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生性格心理问题及成因

小学生性格心理问题及成因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性格心理问题的成因1.嫉妒心理的成因含有嫉妒心理的学生常有以下五方面的特征:一是以我为中心。今天嫉妒你,明天嫉妒他,这些都是心理的不稳定性造成的。孩子缺乏耐心是正常现象,家长不必担心。长此下去,这种心理会给孩子的人生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家庭心理环境不良是导致孩子性格懦弱主要原因之一。

小学生性格心理问题及成因

(一)性格心理问题的表现

小学时期是学生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性格是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基本特征,对他们的人生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在成长、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囿于来自家庭、学校师生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往往会滋生一些不健康的性格问题。小学生易产生的性格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嫉妒

嫉妒是个体因别人在某方面胜过自己而产生的羡慕与嫉恨心理。有嫉妒问题的小学生不能容忍别人在各方面超过自己,害怕别人得到自己无法得到的荣誉。在他们看来,自己办不到的事情别人也不能做到,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无法得到。在学习上,他们会羡慕与怨恨成绩优异者;在同伴交往中,他们常排斥比自己优异的学生。

2.急躁

急躁是个体想尽快达到目的而不经考虑或准备就采取行动的一种表现。性格急躁的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热情很高,做事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比较冲动。遇到人际关系冲突时不能冷静处理,做事急躁;他们完成作业迅速,但不细心,不求甚解,缺乏耐心和计划性。

3.胆怯

胆怯是个体不善于表现和展示自己,缺乏勇气和信心。小学生的胆怯心理多表现在学习和参与集体活动上,如上课不敢举手发言,不主动与教师、同学讨论问题;不主动参与班级活动,躲避与教师、同学的交往;遇到困难不敢向老师、同学请教求助,等等。

(二)性格心理问题的成因(www.xing528.com)

1.嫉妒心理的成因

含有嫉妒心理的学生常有以下五方面的特征:一是以我为中心。这类学生时常把“我”的挂在嘴上,喜欢炫耀自己的才能、经历或产生与父母、师长对抗的行为,有些人还会在教师面前状告那些胜于自己的学生。二是不能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具有这种心理状态的学生一旦在学习或其他方面不顺利时,就会怨天尤人,而不能冷静地自我反思,只一味地寻找客观原因替自己开脱。三是缺乏自信自卑感强。这类学生生怕受到同学的嘲笑,因而处处留心别人,事事都要同别人比较,结果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在别人偶尔触及自己的痛处时,就会发怒、抵触、辩解或采取过分的防卫态度。四是贬低别人的成绩和进步。他们贬低的方式常常是把别人成绩、进步的取得说成是偶然的、投机的,对别人的好成绩视而不见,不予承认;对成绩好、进步比自己大的人表现出整体的怨恨,有时甚至不惜使坏,阻碍别人的进步。五是需要的排他性和对象的选择性。这类学生只许自己拥有,不许别人占有;只能自己取胜,不许别人成功。从嫉妒对象的选择性上看,他们一般选择与自己条件大体相当的人作为嫉妒对象,也就是可比性越大越容易被嫉妒。例如,男孩很少嫉妒女孩,低年级学生很少嫉妒高年级学生,这是因为他们的可比性小。

归纳一下,小学生嫉妒心理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心理不稳定,情绪自控力较差。小学生极易接受暗示,可塑性强,尚未形成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习惯,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善于客观地评价自己,情感与理智不能协调统一,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相矛盾。在生活和学习中,当他们得不到家长、教师的肯定和表扬或看到别的同学得到表扬或超过自己时,内心就会失衡,却又不能理性地对待,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于是便产生了嫉妒。今天嫉妒你,明天嫉妒他,这些都是心理的不稳定性造成的。二是家庭教育不当。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由于娇宠而霸道成性,不允许别人比自己做得好,也不愿听夸奖别人的话。有的家庭则对子女施加的心理压力过大,有的家庭是家长错误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这些都是触发孩子嫉妒心理产生的重要原因。三是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几乎完全依赖老师,他们渴望得到师长重视。而教师的表扬和批评手段使用不当,集体主义教育以及学习目的性教育等不够或教师过分强调分数,在班级中按分数排队,把学生的“升降进退”与其他学生对比等都是小学生嫉妒心理形成的原因。四是社会环境的影响。由于社会交往日益扩大,现在的学生往往置身于一种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于是个别差异在相互交往和学习生活中被突出了,一部分学生在家庭中是“小皇帝”“小公主”,是一个家庭的核心,但在社会上他就失去了这种优越的地位,成为大集体的普通一员。在这样的心理变化下,某些学生产生了一种包含着厌恶与羡慕、恼怒与怨恨、猜疑与失望、自惭与虚荣以及伤心与悲痛的心情,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感情,也就是嫉妒。

2.急躁心理的成因

小学生性格急躁绝大部分的原因来自家庭的影响。家长自身的做事方式、教育孩子的方式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造成影响。一般来说,时间紧迫或者能力有限,往往是造成急躁的客观原因。动作太慢或出错都会使规定的事情无法完成,而不做好就会受到惩罚或得不到奖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表现出急躁的情绪。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反过来想想,如果目标没有达到,什么反应都没有,合适吗?孩子缺乏内化的自我教导,缺乏情绪、动机与积极程度的自我控制能力,这使得他们表现得缺乏意志力或自律。孩子由于年龄小,神经活动的兴奋性强,抑制性弱,活动不能持久,兴趣多变,注意力容易转移。一般孩子的注意力稳定时间为5—10分钟,超过这个时间,他们就会烦躁。孩子没有足够的恒心和毅力,只希望在很短时间内就把事情全部完成,而实际情况往往不能如愿,所以就蜻蜓点水、囫囵吞枣,做完了事,以解除心中的焦虑。孩子缺乏耐心是正常现象,家长不必担心。但是,孩子如果想要完成特定的目标,就必须有一定的耐心、克服一定的困难。教师和家长需要不断提高孩子克服急躁的能力。

3.胆怯心理的成因

生活中,性格胆怯的孩子大多性格内向,怕与人共处、与人竞争,没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长此下去,这种心理会给孩子的人生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有如下三点:一是父母之间关系冷淡或恶劣。家庭心理环境不良是导致孩子性格懦弱主要原因之一。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如果父母过分严厉,与孩子的交流方式比较粗暴,就会导致孩子对父母的恐惧,因而从来不敢在父母面前说个“不”字。久而久之,孩子便形成了自卑,胆小的性格特点。因此,一个融洽亲密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关键因素。二是家长的教育以恐吓为主。当孩子调皮捣蛋时,父母为了制止孩子胡闹,经常恐吓孩子。虽然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孩子安静下来,但这些话也会给孩子带来相当大的心理隐患,会导致孩子性格的胆怯和懦弱。三是家长对孩子过度的溺爱。有些父母因过分疼爱孩子,代替孩子做了需要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包括穿衣、洗漱、吃饭甚至是大小便等,这导致孩子成了生活中的低能儿。其实父母这样做实际上是在暗示自己的孩子:你可以什么都不能做,依靠父母就行了。这种做法和这种理念导致孩子对父母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