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未来大学教学职能的变革及发展

未来大学教学职能的变革及发展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未来大学与交互平台将成为互相推动、共同发展的结合体。未来大学的无界化将使大学与社会产生前所未有的关联。二是未来大学服务社会的方式发生变革。三是未来大学将具备开放性大学的特点。未来大学的全球化进度将大大加快。四是未来大学将真正嵌入社会生产的价值链,成为社会生产价值链的一部分。

未来大学教学职能的变革及发展

大学在职能上将更综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这四大新时期高等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大学将衍生出更多迎接变化的新功能。这些功能将围绕大学的核心特色构成一个动态平衡。大学以其核心功能为主线,在校内、校际协同过程中不断优化升级、功能整合,通过对不同功能要素之间的优势互补,在每个环节上实现价值,这些价值最后将围绕核心竞争力构建起整条资源价值链,形成互动协作团体。

大学在职能上将更加开放、包容。如今社会的知识资源比物质资源更丰富,人们贯彻“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精神来紧跟时代变革的步伐。高等教育正日益普及,以其开放包容面向大众。大学生、社会学生都具有多渠道取得教学资源的权利,大学所提供的不只是传统教育,更是人皆有之的平等学习机会,甚至可以在评估认证的基础上为各行各业的资格准入提供教学平台。教育的方式将更加多元化,教授的对象将覆盖社会的各个年龄段、各个群体。除了适龄的学生,想完成自己领域内的深造的工作者、对专业外的知识有渴求的社会成员,都将有机会重返校园,接受灵活、平等的教育。这样的大学将在规范化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具有结构化能力的各行各业的学生。

大学将更加专业化。未来大学将成为对社会经济发展反应最快、最敏感的单元。传统大学的行政架构已经相对成熟,未来大学蓬勃发展的新架构正向我们走来。未来大学的发展将更加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哲学理念。未来大学的架构取决于交互平台的架构,未来大学的基础就是交互平台,而架构也与交互平台有着最大关联性。交互平台本身发展的思想和理念极大影响了未来大学的架构,未来大学不再仅仅适应技术发展带来的影响,而是通过交互平台对未来大学的思想和理念带来的变化,反过来促进交互平台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大学与交互平台将成为互相推动、共同发展的结合体。未来大学教育新模式兴起后将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全球范围内将涌现更多数量、规模更加庞大的学习中心,无界化的学习中心将实现对全球范围的教育市场覆盖。不同大学的组织机构与管理复杂程度将多有差异,而大学作为一个学术机构、一个教育机构和一个经营机构,其所具备的基本管理属性是不会变化的:一方面,大学是由教授学者组成的专业机构,具备专业的独特性,这体现在大学的学术与教育功能导向上;另一方面,大学也是需要管理的经营机构,这体现在大学在学术与教育各领域的资源投入产出的效率绩效上。在新型交互平台上,人才、学科和创新也将产生变化,传统大学的人才学科分散、封闭、低效以及缺乏原创的问题将得到解决,未来大学将实现人才、学科和创新的高度融合。

大学边界的模糊将弱化其独立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大学正在与社会各阶层更密切地合作,形成一个“长期”利益共同体,从而实现社会各要素间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大学里,学科联盟与课外伙伴关系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今后将减少传统意义上的一体化大学。大学必须确定自己的发展优先事项,明确界定其在社会中的作用并建立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在课程内,一门学科的教学将不局限于该学科内部的知识点应用,而应涵盖该学科涉及的全方位应用和学科交叉内容。每所大学依据职能发展出的独特竞争力与有针对性的知识体系将不断在纵深上得到加强。在横向上,构建起与其他大学、企业间的伙伴关系,并分享教师、课程、设施、服务等资源,使大学和社会建立密切联系。在“未来大学”的逻辑里,校际互动、校外融合必将给校内已有体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但这一影响会随着融合的加深、体系的构建而形成更强的联盟,带来整体的崛起。

未来大学与社会的融合是空前的,界限也在模糊化。未来大学的无界化将使大学与社会产生前所未有的关联。大学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中,作为社会组织中的一个机构,大学与社会中其他机构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不同的国家社会制度不同,但大学具有相同的社会性,在社会中承担着相同的社会职能。未来大学的社会关联性将会更加紧密,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未来大学会由“适应社会发展”升华为“引领社会发展”。从世界教育史看,大学一直是在社会发展之后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的。大学正从适应农业经济、适应工业经济、适应后工业社会转向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随着未来大学围墙的消失,更紧密的联系会使大学的地位上升而不是下降。将有越来越多的“社会人”通过大学参与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因此,未来大学将引领社会的发展。(www.xing528.com)

二是未来大学服务社会的方式发生变革。一直以来,大学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的,大学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努力培养各类合格人才。未来大学服务社会的方式和力度得到升华,将发展到“以人为本”的阶段,而这里的“人”不止大学围墙里面的大学生、教师,而是整个社会上的人。也就是说,大学所培养的对象不仅仅是“大学人”,大学还要承担起培养“社会人”的责任。从资源配置方面来看,未来大学教育既不是公共产品也不是私人产品,而是准公共产品。未来大学拆除了与社会隔绝的“围墙”,社会需要什么知识、需要什么人才,大学依此制定教育计划、培养目标,按需为社会服务,由此未来大学也将具有社会公益性,为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三是未来大学将具备开放性大学的特点。未来大学将让社会走进学校。大学是社会的产物,一直以来,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为大学与社会架起了一座桥梁。未来大学的教育资源将向社会开放,主动为社会服务,如实行多样化的办学体制、多样化的办学形式,以多样化的方式为社会培养多样化、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未来大学的全球化进度将大大加快。未来大学通过在线交互平台,可以让外国专家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讲学,我们的教师也可以为外国大学讲学,同时,学生不用出国就可以与国外的教师、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一方面可以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可以宣传中国的优秀文化。

四是未来大学将真正嵌入社会生产的价值链,成为社会生产价值链的一部分。未来大学不再被动地发展,而是更加贴近社会生产价值链的需求,更加贴近市场的需求。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大学的发展将更加贴近。未来大学也将成为社会发展的桥头堡,知识可以第一时间应用到经济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通过知识的应用,大学也在第一线进行知识的创新,产生新的知识,进入新的知识循环。未来大学的学科更加贴近社会,不适应社会发展或者滞后的学科将由于选择的人减少而自行消失,避免出现落伍的学科仍然招生的现象,人们也不会花费很大的精力去得到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从而避免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人们不会学习对社会已经失去价值的东西。所以,未来大学的学科概念将淡化,真正实现按社会所需的快速反应发展模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知识价值的增加,未来的大学将更加注重前瞻性,成为教育结构变革的行动者与领导者,承担体系重构的重任。与此同时,社会的迅速发展将持续激励大学对社会的演变做出更迅速、更准确的反应,最终使其社会服务职能从“被动调整”转变为“积极探索”。未来大学需要在观察人类进步模式和发展路径的前提下,带着超前性与预见性的眼光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

未来大学将最大限度地融合世界文化。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空前广泛,它将突破地域的限制,多种文化的交流将变得更容易、更普遍、更广泛。未来大学不再向社会提供等级类的人才产品,而是按照技能提供人才产品。借助交互平台运行的未来大学管理,将全新改变人才在传统大学的传统烙印,通过交互平台上更加细化的微学位真正选拔出符合岗位要求的优秀人才,真正实现按需选择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