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宁波金冠村的民间传说

(三)宁波金冠村的民间传说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还有两种民间的传说。待第三次考时,终遂心愿,名列金榜。话音未落,山民们纷纷应声,肩挑箩络等竹制品结队而行。后有余姚先贤黄宗羲见此村名有辱山民,也有辱斯文,想给山村更名。消息传出,村民个个高兴,纷纷赞扬邓货郎胆大心细杀了猛虎,保一方平安。在冠佩村,村民相信这两棵树有神灵之气,取名“爱情树”。见昔日年轻美丽的金岙姑娘已是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小原君十分感慨。

(三)宁波金冠村的民间传说

1.传说故事

冠佩村传说

冠佩之名,有数种讲法,一是来自光绪余姚县志》记载所述:石仓之美如冠如佩,因而得名。另外还有两种民间的传说。其一是:以前,有一冠佩村的青年娶一女子为妻,十年寒窗苦读,该青年离家别妻,进京赴考,无奈落第,青年便留京苦读。三年后再考,又名落孙山。青年意志不移,依旧潜心于文章。待第三次考时,终遂心愿,名列金榜。新官人便带着皇帝钦赐的凤冠霞帔回乡。怎奈他一去六载,音讯全无,家中妻子思念心切,积郁成疾,在他回乡之前已命归黄泉。新官人回到家乡,不见娇妻,只见一抔黄土,悲切万分。为表达自己对爱妻的无限情意,新官人把皇帝御赐的凤冠霞帔埋于娇妻的坟中,后人便把该村称为冠佩。

第二个传说是:冠佩村是一个山区村落,这里的山民心地善良,民风朴实,村域内山间毛竹成海,山民世代以竹为资源,加工制作箩络等竹制品。一次,有一位仙人来这里游玩,见这里山水秀美,人心善良,是出达官贵人的宝地,只是缺少引领之举。仙人为开化山村,引领人们出山,于是便在一天半夜在村中大声呼叫道:“做官去!做官去!”可仙人从村头叫到村尾,喊破了嗓子,无人应声。继而,仙人改呼:“卖箩络去!卖箩络去!”话音未落,山民们纷纷应声,肩挑箩络等竹制品结队而行。仙人见状叹道:“此地山民纯朴善良,勤劳苦干,与官有背。”故而山村留下了“官背”之名。

后有余姚先贤黄宗羲见此村名有辱山民,也有辱斯文,想给山村更名。但苦于村名由来已久,更名之后不习惯,于是便以谐音改成冠佩。

这些故事虽无实证可考,但从这些故事中,侧面反映出冠佩的先人们勤劳、朴实、忠厚、善良的传统美德。

(搜集整理:沈信标)

邓公庙传说

冠佩村自北宋朱廷碧开山定居以来,陆续有何、徐、管等姓氏迁来,并无邓姓人家,可在村中,为何竟有一个以邓姓命名的“邓公庙”呢?这里有一个感人的传说。

传说邓公庙原是外冠佩村的一座土地庙,当地人叫“大王庙”。有一年,冠佩村来了一位姓邓的外地货郎,山民们因进城买货不方便,对货郎的到来十分欢迎。邓货郎无处居住,便住在“大王庙”里。时间长了,他便养了一只鸡。庙内还有一位老婆婆居住,两人同住一庙,倒也互相有个照应。当时,冠佩山高林密,山中有一只猛虎,经常出来伤人害畜。有一天夜里,老婆婆做了一个梦,梦见老虎来大王庙对大王菩萨说要吃冠佩的九个人。大王菩萨作为一方土地的保护人,便与老虎商量能否不吃或少吃,最后商定只吃一个人,这人便是邓货郎。老婆婆梦中一惊,已是一身冷汗。第二日一早便告诉邓货郎。邓货郎听后对老婆婆说:“若能以我一人之命换得冠佩村的太平,我倒也死而无憾,不过在我死前,我要把养着的那只鸡吃了再去死。”老婆婆把这事告诉了乡亲,村民们都十分感激邓货郎的忠义之心。这天夜里,邓货郎把那只鸡杀了,煮熟,待到三更,邓货郎用冲担(是一种两头尖的圆形扁担)把那只煮熟了的鸡插在尖端,扛在肩上向山冈走去。走到一块巨石前,与猛虎碰了个照面,老虎见了香喷喷的鸡和活生生的人,兽性大发向邓货郎扑来,邓货郎举起冲担,对着猛虎的嘴巴,用力一刺,冲担直刺向猛虎心脏,猛虎一阵挣扎,便倒地死了。消息传出,村民个个高兴,纷纷赞扬邓货郎胆大心细杀了猛虎,保一方平安。后人为感激邓货郎的壮举,把邓货郎居住过的大王庙改成邓公庙,并造起万年台,供奉邓货郎神像,以让后人瞻仰供奉,一直保留至今。

(搜集整理:沈信标)

仙人岩传说

仙人岩高约数丈,陡峭险峻,远远望去好像一个仙人站在山上眺望巍巍四明山。因为这座山形似仙人,旁边又有两座山岩隔谷而立,好像一座桥梁两边的桥墩,于是在当地流传着一个仙人造桥的故事。据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位神仙来四明山游玩,想朝圣道教第六十三福地鱼澄洞,当走到仙人山顶时,见一樵夫在砍柴。仙人在山顶稍作休息,只见那樵夫挑起柴担,下山而去,不一会儿又翻到对面山顶,就这一上一下,花了一个多时辰。仙人心想,山民砍柴砍竹本来就辛苦,还要如此翻山越岭,身体更加劳累,他想在这两座山之间架一座桥梁,以方便山民,于是便移石筑桥墩。当他筑好两边桥墩,正要架桥板的时候,来了一位妇人。只见此妇人手提一只方底竹篮,身穿一件小袄小衫,见仙人架桥,便说道:“这个山谷无河无船,造桥何用,再说,如此陡坡,造不住桥的。”说罢便扬长而去。说来也怪,自这妇人说过之后,仙人几次想架桥板也架不住了。仙人没有办法,只好放弃,这里也就空留下了两边的仙人桥墩。

(搜集整理:沈信标)

爱情

冠佩兴隆庙对面溪畔古道旁,路左右有两棵参天大树,枝叶相连,缠绕互拥。关于这两棵树,流传着一个爱情故事

明代,冠佩有一朱姓才子,十年寒窗,志在金榜题名。某一年,朱才子赴京赶考,离家时与爱妻难舍难分,便在家门口路两旁种下了两棵小树以作纪念。才子赴京后初试不第,无颜回家,就在京师拜师就学,九年后才金榜题名。然而妻子在家中苦等九年,思念成疾,不幸亡故。才子荣归故里后闻此噩耗,痛不欲生。当年种下的小树已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才子常在此树下睹物思人,誓不再娶。这两棵树成了他们爱情的象征。

在冠佩村,村民相信这两棵树有神灵之气,取名“爱情树”。若男女之间有爱意,便相约到树下许愿,期望得到幸福。

(搜集整理:沈信标)

“金岙素”兰花的传说

“金岙素”又名一剪香,叶姿直立,色翠绿,蚌壳捧,大卷舌,外瓣荷形,花期长,香浓,风姿俊俏,冰清玉洁,名扬天下,是兰花中的一种名品。因产于浙江余姚金岙村而得名,被广大兰花爱好者奉为至宝。

“金岙素”,最初由余姚人褚神元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在金岙村旁山上发现,后转让给泰号酒店,由店内一个姑娘专心莳弄。“金岙素”兰花相当娇贵,这个姑娘精心培植,终生未嫁,获得了“金岙姑娘”的美名。

1927 年,日本学者小原荣次郎为写作《兰华谱》,以兰会友,慕金岙素之名,到余姚专程拜访“金岙姑娘”。见昔日年轻美丽的金岙姑娘已是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小原君十分感慨。当时,金岙姑娘见小原君远道而来,爱兰之心虔诚,就把自己精心培育的一盆珍贵的“金岙素”赠送给小原君做纪念,留下了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

小原荣次郎后来在《兰蕙小史》中写诗赞美“金岙素”:

仙家瑶草悟前身,洗却铅华证夙因。

岂是玉京降芳躅,偏从金岙出风尘。

莲塘梦醒波中月,蕊管诗留画里春。

淡泊明心见真守,浓妆羞愧点朱唇。

(搜集整理:沈信标)

状元寻妻

清代,里冠佩有一户四口之家,父母体弱多病,膝下兄妹两人。兄以打柴为生,妹妹每天放牧山羊生活贫困。迫于生计,父母把年仅10 岁的女儿,送到姚南及各桥(今梨洲街道双桥村)一户人家做童养媳

姑娘年小,又是山区出生的孩子,对于平原地区的生活生产方式很不习惯。农忙时种田、割稻,农闲时编织草帽,她一窍不通。又因长期饥饿,到了婆家以后,胃口大开。因此公婆对她很不满,整天咒骂她“只会吃不会做的小贱人”,百般虐待。小夫君有时尚能帮衬几句,但难违母命,只得背后偷偷地安慰这位未结婚的小妻子。

过了几年,夫君上京赶考,一去六年才得以金榜题名。皇上和许多大臣要为其做媒纳妻。但他不忘家中小童养媳,因此婉言拒婚。皇上见其忠贞,钦赐状元凤冠霞帔,让其回家完婚。

状元公携凤冠霞帔回到老家,却不见爱妻。原来姑娘自从夫君离家以后,经不起公婆的虐待和歧视逃回里冠佩。父母过世后,兄嫂见其骨瘦如柴,虽同情怜悯,但家里常常揭不开锅,有了上顿无下顿。姑娘见状,为不连累兄嫂,独自跑到樱湾(山名)自缢而亡。

状元追寻到里冠佩,知道真相以后,在妻兄陪同下,连哭带爬来到樱湾爱妻坟前,哭倒在地。想她生前忍饥挨饿,死后应风光一点,就把凤冠霞帔葬在小坟旁,表示不忘情义,富贵共享,成为一时美谈。

(搜集整理:沈信标)

风水的故事

千百年来,人们建房、造坟,一般都会请风水先生察看定夺。冠佩村村民最信任江西的风水先生,这里有一个故事流传至今。

有一朱姓农民,家境贫苦。父子两人靠打柴为生,父亲年迈,打算造坟以备后事,选择了一块墓地,不知能否造福后代,改变命运,便请江西的风水先生勘察。先生看了后说这确是一块宝地,但需待“头戴铁帽,龙袍盖身,鲤鱼穿背”时建坟才能确保子孙大发。老父亲听了后,觉得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头戴铁帽非将军不可,龙袍盖身是皇上,我们平民百姓怎能有如此殊荣。谁知聪明的儿子对父亲说:“今年我们可以开工做坟了,因为风水先生讲的三句话已经实现了。”老父亲惊异得摸不着头脑,儿子就在一旁做了有趣的解释。

“头戴铁帽,前几天,我家做饭用的小铁锅破了,我去余姚卖山货时顺便买了一口锅。回来的路上,这口铁锅无法用绳子绑,也不能用肩挑,用手拎30 里路又不可能,加上当时烈日炎炎,我就干脆用铁锅当草帽戴着回来,这不是头戴铁帽了吗?”

“龙袍盖身,前些日子,我挑了一担毛笋去余姚卖。正值天下大雨,而春笋这类农产品又不得误时,只好穿上蓑衣冒雨出发。这种蓑衣用棕榈编织,形似龙袍,每家都有,它不但可作雨具,有时有人生病,抬在担架上,也得用上它,以示辟邪。蓑衣披身正象征着‘龙袍盖身’。”

“至于‘鲤鱼穿背’,那更简单了。那一天,我从余姚卖柴回来之时买了一条鲤鱼,用冲担绑上这条鱼背着回来。这不是鲤鱼穿背吗?现在这三种情况实现了,还不赶快把坟墓建起来!”

父亲听了似信非信,就由着儿子建起坟来。结果,这户人家后代竟然摆脱了贫穷,子孙满堂,财源大进。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使村民对风水先生更相信了。

(搜集整理:沈信标)

画像振国威

抗日战争时期,余姚城被日军占领,日军到处设岗放哨,老百姓提心吊胆,每次进进出出,都要向日军出示良民证。可有一天,破天荒地发生了一件日军向中国人低头行礼的事。

这天,三个日本兵一摇一摆地来到北城石子弄,过巷串户,翻箱倒柜,抓鸡抓鸭。他们闯进了一户老婆婆家里,抓起一只正在窝里下蛋的老母鸡就走。老婆婆苦苦哀求,日本兵毫不理睬,扬长而去。

母鸡的一阵咯咯声惊动了老婆婆的小孙子。他瞪着一双乌溜溜的眼睛直盯着日本兵,跟在后面,想要回母鸡。

不一会儿,只见日本兵走进一户姓朱的家里,小孙子机灵地躲在门外张望。一个手抓着老母鸡的日本兵抬头看见中堂挂着的一张画像,肃然起敬,连忙放下母鸡,脱下帽子,露出光头,毕恭毕敬地向画像深深地行了个礼。其他两个也照样立正行礼,然后就退了出去。

小孙子飞快地跑回家去,把这事告诉了老婆婆。老婆婆虽然觉得奇怪,但还是很高兴地将此事告诉了周围百姓。大家七嘴八舌地讲开了。

原来,这张珍贵的画像中的人就是朱舜水先生,是先生的宗族后裔早年在日本留学时带回中国的。先生客居日本时,曾被日本幕府光国公奉为国学之师,在江户、水户等地讲学。光国公还请先生作《学宫图说》,设计制作古升、古尺、古代祭器,以及明代衣冠等。因此朱舜水先生很受日本人的尊敬,世代相传。

(搜集整理:沈信标)

2.歌 谣

民谣、民谚,是群众语言,属草根文化,大家喜闻乐见,并带有一定的哲理性。流传在金冠村村民中的民谣民谚丰富多彩。

节令歌谣

十二月歌

正月笃瓜子,二月放鹞子,三月拔茅针,四月拗芦笋,五月炒蒲羹,

六月浑身汗,七月乘风凉,八月桂花香,九月九重阳,十月芋艿炖鸡娘,

十一月里糯米搭酒酿,十二月里有钿人家放炮仗,穷苦人家掼破甏。

十二月花名歌

正月茶花早逢春,二月兰花盆里青,

三月桃花枝头闹,四月蔷薇笑盈盈,

五月石榴如火红,六月荷花结莲蓬

七月凤仙像鸡冠,八月桂花香喷喷,

九月菊花迎重阳,十月芙蓉小阳春,

十一月水仙花儿冷冰冰,十二月梅花雪里飘清香。

冬至九九歌

一九至二九,火熜不离手;三九二十七,棒打门不出;

四九三十六,猫拖鲞冻肉;五九四十五,床头坐被窝;

六九五十四,篱笆抽出刺;七九六十三,棉袄担一担;

八九七十二,黄狗向荫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夏至九九歌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吃茶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争向桥头宿;五九四十五,树头黄叶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夜眠盖被单;

八九七十二,被单添夹里;九九八十一,家家卷炭结。

过年谣

廿三送灶神,廿四忙掸尘,廿五汰头又汰脚,廿六赶办年货赴县城,

廿七舂年糕,廿八抲鱼杀猪羊,廿九全家团团圆,卅高高兴兴过好年。

初一拜坟岁,初二拜上辈,初三走亲戚,初四杀鸡杀鸭邀亲戚,

初五人客请上门,初六前后村上三天戏文,初七戏后待客人,

初八待客搓麻将,初九整修小农具,初十换装忙开工。

二十四节气歌

其一

立春迎新春,雨水打犁绳,惊蛰动雷声,春分昼夜平。

清明孵秧芽,谷雨播棉花,立夏种早稻,小满动三车。

芒种头梅进,夏至稻生芯,小暑伏开始,大暑夏收紧。

立秋吃西瓜,处暑剥络麻,白露棉吐丝,秋分稻头挂。

寒露种菜忙,霜降秋收旺,立冬好种麦,小雪田冬耕。

大雪天飞雪,冬至年将末,小寒江河封,大寒北风冽。

其二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育秧,谷雨好种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穿棉。

小暑不称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簟,处暑动刀镰。

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称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

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其三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生活歌谣

四明山是个好地方

四明山是个好地方,深山冷岙有村庄。

翠竹红枫到处有,水稻杂粮满山冈。

山民谣

其一

出门三条岭,饭包挂头颈。走格石子路,草鞋磨断筋。

柴枝当棉袄,葛藤系裤腰。蜡烛横放倒,三餐吃勿饱。

其二

冲担两头尖,拔出现铜钿,

一天落雨像神仙,二天落雨叫皇天,三天落雨断炊烟。

其三

日日跑余姚,每夜困半觉,

多吃半升米,少盖半夜被,

做了一世人,半世在路里。

其四

里山头,番薯芋艿头,每日梳一个头,

走到街头,买了一个鱼头,挂在灶头,

猫偷鱼头,拔出拳头,打煞猫头。

踢踢板板

踢踢板板,板过南山,南山半天高,割落毛竹梢。

梢头做乌梢,下截扁担拗。

扁担两头翘,挑仔“淘箩饭篮”。问侬要勿要?

知了歌

知了,知了

南瓜糊汤淘淘,新米饭快了。

革命歌谣

只盼云开见青天

山上栽竹盼抽笋,池中种藕盼结莲。

阿拉扛枪闹革命,只盼云过见青天。

红旗插在四明山

红旗插在四明山,浙东人民壮了胆。

革命有了根据地,共产党领导把身翻。

守住浙东半边天

一根竹子容易断,十根竹子比铁坚。

四明军民团结紧,守住浙东半边天。

要想翻身进四明

吃菜要吃白菜心,要想翻身进四明。

四明山有共产党,领导山民闹革命。

跟着共产党不变心

出窑的砖头定了性,钉煞的秤花起了星。

四明山人吃苦深,跟着共产党不变心。

3.谚 语

生活类

田要肥,河泥草子;人要健,桂圆枣子。

早饭吃好,晏(中)饭吃饱,夜饭吃少。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睡前洗洗脚,胜吃安眠药。

人怕伤心,树怕伤根。

看看一大畈,收收一大担,半路一跌板,到家剩一餐。

气象类

春东风,雨祖宗;夏东风,燥松松。

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

正月雷,雷赶雪;二月雷,落雨勿肯歇。

云势如鱼鳞,明朝风不轻。鳞云重重,必起大风。

春雾晒死鬼,夏雾做大水。红云日出生,劝君莫远行。

晚间西北黑,半夜必起风。

节气农事类(www.xing528.com)

立夏小满,雨水绵绵。

雷打秋,晚冬一半收。

有稻呒(无)稻,霜降放倒。

大寒不寒,人畜不安。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吃了清明饭,天晴落雨要出畈。

谷雨笋头齐,夏至豆成行。

立夏日晴,蓑衣斗笠随身行。

小暑南风十八朝,吹得南山竹叶焦。

冬至无霜,捣臼无糠。

小大雪满天,瑞雪兆丰年。(小雪雪满天,来年是丰年)

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

夏旱不算旱,秋旱要断烟。

冬冷不算冷,春冷冻煞缨。

毛竹花开是旱年。

不种今年竹,哪有来年笋。

人怕懒惰花怕霜,山怕无树地怕荒。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田荒穷一年,山荒穷一世。

春造林,夏削山,秋采种,冬防火。

阳山油菜阴山竹,矮山水果高山茶。

桃梅梨果满山栽,铜钿银子滚滚来。

4.谜 语

爸是麻皮,妈是红皮,生出来儿子是白皮。(谜底:花生)

在娘家秀发婆娑,到夫家脸黄肌瘦,莫提它,一提它,泪洒满身。(谜底:竹篙)

丫杈对丫杈,有竹勿开花,无籽掉下地,年年会出起。(谜底:笋)

四角方方一座桥,吹吹打打真热闹,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谜底:戏台)

一捏三寸长,捅进肉里相,藤与绷,弄出豆腐浆。(谜底:刷牙)

小小年纪,出门做生意,耳朵拎起问,你多少年纪。(谜底:秤)

九兄弟,并排坐,差人来,吊大哥。(谜底:草鞋耙)

竹家有个竹姑娘,来到我家借饭粮,天天借粮借不过,翻转过来大屁股。(谜底:米箩)

头戴红缨帽,身穿白龙袍,陆地摇摆走,水上飞也漂。(谜底:鹅)

肚子圆圆钉凑拢,两只耳朵跷耸耸,一根横梁两头牵,长长尾巴生当中。(谜底:吊桶)

呆大背栋驮又驮,露出门牙无数颗,爬在姑嫂头顶上,既是整洁又舒服。(谜底:梳子)

有风勿动无风动,勿动无风动有风。(谜底:扇子)

七七四十九,棕绳缚洗帚,上头砰砰响,下头有人走。(谜底:雨伞)

生的吃勿来,熟的也吃勿来,一边烧来一边吃。(谜底:香烟)

外面麻皮里面光,长枪打来不可慌,自有麻皮来抵挡。(谜底:顶针)

四角方方,白纸糊窗,亲人未到,不可开窗。(谜底:书信)

体足有丈二高,瘦长身节不长毛,下身穿条绿绸裤,头戴珍珠红绒帽。(谜底:高粱)

东门外起火,城内烧死两人,不知是男是女,要等酉时三点。(谜底:烂肉好酒)

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根基。(谜底:蒲公英)

驼背老公公,胡子翘烘烘,热水锅里去洗澡,青袍换成大红袍。(谜底:虾)

一个南瓜两头儿空,肚里开花放光明,有瓜没叶儿高高挂,照得面前一片红。(谜底:灯笼)

两个兄弟一般高,一日三餐不长膘。(谜底:筷子)

小时青青腹中空,长大头发蓬蓬松,姐姐撑船不离它,哥哥钓鱼拿手中。(谜底:竹子)

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谜底:铅笔)

5.字 谜

三水旁边一丘田,种了十年又十年。若问收成有多少,九两五钱又五钱。(谜底:渐)

一点一划长,梯子铺上梁,外面大半口,小口在中央。(谜底:高)

牛走独木桥。(谜底:生)

丑虽不足,甲不全身,见君无口,知伊少人。(谜底:尹)

一对鸳鸯一起飞,一只瘦来一只肥,一年只是飞一次,一月却有三次飞。(谜底:八)

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谜底:省)

他去也,怎把心儿放。(谜底:作)

三点水,撇一撇,三支麻雀歇一歇,叽咕呱,叽咕呱,下面加个趴脚大。(谜底:溪)

皇帝穿新衣。(谜底:袭)

四方来合作,贡献大一点。(谜底:器)

字字去了子,谷子去了皮,田边有一女,好像叔叔妻。(谜底:婶)

一家有七口,一口没饭吃,还要养只狗。(谜底:兽)

6.楹 联

金冠牌坊楹联

岙里毛竹山中如翠凤,岗头老松何处话西峰。

竹溪毓秀处处烟云蕴古韵,枫岭清幽纷纷桃李漾新风。

孤云舞心出忘舜江楼上人,双雁倦飞不停金锁桥遂楼。

随处可安竹涧松坡皆野径,四时无碍烟村茅舍恰桃源。

兴隆庙楹联

大丈夫修粉涂脸,贤弟子莫学油腔。

邓公庙楹联

有声有色悦人心,非真非假醒世眼。

浩然正气除暴安良,金冠玉佩当官为民。

7.俗语老话

三字句

邻舍好,赛如宝。若要好,大做小。锄头勤,出黄金。笔头勤,出诗文。家勿和,被人欺。邻勿和,被贼窃。可救苦,难救赌。偷白鲞,咬奶头。亲兄弟,明算账。吃勿穷,穿勿穷,勿会打算一世穷。

四字句

省吃俭用,一世勿穷。稻呒全熟,人呒全富。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树怕剥皮,人怕伤心。和气生财,生意会来。账要细算,书要勤读。种田靠土,撑船靠橹。人往高走,水往低流。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自道自好,烂泥大炮。黄鳝泥鳅,各有一路。瘦田蚂蟥,叮牢不放。天晴带伞,肚饱带饭。嘴巴活络,苦头勿吃。功名要求,生意靠兜。着角顶棚,呒话商量。凉亭虽好,勿是长久之地。坟前十碗,勿如床前一碗。

五字句

三岁知八十,七岁看到老。冷冷在风里,穷穷在铜里。好秧出好稻,烂秧出稗草。相骂无好言,相打无好脸。前债还不清,再借难为情。方卿见姑娘,有话呒商量。歪嘴说真话,歪笋出直竹。穷人无生日,旱天无火日。贪贱买老牛,一年倒九头。雷怕单声响,人怕独声呛。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天怕秋来旱,人怕老来穷。持家从俭起,教子从小起。平时勿烧香,急来抱佛脚。轻担让重担,空手让扁担。

六字句

番薯烂只好掼,芋艿烂好当饭。咸盐勿可多放,闲话勿可多讲。燥柴勿如青竹,晚爹勿如亲叔。矮子难坐高凳,请人难攀高亲。邻舍碗来碗去,亲眷篮来篮去。宁可明枪交战,不可暗箭伤人。

七字句

钢要用在刀刃上,钱要用在正路上。烧香念佛为自身,修路铺桥为大家。神仙都是凡人变,独怕凡人心不坚。三岁打娘娘发笑,廿岁打娘娘上吊。三兄四弟一条心,门前泥土变黄金。心中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勿吃惊。瞎子不算己个命,郎中不看己个病。烧香要烧三宝殿,好事要做眼面前。别人家金窝银窝,不如自家乱草窝。毛毛细雨湿衣裳,粗心大意要上当。年纪活到八十八,勿笑人家背驼眼瞎。

8.方 言

金冠村地处四明山北部,地域上虽与梁弄相近,但因有高地阻挡,方言与余姚城相似,属于吴语太湖片之临绍小片。现列部分词语以供了解。

日头(太阳)

动雷霍闪、雷阵大雨(雷阵雨)

乌风猛咆(刮大风)

做大水(洪涝灾害)

结冰打冻(天冷)

鬼头风(龙卷风)

几末(今天)

明朝(明天)

上日(昨天)

起早天亮头(早上)

晏昼头(中午)

夜快头(傍晚)

一勾昼(一昼夜)

闲早子(过去)

旧年(去年)

上登、高头(上面)

下底(下面)

上南(往南走)

落北(往北走)

顺手(右边)

借手(左边)

小毛头、唔奶(初生儿)

新妇(儿媳妇)

囡(女儿)

外甥皇帝(外甥)

杀猪头户(屠夫)

后生家(小青年)

打瞌充(瞌睡)

睏晏觉(午睡)

弹河、河里汰浴(游泳)

出冲碰(事故)

好日(结婚)

讨老姆(娶媳妇)

家当、家事(产业)

寻相骂(吵架)

望戏文(看戏)

挖起、爬起(起床)

净面、汰面(洗脸)

做人客(做客)

做生活(干活)

家什(工具)

道地(院子)

庎橱(碗橱)

灶蟹底(灶下)

退堂背后(客堂后半间)

手撑肢头(肘弯)

鼻头竹管(鼻子)

烂吐水、口漓水(唾液)

痨发(发热)

围身布襕(围裙)

绢爿(手帕)

大豆(蚕豆)

六谷(玉米)

下饭(菜肴)

灰蛋(咸蛋)

田鸡(青蛙)

地蟮(蚯蚓)

癞水疙疤(癞蛤蟆)

着力煞(疲劳)

拆乱话(说谎)

乐惠、体泰(舒适)

木知木觉(不知不觉)

陈年百古(陈年往事)

正好有数(恰到好处)

甚多末少(指数量多)

着野无止(无拘束的行为)

倭子疙瘩(难处理的事)

喉极地爬(迫不及待)

寿头寿脑(傻样)

鬼头刮脑(不大方)

破脚骨(流氓)

己懂己不懂、半吊子、三脚猫(不明事理的人)

呒清头人(胡搅蛮缠的人)

呒结煞人(好吃懒做)

痴胡刁笃(撒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