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我意识问题辅导对策: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探究

自我意识问题辅导对策: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探究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自我认知心理问题的辅导“自我”是指一个人对他自己的概念,即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构成。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学生常常出现缺乏正确评价自我和他人、自我调控能力弱等问题。通过评价引起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一种需要,从而促进其自我意识的发展。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我意识问题辅导对策: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探究

(一)自我认知心理问题的辅导

“自我”是指一个人对他自己的概念,即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构成。“小学生认知自我”主要是指小学生具有自我意识的能力,即学生对其自身的认识、评价、情绪体验、态度、调节和控制等能力。在构成自我意识的多种因素中,小学生往往由于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几个重要有机部分发展不平衡而影响整个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学生常常出现缺乏正确评价自我和他人、自我调控能力弱等问题。

1.形成原因

(1)自我知觉的不统一

心理学希金斯在“自我不一致理论”中指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往往存在不一致。如果理想自我总是高于现实自我,个体又意识到了这种差异,就会产生不良情绪,自我认知上产生偏差,喜欢为自己不合理的行为寻找合理的依据,考虑问题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更多地看到别人的缺点,带着挑剔和批判的目光看问题。

(2)周围人片面的评价

对自己的认识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得到的,学生本来并不认为自己如何了不起,是在教师和家长的片面理解和使用“正面教育”和“鼓励教育”中助长了自我中心的势头。当学生取得一些成绩时,父母夸奖,教师关爱,同学赞扬,这使学生过高地评估自己,只看见了自己的长处,看不见自己的短处。

(3)受家庭教育的影响

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随着身心成长逐渐产生和发展的。例如,有些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太阳”,备受长辈宠爱,特别是祖辈的溺爱。这种爱使得学生在交际过程中会倒向“自我中心型”这一交往模式,这类交往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我”字优先:生活上沿袭着在家中当“小皇帝”的习惯;学习上缺乏刻苦精神、合作精神;活动中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和想法,很少考虑他人利益与心理感受;还有些家庭经济条件富裕或家长地位较高的孩子,优越的家庭条件助长了孩子的霸道、任性、攀比、不愿吃苦耐劳、依赖、享乐的心理与行为。

2.辅导方法

(1)改善小学生自我认知的策略

①引导小学生自我知觉的统一

首先,鼓励学生积极探究自我,将认识和了解自己当成一件乐事。其次,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生理自我和心理自我,并要接受生理和心理上的自我,不断积累自我经验,使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相统一。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要符合他们的实际情况,承认其独特性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

②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成败归因

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行为结果往往归为四个方面的因素,即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这四个因素又可划分为三个维度,即内在—外在因素、稳定—不稳定因素、可控制性—不可控制性因素。教师和家长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分析学生的归因,正确运用归因理论,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鼓励他们对自己进行内在归因,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

③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我

教师应向学生展示规范行为的榜样,提供评价行为的参考信息,并创造有利的环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例如,教师首先应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自我评价的榜样。教师的模范行为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教师应在集体中有意识地树立“小模范”作为儿童的学习榜样,或者用学生熟悉的模范人物的思想和事迹去启发他们,为他们找到自我评价的标准。此外,由于教师和家长的评价对儿童的成长具有指导性,因此他们的评价一定要正确、适当且及时。孩子做了好事,有了成绩教师和家长应予以表扬;做了错事,出现问题要予以批评。通过评价引起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一种需要,从而促进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④引导学生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

激起学生的成就动机,不断创造条件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具体来说,教师应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多方面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在某些方面取得进步和成功,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唤起学生的自尊、自重、自强的良好品质。当然,帮助学生树立符合实际的理想,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有的学生争强好胜,常常在给自己确立目标时好高骛远,当努力失败、境况不如愿时,极易产生自暴自弃、悲观消沉等不良情绪。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首先引导他们明确努力的目标。

⑤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控制

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调节、控制情绪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全面地理解问题,避免因片面看问题而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同时指导他们恰当、适度地表达情绪,这有助于达到心理的相对平衡。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教育实践中认识学生自我发展的趋势,积极创造有利环境、情境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2)提高小学生自我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①创设环境,熏陶感染

有关调查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个性与其从小所处的环境紧密相关。健康积极向上的环境,有利于良好个性的形成。学生在激励下会变得自信,在有爱心的环境中能学会关心,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会更富有理想和进取……因此,借助班级文化做铺垫,积极进行有效的环境建设,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健康地成长。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文化心理环境建设。就是利用教室的空白处张贴、悬挂班训、班风、名人名言,这样可以在无形中触发学生的种种激情和向往,并使之与自己的行为做比较,引起其丰富的联想。在情感的激发下,学生可以不断转化自己的行为,在愉悦中接受教育。在具体操作中,主要通过设计黑板报、智慧榜等,全方位地对学生心理施加影响。如利用“中华之子”“科学家的童年”等栏目为学生展现成功者的足迹,为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利用智慧榜中的“学习广角”“知识博览”“新科技成果展”等知识性栏目,拓宽学生视野,增强他们的知识修养;利用“创作园地”“小作家”等栏目展示学生作品,为他们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利用“一日新闻”“每周一个好消息”等栏目,紧跟时代步伐,宣传社会新闻,引导学生了解时事,关心国家大事。

第二,人际心理环境建设。人际心理环境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形成和谐人际关系氛围,它包括教与学、管理与被管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涉及班级所有管理制度对人心理行为的影响。教师要营造良好的人际心理环境,首先,要从班级管理制度入手。只有在“人本化”的制度之下,才能形成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心理氛围。如在处理班级日常事务方面,教师要充分尊重和听取学生的意见和看法,指导学生制定出班级管理的制度,把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变成学生自己的要求,也就是说变外部要求为自我约束。其次,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行为去面对学习与生活。在具体操作上,教师可利用课间时间和学生聊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这种聊天看似漫不经心,但能逐渐消除学生的心理防线,转变师生关系。最后,教师可以设立心理信箱。利用信箱为中介,与学生互通信件,用情真意切的话语去鼓励、帮助学生,使学生主动接受教育。

②搭建平台,引导体验

学生认知自我不能只通过外部环境熏陶,还必须依靠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体悟、自我实践。教师应把引导体验作为实施心理自我教育的主旋律,通过多种生动活泼的方式、手段,启发学生自己感知、领悟、实践。具体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心理辅导。心理辅导训练体现个别与集体相结合。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了解了队员中存在的普遍的个别特殊的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地制订教育方案,进行集体和个别相结合的心理辅导训练。

第二,给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辅导情境。心理自我认识辅导课形式要丰富多样,如玩游戏,演心理短剧、写激励自己的话语,读蕴含心理知识的儿歌,测自己的受欢迎程度,等等。活动形式的确定既要符合主题的需要,又要贴近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到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滋润学生的心田。

心理自我教育辅导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整个过程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教师不做过多的讲述。这种自悟自得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在自我剖析、自我调适、自我疏导中,达到自助的境界。

第三,给学生提供发展自我的活动舞台。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的需要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参与活动中,他们可以体验到乐趣,产生一种需要的满足,从而激励自己奋发向上,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教师要让这种循环周而复始,在活动中提高能力,在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发展自我,推动学生的心理素质逐步完善。

小学生爱表现自己,特别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这是人自身具备的一种发展潜能,这种潜能只有成为个体的活动要素时,才能对学生个体的发展产生现实作用。因此,教师要开展生动活泼、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活动,如“你行,我也行”系列活动、“唱童谣,做快乐少年”系列活动、“小鬼当家”体验活动等,这都可以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强大的冲击波。通过这些活动,有的学生展露了自己的才能,获得了成功的快乐体验;有的学生在活动中克服了羞怯心理,感受到战胜自己的快乐;有的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学会了虚心向同伴学习;还有的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了自己不善与人合作的不足,确立了完善自己的新目标。

第四,给学生相互交流的广阔空间。心理学中同伴效应的力量是很大的。学生与学生年龄相仿,相似体验多,共同语言多。开辟阵地,让学生多一些交流机会,对心理认知自我教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也可开通“互动论坛”“学生频道”“雁过留声”等网上栏目,设“小秘密”信箱,开展心理互助活动,让学生在网上、纸上相互交流、倾诉痛苦烦恼或传达愉快之情,交流认知自我的体验和收获,在积极、愉悦的互动中促进心理自我调节。“心理互助”活动的操作流程为各自倾诉—同学解答—针对解答评判。

活动操作步骤:第一步,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让学生用代号在网上以书信形式写出自己的心理烦恼或心理问题;第二步,根据学生已有经验,按提出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写好回话,在网上发表或在信封上写明收信人的代号,学生可自己在信箱中找;第三步,经阅读后,写出自己的评议或意见。

③客观评价,完善自我

正确评价自我和别人是认知自我能力的重要因素。学生往往在自我评价时专讲自己的优点,而在评价别人时,只关注对方的缺点和不足。互评变成了互相“挑错”和“指责”,学生甚至在评议中发生争议和冲突。教师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慢慢掌握了评价的方法。此时,教师应多给学生创设一些评价的机会,并引导学生多检查自己,少要求别人,对于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正确与人交流有很大的益处。

第一,评价自我。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表现出最初的批判性,此时,他们不仅能看到自己的优点,而且也开始注意自己的一些不足,并试图去改掉它们。因此,教师每个月发下一张自我评价表,由学生对自己的进步与不足进行评价。当学生对自己的优点有所夸大时,教师不能指责,要相信学生会朝着他们自己期望的自我健康地发展。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学生人手一本心理成长录,在成长录上学生记录自己心理成长的点点滴滴,在记录中反思自己、评价自己,同时可以把自己的心理记录给自己信任的教师、同学或是家人看,让他们来评价,以激励自己。如小芳写道:“昨天我和小强因为一件小事争执起来,我们俩事后谁也没理谁,我仔细想了想,觉得是我的错。放学后,我主动向他道歉,我俩又和好了。”小欣没有被选上优秀队员,她写道:“这次评选优秀队员我没有评上,大家都选了小欢,我仔细想想,她确实比我强,我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

第二,评价教师。由过去单纯地教师评价学生到现在的学生评价教师,这是一个全新的转变,使学生真切地看到教师是如何面对自己的缺点的,是如何用毅力克服自身的不足的。如在一次班干部会议上,学生给某老师的评价是:上课内容不生动,教学方法单一,吸引不了学生。这无疑给了教师很沉重的打击,此后,该老师改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终于上了几堂让学生叫好的课。

第三,评价他人、他事。学生是社会个体,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视野拓宽到周围的人和事,为学生的社会化打下一定的基础。在日常教学中,可以把每周二设为“自主心理午会”时间,出示他们收集到的一个热点话题,由全班学生展开讨论。例如,有个班同学分组围绕“亲近大自然,节约水资源”的主题进行探究活动,各小组拿着探究报告到同年级的其他三个班级进行汇报交流,由其他班的学生对他们的成果进行评价分析。三个班级的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发言,公正地评价了探究成果,使活动取得了双赢效果。培养学生认知自我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动态的工程,它不仅需要学校的实施,也依赖于家庭和社会教育的配合。

(二)自我接纳心理问题的辅导

1.自尊的培养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小学生的自尊心。

(1)教育学生学会自尊自重

一个不尊重自我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教会学生自尊自重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教师要引导他们积极地评价自己,这是促使他们产生自尊感、克服自卑感的关键。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对自己的长处要充分发挥,对自己的短处也要正确对待:既不能护短,也不能因为有某些短处而灰心;既要客观地分析短处,扬长避短,又要能够接纳有优点也有缺点的自己。

其次,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败;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有勇气面对挫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树立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决心。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在遇到挫折时积极思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在应对失败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信心。

最后,教师要教育学生积极地悦纳自我,以戒骄戒躁、不卑不亢的健康心态面对自我,愉快地接受自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正确对待自我、尊重自我,才能最终赢得别人的尊重。

(2)注意维护培养学生的自尊

①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是为人之师的基本准则。在人格上,每个学生和教师都是平等的主体,需要互相尊重。要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就要像朋友、同事甚至亲人一样尊重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的口气和他们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正确的意见就采纳,错误的意见则心平气和地向他们解释,引导他们认识到错误,不要当众批评学生。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方法。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处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即使在批评甚至处罚学生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熄灭任何一点自尊的火花。当然教师也应教育他们正确认识自尊、被他人尊重及其相互关系。

②信任学生

教师如果相信学生是一个有自尊心、有责任心、能够自立的人,那么学生必定会成为一个很自信的人。现在有很多教师在平时的言行中对学生流露出不信任的表情,这样会深深地刺痛学生的自尊心。其实教师可以放心地把一些事情交给学生去做,相信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安排。在教会他们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树立“自己决定着自己的命运”的观念,从而让其建立起做人的尊严感。

2.自信心的培养

(1)给予学生积极评价

中小学生对自己的看法受生活中重要他人尤其是教师态度的影响。内化教师的积极评价是中小学生自信心形成的心理基础。因此,给予学生正确而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你能行”是教师要采取的首要措施。教师要尊重学生,不轻易做出否定的评价,不要单纯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表扬应不仅仅在乎结果,更应注重过程。正如长跑比赛的第一名只有一个,但所有参赛者都尽了最大努力,因此,包括中途跌倒的都应该得到尊重和承认,切忌总是把学生做横向比较。只要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尽管离出色尚远,也一定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兴奋,激发他们的自尊、自信,使他们不断进步。教师表扬学生要得体适度,要真诚。“你真聪明”“你太棒了”,这样的表扬太笼统,需要变成“我非常欣赏你理解这道题的方法和思路”“我很喜欢你今天早上这么礼貌地和王阿姨打招呼”,这样具体的表扬会促使学生积极向上,对自己充满信心。

(2)因材施教发掘潜能

学生在思想品德、知识技能、人格等方面的发展总是不均衡的,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但每个人作为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人都有一种对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使他产生自信,使他意识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每个学生都应享有均等的机会来发展自己的潜能。因此,教师要在承认差异、肯定价值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不同的标准要求学生,从而使每位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取得进步,形成自信,最终获得成功。

(3)自我竞赛获得自信

自我竞赛是指自己跟自己比赛,是让学生将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进行比较,只要比过去有进步,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都是成功的。开展自我竞赛,使最差的学生也有取得进步的机会,他们会因为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而认定“我也行”,从而产生自信。

(4)创造机会发挥特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都有显示自己才华的愿望。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机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能力,看到自己比别人优秀的地方,这会使他们产生自信。这种在活动中获得的自信有助于学生克服困难,而对困难的克服又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www.xing528.com)

(5)集体赞许互相尊重

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积极评价,得到班集体的认可和赞许。当学生感到自己的存在受到集体的尊重时,他们会体验到一种真正精神上的满足,自信就会在其心中萌发。因此,教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要起到榜样示范作用,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欣赏,坚决制止嘲笑、挖苦、讽刺等伤害性行为。

3.自爱的培养

(1)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

教师要教育孩子懂得生命来之不易,要学会珍惜生命。一位前人曾说过:“死,是生者的痛苦。”教师要充满爱意深情地告诉孩子,生命不仅仅属于个人,它连着亲朋和社会。父母养他不容易,大家都在关爱着他,对他寄予希望。他突然离开,包括他所有的亲人和那些喜欢他的叔叔阿姨老师小朋友怎么受得了。他想让那些喜欢他、关心他、爱护他的人痛苦吗?再说,他还没有体验美好的丰富多彩的人生,没有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没有报效国家、服务社会,怎么能选择轻易离去呢?教师要反复强调,选择轻生是懦夫,是愚蠢的行为;要多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要教育他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他的思想境界,要多用鼓劲的方法增长他的自信心,奋发向上,百折不挠。时时关注孩子的微小变化,及时在学生思想上“防微杜渐”,避免悲剧发生。

(2)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当孩子感谢他人的善行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西方的感恩节就是要教化人们学会感恩。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

4.自强的培养

(1)要尊重孩子

孩子都渴望能像父母那样处理自己的事务,管理好自己。例如,当孩子按自己的方式布置自己的房间、和同学一起踢球、参加科技小组时,其主动性和自主性也能加强。如果父母过分担心和怀疑孩子的能力,禁止或限制孩子的这些活动,就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所以,有关孩子的一些事情,父母要和孩子共同商定,要尊重孩子,而不是一切等着父母安排,让孩子逐渐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

(2)让孩子参与劳动

适当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承担一部分家庭责任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强精神。这可以从很多小事做起,如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整理房间等。另外,家长还可以组织孩子开展为集体服务的劳动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孩子行为的坚持性、克服困难的能力、耐心等品质可得到培养。久而久之,孩子可磨炼出较高的意志水平,养成独立的自强性格。

(3)帮助孩子树立奋斗目标

没目标就没有方向,每个孩子情况不同,父母为孩子定目标要切合实际,让孩子“跳一跳,够得着”。如果定得太高,总是达不到,孩子就会失去自信心。对于问题较多的孩子,父母定的目标要具体,内容要少一点,不能一下子贪多。孩子每达到一个小的目标,就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给孩子增加一分自信,增加一些自强精神。

(4)变责备为激励

对于遭受失败或犯错误的孩子,父母越责备他们就越没有信心,严重的会自暴自弃。家长要转换思维方式,从寻找孩子的缺点改为寻找孩子的优点,从否定评价变为肯定评价,从责备变为激励。父母的常用语言可以多为“这次干得不错,有进步,我很高兴”“好样的,再努力会更好”“你真行”“好棒,该庆祝一下”“知错就改,挺好的”“别泄气,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什么困难咱们一起想想办法”,等等。

(5)取消包办代替

父母要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看,了解孩子,观察他的愿望、兴趣,不要因为孩子小、能力弱,就包办代替。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凡是应该孩子做的,家长不要越俎代庖。家长应该坚持孩子能干的绝不替他干;他不会干的,教他干;让他干的,要考虑该不该干的原则。如果家长包办代替,孩子就容易养成依赖性,依赖是自强最大的敌人。有的家长认为在生活方面多替孩子服务,让孩子把时间用在学习上会有好处。其实不然,生活上的依赖会干扰、阻碍学习上的自强精神的形成。有自强精神的孩子,生活上也不会依赖家长。

(6)教育孩子正确对待挫折

孩子的成长必须经过各种考验,父母教育孩子在遇到挫折时不灰心,不丧气,总结教训,振奋精神,继续前进,这是培养孩子自强精神的重要时机。父母要让孩子从小懂得“人生无坦途”,只有树立大无畏的精神和勇气,才能取得成功。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我接纳的教育与辅导的过程中应明确:自我接纳和能力是构成自尊和自信的两大基石。学生如果能够自我接纳,并且有不断自我完善的动机和行为,总有一天,学生就会具备能力,并最终更加自尊、自信。

(三)自我调控心理问题的辅导

人的自我调控能力实际上是人的意志品质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小学生的意志品质是指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意志特征,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有如下特点:一是小学低年级学生还不善于自觉地、独立地提出行动的动机和目的。到了中年级以后,随着知识和经验的增加以及思维水平的提高,学生逐渐学会了自觉、独立地向自己提出行动的动机和目的,并逐步具有了远景的、抽象的、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动机和目的。二是小学生对意志行动任务的责任感,在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待困难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例如,小学二、四年级的学生在规定的小学生体育运动标准达标的体育锻炼中的情况是有差异的:二年级小学生大部分表现得懦弱、慌张的状态,他们遇到困难就垂头丧气;而四年级小学生则大部分表现得有信心、沉着,能够克服困难。

小学生的意志品质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自觉性的发展

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人们在行动中表现出的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充分认识行动意义,使行动服从任务要求的意志品质。小学低年级学生自觉性较差,他们的行动常常要依靠外界的力量来督促。中、高年级小学生的自觉性逐渐发展起来,他们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多种活动任务,并逐渐学会自觉地计划和检查自己的活动。

2.果断性的发展

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人们根据任务要求迅速而合理地做出决定并立即采取相应行为的意志品质。在意志的果断性方面,小学低年级学生还不能当机立断地处理事情,要从中年级开始才能逐渐在处理事务中表现出意志的果断性品质。但在整个小学阶段,要求小学生能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果断地处理一些充满矛盾的问题还是比较困难的。

3.坚持性的发展

意志的坚持性是指人们在行动中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并能把任务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小学生坚持性的发展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在读、写、算等学习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也是从靠教师和家长等外力的影响发展成为靠他们内部力量驱使形成的。以后,随着动机稳定性和自觉性的发展,到小学三年级时,这种坚持性才渐渐成为他们的意志品质。

4.自制力的发展

意志的自制力是指人们自觉地、灵活地控制情绪,调节行为达到目的的意志品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自制力发展较差。他们容易兴奋、激动,不善于控制自己,在课堂上不注意听讲、做小动作等现象时有发生。但在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影响下,通过执行《小学生守则》等规章制度,特别是通过集体生活的制约,到了三年级,小学生的自制力会得到显著的发展。但就整个小学时期而言,学生的自制力还是初步的、低水平的。

关于小学生常见意志品质问题的具体辅导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有效培养意志品质的四种途径

意志品质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保证和身心发展的重要条件,不是生来就有的,特别是良好的意志品质,更需要在后天教育和实践活动中有目的地加以培养。

2.引导学生在意志上战胜自己

在成长的关键时期,若一个人的意志薄弱,轻易地松气、泄气,他就无法战胜自身的弱点,把握不住成功的机遇,也就无法实现自己理想的目标。那么,如何在意志上战胜自己呢?

(1)立志,树立远大的志向

在我国古人看来,“意志”就是“志气”,所谓“养浩然之气”指的就是要有志气。一个人若没有“志”就难有正气和勇气,而只能有邪气、郁气、怨气。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是从“立志”开始的,人们常说“有志者,事竟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立志并不难,难的是能否坚持志向的“一以贯之”。一个人步入学校之后就开始萌发了志向的闪念,就开始勾画朦胧而美好的理想蓝图。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将理想付诸实施,不少人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磨砺,或半途而废,或浅尝辄止,最终变成“常立志又常后悔”的人物。研究表明,只有那些意志坚强、事业心强、能适应各种社会压力的人,才能充分显示自己的才华。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在于智力水准,主要还是在非智力因素上,特别是取决于有无良好的意志品质。所以,青少年学生若要争气,就要坚持不懈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一分汗水一分果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功的大门,从来都是向生活的强者敞开的。

(2)自觉,扬起意志的风帆

许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完全自觉地从事某项活动时,便能保持活跃、清醒的头脑,十分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好像自己不再是奴隶,而是个主人,自己所从事的活动也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学生中,凡是学习成绩好的,都是学习上比较自觉的。他们能严格遵守纪律,及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和学习计划,遇到问题能主动去解决,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还能更广泛、更深入地去思考、去动手,从而培养出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有了自觉性,人才能将精力集中在既定目标上,意志力才能真正在头脑中起作用,行为才能产生效果。缺乏自制力的人,行为必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情绪也极易受干扰。今天有好电视,就搁下了书本;明天想打球,又丢下了书本;后天到邻家去打扑克,结果又与书本无缘。如果人们总是凭一时兴趣、一时冲动去干事,到头来可真的就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

(3)拼搏,培养顽强的品质

如果你在为人处事或在向某个既定目标迈进中遇到困难时,做到了坚忍不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说明你是个意志顽强的人。顽强的意志有着无穷的渗透能力,它可以水滴石穿,聚沙成塔,完成艰苦卓绝的事业。意志的顽强性说来也简单,就是一个“恒”字。不论干什么事,只要你有恒心,尽管条件非常恶劣,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也能扎下根,生出一片绿荫。

(4)勤奋,克服自己的惰性

惰性在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学生中滋生的惰性,主要是心理上和精神上的。例如,厌倦学习,怕吃苦、不勤奋、不上进等情绪状态,都是惰性的表现。真正的懒惰是心理的而非身体的,起于观念及情感作用而非起于身体或工作状况。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克制自己的惰性,常常用疲劳来掩饰懈怠,这只能使自己越来越厌学。若不加以克服,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克服惰性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第一,认真地检查一下自己是否经常出现心理疲劳,确认后,想一想怎样通过情绪调节来使自己保持充沛的精力,下决心今日事今日毕。

第二,如果你是一个有志气的人,就不要总想明天怎么样,而应想怎样把眼前的事做好。你不妨排个日程表,每天安排几项应该干的事。如果你能每天都坚持干一两件实事,惰性自然就会同你分手。德国大诗人歌德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说:“你的昨天若是明朗而自然,你今天工作就自由而有力,也能够希望有一个明天,明天就能取得不少成绩。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就是一个奴隶。”

第三,培养和寻找你的兴趣。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明日欢乐论”:人生若是毫无乐趣可言,他就不能活在世上,人类生活的真正刺激,就是明日欢乐。他的这种观念教育人们,就是给他们提出未来的美好前景。

3.训练小学生的意志力

(1)加强小学生行为的目的性教育

小学生的意志活动是与活动目的紧密联系的,只有明确行动的目的,他们才能自觉地、独立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按照一定的活动目的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是比较差的,需要依赖教师的指导和监督。

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要逐步提高小学生的自觉性,培养他们按照行动目的来自觉调节行为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布置的任务要明确,并要指导小学生按照预定的目的和计划一步一步地完成任务。对完成任务好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对他们的意志行为要进行强化,使其逐渐形成意志的自觉性。

(2)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小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他们的行为往往需要成人的指导和监督。因此,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小学生学会逐渐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依赖,形成内在的控制力。研究表明,帮助小学生以言语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是发展他们自制力的有效措施。在克服困难过程中,让小学生不断以言语指导自己的行动,常常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此外,心理学家还认为,集中注意力也是自我控制的一个有效方法。在面对诱惑时,教师应教导学生不要过多注意诱惑物,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所从事的活动之上。因此,教师可通过对小学生进行集中注意的训练,来强化其自我调控能力。

(3)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使他们不必付出太大的意志努力便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实际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小学生行为规则内化的具体表现。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要从小事做起,如遵守作息时间、按时完成作业、做完作业后收拾书包、自己收拾房间等。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时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如要求他们该完成的任务一定要完成,绝不能半途而废;要求他们改正的缺点就要监督他们逐渐改正。这样,在小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

(4)培养小学生具有克服困难的精神

意志品质的培养必须与克服困难相结合。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一定的困难情境,为小学生提供锻炼意志的机会。但困难的程度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过难或过易的困难情境对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都是不利的。若情境过难,小学生无法克服这些困难,会丧失信心;情境过易,又起不到激励小学生克服困难的作用。所以,创设的困难情境应该是需要小学生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但又能够克服的。例如,要求他们坚持独立完成作业,坚持参加各种活动,坚持为集体做好事,坚持体育锻炼,坚持做一些家务等,这样才能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

(5)充分发挥班集体和榜样的教育作用

具有良好班风的集体能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以及自尊等,这些情感有助于自制、坚毅、勇敢等意志品质的形成。所以,教师应努力使自己的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此外,还应注意榜样的作用。对于以模仿为天性的小学生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教师要适时向学生提供可资模仿的勇于战胜挫折的榜样,加深学生对挫折的认识,激起其内在的上进热情,进而转化为战胜挫折的信心、勇气和动力。榜样可来自科学家、发明家、劳动模范、革命先烈以及文艺作品中的优秀人物等。

教师还要善于从学生周围,主要是同伴中树立典型,并及时选择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的榜样在学生身边,因而可信、可亲、可学。教师也要为学生做出榜样,正所谓“言传身教”,教师的模范作用对学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