学生的做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作文课程与学生的持续发展

语文基础教育离不开作文的素质教育,作文的教育教学离不开作文的课程建设。作文的课程建设要掌握写作的发展性规律,要促进写作与身心的和谐发展,要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服务。作文的课程建设要明确三个认识:一是认识写作能力对语文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对作文课程建设的理解及其价值取向也要发生转变,要倾向于建构广义的作文课程体系。作文课程的结构应是本着多角度的,不应是单一的;应是开放的,不应是封闭的;应是动态的,不应是僵化的大作文体系。作文活动应成为促进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作文课堂也应成为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语文能力的舞台,成为学生语文学习自主创造、主动发展的新天地。二是认识作文课程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作文课程作为语文学科课程的一个部分,要为学生的发展去建设课程,要遵循发展性原则。在培养学生的作文水平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切的核心是“本着学生的发展”,学生在学习写作中,自身得到发展;学生在自身发展中,学会写作。因此,作文课程应突出学科的实践性,更应突出写作个体自身的发展。三是认识作文课程建设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性目的。作文是一项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成长方式,作文教育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育人工程。写作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我写作能力,发展学生自我创造能力,是为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技能,使学生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的需要。作文课程建设要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实践性的作文教学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发挥自觉性、能动性,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促进学生的“做人”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www.xing528.com)

三、作文教学与学生的人本发展

写作是最基本的语文能力,也是语文能力发展的最高形式,是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学生是在表达为主的言语交际的总体结构中发展自己语文能力,作文活动中所包含的思想道德、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个性发展、审美情趣、创新意识等方面都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所以,作文教育应该关注学生心理的成长、情感的丰润、意志的坚定和人格的完善。作文教学应更加关注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的渐次完美,以达到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境界。只有这样,才会使作文焕发生命的活力。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学目标与语文课程要完成的教育目标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作文教学不是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唯一目标的。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必须服务和服从于语文教学的总目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文教学要在发展言语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才会在创新的目标下和谐发展。作文教学作为一门发展学生主体思维的艺术,应充分认识作文主体的这种“能动态势”,即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才能培养出写作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文章圣手。

作文的素质教育,必然是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共同发展,并使整个作文教学成为共谋发展而且十分和谐的“生态圈”,这是一个作文指导者所应努力追求的目标。当然,时代在向前发展,生活也处于动态发展的变化之中,时时会出现新动向、新问题,作为写作主体的学生本人,也要敏锐地跟踪生活的步伐,把握时代脉搏的跳动,捕捉生活的热点,才能保持旺盛的写作激情,才能获得作者自身的主体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