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数学教学:立足核心素养,高效开展

高中数学教学:立足核心素养,高效开展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模型意识在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大量新鲜事物的出现,代表当代的时代特征。但是,毕竟在校时间有限,目前各类信息量大,还需要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当下时代发展前沿。数学创新型应用题涉及的数学模型主要有概率统计模型、排列组合模型、解析几何模型、数列模型、线性规划模型、函数模型和立体几何模型。生活、生产离不开数学,数学应用题更应该偏重生活化的问题。

高中数学教学:立足核心素养,高效开展

(一)重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突出数学抽象素养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个体通过图片、文字、公式等材料提取信息、整合并重组信息的过程。数学应用题的最大特点就是文字信息量大,这就需要学生主体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简化问题,通过阅读,将有效的数学信息从中抽象概括出来,形成数学问题,然后建构新的数学模型,选取恰当的策略解决问题。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教师总是习惯性抢着做学生的任务(读题),然后继续帮助学生分析讲解本道题基于什么样的背景,考查了哪些知识点,运用什么法则、公式能够解决。表面上看,这样的做法启发了学生思考,引导了学生的解题思路,节约了课上做题讲题的时间,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但其实是减少了学生自主分析题目的机会,减少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在这样一个被教师带着走的教学过程里,被忽略的学生才是解决应用题的主体。建构主义理论提出,知识不是由教师机械传授过来的,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机械操作和简单的模仿。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分析、理解题目信息,并让学生把他觉得重要的信息提取出来,再小组讨论这些信息与我们之前学过的哪些知识有关系,最后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通过自己的阅读分析获得了哪些重要的信息,材料中包含了怎样的等量关系和数量关系或者内在联系,能够运用什么样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还有什么样的困惑没有解决,有没有其他小组帮忙补充。学生只有经历尝试和实践,才能够将知识内化为数学知识的整体结构,在做题的时候才能逐步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

(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模型意识

在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大量新鲜事物的出现,代表当代的时代特征。数学应用题也体现着时代特点,以时代为背景的考题不断出现。比如,华为小米手机生产率问题,全球化贸易利润问题,其中还伴随着专业名词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为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题提供了难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然过去,故步自封只会限制社会的发展,限制学生发展。

例如,可以平时看看体育盛事,世界职业棒球赛采取全美篮球总冠军7强决赛制,美国网球决赛女子采用3强赛,男子采用5强赛,如果某队队员实力较弱,哪种赛制获胜的可能性较大?如果学生在课下对该比赛规则有过了解,那么这道题他就相当于会了一半。教师要在平时的课上、课下渗透当下生活科学等方面的热点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时政新闻与世界接轨,与时代接轨,进一步减小应用题的难度。但是,毕竟在校时间有限,目前各类信息量大,还需要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当下时代发展前沿。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期刊、讲座等方式,获得新鲜事物的信息,通过对外面新鲜事物的认识,进一步丰富现有的各类数学模型。

(三)重视建模思想的应用,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

数学建模思想在解决数学应用题的作用上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数学建模素养的重要体现。数学建模思想是指通过将现实的问题或者情境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模型来表现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然后利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意识。比如,2017年全国Ⅱ卷的选择题第六题是工作安排方案问题,考查学生建立排列组合模型的能力,考查计数原理和排列组合的数学基础知识;2017年全国Ⅲ卷的解答题18题是酸奶销售获利问题,与之对应的是概率模型,考查分布列和数学期望的相关内容。高考题虽没有建模活动,却在题目中渗透建模思想,需要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数学创新型应用题涉及的数学模型主要有概率统计模型、排列组合模型、解析几何模型、数列模型、线性规划模型、函数模型和立体几何模型。所以,教师要以相关模型为背景设置练习题,重视建模思想的运用,锻炼学生熟练掌握建模思想的能力,进而培养数学建模素养。(www.xing528.com)

在数学解题中运用建模思想的策略:

(1)学生清楚解题关键和目标,以及解题重点是什么,了解问题背景;

(2)对数据分析整理,将有效信息列举出来,构建对应的模型,弄清应用题中的数学关系;

(3)建立数学模型,将现实问题抽象并转化为数学问题,在头脑中搜索相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4)将运算结果回归到数学应用题,检验计算结果,检验其正确性。

(四)设计生活性较强的应用题,提高学生数学建模素养

数学知识既源于生活,又会运用到生活中。生活、生产离不开数学,数学应用题更应该偏重生活化的问题。教师要具有生活化意识,将生活元素与应用题有机融合,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热爱生活、贴近生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蕴含的数学问题,认识到数学并不是空洞无用的理论知识,而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工具,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数学是门比较抽象的学科,生活性较强的数学能够引起学生兴趣,能够使得题目不过于抽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