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生学习问题的表现与成因

中小学生学习问题的表现与成因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技能、学习困难、学习疲劳和考试焦虑等方面的问题。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由入学这一事件发端的。一般来说,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一个国家对科学文化的要求通过社会舆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社会舆论是指人们在共同关心、有争议问题上多数人意见的总和。

中小学生学习问题的表现与成因

学习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技能、学习困难、学习疲劳和考试焦虑等方面的问题。

(一)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的种类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不同社会和教育对小学生的学习有不同要求,所以反映在小学生头脑中的学习动机是复杂多样的。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这是依据动机的不同自主性水平分类的。首先是内部学习动机。这种学习动机不是来自外界的诱惑,而是来自小学生的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它是由学习本身能带给学习者快乐和满足所引起的动机,它不需要外在条件的参与,完全是自主性的。比如,学生为了获取新的、有趣的知识而读书。这种自发的学习动机一旦被激发则是持久、稳定、强有力的。然后,外部学习动机是指学习是由外部因素如压力或奖惩所引起的,是为了获取积极的后果或避免消极的后果。如小学生为了获取教师的表扬或迎合家长的要求而做作业,为应付考试而“开夜车”。其他如竞赛、排名次、奖励、表扬等都是引发外部动机的诱因。在实际学习活动中,上述两种动机是交替发生作用的。从教育的观点来看,最好是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因为外因是要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只有真正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享受到学习乐趣的学生,才能将时时学习、处处学习贯穿于生活之中。正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在心理辅导过程中,教育者不仅要利用外部诱因激发学生学习,还要引导学生发现学习本身的价值,形成学习的内在动机,从而产生学习的自觉性。

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由入学这一事件发端的。入学初期朴素的学习动机产生,低中年级浅近的学习动机形成,中高年级远大的学习动机发展。每个儿童的学习动机都是一个系统结构。小学生复杂的学习动机中是有主次之分的,长远学习动机还没有形成,内部学习动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外在的学习动机则在复杂的学习动机中居主导地位。学习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受心理特点和年龄阶段的制约,在我国小学生中,确实存在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种学习动机类型,三年级学生与四五年级的学生相比,更多地表现出外部动机占主导地位。随着年级的增长,小学生中学习动机类型为内部动机的人数逐渐增多,但两种不同的动机类型依然存在。

(2)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

这是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分类的。远景学习动机是指他们的学习活动靠长远的目标来推动,如他们为实现长大后的职业理想而努力学习;近景学习动机是指他们的学习活动受短暂浅近的目标来推动,如他们为某一次考试取得好的成绩而用心学习。

(3)主导性学习动机与辅助性学习动机

这是根据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和所起作用的大小分类的。其中,对学习行为起支配作用的动机称为主导性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起辅助作用的称为辅助性学习动机。在正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非是单一的,常常有几种动机在推动其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当主导性学习动机与辅助性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比较一致时,学生的活动动力会加强;如果彼此冲突,则活动动力会减弱。小学生主导学习动机是指在他们学习活动中起主要支配作用的动机;小学生辅助学习动机是指在他们学习活动中起次要辅助作用的动机。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主导学习动机和辅助学习动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能把家长或教师的表扬作为主导学习动机;到高年级,他们又可能把内部学习动机,如对某一学科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等变为主导的学习动机。

(4)有意动机和无意动机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从意识到和没意识到来区分,可分为有意学习动机和无意学习动机。由于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常常意识不到自己的学习动机,这称为无意学习动机,能意识到的动机则称为有意学习动机。一般说来,小学生的主导学习动机都是有意学习动机。

2.学习动机不足的表现

(1)懒惰行为

这类学生的具体表现为不愿上课、不愿动脑筋、不完成作业、贪玩;学习上拖拉、散漫、怕苦怕累并经常为自己的懒惰行为找借口。

(2)注意分散

动机不足的学生注意涣散、兴趣转移,易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因而对学习以外的事反而兴致勃勃,不惜花时间去研究,常常喧宾夺主、主次颠倒;学习肤浅,满足于一知半解;行动忽冷忽热,情绪忽高忽低。

(3)厌倦情绪

动机缺乏的学生对学习冷漠、畏惧,常感厌倦,对学校与班级生活感到无聊;学习中无精打采,很少享受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

(4)缺乏方法

动机不足的学生把学习看成是奉命的、被迫的苦差事,因此不愿积极寻求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满足于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由于缺乏正确的灵活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所以往往不能适应新的学习情境。

(5)独立性差

动机缺乏的学生在学习上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行为往往表现出从众与依附性,随大流,极少有独立性和创造性。他们的在家长或教师督促下才肯认真学习,并且非常看重考试分数,常常为一分、两分的高低耿耿于怀。

3.学习动机的成因分析

学生的学习动机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小学生形成具有各自特点的学习动机。一般来说,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而外部因素又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三个方面。

(1)社会因素

学习动机是社会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社会环境制约着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对学生有以下两方面的影响。

第一,社会舆论的影响。一个国家对科学文化的要求通过社会舆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社会舆论是指人们在共同关心、有争议问题上多数人意见的总和。舆论是一种社会力量和社会压力,它对个体行为有指导作用。正确的舆论能激发小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坚定他们的学习信念;反之,错误的舆论则会降低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不愿读书,厌恶学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对尊师重道的重视以及知识分子各方面情况的改善,人们对知识的重要性产生了新的认识,逐渐形成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经济、知识就是财富的观念。在这种舆论的影响下,社会上出现了文凭热、读书热现象,这些对小学生的学习动机起着引导和激发作用。由此可见,社会舆论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第二,城乡教育的差异。城乡教育差异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明显高于农村小学生,并且差异显著。这是由我国城乡教育发展的较大差别导致的。我国城市小学较之于农村小学有更好的学习条件和资源,有更强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加之我国农村留守小学生较多,他们往往由祖辈监护教育,父母对他们的教育关心相对较少,这些对农村留守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有消极影响。

(2)学校因素

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专门机构。学校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习动机对学习的积极影响。学校教育在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第一,教师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对小学生学习动机影响最大的因素。大量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有四点:①教师的榜样作用是小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直接诱因。教师对小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治学严谨、学而不厌,以极大热情和兴趣从事教学科研就会对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积极影响;反之,教师对工作厌烦或冷漠,不思进取、不愿学习,则会对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消极影响。②教师对学生报以积极的学习期望,鼓励爱护学生,学生就会勤奋学习,产生较高水平的学习动机。③教师是培养和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实施者,教师的各种奖惩手段、管理方法都对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有重要作用。④教师教学策略的选择在塑造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类型上起着决定作用。教师教学策略只有兼顾到小学生之间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使小学生热爱学习,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还是联系学校与家长的纽带,他们只有将各种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才会有利于小学生学习动机的产生和维持。

第二,校园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具有隐性教育作用,对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重要影响。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包括校舍布局和各种教育设施,如教室、图书馆名人雕塑等。校园物质文化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例如,整洁优美的校园可以为小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图书馆可以为学生探索新知识提供便利,名人雕塑可以激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等等。这些都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满足小学生的需要,激发其求知欲,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重要作用。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精神面貌的反映,它包括学校教育制度、校训、校风、班风、文化活动等。校园精神文化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更大,例如,良好的学校教育制度、校风、班风可以陶冶小学生的情操,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学校的宣传栏可以宣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和好人好事,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拓展小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使小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3)家庭因素

第一,家长的期望。家长的期望是父母心中子女的成长模式、发展轨迹和目标。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一般包括学业期望、职业期望、品德期望、身心发展期望等,这些期望对子女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总体上与子女的学习成就呈正相关。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较高,就会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督促子女学习,促进其产生较高的学习动机;反之,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较低,子女感觉不到学习压力,学习动机就难以形成和发展。但如果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脱离实际,就会增加子女的心理负担,使其不能充分发挥学习潜能,影响其学习动机的形成和维持。

第二,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抚养和教育子女过程中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一般来说,父母的教养方式可分为专制型、民主型、溺爱型和忽视型等四种类型。研究发现,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的教养方式与子女学习动机呈负相关;民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学习动机呈正相关。因为专制型父母教养方式要求子女按家长意愿做事,束缚了子女的发展空间,降低了其学习动机;溺爱型父母教养方式使子女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当子女遇到困难时往往求助于父母,不力求自己解决,这造成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不高;忽视型父母教养方式则对子女的教育不闻不问,子女在成长过程中遭遇困难时无人帮助,因此学习动机水平较低;民主型父母教养方式给予子女充分自由,必要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尊重子女,重视子女独立能力的培养,因此子女的学习动机水平较高。

第三,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文化程度决定了其学习态度和所能营造的家庭氛围。父母的好学态度及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小学生的学习起促进作用。研究表明,文化程度较高的父母一般都热爱学习,喜欢读书和进修,他们能有意识地在子女面前树立学习榜样,促进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发展。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沉迷于麻将和玩乐、不务正业,疏于对子女的教育和关心,形成了不良的家庭氛围,阻碍了子女良好学习动机的形成。

内部因素包括需要层次、年龄特点、个别差异、志向水平、焦虑程度和成败经验。

①需要层次

小学生需要的形成和转化是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重要因素,每个小学生的成长环境都不相同,这使他们形成了他们各自不同的需要。小学生有的需要是正确合理的,如获得尊重、理解的需要;有的需要则是不正确、不合理的,如不做作业就要求看动画片,讲吃讲穿。正确或合理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不合理的需要则会阻碍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因此,教师应该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引导小学生消除不合理需要,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②年龄特点

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归因倾向往往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随着小学生年级的增高,把学习成败归因于外部因素的趋势逐渐降低,归因于内部因素的趋势逐渐增高。因此,不同年龄的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同。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以获得奖励、得到长辈的认可等外部或直接动机为主,学习动机的作用较微弱和短暂;高年级小学生逐步产生求知、自我提高的内部或长远的动机,学习动机的作用逐步稳定和持久。总的趋势是,随着小学生年龄和知识经验的增长,他们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动机越来越占支配地位,并逐步成为主导性动机。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不同年龄的学习动机,采取正确的教育教学方式,培养和激发其学习动机。

③个别差异

由于每个小学生的需要、认知方式、兴趣爱好、性格等不同,也造成其学习的成就动机、归因等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性格外向的小学生由于对外部事物的关心和兴趣,会把成败归因于外部因素;性格内向的小学生则相反,他们容易将成败归因于自身的内部因素。成就水平高的小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往往喜欢内部归因,他们将学业成功归功于自己的努力等内部因素。一旦学业失败,他们会认为是自己采取了不合适的策略,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于是会更加努力。而成就水平低的小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心,尽力避免失败,倾向于外部归因。即使他们成功了,也往往归因于工作难度低等外部因素。研究发现,小学女生的成就动机往往比男生高;也有研究认为,女生比男生更顺从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和期望,加之女生在心理上早熟于男生。因此,女生的学习动机明显高于男生。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个别差异,并根据其差异,采取不同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小学生的学习。

④志向水平

志向水平是小学生理想的直接反映,制约着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的形成。如果小学生有较高的志向水平,学习目标是现实可行并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便会增强学习动机,勤奋学习,不断进步;相反,如果小学生的志向水平低下,学习目标模糊,他们则往往对学习缺乏兴趣,害怕困难,知难而退。研究发现,很多学生能把自己的志向与社会发展、家庭幸福联系在一起。因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维持他们较高的志向水平,促进其学习动机的发展。

⑤焦虑程度

焦虑即小学生担心不能完成某项任务而产生的不适和紧张等情绪体验。小学生的焦虑程度对学习动机有重要影响。中等程度的焦虑可以成为学生的自我压力,有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而过高或过低的焦虑程度都会对学习产生不利影响。焦虑程度过低,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焦虑程度过高,学生则过度紧张,导致学习效率降低。教师应做好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使其焦虑程度保持在良好水平,充分激发其学习动机。

⑥成败经验

研究表明,小学生学习动机水平与成败经验有关。西尔斯曾把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为成功组,被试平时的学习成就是最好的,对学业成就很有信心;第二组为失败组,由学习成绩差的被试组成,由于他们屡遭失败对学业成就没有信心;第三组为混合组,由语文、数学一门优秀、另一门较差的学生组成。实验内容是让三组被试做解释词义和解答数学应用题的测验。正式测验之前,教师先让被试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估计自己能完成多少测验题以及完成所需的时间,然后进行测验。结果表明,成功组的抱负水平较高,他们的成就目标符合实际情况;失败组的抱负水平较低,他们的成就目标甚至低于实际水平;混合组的抱负水平则高低不同。由此可见,学生的成败经验对其学习动机有重要影响。成功的经验能增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其学习动机水平,失败的经验则会降低其自我效能感,降低学习动机。

(二)学习技能

学习动机的激发并不一定就会带来好的学习效果,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做事拖拉、缺少计划性、效率低下等学习方法不当和技能缺乏同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终身受用无穷。”因此,在心理辅导中对求助者进行学习方法和技能的指导和训练,不仅有助于他们逐步成为有效的学习者,而且对其缓解心理问题、调节心理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学习技能的定义

学习技能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吸收储存知识和提取应用知识等方面的策略。它是学习者掌握知识、达成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学会学习的重要前提。学习技能一旦以固定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就是学习习惯。然而,一些未来学家指出,社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学生仅仅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即使人们今天是在最高水平的大学里接受最先进的知识教育,他们也只能适应现阶段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丝毫不能适应未来。美国人类资源研究所心理学家赫伯特·格乔伊就曾指出:“未来的文盲已经不是不能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所以,教育者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为未来的社会和环境做准备,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掌握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方法技巧,在学会的同时达到会学。教育者除了要引导学生勤奋、刻苦学习之外,更应该引导他们学会合理地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既要以勤补拙,又要以巧取胜,使自己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2.学习技能的种类

(1)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依据学习的心理过程可把学习技能划分为以下四个技能。

①观察技能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是获取信息的源泉。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就非常强调观察对人掌握客观事物的规律、认识世界的重要性。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至理名言:“观察、观察,再观察!”观察技能包括掌握观察的顺序,如何进行观察比较,多角度观察物体等。观察是一种从小就应该加以培养的技能,它不仅能提高孩子探究世界的兴趣,还能使孩子养成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毫不夸张地说,观察力是人可以受用一辈子的能力。但是学生中不会观察的大有人在,有的不会记观察笔记,有的观察只图热闹,有的不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养成观察的习惯,既是学习技能心理辅导的任务之一,也是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正如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的那样:“假如一个人能见出当下显而易见之异,譬如,能区别一支笔与一个骆驼,则我们不会说这个人有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个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槐树,或寺院与教堂,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力。我们所要求的,是要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

②注意技能

注意是将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一定的事物的一种技能。它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并贯穿于整个心理活动的始终。人们在学习、工作等一切活动中必须高度集中注意,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就曾指出过注意的重要性,他说:“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注意力集中就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分心则阻碍其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注意的技能包括集中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技能、“闹中求静”的技能、如何集中注意力等。需要指出的是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都存在注意力不良的问题。

③记忆技能

人们生活实践中认识过的事物或做过的事情会在人脑中留下印迹。这些印迹在一定条件的影响下又能再现出来,作为过去的经验参加到后来的心理活动中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记忆。人类正因为有了记忆,才使学习成为可能。常用的记忆技能有识记技能、再认和回忆技能、复习技能等。具体方法有多通道协同记忆法、反复阅读记忆法、分类归并记忆法、联想法、形象法、歌诀、谐音记忆法等等。

④思维技能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它既是学生学习概念、解题、掌握知识等的基础,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就存在解题时不知如何思考,碰到问题无从下手,思维僵化呆板等情况。如有一位小学三年级的男孩做过这样一道趣味数学题:“现在父亲比儿子大28岁,6年以后父亲比儿子大几岁?”他想了一会儿告诉辅导老师:“大6岁。”当辅导老师提示他“现在父亲已经比儿子大28岁”时,他一脸的不理解,低下头一声不吭。思维技能包括分析技能、综合技能、比较技能等,这些技能对于学习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2)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依据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可以把学习技能划分为以下五个技能。

①听课技能

上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学生有效利用课堂的45分钟时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听课技能包括学会听讲、记好笔记、集中注意力等。

②阅读技能

阅读是人吸收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但不同的阅读方式会带来不同的阅读效果。有的人读书读过算数,如同沙漏一般,倒入多少就完全漏掉多少;有的人读书不求甚解,前翻后翻,如同海绵吸水,尽数吸入后又可以原封不动地挤出;有的人读书会先浏览全书,再捡重要部分反复精读,如同种子吸收养分,然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常用的阅读技能有粗读与精读技能、导读与复读技能等。

③复习技能

复习既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必要手段,还是对抗遗忘的最佳方法。复习方法虽然因学科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总的来说有课后复习、阶段性总结、系统复习等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学习能力和元认知能力对造就终身爱好学习的自主学习者显得尤为重要。

④自我调控技能

这是一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自我调整的能力。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觉的调节与控制。研究表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会为自己制订更为具体的学习目标,善于在学习中总结学习策略并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能根据学习结果调整自己对各门学科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学习技能就显得十分必要。事实上,大多数学习不良的学生都存在着自我调控学习技能缺乏的问题。学习的自我调控应体现在以下七方面:一是计划性,即能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做出计划和合理安排时间。如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注意劳逸结合等。二是准备性,即能在学习活动前对自己的学习用具、学习环境及个人情绪的调节等方面做好准备。如检查学习用具是否齐全,自己的小天地是否安静等。三是意识性,指对自己的学习目标、任务、内容了解的程度。如明确上课教师所讲内容与练习题目的重要性等。四是方法性,即能在学习中为自己选择合适的学习技能。如先复习后做作业,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用图表来分析数量关系、用分层次方法背课文等。五是执行性,指能在学习中排除干扰,控制自己去完成任务,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如在有诱人的电视节目的情况下,坚持完成作业并检查后再去看电视。六是反馈性,即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评价。如能对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好坏做出较正确的评价,能较准确及时地觉察差错并纠错等。七是矫正性,即对自己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或某一部分内容学得不好,能分析原因,找出适当的方法加以改进等。

⑤元认知技能

元认知技能指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认知的能力,因此有人将它称为是认知的认知,表现为人对内心正在发生的认知活动的认识、体验和监控。比如,学生对自己学习“三角形”概念的过程有所认识,能够评价自己是否习得这一概念并能监控自己习得这一概念的过程。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育者要有意识地传授和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和技能。如在训练学生的观察技能时,不仅要教会他们善于观察客观事物,也要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观察过程进行体察和分析;在要求学生记忆材料时,教会他们也对自己的记忆过程作体察和分析;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技能时,教会他们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体察和分析。若持之以恒,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他们的学习效率。元认知技能包括个人怎样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怎样从已知的可能中选择出解决问题的确切方法等。

3.学习技能不当的表现

(1)学习过程不良

具体表现为学生不会听课,抓不住重点、难点;不会阅读,看书等于翻书;不会复习,教师教到哪里他就学到哪里,自己不会进行复习总结等。

(2)时间安排不良

不会合理安排时间、经常需要他人的提醒;做作业缺乏计划性、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效率低下;对学习缺乏整体的安排,只是被动地接受家长和教师的要求。

(3)体系建构不良

缺少对知识的整理、消化和吸收,不会及时总结归纳所学内容与学科之间、各章节之间的关系,使知识处于“游离状态”,导致成绩忽上忽下;不善于分析学习的重、难点,眉毛胡子一把抓,全面出击,分散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不会迁移,不会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4)认知过程不良

感知记忆差、前做后忘;注意力差、易分心;理解能力差、思维活动迟滞、阅读计算技能差等。

4.学习技能不当的成因

造成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和技能缺乏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既有学习者个体的因素,又有学校、社会、家庭的因素。

(1)认识不足

现在仍有不少教师、家长、学生本人对学习方法和技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认为只要考试成绩好就可以了,不愿在掌握先进的学习技能上花时间和精力。(www.xing528.com)

(2)缺少训练指导

我们的教育依旧以知识传授为主,很少有学校开设学习方法技能指导课,就是学生掌握的一点学习方法技能也常是自己摸索的结果,教育缺少系统性。

(3)对变化不敏感

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学习内容、学习要求都在不断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有所变化,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如小学教师教学具体形象,指导性强;中学特别是高中老师对知识传授讲解的成分少,要求学生自己理解的知识多。如果仍以小学的学习方法技能面对中学的学习,势必会产生学习问题。再如,不同的学科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如有的家长觉得孩子的作文差,就带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其实语文最需要学的技能是学会阅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如能每天花点时间阅读,就能提高对文章的感受力,领悟文章的魅力,养成审美意识和运用文字的能力。

(4)尚未形成自身独特的技能

学习技能最重要的就是要适应个体特点,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身心状况、生物周期等都有不同,盲目仿效他人的学习方法只会多走弯路。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一天中各段时间的学习和工作效率高低,与人的新陈代谢情况密切有关,而每个人新陈代谢的高峰期是不同的,有早上、晚上和整个白天之别。即鸡鸣型、夜猫型和白昼型。鸡鸣型的人早晨醒来精力充沛,接近中午精力逐渐趋于衰退,到晚上感到疲惫,学习和工作效果差;夜猫型的人早晨不愿起床,起来后精神不振,到下午渐渐精神起来,晚上精力充沛可一直维持到深夜;白昼型的人,上午和下午精力都很充沛,但中午必须休息一段时间。因此每个人都应找到自己学习的最佳时间,把难理解的内容、需要记忆的学科等尽可能放在这段时间内,以免身心俱疲影响学习效率。

(三)学习习惯

1.学习习惯定义

学生学习方法技能的培养、训练最终都需要内化为其自身的行为,并以学习习惯的方式表现出来。所谓学习习惯是指由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技能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在学习方面表现出来的不易改变的、经常化的、自动的、自发的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水平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不自觉行为,需要靠外部的强制力量。例如,在学生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做完作业后都需要教师或家长的提醒、督促才会检查作业,这时的检查就是低层次的学习行为。第二层次是较自觉的行为,不需要靠外部的强制力量,但还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例如,作业做完时,诱人的电视剧就要开始了,这时学生就需要依靠意志力来检查作业;第三层次也是最高层次的是自动化行为,即习惯。它既不需要外部提醒和监督,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而是一种定型动作,即自觉性的行为。如经过反复练习,许多学生做完作业后连想都不用想就自动地检查作业。假如不检查就感到一件事没做完,感到不舒服,这时的检查就是一种习惯了。

习惯的形成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当一种行为方式能使人们顺利处理目前遇到的问题时,这种行为方式就被当作一种有效的经验储存在人们的记忆中。下一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人们就自然地从记忆中提取曾经储存进去的经验,加以实际操作。但是由于每个人的人格水平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不同。有些人处理问题时,采取的行为着重长远利益,对行为结果的评价注重于自身人格的成长,这种经验的积累就使个人形成良好的习惯。而另一些人只顾眼前利益,急功近利,仅为满足一时的欲望,这是一种阻碍成长的行为方式。如果一次次采用这种方式,又一次次积累这种经验,久而久之,这种行为方式就变成了个人的不良习惯,最终阻碍了个人的成长。因此,一个好习惯会使人受益终身,一个恶习会给人带来毁灭的灾难。

教育就是要通过外部力量的反复强化和训练以及个人的意志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使之成为动力定型,养成自觉性。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益于学生现阶段的发展,更能使他的一生受益无穷。英国萨克雷曾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2.学习习惯的种类

学习习惯的内容很多,从学生行为习惯的角度来看,除了包括如听课习惯、预习习惯、复习习惯、作业习惯等之外,还应包括以下一些有益的学习习惯。

(1)自我调控的习惯

自我调控的习惯是指学生能在注意力涣散时调整学习节奏,适当休息娱乐,提高学习效率。他们虽然对有些科目不喜欢,但知道它的重要性,仍能坚持学习等。这种习惯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制订学习计划,分清学习任务的主次,科学地安排学习时间,并能在学习后把学习用品归类放好。

(2)喜欢探究的习惯

这种习惯是指学生遇到问题时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对自己不懂的东西会多方查找资料,寻求答案。

(3)总结学习技能的习惯

这种习惯是指能经常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技能或是借鉴他人的经验,内化成为自己的学习技能。

(4)有效阅读的习惯

这种习惯是指学生能每天阅读一些对自己有用的参考书,并能迅速获取书中信息的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用图书书目及书后附录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章节;学习书中的信息是如何表达的,它的框架结构、主题思想是什么,并知道抓住纲目和关键,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

(5)有效利用外界资源的习惯

这种习惯指学生在学习中是一个人死学死记,还是与他人相互帮助、互帮互学的。遇到难题自己解决不了时,学生能否勤学好问,求得甚解;能否使用图书馆、互联网为自己查询有用的资料;能否经常看书读报以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这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现代人学习素质的重要标志。

(6)自我奖赏的习惯

这种习惯是指能经常用暗示的语言,如“我能力很强”“我真能干”等鼓励自己。

(7)用脑卫生的习惯

这种习惯是指学生知道如何科学用脑、护脑和开发脑的功能,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3.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

(1)与个性有关的不良表现

学生的学习缺乏常性,劲头忽高忽低,热情时起时伏;兴趣容易转移,朝三暮四,见异思迁,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欢那个,喜欢时劲头十足,不喜欢时就丢之脑后;过高地评价自己,常常用自己的优点去比别人的缺点,常常与比自己差的人比,沾沾自喜,缺乏上进心;粗心,做事情丢三落四、得过且过,没有认真精神;自卑,总认为自己的脑子没有别人的好,精神萎靡不振,作业拖拖拉拉,听课无精打采,对自己缺少要求。

(2)与个人卫生有关的不良表现

学生用脑习惯不良,做作业不会先易后难、文理搭配、合理安排,造成大脑保护性抑制;看书写字习惯不良,看书时眼睛不与书本保持一定的距离或在昏暗灯光下、动荡的车厢内看书,造成用眼疲劳,容易近视;写字、看书一段时间后,不会眼睛朝远处眺望,保护眼睛。坐姿不正确,没有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出来的字要么东倒西歪,要么漏掉笔画;学习整理习惯不良,学习结束后,不会将学习用品一一理好,放回原处,而是乱堆乱放、经常找不到;生活习惯不良,晚上不早睡,早上起不来,常常是上午第一节课就开始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

(3)与学习技能有关的不良习惯

学生做作业习惯不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被动拖拉,做作业不讲究方法,如边做作业边听音乐或看电视。复习习惯不良,复习目的性不明确,追求短期效果,死记硬背不讲方法;复习时心神不定,影响复习效果。如开学初,不安排一门课的课本上下册学习的衔接阶段;期中考试前,不安排两周左右的复习阶段;期末考试前,又不安排总结、巩固整个学期所学知识的时间。只是不分轻重缓急地忙于应付,不分昼夜地打疲劳战。思维习惯不良,不想用脑,学习推三推四,看到难题就望而生畏,要么依赖父母,要么找到答案一抄了之。注意习惯不良,做事松松垮垮,随心所欲,不负责任,缺乏认真精神。

4.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

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受多方面影响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家庭因素的影响。

(1)家长缺少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意识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凡人生所需要的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绝了,不易变。”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但是不少家长一方面抱怨、指责孩子“学习没有自觉性”“做事情缺少常性”,另一方面又认为“孩子长大就会好的”“懂事就好了”。这种矛盾的教育方式致使孩子习惯问题越积越多,最后积重难返。

(2)家长没能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有句古老的格言:“人是环境之子。”从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观点看,它虽然有些偏颇,但它说明了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性。如人们都熟悉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为孩子选择学习环境的故事。孟子小时候家住坟场附近,孟子终日玩的就是送葬的游戏,孟母为了孟子的健康成长,搬至另一小镇,谁知隔壁屠夫杀猪卖肉又使孟子迷上了商贩游戏,几可乱真。孟母又搬离这个小镇,迁至一所学堂附近。孟子看到、听到的是老师的上课声、学生的学习声,便也认真地读起书来,终于成为一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但是现在很多家长愿意为孩子的智力投资,读各种艺校、参加各种补习班,富丽奢华的家却没有孩子一个固定的学习地方。有人说,没有书架的家庭,子女也不爱读书,这句话非常有道理。

(3)家长自身没有树立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身上有着家长或多或少的影子。有的家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整天东逛来西逛去,怎能要求孩子养成安心学习的好习惯;有的家长自己做事缺少恒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怎能要求孩子学会坚持;有的家长喜欢乱摊东西,还振振有词地说:“找起来方便”,又怎能要求孩子养成整理学习用品的好习惯;有的家长一回家,沙发上一坐,二郎腿一翘,不到“再见”不关电视,怎能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凡此种种,不一一而论。正如17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所说的一样:“务必接受一个毋庸置疑的真理,无论给儿童什么样的教训,无论每日给他怎样聪明而文雅的训练,对他们的行为能产生最大影响的依然是他周围的同伴,是他的看护人行动的榜样。”因此,请家长时刻记住:你自己就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四)学习疲劳

1.学习疲劳的定义

疲劳是指人们长时间连续地从事某一活动,使活动效率下降的一种现象。在日常学习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小学生由于长时间高度紧张的学习后,本来能解决的问题,由于疲劳而无法解决,这种现象称为学习疲劳。

2.学习疲劳的种类

(1)生理疲劳

生理疲劳包括肌肉疲劳和神经系统疲劳。肌肉疲劳是指肌肉在持续和重复伸缩之后能量减弱,工作效率逐渐下降的现象。如你平伸臂膀,用力弹手指,很快你的节奏就会放慢,原因在于肌肉在工作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比补充的多,废物的积累比废物的排除更快,两者失去平衡而产生疲劳。大脑的活动也是一种生理过程,也有能量的消耗,紧张的智力操作后,大脑的能量将过分消耗,从而带来神经系统疲劳。

(2)心理疲劳

心理疲劳并不是由身体能量的消耗引起的,而是由心理原因所致。若是学习单调机械或没有兴趣,就会产生厌烦或懈怠,学习质量下降、速度减慢。其表现为思想迟钝,反应速度降低,注意力不能集中,尤其突出的是情绪郁躁、焦虑、厌烦、怠倦、感到无聊等。心理疲劳可以说是主观的疲劳,因此要消除这些疲劳,其主要方法是激发动机、改变态度,增加兴趣等。生理疲劳是为学习活动所倦,是无法学习,而心理疲劳则倦于学习,是不想学。暂时疲劳可以经过适当的休息而使精力得到恢复,如果学习者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而不能得到适当休息,疲劳往往会积累为慢性疲劳,造成学习过程中的恶性循环,而且这种疲劳是不容易消除的,往往需要通过心理调节或长期的疗养才能好转。

3.学习疲劳的表现

小学生的学习疲劳问题一般发生在高年级阶段,然而由于课业负担的加重,目前小学低年级部分学生也出现了学习疲劳的现象。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强烈或过于持久的用脑,引起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兴奋性的降低,会造成生理疲劳,主要表现为动作失调、姿态拙劣、感觉迟钝、能力下降,甚至肌肉或脑神经麻木、痉挛等;而在学习时产生的烦躁、焦虑、忧郁、缺乏信心、注意力集中困难等则是心理疲劳的体现。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疲劳是由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反复的心理刺激及恶劣的情绪逐渐形成的。它超越了个人心理的警戒线,这道防线一旦崩溃,各种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不断发生。在心理上会给学生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在精神上会造成学生精神萎靡、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在身体上则会引发多种心身疾患。当学生心理方面出现功能障碍时,会表现为紧张不安、动作失调、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学习效率下降等现象。

4.学习疲劳的成因

(1)直接与大脑皮层的内抑制有关

由于长期学习,学生的皮层细胞会产生强烈的兴奋,皮层细胞能量消耗,使兴奋性降低而转入抑制状态,或者扩展到周围区域,这就是疲劳或由疲劳引起的睡眠机制。卫生部近来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学习负担过重,有的中、小学生一看书就睡不着觉。这是由于皮层有关部位被迫持续而过度地工作,使皮层有关部位过度兴奋而不能抑制,即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遭到破坏所致。大脑皮层若是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使学生视力减退、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血压增高、大脑供血发生障碍、失眠,使学生在心理方面产生心情忧郁、烦躁、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2)学习内容的单调以及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学习本身就是一件艰苦的事情,学习的内容也不可能像儿童入学前玩的游戏那样有足够的吸引力,这已经很容易使小学生产生学习疲劳了。然而不幸的是,有些教师还给学生布置一些更为单调、重复的作业。比如,要求小学生把学习过的生字抄写100遍,反复做同一类型的算术题,等等。这对于已经产生学习疲劳的小学生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另外,有些小学生对某些学习内容不感兴趣,而为了应付教师的检查又不得不学,这也是小学生产生学习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

(3)学习负担过重

学习负担过重是让小学生产生学习疲劳的直接原因。许多学生整天围着课本和作业转,很少有时间参加文娱活动、体育锻炼和其他有益的活动。尤其是临近期中和期末考试时,学生的课外作业更是大大增加。有些学校甚至要求家长代孩子抄写已经考过的试卷,要学生重新做,说是为了加深印象,减少错误,使得家长和学生都叫苦连天。近年来,虽然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生依然每天将大部分时间用在写作业上。

(4)学生的身体素质、情绪变化以及学习的条件等也能导致学习疲劳

身体素质包括体质的强弱、是否生病等;情绪变化包括家庭的气氛、教师对孩子的态度等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学习条件则包括温度、噪音、光线等。一般情况下,气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而强度过大的噪音则会令人烦躁不安,光线过强或过弱会对学生的视力产生影响,进而导致学生产生学习疲劳。

(五)考试焦虑

1.考试焦虑的定义

考试焦虑是学生担心考试失败有损个人形象或影响个人前途命运而高度忧虑的一种负面情绪反应。它以担心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并受个体认知评价、人格因素及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适度的焦虑可促进人脑的内部加工,提高学业成绩,但过高或过低的焦虑状态则起到相反作用。尤其是过高的焦虑状态会给人带来许多负面情绪反应。

2.考试焦虑的种类

(1)轻度考试焦虑

在复习阶段没有害怕和紧张感。随着考试的临近,学生开始出现担心复习不全面、害怕遇到偏题或难题,担忧考试时发挥不出水平等心理活动。但这些担忧并不影响睡眠、饮食及参加正常的教学活动。随着考试的结束,这些担忧也自然终止,一切恢复正常。这些担忧一般是无害的,有时还会对复习起到督促和推动作用。因此,不需要专门的心理辅导,学生只要加强积极的自我暗示就可以了。

(2)中度考试焦虑

从考试前较长的一段时间开始,特别是期中、期末这两个比较重要的考试之前,学生就会无法自控地开始担忧考试。面对众多要复习、要理解、要记忆的材料,学生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他们虽然努力复习,但仍会觉得心里没底、把握不大,进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复习时间一长,就会头昏脑涨;有时失眠,睡不踏实;胃口不佳,饭量减少。随着考期的临近,这种紧张感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会影响正常的复习。但一旦考试结束,紧张情绪就会逐渐消失,睡眠、饮食恢复正常。产生中度焦虑考试的,常常是那些平常学习成绩一般或虽然成绩较好但气质较弱、胆子小的学生。这种中度考试焦虑在大约20%—30%的考生中出现,且女生多于男生。中度考试焦虑对身心健康、知识掌握、考试成绩都有一定的影响,属于需要心理调节的范围。调节的难度不大,学生只需调整好自我认识,做一些放松训练并辅以积极的自我暗示,其焦虑就会减轻或消失。

(3)重度考试焦虑

在考试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学生便会对考试产生恐惧感和焦虑情绪。对所要复习的功课有严重的畏难情绪,自信心很差,由紧张而产生各种心因性疾病,如头痛、失眠、消化不良、胃口不佳等。这种焦虑严重影响复习和考试的正常进行,对考试成绩的威胁很大,学生必须进行认真的心理自我调节,有时甚至需要求助于心理医生。

3.考试焦虑的表现

考试焦虑的表现主要有情绪激动、紧张恐惧、心烦意乱、喜怒无常、无精打采;肠胃不适、饮食不佳、手足发冷、心跳加速,有时会出现原因不明的腹泻、多汗、尿频、头痛、失眠;感知障碍,视听困难,感受性降低,甚至把试题要求看错等;记忆力减退,平时熟悉的东西回忆不出,但一出考场又能想起;注意力不集中,胡思乱想;思维迟钝混乱,不能正常分析、归纳、判断、推理,本来能做的题也做不出,学习效率降低等。考试焦虑在应试中的急性反应就是怯场,其主要表现是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满脸通红、出汗、头昏、烦躁、恶心、疲惫无力、思维迟钝等;严重的有时会全身颤抖、两眼发黑、甚至昏倒(晕场)。人们常说的“考前背得滚瓜烂熟的内容一进考场就忘得一干二净”“脑子里一片空白”等就是怯场的具体表现。

4.考试焦虑的成因

(1)个体因素

①考试认知

学生把分数看得太重,对以往的考试失败疑虑重重;过分自尊,又对自己缺乏信心,担心因考试失败而损害自己的形象;担心考试影响自己的前途;担心自己没学好,准备不充分;担心考卷会出现自己不会做的问题,等等。认知评价上的种种偏差都会直接影响学生考试焦虑的产生,特别是如果一个人把某次考试与自己的终生前途相连,其焦虑水平就会更高;如果学生对个人能力的估价低于对考试难度的估价时,也会增长焦虑情绪。

②应试技能

训练有素的应试者对题型、答题要点、评分标准等心中有数,在考场上便会得心应手;井然有序而缺乏应试技能的人,在考场上极易产生慌乱现象,不能有效地分配时间,抓不住重点,从而增加考试焦虑。

③身体状况

身患疾病、体质虚弱、疲劳过度、经常失眠的人对即将来临的考试,容易激起较强的情绪波动,产生过度焦虑。另外,由于每个人受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而在神经类型的强弱上有所不同,使有些人对环境刺激容易产生紧张反应,导致过度焦虑。

(2)学校因素

学校是当前考试最频繁的场所,对考试焦虑影响甚大。特别是那些片面追求升学率、以考代教、以练代学、大搞题海战术、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学校,学生的考试焦虑尤其偏高。

(3)家庭因素

家长过分看重考试或对学生考试成绩期待水平过高,或父母的要求与期待不适合孩子的兴趣与专长,往往会导致孩子对学习和考试的厌恶情绪,助长其考试焦虑。另外,过于严肃的家庭气氛、易焦虑的父母都是孩子产生过高焦虑的温床。

(4)社会因素

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教育政策体制也会影响到学校、家庭的教育方式,影响到个体对考试的态度和认知评价,从而影响学生考试焦虑的产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