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数学教学:立足核心素养,高效展现文科生数学素养

高中数学教学:立足核心素养,高效展现文科生数学素养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重视学生情感变化,提高学生对平面解析几何的学习兴趣从学生角度改变对平面解析几何的惧怕心理。文科班的学生其实对数学是既爱又怕的。

高中数学教学:立足核心素养,高效展现文科生数学素养

(一)重视学生情感变化,提高学生对平面解析几何的学习兴趣

从学生角度改变对平面解析几何的惧怕心理。

1.加强学生对平面解析几何的成功体验和学习动力

在笔者看来,一些文科生在数学学习中处于劣势的状态,成绩越差越没有兴趣和信心,心里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在很多学生心中,教师的形象较为严肃,很少愿意积极主动地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这就容易产生自卑消极的情绪,因此整体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形成了数学学习方面的情感障碍

几年文科班教下来,笔者的主要措施总结如下:

第一,对于学生平时作业布置,把学生分成五个组,根据学生层次给出练习题。同一组的同学互相竞争,准确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学做上一组的提升作业题,组长作小教师负责解答。五组作业每组只有三个题不同,为不同层次的加深题。通过分组作业,学生的劲头更足了,愿意多尝试。

第二,每次做题看对的题与做的题的百分比,而不看整个卷面试题。文科班学生做题速度普遍较慢,正确率也不高。近几年笔者的做法是,每次练习看做了几个题,对了几个题,算一下百分率,百分率一样的前提下看个人的分母是几,即先看正确率,提高学生单位时间内的有效率,再看整体的速度,那么同学的问题到底是出在速度上还是在正确率上,就一目了然了。这样做,是为了先提高学生的做题兴趣,避免学生出现“反正数学题难,我每次都做不完”,以至提前放弃的想法,并能在每次练习中获得信心,不是每次发试卷看到成绩就灰头土脸的。一段时间下来,学生你追我赶,先比正确率,再比做题总个数,一时间班内学习数学的氛围很浓,下课同学就做数学,兴趣上来了,讨论热烈了,好的想法也出来了。

第三,学完平面解析几何的每一节内容自己出卷(10个题),与同学交换做,互相批改纠错,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学习最主要的还是靠学生本身,学生动起来了,就能解决问题,而且自己出题做小教师,给教师、同学说明出题意图,每题的考点、异错点,同学们对解析几何的每个考点熟透于心。通过学生相互出题,还能查漏补缺、扬长避短,同学之间更加互相帮助,班级学习数学的凝聚力更强了。

2.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指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这种理论认为,如果人对自身行为的效果产生期望,那么就可能在进行这一活动时更为主动。

在班杜拉的理论中,自我效能感具有以下功能:

第一,决定人们选择什么活动以及这项活动的持续时间。一个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倾向于选择没有挑战性的活动,活动中出现困难后很容易放弃,而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则恰恰相反。

第二,影响人们面对困难的态度。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在困难面前有高昂的激情和斗志,坚信困难终究会被自己踩在脚下;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人面对困难时畏首畏尾,不是设法去解决问题,而是轻言放弃。

第三,影响行为人的情绪。自我效能感高的人热情阔达,精神饱满,满腹自信;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则时刻被不安和焦虑环绕。

案例1:笔者所带班的男生黄同学高一期末分班数学成绩只有35分,第一次数学练习只考了17分。笔者在诧异中找他谈话,问他高一最低考过多少分,他说13分,而笔者说这还不是最低的,他很苦恼说学不下去了。笔者说这次又不是最低,看你直线的方程也会一些,不要总说自己不行,你不懂就多问问,我们的目标先订50分试试怎么样?他很高兴,觉得老师也肯定他的一方面,没有泼他冷水,下一次虽然他也只是得了四十几分,但明显有信心,上课也抬头听讲了。

案例2:班内女生陈同学脑瓜子不错,高一还是强化班的同学,每次数学考试成绩很好,函数、数列等重要内容学得不错,但高二学解析几何前很焦虑,原因是对初三的平面几何觉得学得不好,几何方面女生不如男生,所以高中的解析几何也学不好了,自我心理暗示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成天闷闷不乐。笔者找她谈话,告诉她老师也是女的,为什么选择数学?就是不服输,觉得女生也能学好数理化,并不比男生差。学生笑了,说自己也应该能行的。笔者鼓励说试试吧,学生情绪好了,态度端正了,解析几何成绩虽然不如其他章节好,但也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一项研究指出,自信心作为一种具体的自我意识,它与学生的数学成绩成正相关,而且相关性很强,在中学水平,相关系数一般要大于0.40。这表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可能促进他们学习效果的提高,这一点与我们平时的基本认识相一致。

文科班的学生其实对数学是既爱又怕的。他们也想学好数学,但文科生自我效能感调节能力的偏差,造成了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情感障碍。

3.减少考试中焦虑心理

问卷调查中,学生对于数学考试中遇到平面解析几何题时心情选“有些紧张”的占66.3%。无疑,这种紧张的心理一定会影响他们解决解析几何问题时能力的展示。

这几年教文科班时笔者经常采取的措施是:

第一,解析几何的第一次考试题目稍容易,使学生有信心;

第二,平面解析几何的考试通常平均分设置在110分(总分160分)左右;

第三,每次考试前就像高考考试前一样,听一首让人放松的歌曲。

案例3:2014年笔者所带班的刘同学分到文科班时是第三名,但遇到平面解析几何题就紧张,考试成绩直线下降,笔者就与她谈了一次话。

教师:最近学习平面解析几何是不是有点紧张?

学生:是的。

教师:感觉想学好,但是使不上劲?(www.xing528.com)

学生:有点,特别想学好,却害怕。

教师:你在拿到平面解析几何试题时能不能分析一点呢?

学生:可以,但是计算很麻烦,经常算不出来。

教师:计算算不出来是计算错误还是选择的方法不对?

学生:大部分是计算错误。

教师:你的计算能力不错,是不是没有做下去的信心?

学生:是的。

教师:考试时经常拿不到高分,所以失望了?

学生:是的,做题时害怕,怕算不出,而且越怕越错,但平时与老师一起算可以。

教师:那放松点儿,就像对待数列题一样,可以吗?

学生:可以。

案例4:班内男生陆同学平时学习积极性一般,成绩处于班级后半部分,但是平面解析几何考试成绩不错,笔者询问了一下他的心得。

教师:你的平面解析几何学得很好,考试进步了,有什么秘诀?

学生:考试不紧张。

教师:你的心理状态很好啊!

学生:能算的尽量算。

教师:好的,要保持这种积极的心态。

教师:是不是感觉作为男生,也比较喜爱解析几何呢?

学生:是的,我最喜欢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感觉看得出图形,喜欢看图,自己觉得能学好。

有一项调查研究指出,学生焦虑会引起能力降低,影响发挥;反过来讲,取得优良成绩可以减轻学生的焦虑情绪。根据研究分析,焦虑应看作是一种行为性的表现,要解决学生的焦虑情绪问题,宜采用行为矫正的方法,让会产生焦虑的学生在实际过程中体验无焦虑的心理历程,逐步培养习惯,减轻或消除焦虑发生。

(二)从教师角度应充分信任学生

1.信任是激励的润滑剂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管在课上,还是课后,不管在语言上,还是在我们的表情、动作中,敏感的学生都能捕促到教师对他们的情感变化。所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时刻表现出对学生的信任。在课堂上,笔者用表情明确地对大家说:“相信自己,你是最好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可以激励学生。同样,教师的非言语行为也时刻影响着学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教师的眼神、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在无形中就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感,让学生感受到被信任、被尊重。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文科学生在分科的时候之所以选择文科,是因为高一的时候学习高中数学时缺乏抽象能力,对函数、数列中的字母不能精准地理解,从而数学成绩一落千丈,信心跌落谷底。近几年,选择文科的女生人数远高于男生,而笔者带的史政班共50人,其中女生有43人。这是由于大部分文科生对语言等方面很敏感、有兴趣,而对数学符号、图形、运算和抽象的推理论证感到不适应,难以理解。数学基础知识和现有掌握的知识水平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直接因素,尽管在教材和考试的要求上对文科生的要求相对低,但是由于基础薄弱,很少有成功的情感体验,所以缺少乐观的情绪、良好的心境,她们会处于悲观的情绪和冷漠的状态,从而会恐惧数学,对数学感到厌烦和乏味,极易产生焦虑情绪。迫于升学的需要,相当大一部分的文科类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是出于高考应试的需求。相比较而言,大部分理科类学生选择学理的原因是由于自身对数学科目的较强优势和浓厚的兴趣所致,对数学有较深入的研究,并能经常性地体验到成功。数学学习的动机多数来自对数学的兴趣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到了高三,随着一轮复习的开始,也意味着查漏补缺的开始,可以把遗漏的知识再来一次,所以教师要紧紧抓住机会。教师常以自身的真情实感来传达对自己学生的关爱之心。教师和蔼可亲的神态、热切温暖的目光以及每时每刻流露出的对学子的期许、鼓励和信心,都能给学生创设学好数学的宽松的心理氛围,而他们会因为喜欢这位教师而喜爱上她所教的科目,这就是非常有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每个人都需要爱的滋养,爱的力量是巨大的,爱的能量是绵延不绝的。大家都知道,情感是具有很强的感染效果的,具有信息传递功能,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它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2.激励是兴趣的助推剂

情感的动力功能告诉我们,情感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普遍的增力或减力的功能。通常情形下,当某个人的情绪相对饱满高涨的时候,这种情感就会对人的行为活动趋向于发挥出增力的作用。相反,当某个人的情绪相对萎靡低落的时候,则就趋向于对人的行为活动发挥出减力的作用。事实上,在我们的平常教学当中,学生学习一门学科、习得一项技能、探寻一个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要求学生付出非常艰苦的努力。当然,这时光凭借坚强的人的意志还是不太够的,需要我们教师给予心理上的有力支持,适时进行情感激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