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卫黄河》:大合唱的高潮,红色经典

《保卫黄河》:大合唱的高潮,红色经典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月11日,《黄河大合唱》的第二次演出,由冼星海亲自担任指挥。《保卫黄河》是整个大合唱的高潮部分。他称自己是指挥《黄河大合唱》的专业户,而人们公认他是指挥、诠释这部作品的绝对权威。《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保卫黄河》是其中的第四乐章,采用自由变奏曲式写成。今天,《保卫黄河》已随着钢琴协奏曲《黄河》冲出国门,成为一部经常在世界音乐舞台上演出的曲目。

《保卫黄河》:大合唱的高潮,红色经典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由抗战演剧三队和鲁艺音乐系乐队在陕北公学礼堂举行首演。合唱由邬析零任指挥、冼星海任指导、光未然亲自朗诵。主要演员包括:男声独唱田冲,女声独唱蒋旨暇,二重唱史鉴、刘晨暄。大家在放声高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的时候,现场气氛非常热烈,都忘记了自己是站在舞台上表演。演出结束,全场1000多名观众久久不肯离去。这次演出非常成功,轰动了整个延安。

5月11日,《黄河大合唱》的第二次演出,由冼星海亲自担任指挥。他在当天的日记中记录:今天是个空前的音乐会毛泽东刘少奇等领导人前来观看了演出。乐曲结束后,毛主席大喊了几声“好!”。事后,他还特意派人送给冼星海一支派克钢笔,勉励其为人民谱写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

《保卫黄河》是整个大合唱的高潮部分。歌词看似简单,但是每一个字眼都凝聚着光未然对黄河的热爱、对祖国的深情。诗人在歌颂抗日勇士抵抗侵略的伟大战斗精神时,并没有直接写人,而是先写景:“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从天上写到地上——天上狂风大作,地上战马嘶鸣,黄河汹涌奔腾,开篇用极简的语言,极其生动的意象,组合动态画面,勾勒出广阔的抗战场景,烘托出抗日队伍的战斗气势。接着,诗人放眼河东、河西,眺望祖国山河的壮美。再写抗日军民在万山丛中、青纱帐里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他们没有精良的武器,只能使用土枪、大刀、长矛和缴获的洋枪,为祖国而战。歌词结尾,四行排比:“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由狭而广、由小到大,急促而强劲,仿佛就是催人的战鼓,伴着震天的呐喊响彻云霄,也预示着抗日战争胜利的到来。整篇歌词,充满着战斗豪情。

严良堃(1923~2017),指挥家,中央乐团合唱团(现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创办人之一。他的一生,注定与《黄河大合唱》结缘。他的第一位指挥老师就是冼星海。他从1940年在重庆第一次指挥孩子剧团公演《黄河大合唱》以后,一生中指挥这部不朽的作品超过千场。他称自己是指挥《黄河大合唱》的专业户,而人们公认他是指挥、诠释这部作品的绝对权威

《保卫黄河》以民间打击乐节奏和广东狮子舞音乐旋律素材,歌曲明快、豪放、音乐形象分外鲜明,并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歌曲采用了齐唱及二部轮唱、三部轮唱的演唱形式。同时,歌曲还采用了“卡农”的复调手法,给人一种此起彼伏、群情激奋、万马奔腾的艺术效果。(www.xing528.com)

首先,二部轮唱合唱第一段(第1~32小节),速度比较快,力度铿锵有力。歌曲采用了进行曲体裁,以短促跳动、振奋人心的音调,响亮的战斗口号,铿锵有力的节奏,以快速大跳的动机和逐步扩张的音型,使歌曲充满力量感,形象地刻画了抗日将士保卫祖国的战斗场景。其次,三部轮唱合唱第二段(第33~85小节),歌词没有变化,先是二声部轮唱,后来又加入了一个男声声部,变成了三声部轮唱,整体给人的感觉像是一问一答,以相似的旋律间隔出现,互相交叉行进,营造一种连绵不断的效果。轮唱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恰似黄河的波涛滚滚奔流。轮唱时“龙格龙格”的人声伴唱,听来变化无穷,情趣横生,画面感很强,巧妙地隐喻了抗日武装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终于汇成了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它还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黄河》。《保卫黄河》是其中的第四乐章,采用自由变奏曲式写成。在演奏结束前,乐曲巧妙地把《保卫黄河》与《东方红》《国际歌》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的有机联系。

今天,《保卫黄河》已随着钢琴协奏曲《黄河》冲出国门,成为一部经常在世界音乐舞台上演出的曲目。严良堃回忆,《黄河大合唱》第一次在国外的演出,是1942年在缅甸曼德勒的云南会馆,由缅甸华侨战工队合唱团演唱,连演了三天。1949年,在纽约联合国大会上,由美国人演唱了英文版的《黄河大合唱》。1956年,在莫斯科演出的《黄河大合唱》,由莫斯科爱乐交响乐团和俄罗斯合唱团演唱。1964年,日本人在神户用日语演唱了《黄河大合唱》。

今天,黄河之水依旧奔腾不息。《保卫黄河》作为中国音乐文化历史进程中的一颗瑰宝,以其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民族记忆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