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院校体育素质拓展教育改革研究成果

高职院校体育素质拓展教育改革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素质拓展活动教育整体框架下的文明道德活动,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能力。仁爱精神以追求人的内在德性和社会的外在和谐为目标。(三)在活动中培养仁爱精神,提高道德能力长期以来,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对青少年基本上是采取单一的道德灌输的方式,即直接向他们传授道德知识、道德规范,遇到道德选择问题时,明确告知其应该如何做。

高职院校体育素质拓展教育改革研究成果

教学以育人为本,育人以德育为先,德育以内化为重。在物质文化高度发展的社会,人们愈加重视和谐社会的建设,而要真正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大力倡导和树立仁爱精神,普遍提高人们的道德能力。在素质拓展活动教育整体框架下的文明道德活动,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能力。

(一)仁爱精神的内涵

仁爱精神源远流长,是我国人民亲和共处所依凭的准则。千百年来,经过世代哲人先贤的琢磨锤炼、激浊扬清,仁爱思想不断升华凝聚,成为中华民族构建伦理道德大厦的基准和标尺,被广大人民所认同。仁爱精神内涵十分丰富,易经中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推崇的君子之德,即是强调一种“仁”的精神。《尚书》中说“有容,德乃大”,也体现了仁爱宽容的精神。“仁”就是爱人,与人友好相处。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忠恕之道”,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墨子所提倡的仁爱精神达到了极致,墨家主张“兼爱”,推崇一种“天下之人皆相爱”的和谐境界,即“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孟子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为"仁、义、礼、智"之端,是对仁爱精神更深层次的阐发。

仁爱精神以追求人的内在德性和社会的外在和谐为目标。仁更倾向于人的内在修养,也就是孔子认为的“君子慎独”和“君子无所不用其极”。通过君子之德的修习,成就“大人”“圣人”之德性,从而达到内圣外王、道济天下的社会大同。“爱”更倾向于社会的外在和谐,“仁者爱人”,其中“仁”是体,“爱”是用,“仁”“爱”存在着体用、道器的关系。在传统社会,“爱”追求的社会和谐,有其社会历史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传统社会的“礼法”中,即一种崇尚上下尊卑、宗法制的社会模式,这是我们现在应该摒弃。“仁”的道德本体外化后,“爱”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同时具备了超越公德与私情的意义衍化,如《礼记》中的社会大同理想,上文提及的墨家“兼爱”思想,宋明时张载的“民胞物与”、天地一体、万物共生的超越情怀。这些都被赋予了仁爱思想历史的、超越的、丰富的内涵和现实意义,这样的仁爱精神熏陶、哺育了一代代华夏儿女,并不断得到发扬光大。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和谐社会建设,这是对仁爱精神的进一步弘扬和阐发。

(二)道德能力的内涵

道德能力是人们认识道德现象、理解道德规范,在面临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做出正确评判和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它是人的本质能力,是完成道德行为所必需的心理特征,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条件。道德能力是判断是非对错、独立选择价值目标的能力,是一种社会适应能力,是自我与外部世界进行联系活动的一种能力。

道德能力在能力体系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因为道德高低不仅事关个人的健康发展,还涉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如果一个人道德能力强而其他能力弱,他也许不能有所作为;但如果他的其他能力强而道德能力弱,那他就会危害社会,能力越强,危害越大。同时,国家治理社会的手段主要是法律和道德,二者的职能和调整范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法律无法约束或约束不到的地方,只能通过道德来约束,所以党和政府才提出以德治国。从这个角度看,道德能力是基础和前提,同时,道德能力是当代学生健康发展的必备要素。道德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有助于自我心理状态的调节。毫无疑问,一个人道德能力的形成,是培养其对国家和社会责任感的前提。当代青年学生在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中面临着学习人际关系就业、贫困以及与社会规范等多重压力。这一代学生是完全生活在改革开放环境下的一代,西方的价值与文化已深入他们的骨髓,他们更多地强调个体,其个性张扬远甚于历史上的任何一代。在面对多元化价值形态的选择上,在“什么才是无悔的青春”“是作弊可耻还是作弊被抓可耻”等问题上如何选择、选择什么,都是一个人道德能力的体现。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如果总是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无疑不能算是一个发展全面的人。当今社会充满竞争、充满压力与挫折,对于当代青年学生来说,能不能承受这些压力与挫折,也是其道德能力的一个体现。在“与他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如何处理?”等问题方面,要学会理解别人,学会包容和忍让,要尽量用非暴力的方式来妥善解决。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处理事务的能力,本质上其实这也是一种道德能力。青少年道德能力的养成,既不能企求单向的道德灌输,也不能寄希望于青少年自身的自然成长,而是必须从道德教育理念和教育者与青少年的关系、道德教育的过程内容和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变革。

(三)在活动中培养仁爱精神,提高道德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对青少年基本上是采取单一的道德灌输的方式,即直接向他们传授道德知识、道德规范,遇到道德选择问题时,明确告知其应该如何做。教育者代替他们进行道德思考和选择,必然造成许多青年学生虽然掌握了道德知识和规范,但是缺乏必要的道德能力,遇到稍微复杂的道德问题,就无法进行正确的认识、判断,更不能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道德教育只是传授了知识而没有注意培养道德能力。社会的变迁带来了道德生活的根本改变,道德标准由严厉转向宽容,道德评价由绝对转向相对,道德价值取向由一元变为多元。这给每一个人创造了空前宽松的道德生活空间,提供了众多可供自由选择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www.xing528.com)

但是,对于涉世未深、缺乏道德能力的青少年来说,时代所给予的多元化价值观和选择的自由性,与其说是道德生活的福音,不如说是道德生活的“陷阱”。与此同时,道德相对主义、“去道德化”现象盛行,使不少青少年缺乏基本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成为了道德生活中的“瞎子”。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信息世界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极易使青少年陷入道德的混沌与迷惘之中。持续的社会变迁,复杂的文化背景,多变的道德环境,现实的道德危机,都对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让青年学生学会自己选择道德取向,而要达成这一点,道德教育的重心必须从道德知识、规范的传授转移到道德能力的培养上来,确立以道德能力培养为中心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理念。要真正把青少年道德能力的养成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使他们能以自己的道德认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以及道德创造,去应对千变万化的社会道德生活。而要切实培养仁爱精神,提高道德能力,必须立足实践、广泛开展道德文明活动。

要培养学生道德能力,首先要从青年学生自身实际出发来确立其目标。当前高职院校德育的首要问题是:教育内容脱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本身实际,教育观念未能诠释社会规则和社会现实。比如“集体主义”“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等观念,并未能给学生一个合理的、清晰的解释。这就造成了现在学生课堂和生活“两张皮”、公共场合和私下场合两套话语体系的状况,这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检讨和深思的问题。

其次,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由道德灌输向道德实践的根本性转变。青年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知识比较丰富的人群,思想相对比较活跃,在价值选择的过程中,很自然地会站在最前面。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会对传统说教产生一种本能的反感。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应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灌输方式,努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

第三,要重视学生对现代社会价值的辨析能力,让他们在充分讨论的过程中认识真理。“好的教育不是把真理教给对方,而是带领对方去寻找真理”。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组织演讲、辩论等活动,让学生们在辨析的过程中掌握独立选择、明辨是非的能力。

第四,要尝试用现代思维和话语挖掘传统道德中的积极元素。不可否认,我们的传统道德中有着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它们是当代学生应该学习并予以传承的。譬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和为贵”,强调的就是对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视;再比如在传统道德理念中,我们还强调“每日三省吾身”,提倡通过不断的反思与纠正错误来发展和完善自我。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应该努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充分挖掘这些在今天看来仍然有着积极意义的部分,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

最后,要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组织能力,利用其优势,行使好其职能,要让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真正成为学生沟通和获得帮助的地方。学生理论社团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它可以激发对德育真正有兴趣的同学的积极性,让他们现身说法来影响周围学生,会更有成效。

当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对于学生而言,都应该避免空洞的口号和单纯的理论背诵,切实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参加文明道德活动,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