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育信息需求背景及研究成果

体育信息需求背景及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已成为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一些发达国家在体育领域的信息应用系统建设和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领先地位,已形成比较健全的信息采集、处理、保存和使用体系,拥有一批综合性数据库,为其国民提供体育信息和相关服务。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体育消费者的信息需求做出一个初步的描述。

体育信息需求背景及研究成果

(一)信息技术蓬勃发展

20世纪后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以微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成为新科技革命的先导并推动了信息化。其表现:一是半导体芯片每18个月集成度翻番,价格减半;二是计算机技术进一步发展,计算机普及程度提高;三是网络技术进一步向提高系统性能与容量、降低成本的方向发展。信息宽带化、分组化的进程将冲击传统网络体制。

近些年来,世界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左右,而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增长速度是经济增长速度的2~3倍,全世界互联网用户每9个月就增长1倍。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已成为经济的主要推动力。

(二)体育信息资源凸显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为特征的现代传播手段和经济形态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休闲娱乐等领域,体育信息已成为互联网上重要的信息资源。

一些发达国家在体育领域的信息应用系统建设和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领先地位,已形成比较健全的信息采集、处理、保存和使用体系,拥有一批综合性数据库,为其国民提供体育信息和相关服务。例如,美国为实施“健康公民2000年”健身计划,在全美51个州建立了目标管理数据库和高度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政府可以全面了解全国任何地区目标实施的情况,国民可以随时得到所需的健身信息和服务。一方面,体育信息资源的大量涌现,说明体育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国民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的使用和获得直接影响到消费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信息应用系统的建设和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较大的差距,有必要对我国的信息系统和体育资源进行相关研究,走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体育信息产业发展之路。

(三)信息泛滥严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体育信息资源在互联网上大量涌现,众多的体育信息中同样存在着很多过时、无用、虚假的信息,加上这些信息和体育消费者需要的信息夹杂在一起,使得体育消费者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来换取所需要的信息,甚至无法取得所需要的信息。针对这种情况,分析体育消费者信息需求的内容、特征等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既可以节省体育消费者的消费成本,又可以促进我国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体育信息需求研究的空缺

目前对用户信息需求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高校用户信息需求(主要集中在图书馆文献资料方面)、网络用户信息需求和企业用户信息需求等方面,对于体育消费过程中信息的获取、使用、反馈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空缺。

此外,用户信息需求研究内容缺乏全面性,用户信息需求研究内容集中在信息需求的类型、内容、特点、服务对策等方面,目前对信息需求的满意度、障碍等方面研究比较少。回到体育消费,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关于体育信息的文献资料是围绕着体育信息化而展开,主要内容是关于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策略,很少涉及体育消费者本身所发出的信息需求,对于信息需求的类型、内容、特点、对策涉及较少,基本不涉及满意度和障碍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体育消费者的信息需求做出一个初步的描述。

(五)国内关于体育信息需求的理论研究

国内关于体育信息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内容大多涉及体育信息化、体育信息产业和体育信息资源的研究,研究对象多为高校学生、教师和教练员。近年来关于网络用户的体育信息研究比较多,研究内容主要是围绕体育信息化、体育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策略等,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逻辑演绎和调查问卷。(www.xing528.com)

信息网络化使体育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变革,使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更多地了解体育信息;信息网络化加速赛事组织管理走向科学化,提高了运作效率;信息网络化使运动员、球迷、媒体超时空交往成为可能;信息网络化催生的网络远程互动式训练与健身模式已进入应用时代;信息网络化构筑的体育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了网上体育消费;信息网络化开创的电子娱乐已成为信息社会新的体育休闲方式;信息网络化带来的虚拟组织功能导致了体育组织方式的革命。

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化存在的不足:国民对信息网络的了解及相关知识的应用水平不高,获得信息也不平衡;体育领域信息化实现程度及网络使用程度还很低;体育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体育信息数据库建设滞后于信息网络建设速度。信息在体育管理中有重要的作用。即信息是体育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体育竞争取胜的关键,是体育参与国际竞争的保证,因此可以说,体育信息化加快了新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进程。

案例:

为什么体育媒体如此脆弱[3]

继《球报》、《球迷报》、《南方体育》等知名体育报纸之后,又一家重要体育媒体《中国足球报》(在1994年7月5日创刊后走过的15年历程中一度拥有40万读者)出版了872期之后在2009年3月3日停刊倒掉。我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也不免要问个究竟:它们为什么倒掉?谁将接着“前仆后继”?怎样才能起死回生?

我国体育报纸的主办机构不外乎三种:一是依附于报业集团,作为集团旗下的子报,如《足球报》、《南方体育》、《球报》、《球迷报》等;二是依附机关报,为机关代言,如《中国体育报》;三是独立或半独立办报,如《体坛周报》。

第一种媒体的生死存亡由集团决定。第二种媒体要看机关的脸色行事,有的朝不保夕,有的衣食无忧。第三种媒体走的是一条现代企业制度道路。

我国体育报纸的报道内容,一般以足球为主,兼顾篮球网球,其他项目的新闻报道则是凤毛麟角。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读者的口味发生了变化。例如,中国人喜欢足球是从中国队冲击世界杯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体育是一种典型的政治体育,虽然1984年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拿了不少金牌,但是很多项目并没有群众基础,自然不能成为媒体长期追踪的目标。当时足球风靡世界,而中国队屡次冲击世界杯都功亏一篑,这激发了广大球迷的热情。然而,中国队先后在2002年世界杯赛上走了过场,交了白卷,在家门口的亚洲杯赛场表现不佳,女足在家门口的世界杯赛上四强不入,男女足在奥运会上无所作为,职业联赛存在假球、黑哨,这一切使中国足球球迷对中国足球的热情降到冰点,谁谈中国足球谁就要遭人笑话。而近年来,篮球和网球吸引了大量眼球,成为体育媒体的新宠。

从体育媒体的角度看,单一的体育报刊很难抵御风险,走集团化的道路势在必行。比如《体坛周报》除了同名主报外,还有《足球周刊》、《全体育》、《高尔夫大师》、《户外》、《扣篮》等杂志和体坛网站,它们共同构成了体坛系“方阵”。足球报社在其同名主报发行量急剧下滑的同时,似乎也抓住了救命稻草,那就是创办了《篮球先锋报》、《型格》杂志、手机报、劲球网等分众媒体。

从体育组织的角度看,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一定要全面放权,将权力的重心下移,将各种类型和不同层次的联赛交给单项运动协会去办,鼓励组织区域性的民间联赛。联赛多了,老百姓才有可能参与体育,将体育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才会关心自己身边的体育,而不至于盲目崇拜金发碧眼的外国明星。美国的体育高度发达,但是,美国并没有一张全国性的体育报纸,因为美国人更关心自己和自己所在城市和社区的体育生活、本土明星,这也造就了美国地方日报体育版的长期繁荣。

体育媒体与体育组织如果不同步变革,势必一损俱损。因为最终的裁决者是受众,受众满意与否是最重要的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