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际交往问题辅导对策,提供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解决方案

人际交往问题辅导对策,提供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解决方案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践证明,善于与人交往的儿童身心愉悦,心理普遍很健康。实际上,人的一切身心素质、文化修养、精神健美的形成和发展均会通过观察、模仿、从众等交往性的方式受到影响,并影响他人。交往活动的次数更加频繁。

人际交往问题辅导对策,提供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解决方案

小学阶段是人际关系形成的最初阶段,也是重要阶段。了解和把握小学生人际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辅导,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1.交往是心理健康的需要

古罗马哲学家西赛罗曾经指出:“心理的疾病比生理的疾病为数更多,为害更烈。”世界卫生组织也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20世纪以来,人类生存环境越来越复杂,生态问题变得越来越尖锐,高技术的劳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人际关系变得错综复杂。这一切无不加重了人们的心理负担,各种心理问题明显上升,成人世界的心灵危机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儿童世界,小“维特”“多余人”时有可见。实践证明,善于与人交往的儿童身心愉悦,心理普遍很健康。

2.交往是提高人文素养的需要

人际交往是提高人文素养的手段,在交往中,儿童健全的人格能够得以有效的培养。完整意义上的交往范畴,概括了全部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马克思认为,人通过交往得以丰富,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实际上,人的一切身心素质、文化修养、精神健美的形成和发展均会通过观察、模仿、从众等交往性的方式受到影响,并影响他人。

3.交往是学习的需要(www.xing528.com)

早在公元1世纪,古罗马昆体良学派就指出,学生可以从互教中受益。杜威提出了“教学即交往”学说。德国20世纪70年代兴起了“交往教学论”学派;我国哲学界对交往问题的关注缘起于20世纪80年代,而后教育界也纷纷关注交往教学这方面的话题。合作学习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能提高当前的学习效率,所形成的价值和行为方式还将影响到他们终身的发展。合作学习中所形成的良好“人际关系”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不啻为一剂“心灵鸡汤”。在日常的学习和活动中,小学生经常需要合作,但在现实情景中我们却发现他们并不会合作。他们在合作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不会分工、分工后又不知道如何互相配合的情形,因此造成很多学生互相埋怨,甚至吵架和打架,不愉快的合作经验更是对后续的合作学习和活动起到负面的影响。

4.交往是生活的需要

少年儿童生活的环境不是真空,生活中无处不牵涉到与人交往。在学校里,有师生之间、同龄伙伴之间、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之间、男女同学间的交往,在家庭里有与亲人的交往,在社会上有与陌生人的交往等。小学生在学习中交往,在劳动中交往,在课间游戏中交往,在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活动中交往,学生在交往中逐渐长大。

5.交往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

教育具有滞后性,意味着它所培养的人才更多要在未来社会中才会凸现其能力。现代教育者应有超前意识,以现代社会的需要与学生发展需要为依托建构现代教育模式。在激烈的世界竞争和全球一体化的合作形势下,世界各国将建立广泛的联系,出现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多种类的现代交际网络。人们交往活动的空间更加广阔。交往的内容更加丰富。交往活动的次数更加频繁。因此,培养小学生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