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子略说:柔弱变坚强

老子略说:柔弱变坚强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子接着在《道德经》第七十六章里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好比婴儿时期,身体柔弱,心地淳朴,等到年龄渐大,身子骨越来越硬,特别是人到青壮年时情欲、思虑越多,思想似乎越来越“坚强”,身体也越来越僵硬,逐步走向衰老、老化。“柔弱胜刚强”嘛。

老子略说:柔弱变坚强

老子一直强调“有为”之有害与“无为”之有益,前一章所说的“厚生”反而导致“轻死”就是这个道理。老子接着在《道德经》第七十六章里说: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刚刚出生的婴儿柔弱无比,却充满生机。人越老骨头越硬,直到人死了,四肢变得特别坚硬,连寿衣都难以穿上。故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越是趋向于成长的越是柔软,越是趋向于破败、死亡的越是坚硬。好比婴儿时期,身体柔弱,心地淳朴,等到年龄渐大,身子骨越来越硬,特别是人到青壮年时情欲、思虑越多,思想似乎越来越“坚强”,身体也越来越僵硬,逐步走向衰老、老化。万物草木亦复如是。“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处于生长期的幼苗总是柔脆纤细,在将近死亡时才变得枝叶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因此坚强、僵硬不一定是啥好事,往往是走向败亡之路的开始。而处柔处弱者,韬光养晦者才是走上生路的正途。试看今日中美时局,若某一方能及早出来处柔处下,“示弱养能”,方是双方国民、世界人民之幸事。修道养生也如此,练功练的一身肌肉,吓唬外行可以,真遇到内行就不行!“柔弱胜刚强”嘛。

“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因此,用兵若持暴横行、贪杀逞强,则一定不如顺天应人不滥杀更得人心。这个道理就好比树木长得坚硬强壮容易被用来当兵器用,强硬的木棍用来作兵器,好像是用得其所,实际上对于树木本身来说,早就是已经“杀身之祸”被砍伐掉了,有啥好处呢?(www.xing528.com)

因此,老子提倡“强大处下”,越是强大了,越得谦恭处下,不可锋芒毕露。因为“柔弱处上”,越是柔弱,越是能以退为进,示弱养能,从而赢得上长的空间。这个道理就像炒股票,在股指“柔弱”的底部,狠狠建仓,哪有不赚钱的道理呢?

胡涂医很高兴看到这几天《人民日报》等开始推出一系列文章狠批“吓尿体”“哭晕体”等宣传“厉害了我的国”之类的文章,这是重新意识到再逞强只会被围堵得更厉害,得赶紧刹住这股浮夸自大的“坚强”之风才能慢慢扭转部分战局。好事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