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主教:历史与组织架构

天主教:历史与组织架构

时间:2023-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其中心在罗马,又称罗马公教。中国人根据明末耶稣会传教士的翻译,称之为天主教、罗马天主教。天主教严格规定神职人员不得结婚,与俗人有明显界限。天主教是与东正教、新教并列的基督教三大宗教派别之一,亦称公教。1054年,东西两派正式分裂,东派自称正教,西派自称公教。天主教会及其教皇制,作为独特的单一教会和体制至此正式确立。天主教认为圣传和圣经组成天主圣言,是启示的宝库,而解释圣传与圣经的权力在教会。

天主教:历史与组织架构

(一)宗教

天主教(Catholicism)

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音译加力特教,意译公教。因其中心在罗马,又称罗马公教。中国人根据明末耶稣传教士的翻译,称之为天主教、罗马天主教。根据1990年统计,全世界共有信徒近10亿。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西帝国在政治社会语言、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影响了基督教,在其形成初期,就逐渐分成以罗马为中心的拉丁语派和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希腊语派,东西两派为教会最高权力和教义等问题长期争论,终至1054年正式分裂。东派强调自己的正统性,称为正教,西派强调自己的普世性,称为公教。公教即天主教在中世纪曾深入西欧社会的政治、经济、伦理法律、学术、文化、教育和艺术等各个领域,成为无所不在的精神力量。直到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兴起,从中又分裂出与罗马教廷脱离关系的新教(抗罗宗)各派。天主教一方面发动了与之对立的反宗教改革,加强教廷权力,整肃教会纪律,同时成立耶稣会等组织,深入社会各阶层进行加强天主教的活动。随着欧洲列强相继向海外扩张,天主教向非洲、中南美洲、北美洲和亚洲开展传教,扩大了影响。在本世纪,面对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天主教一方面在其内部反对现代主义神学,反对共产主义等“错误学说”,另一方面也逐步改变僵硬立场,提出了革新和对话的方针,谋求与基督教各派及社会各方面进行合作。

天主教第2次公会议

天主教会的组织形式严格集中。它重视教阶制,教阶制分为神职教阶和治权教阶。神职教阶有:主教、神父和助祭。治权教阶有教皇、宗主教、牧首主教、省区大主教、都主教、大主教、教区主教等,教皇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由枢机主教构成的枢机团选举产生,枢机团也是教皇的主要咨询机构。天主教严格规定神职人员不得结婚,与俗人有明显界限。修会由信徒组成,修士须发安贫、守贞、服从三愿,并过集体生活。除教皇之外,公会议也具有至高权威。公会议由教皇主持召开,代表为世界各地区的主教。重要修会、修院领导人及著名神学家、教会法专家也常应邀参加。12世纪至今,天主教已召开过13次公会议。天主教第一部完整的教会法令是12世纪中叶的《格拉蒂安教令集》。16世纪时,《教会法大全》问世,20世纪初又修改简编为《天主教会法典》,1983年,又颁布了更为简明的新《天主教会法典》。

天主教是与东正教、新教并列的基督教三大宗教派别之一,亦称公教。又因为它以罗马为中心,也又称罗马公教。16世纪传入中国后,因其信徒将所崇奉的神称为“天主”,因而在中国被称为天主教。

基督教产生不久,就逐渐形成拉丁语系的西派和希腊语的东派。东派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西派以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为中心,天主教就是从西派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在古代基督教中,西派不占优势。5世纪时外族侵扰帝国西部,西罗马当局已无力支撑局面,罗马主教利奥一世利用其影响,一度使罗马免遭匈奴入侵,这使罗马主教的威信大大提高,得以居于意大利、北非、西班牙、高卢一带拉丁语系教会的首位。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5世纪末,法兰克王国兴起,国王克洛维于496年改宗罗马公教,公教会也从新王朝获得大量土地和特权。6世纪末,格列高利一世身兼罗马主教和罗马行政长官,为教皇制奠定了基础。8世纪加洛林王朝期间,矮子丕平将从伦巴德人手中夺得的土地赠给教皇,即754年和756年的“丕平献土”。800年时,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曼加冕,表示“君权神授”,10世纪,教皇约翰十二世又为日耳曼皇帝奥托一世加冕。这样,罗马主教和罗马教会确立了在整个西派教会中的实际领导地位。同时,罗马主教和教会一直想在东西两派各教会间取得至少是名义上的首席地位。早在445年,利奥一世就呈请西罗马帝国皇帝瓦伦丁尼三世降旨,令各地教会和主教服从罗马主教,但此旨对东派教会并无实效。451年,东派势力占优势的卡尔西顿公会议制定法规,规定君士坦丁堡的地位与罗马相等,利奥一世对此提出抗议。围绕这个问题,东西两派矛盾日益尖锐,5世纪末,罗马主教斐理克斯三世宣布革除君士坦丁堡主教阿卡西乌出教,863年和867年,更出现了罗马主教尼古拉一世和君士坦丁堡主教佛提乌相互革除对方教籍的严重局面。1054年,东西两派正式分裂,东派自称正教,西派自称公教。天主教会及其教皇制,作为独特的单一教会和体制至此正式确立。

天主教称其教义为“公教教义”,是基督亲授,经使徒和公教教会持守、传授、教导,所有公教教徒都必须全部信奉接受的纯正信仰内容。天主教会强调信仰是对“启示真理”表示同意或“认信”。天主教又将启示分为自然启示和特殊启示两种。自然启示是指通过人类自然理性即可认识的真理,如关于天主的存在、天主对宇宙的造化、灵魂不灭等,论证这些教义的理论称为自然神学或哲理神学;特殊启示指超乎人类自然理性、非经天主启示不能获得的真理,有关的教义称为启示教义,包括三位一体、救赎、教会、复活、永生等,并认为这些教义有超理性的奥秘性,故又称超性教义,论证这些教义的理论或学说,称为启示神学或超性神学。天主教认为圣传和圣经组成天主圣言,是启示的宝库,而解释圣传与圣经的权力在教会。凡由教会加以神圣委派,赋予“传授和教诲教义之权”者(如教皇、公会议、主教等),他们的合法教诲皆“无谬误”,并对所有教徒具有制约性的权威。

天主教会在组织体制上十分重视教阶制。天主教的教阶制分为神职教阶和治权教阶两类。神职教阶属“神所立的品级”,由主教、司铎、助祭构成。职权教阶是根据教会的治理和统辖权,以及某些特定分工而形成的极次,位居最高者为教皇,下有宗主教、牧首主教、省区大主教、都主教、大主教、教区主教,以及由教皇特委的教廷重要成员枢机主教。

目前,天主教是基督教的第一大派别,全世界共有天主教徒8.8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8.5%,在各大洲的分布大致为:拉丁美洲约有3.7亿,欧洲约有2.5亿,北美洲和非洲各有约8000余万,亚洲和大洋州各有约7000余万。

天主教是基督宗教的一个分支。虽然最接近原文的名称是“公教会”,但是自明朝时就沿用的名称“天主教”(因其将不使用上帝、神等词汇称呼唯一的主,而仅使用天主一词)却已成了正式的中文代名词。

基督教教派的所有公教会之中,罗马公教会(罗马天主教会)的会众最为庞大,全世界人数有11亿,因此“公教会”(天主教)一词往往指的是与罗马教宗共融的天主教会。目前天主教会也是所有基督宗教的教会里头最为庞大的教会。天主教中有下列修会,分别是方济各会、多明我会、本笃会、奥斯定会和克吕尼修会。

1.方济各会

方济各会(或译法兰西斯派),是天主教托钵修会派别之一。其会士着灰色会服,故亦称“灰衣修士”。拉丁语是小兄弟会的意思。方济各会提倡过清贫生活,互称“小兄弟”。方济各会效忠教皇,重视学术研究和文化教育事业,反对异端。中世纪时曾为替教皇出售赎罪券而到处游方。

2.多明我会

多明我会(拉丁文Ordo Dominicanorum),亦称“布道兄弟会”。会士均披黑色斗篷,因此称为“黑衣修士”,以区别于方济各会的“灰衣修士”,加尔默罗会的“白衣修士”。天主教托钵修会的主要派别之一。13世纪初西班牙人多明我创立于法国南部。由于宣传“清贫福音”,劝人民放弃反教会反封建斗争,而受教皇委派,主持异端裁判所。18世纪后趋于衰弱。多明我会强调圣母玛利亚亲授之《玫瑰经》,并加以推广,现今已是天主教徒最普遍传诵之经文

1209年意大利阿西西城富家子弟方济各得教皇英诺森三世的批准成立。1223年教皇洪诺留三世批准其会规。初创时,会内不置产业,靠乞食为生。及后,内部因建立住院积聚钱财,而引起意见不一,从而分裂为守规派、住院派、嘉布遣派三各支派。其中,守规派进行改革,自称方济各派,在16世纪时通过传教向外发展。方济各的同乡克拉拉创建的女修会,倡导隐修,称方济各第二会(又称克拉拉会)。及后,此会再分裂成数派。另俗教徒设立了第三会,入会者不必出家,只须在修会指导下过清贫生活。

“公教会”的“公”原文的意思相同于“天下为公”的“公”,所指的是“全世界的”、“一般的”、“大众的”,寓意在于最开始的教会是开放给全部的人,而不是特定的种族,阶级,或是宗教信仰。“公教会”一词最早出现在使徒信经:“神圣的公(全世界的、大众的)教会“;以及尼西亚信经里面一句:“我们坚信唯一的神圣且公的(全世界的、大众的)以及耶稣使徒所传下的教会”。

“公”的原文意思虽然平常,但是在基督教的发展史上却有许多教派与教会想要拥有这个头衔,到了最后,“公教会”一词在法理上已经由罗马天主教会所拥有,这就如同正教派的“正”,其字面意思也是平常,但是后来则是由正统教会所拥有。虽然如此,仍是有不隶属于罗马天主教会的教会在名称上使用或是保有“公教会”(天主教会),比如旧公教会,古公教会,宽宏公教会与中国天主教爱国会。

天主教的起源:

天主教的起源,开始于纳匝肋人耶稣宣传福音。耶稣生活于罗马皇帝第伯略及比拉多作犹太总督的时候,他三十岁时开始出外宣讲天国,传播救恩的喜讯。他从跟随他的人群中拣选了十二个人作为宗街徒,他在三年的传教生活中,不断地以奇迹和异能显示自己是天主子,是救世主,并教导人应彼此相爱、彼此宽恕、善度人生、善待生命。因着服从和救赎的需要,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然而,他死后第三天却复活了。数星期后,他的宗徒们便开始宣讲他死而复活的消息,传播他启示的一切真理,并按照他的教导和榜样去劝勉众人善度生活,这就是天主教的起源。普遍意义上来说:天主教的生日就是圣神降临日。(约公元29年)

天主教的历史简介:

1.世界部分:

公元29年:圣神降临,教会开始传扬。

64~100年伯多禄、保禄及其他宗徒在罗马为信仰致命。

70~313年:是大教难时期。信徒被剥夺一切权利,冒生命的危险在坟场地窟中聚会祈祷。

313年:米兰圣谕,三百年教难结束,天主教取得“合法化”地位。

325年:第一届尼西亚大公会议召开,定基督是天主及圣三道理。

431年:厄弗所大公会议,定圣母为天主之母。

590年:大额我略教宗,开始了“教宗国”的雏形,尝试摆脱政权对教会的束缚。

747~13世纪:政教混淆不清,教宗须效忠皇帝,皇帝须得教宗加冕。

1054年:希腊东正教正式与罗马天主教分裂。

1094~1291年:十字军时代。

1318~1641年:文艺复兴时代。

天主教的信仰生活

天主教的信仰生活的核心是七项圣礼(圣事),即洗礼、坚振、告解(和好)、弥撒(圣体圣血)、婚配、圣秩(圣职)授职礼、终傅(病人傅油)。(基督新教则仅保留洗礼和圣体圣血作为正式的圣礼)在这其中,弥撒是最重要的。日常生活中,诵经也是天主教信徒经常进行的活动。这些经文大都是一些经过编排好的重要经文的连祷,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玫瑰经》。

天主教的节日很多,在基督宗教三大派别中仅少于东正教。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圣诞节复活节、圣神降临节、圣母升天节等。

天主教教义

“天主教”(Catholicism)一词源自希腊文Katholikos,本身有“全世界的、普遍的”之意,故其在西文中指公教,在中国亦称“罗马公教”,简称“公教”,或按其音译为“加特力教”,有时也被称为旧教,以于宗教改革后产生的新教相区别。“天主”一词为明末耶稣会传教士来华后借用中国本土词汇对其所信奉的至高无上的神的译称,其教故称“天主教”。

基督教的正式西文称谓为“抗议宗”(Protestantism)。亦称“抗罗宗”,源自德文“抗议者”(Protestanten)。它来源于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时期,1529年德意志帝国作出恢复天主教特权的议案后,与会代表中支持或参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诸侯和城市代表对此提出抗议,故以之为名。基督教在中国亦称“基督新教”或“新教”,表示与作为“旧教”的天主教相区别,按其西文原意,在华也称为“更正教”、“改革教会”,或按现代欧洲流行说法,称为“福音教会”。

宗教经典

《圣经》,又称《新旧约全书》,分《旧约》和《新约》两部分,是所有基督宗教信仰的宗教经典。《旧约》原为犹太教信仰的经典,基督宗教从犹太教继承得到,所以犹太教视这些经卷为经典,但不承认基督宗教创立时产生的《新约》。《圣经》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旧约》大多出自以色列先知及其他先哲之手,最后定型于公元前一世纪。《新约》则出自耶稣宗徒和宗徒弟子口述。

《圣经》被分为历史书、智慧书(或训悔书)和先知书三大类。历史书一般包括从宗教和神学观点讲述古代以色列民族、以色列国和犹太国兴衰演变的过程。智慧书一般指导、训悔以色列人民过道德生活、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诚心诚意信赖和依靠天主、遵循天主所规定的法律和经卷。先知书一般指那些由先知撰写的或记载先知行传、事迹、教诲和预言。

新教和天主教采用的圣经篇目略有不同。《旧约》中有七卷即《多俾亚传》、《友弟德传》、《玛加伯上》、《玛加伯下》、《智慧书》、《德训篇》、《巴路克》原文为希腊文,而不是希伯来文。新教只相信希伯来文为原文写成的经书为经卷,所以他们采用的圣经只有66卷,即《旧约》39卷、《新约》27卷。而天主教一向采用的是希腊文《七十子译本》,所以他们一直接受上述七卷经书为圣经,即《旧约》46卷、《新约》27卷。另外,新教及天主教采用的中文译名也有较大差异。

宗教信仰

1.摩西十诫

除上帝之外,不可信奉别的神。不可制造和敬拜偶像。不可妄称上帝之名。当守安息日为圣日。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奴仆、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两教在此方面的区别在于:天主教教堂中除供奉上帝外,还有圣母、圣婴的塑像。此外,天主教所封的圣人不计其数,在日历中为每位圣人分派一日,该日专一向他祈祷,甚至也主张敬拜天使。在美国大多数天主教徒的汽车窗内部都放一个小型的耶稣或马利亚偶像,认为可以保护他们驾车平安,这与迷信的宗教有何不同?这也是天主教被新教教指责的地方。

2.圣事

天主教认为应当存在七件圣事,它们包括:洗礼、坚振、告解、圣体、神品、婚配。而新教则只承认其中三件,即:洗礼、坚振、神品。

并且,天主教认为圣事的有效性不单取决于信仰,而且更取决于基督在圣事上表明的、赋与圣事领受者恩宠的有效意愿。如果没有接受圣事的信仰,那么这种有效性不能给领受者带来益处。新教徒普遍认为圣事的标志只是一种天主给我们恩宠的时机;还有些教徒认为,圣事的标志作为天主在基督内的赠礼,其本身即具有效力。

天主教认为洗礼是得救的必要条件,并且洗礼可洗去一切已犯的罪,幼洗可洗去婴儿原罪。至于洗礼后所犯的罪,必须向神甫认罪才得赦免,因神甫有赦罪的权柄。新教认为,洗礼并不能洗去人的罪,乃是与基督同死,同埋葬,同复活的一个公开见证。信而受洗才是得救的根基,所以婴儿受洗没有赦罪的意义。至于向神甫认罪,更毫无圣经根据,除了主耶稣基督是神和人之间的中保以外,任何人都不配代行他的权柄。

3.罪过

天主教认为罪分为两类:“该死的罪”和“可恕的罪”。前者是神的敌人,后者不成为神敌人,也不致堕入永刑。新教说,人所犯的一切罪虽都足以引致灭亡,但只要肯悔改认罪,靠耶稣基督的救赎,都是可恕的。至于把主耶稣宝血赦罪擅改为花钱买赎罪票,变成一种得利的门径,在神眼中更是可憎的。

天主教有“炼狱”观,人死后要去那里受火炼。火烧的轻重,时间的长短,以及痛苦的程度,皆按罪之大小而定,但是如果活人多参加弥撒并多向天主教会奉献金钱,就可以根据所积功德的大小而缩短或免去死人炼狱之苦。事实上,“炼狱”和“功德库”之说法是毫无圣经根据的,得救的条件,乃是“因信耶稣”,绝不在于外表行为,马利亚或其他“圣”人也都需要主耶稣的救恩才能得救,想靠自己积存功德是不能的,更谈不上有功德可以分给别人或已死的人。天主教“功德库”的说法近于原始的迷信和邪说,成为辖制人心,聚敛钱财的方法之一。

宗教权力

1.天主教神化教皇,称其为上帝在地上的代言人,从不犯错,他的话和圣经有同等权威。

2.天主教给神职人员赦罪(告解)之权。

3.罗马天主教会自认是唯一真教会,理解马太福音十六章十七至十九节,认为耶稣立彼得为教会的基石,是罗马第一任主教,教皇由之改称,所以罗马也应该是全世界教会的中心与总部。

玫瑰经(www.xing528.com)

玫瑰经是一种默想配合念颂的复杂祈祷方式。念颂部分包含六种:……信经、天主经、圣母经、圣三光荣经,又圣母经和一段以“哦吾主耶稣”开始的祷文。通常的祈祷方式是念几段祷文,然后在念十遍圣母经的同时默想有关耶稣基督的一种奥秘,然后再念几段祷文,然后再默想奥秘同时念十遍圣母经。循环几次之后以一段对圣母的礼赞结束。传统上,奥秘五个一组共有“十五端”,分别叫作“欢喜的奥秘”、“痛苦的奥秘”和“荣福的奥秘”。每一次祈祷都只默想其中的一组,而且在时间上也有安排:……周一周四是欢喜的奥秘,周二周五是痛苦的奥秘,周三周六是荣福的奥秘。也就是每一周都分成两段,分别按照欢喜-痛苦-荣福的顺序进行默想。

玫瑰经所默想的奥秘,实际上是耶稣基督生平的十五件大事。每五端都集中于基督生平的一个重要段落。欢喜五端与降生有关,痛苦五端与受难最后死于十字架有关,荣福五端则集中于耶酥复活-升天的部分。至于教宗这次建议增加的光明五端,则落在耶稣从约但河受洗到耶路撒冷受难之间,也就是成年耶稣宣称自己“当我在世上时,我是世界之光”的那段时间。

尽管默想的内容是耶稣基督,但玫瑰经其实是以圣母玛利亚为主要敬礼对象的,这也是玫瑰经成为很多信徒,包括一些教宗的“特选”祈祷的原因。

《华尔街日报·社论版》的专栏作家佩吉·奴南(Peggy Noonan)在10月18日的文章中对教皇的公开信作统计,发现其中“光明”和“光明的”这两个词一共出现了29次。然后,博学的作者向我们指出,在一个未被正式认可的预言中,中世纪的神秘主义者圣马拉奇(St。Malachy)曾经为后世的每一个教皇起了一个别称。比如,他为约翰·保罗一世起的别称是“半月教皇”。而约翰·保罗一世的在位时间正好是从月缺到月缺:……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天主教的节日

天主教内称教会的节庆和纪念日为瞻礼。瞻礼一般都有固定的日期、内容和形式。

天主教最重要的节日有四大瞻礼,即:

1.耶稣复活瞻礼。

又称复活节,纪念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后第三日复活奥迹的节日,象征着天主圣子战胜死亡和邪恶。时间在每年春分后第一个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

2.圣神降临瞻礼。

据新约圣经记载,耶稣复活后第50日天主圣神降临,教会规定这一天为圣神降临的节日,因此又称“五旬节”。意味圣神眷顾着教会和信徒。在这一天的弥撒中,唱诵“伏求圣神降临”的圣歌和经文。

3.圣母升天瞻礼。

纪念圣母玛利亚“肉身和灵魂一同升天”的节日,也称圣母升天节。日期为8月15日。崇拜圣母玛利亚是天主教的重要信理。

4.耶稣圣诞瞻礼。

即圣诞节,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日期为12月25日。按天主教习惯,教堂内临时搭有“马槽”,12月24日午夜12时即25日零时在教堂先举行“迎圣婴(即小耶稣)”礼仪,把圣婴放进“马槽”,接着举行子时弥撒。

其他节日:主日:是为纪念耶稣复活的日子,即我们的星期日。同时亦是为了信徒灵性生命和现世生命的需要而存在的。

追思已忘:是为所有去世了的亲人、朋友、以及那些没有人纪念者献上祈祷和祝福的日子。于每年的十一月份。

复杂的宗教信仰

由于美洲是由众多民族组成的,宗教信仰情况十分复杂,来自欧洲各国的移民,其宗教信仰大多与民族出身有关。主要宗教有:基督教新教、天主教、犹太教等。

基督教是随着美洲的发现而传入美洲的。美国约有基督教各派新教徒7200万;42%的加拿大人为基督教各派新教徒。此外,在拉丁美洲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多为新教徒,约有1500万。

天主教是拉丁美洲最主要的宗教。拉美是世界上天主教徒最集中的地区。1990年共有天主教徒3.6亿人,占拉美总人口的80%以上。在加拿大,45%的居民信奉天主教;在美国,约有5900万天主教徒。

在印度人集中的苏里南、圭亚那、法属圭亚那以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居民多信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而信奉犹太教的通常就是犹太人。亚洲移民则多信佛教。

此外,墨西哥、中美各国和安第斯国家的许多印第安人信仰原始宗教;也有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及其他教派。

美洲印第安人的宗教信仰受到欧洲殖民者的强烈同化。在15世纪前,印第安人信奉原始宗教,在他们中间普遍存在着万物有灵观念,巫术观念以及各种原始宗教。

①万物有灵观念

这是人类思想中最早产生的一种宗教观念,而印第安人普遍具有这种观念。他们认为:人人皆有灵魂,动物也有;人死后,其魂灵变为动物;精灵有善恶两类;整个自然界到处都有精灵和鬼魂在游荡;各种精灵不仅存在,还可为其找到化身;人死后灵魂不死,还能投胎变成别的东西。总之,从阿拉斯加到火地岛,各族印第安人皆相信精灵无处不在。

②巫术观念

这是伴随着万物有灵观念产生的。在整个美洲,凡是相信万物有灵的部落都相信巫术,巫术是他们用以控制精灵的方法,并有专门施行巫术的巫师。巫师充当着人和精灵的中间人的角色,是人类最早的宗教神职人员。他们必须接受念咒、施法、治病一类的特殊训练,日常工作则是领导宗教活动和驱鬼治病。同时举行相应的仪式。

③图腾崇拜

在原始宗教研究中,图腾崇拜是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它是民族神和民族宗教的发端,是原始人类发展到氏族公社阶段的产物。人们相信本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具有血缘关系,因而便把某种动作或植物当作自己的祖先,然后把其刻画下来形成固定的标记,并加以崇拜。他们认为图腾起保护本氏族的作用,于是用它来称呼氏族。一个部落往往分成几个不同的图腾氏族,各部落之间图腾相同的氏族互相视为亲属。同一图腾氏族的人,彼此不能通婚。许多氏族把图腾的形象雕刻在木柱上,制成“图腾柱”,作为氏族的标记。每遇节日或宗教活动,同氏族的人们便围绕图腾柱举行自己的庆祝仪式。

④自然崇拜

所谓自然崇拜,就是对土地、天体、山川、河流及风、雨、雷、电等自然物体和自然现象的神化。这在从事农业的印第安人中间特别突出,因为自然现象对于人们的农业生产具有重大影响。他们尤其崇拜土地,视土地为万物生存的根本;水作为一切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而普遍受到重视;太阳给世界带来光明和温暖,而成为印第安人许多部落崇拜的主神。

⑤祖先崇拜

这是对人的崇拜,受崇拜的多为一个部落传说中的鼻祖。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因为受崇拜者常常被认为有超自然的神力;另一方面,反映了民族与国家开始产生,因为受崇拜的祖先被同族人当作象征,从而形成一种凝聚力。祖先崇拜的产生,是人神合一的宗教思想开始发展的标志,表明原始宗教在向更高级的形式过渡。

⑥死者崇拜

这是从灵魂、鬼魂和阴间观念发展而来的。南美的阿劳干人认为:死亡是由于遭到巫术和恶灵伤害的结果。他们相信有阴间的存在,认为人死后在那里过着与人世间一样的生活。

总的来说,美洲印第安人曾普遍信仰原始宗教。但是,由于各地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所信原始宗教的内容也有所不同。16世纪的美洲社会比较落后,因而没有形成象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那样体系复杂、理论完整的世界性宗教。但是,在局部地区,印第安人也发展了地区性宗教,它们是:以现今墨西哥城为中心的阿兹特克宗教;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玛雅宗教;以及中安第斯山区的印加宗教。这三种宗教已处在比较发展的阶段上,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二)厄瓜多尔文化——诗人简介

奥尔梅多

厄瓜多尔诗人、政治活动家。生于瓜亚基尔。1806年在利马获法学博士学位,曾在利马圣马科斯大学和基多圣托马斯大学任教。曾任国会议员、副总统和临时政府的首脑。在诗歌创作上是拉丁美洲文学从新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期的重要代表。他的著名的长诗《胡宁的胜利:献给博利瓦尔的颂歌》(1825),形式上属于古典主义,但奔放的热情、丰富的想象,使作品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中歌颂了1824年的胡宁战役。全诗共906行,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预示博利瓦尔的军队必将在胡宁战役中获胜;第二部分描绘胡宁战役的场面,抒发了爱国的感情;第三部分包括太阳女神之歌和胜利之歌,写博利瓦尔率领的独立革命军队在希腊众神的支持和协助下,战胜了人数众多的西班牙殖民军,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他被认为是西班牙语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他还创作有长诗《献给米尼亚里卡战役的胜利者弗洛雷斯将军》。

蒙塔尔沃

厄瓜多尔作家。生于通古拉瓦省安巴托城。在大学期间开始发表诗作。1856年曾被派往法国、意大利和瑞士工作。回国后投身反对独裁者加西亚·莫雷诺的斗争。1866年创办《世界报》,发表政论抨击专制统治,被放逐国外。1875年加西亚·莫雷诺遭到暗杀,蒙塔尔沃遂于1876年回国,创办《再生者》杂志。本特米利亚攫取政权后,刊物被迫停办。1880年,他的重要散文集《卡蒂利纳里亚斯》出版,收入12篇散文,反对新的暴君和一切专制统治者。

蒙塔尔沃是浪漫主义者,在厄瓜多尔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在法国期间,曾广泛研读拜伦、雨果和拉马丁的作品,深受他们的影响。他于1866年动笔、1873年完成的讽刺小说《被塞万提斯遗忘的章节》,就是模仿塞万提斯的风格写成。他的作品还有随笔《七论》(1883)和剧本《独裁者》。

库阿德拉

厄瓜多尔作家。生于瓜亚基尔。1925年创建瓜亚基尔平民大学。曾任政府副部长、秘书长和驻南美洲一些国家的领事。他主要写短篇小说,作品以沿海地区贫穷的混血种人的生活为题材,揭露社会黑暗和暴力统治,语言粗犷,描写直率。有短篇小说集《沉睡的爱》(1930)、《壁架》(1931)、《炉子》(1932)和《乡巴佬》(1938)。他的长篇小说《桑古里马斯》(1934)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厄瓜多尔荒原上一个复仇的故事。散文集《十二人的剪影》(1934)评介同时代的12个厄瓜多尔作家和艺术家。他们都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主张表现人民的痛苦,揭露社会的黑暗、国家的落后、统治阶级的无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唤起人们的觉醒,实行社会改革。书中所介绍的作家有华金·加列戈斯·拉腊,德梅特里奥·阿基莱拉·马尔塔,恩里克·希尔·希尔伯特,豪尔赫·伊卡萨等。因为都出生于瓜亚基尔,后来被称为“瓜亚基尔派”。

库阿德拉还著有杂文集《厄瓜多尔山地居民》(1937),评论厄瓜多尔海岸的混血居民的生活状况。他的小说《发疯的猴子》的残稿于1951年发表。

阿基莱拉·马尔塔

厄瓜多尔作家。生于瓜亚基尔。1930年与华金·加列戈斯·拉腊和恩里克·希尔·希尔伯特集合各自的作品,编为短篇小说集《出走的人们》出版,由此形成了厄瓜多尔文学中的“瓜亚基尔派”,他是其中的重要成员。他的作品着重反映厄瓜多尔的社会问题和土生土长的居民的生活。30年代发表的作品有报告文学《运河区,美国佬在巴拿马》(1935)、长篇小说《堂戈约》(1933)和《荒岛》(1934),都写沿海地区种植水稻的混血种人的生活,表现了大自然对人类生活的制约和束缚。1941年开始创作剧本,有《拉撒路》(1941)、《高贵的血统》(1948)、《白色的牙齿》(1955)、《老虎》(1956)和《厄瓜多尔三部曲》(1959)等。60年代大多以美洲历史事件为题材创作小说,其中有《太阳的女骑士》和《埃尔多拉多的吉诃德》。1973年发表小说《被绑架的将军》。

伊卡萨

厄瓜多尔小说家。生于基多。父亲属于激进自由党,家庭其他成员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曾在基多大学肄业。1928年在一个流动的剧团里当演员,一面演出,一面创作,写了不少喜剧,如《不速之客》(1929)、《名字的喜剧》(1930)、《老者》(1931)、《因为她们喜欢》(1933)、《毫无意义》(1934)、《鞭子》(1936)。1934年中篇小说《瓦西蓬戈》的出版,确立了他在拉丁美洲文学史上的地位。小说描写印第安人对庄园主、外国开发者和反动当局的反抗,最后惨遭镇压和屠杀。伊卡萨曾经说过,拉丁美洲,包括厄瓜多尔,需要有一种战斗的文学,因为拉丁美洲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大陆。《瓦西蓬戈》虽然情节比较简单,结构也不太严谨,但却是一部接触社会现实问题的战斗的文学作品。

伊卡萨的其他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山区的泥土》(1933),中篇小说《在街上》(1935),获全国文学奖的《流浪者罗梅罗·伊·弗洛雷斯》(1958),以及长篇小说《被逮住的人》(1972)。后者是一个自传体三部曲,包括《公正》、《在虚构中》和《在现实中》。

帕雷哈·迪埃斯-坎塞科

厄瓜多尔小说家。生于瓜亚基尔。在大学专修法律和社会学。曾任国会议员和驻墨西哥、美国的外交官。曾被捕入狱,多次流亡国外,先后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迈阿密大学和哥斯达黎加圣约瑟政治学院任教。

早期作品有《疯人之家》(1929)、《厄瓜多尔小姐》(1930)、《上游》(1931)、《码头》(1932)、《拉·巴尔达卡》(1935)和《巴尔多梅拉》(1938)。这些作品都反映了厄瓜多尔海岸地区普通市民的生活、政局的动荡和独裁政权对人民的镇压。帕雷哈在狱中创作了两部小说《堂巴龙·德·巴瓦及其朋友伊诺森西奥·克鲁斯的事迹》(1939)和《没有时间的人》(1940)。40至50年代,他的作品有小说《熊熊的篝火》(1944)和《三只老鼠》(1946),以及《厄瓜多尔简史》(1944)和其他一些散文。从1956年起,以8年时间创作了历史小说《新的年代》,共3卷,第1卷《警告》(1956),第2卷《空气与回忆》(1959),第3卷《无限的权力》(1964)。每卷均为一部独立的作品。作者真实地描写了历史事件,尤其是第3卷,再现了厄瓜多尔与秘鲁之间的边界战争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史料和文学价值。1970年发表了政治讽刺小说《矮小的人》。

希尔·希尔伯特

厄瓜多尔作家。生于瓜亚基尔。1930年与华金·加列戈斯·拉腊和德梅特里奥·阿基莱拉·马尔塔等一起发表了短篇小说集《出走的人们》,开始形成厄瓜多尔文学中的“瓜亚基尔派”。希尔·希尔伯特还著有短篇小说集《山谷》、《尤格拉》、《埃姆玛努阿尔的故事》(1939)以及长篇小说《我们的粮食》(1942)。《我们的粮食》描写沿海地区种植水稻的农民的苦难生活,以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手法,为农民们发出抗议,出版后引起社会上很大的反响。

奥尔蒂斯

厄瓜多尔诗人、小说家。生于瓜亚基尔。毕业于基多师范学院。曾任外交官,并曾参加1945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世界和平会议。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黑人和混血种人的生活。1942年发表小说《胡荣戈,一个黑人、一个岛屿和其他黑人的故事》,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了黑人的凄惨遭遇,是拉丁美洲小说中描写黑人生活的一部重要作品。他的描写黑人生活的诗歌,收在诗集《土地、声音和鼓》(1945)中。他的作品还有诗集《痛苦的道路和港口》(1946),短篇小说集《走私者》(19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