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钢琴教学中不同音乐时期踏板运用的实践研究成果

钢琴教学中不同音乐时期踏板运用的实践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巴洛克时期钢琴作品中踏板的运用巴洛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钢琴家有巴赫、亨德尔、斯卡拉蒂等,其中以巴赫最为突出。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现代钢琴上演奏作品时完全不使用踏板。(二)古典音乐时期钢琴作品中踏板的运用以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海顿、莫扎特的钢琴作品为例,简单分析一下古典音乐时期钢琴作品中踏板的运用,海顿和莫扎特时期的键盘作品基本上也是为古钢琴而作的。

钢琴教学中不同音乐时期踏板运用的实践研究成果

(一)巴洛克时期钢琴作品中踏板的运用

巴洛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钢琴家巴赫、亨德尔、斯卡拉蒂等,其中以巴赫最为突出。巴赫创作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代表了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钢琴作品,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钢琴家没弹奏过他的作品。

在演奏巴赫的作品时要不要使用踏板,这一直是人们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有的人主张完全不用踏板;有的人主张可以自由地使用踏板;有的人则主张可以有节制地、较少地使用踏板。我们知道巴洛克时期的古钢琴是没有踏板的,因此,巴林的作品中当然也不会有踏板标记,但这不等于就完全不能用踏板。当今多数人认为还是可以有节制地、较少地使用踏板,其原因是:当时的古钢琴没有制音器,琴弦振动的时间要比现代钢琴不用踏板时稍长一些,古钢琴上弹出的音本身就有一点点延音效果;当时古钢琴的琴键比现代钢琴的琴键更窄,因此,在现代钢琴上有时仅靠手指不能连奏的声部,在古钢琴上则更容易把它们连贯起来;在许多舒缓的曲子和宽音程的乐句中,为了线条更好地连贯,也需要恰如其分地使用踏板,使音质更丰美,气息更流畅。巴赫的作品在结尾处往往使用的是一种完满终止,即false→IV→V→I这种极具宗教色彩的结尾很大程度上是在模仿宏伟的“全奏风琴”的效果。如果不踩踏板,就无法在现代钢琴上表现出这种效果。如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下册第二首c小调赋格的结尾部分就可适当踩一点踏板。其中,巴赫的作品上从不标记延音踏板,因此,许多的演奏家坚持由于巴赫写作的键盘音乐乐器上不存在右踏板,因此,在钢琴上弹奏他的音乐时不应使用它。

假如这个推理要贯穿始终,也许其结论应该延伸为根本不应在钢琴上听到巴赫的音乐。因为迄今所知,他的键盘作品还没有为克里斯托弗里新发明的有强弱的羽管琴而写作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现代钢琴上演奏作品时完全不使用踏板。对于今天的巴赫演奏家,右踏板最重要的作用是为了在需要时达到无缝的连奏(巴林的作品复调性声部多,有的地方为了加强声部的横线条和歌唱性,完全靠手的弹奏是很难做到的,所以,适当使用延音踏板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如《平均律钢琴第二集》的《降b小调前奏曲》。

另外,右踏板也可以用来丰富音质,尤其是在有长时值音符的旋律片段中。在演奏巴赫的作品时,左踏板和中踏板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左踏板的运用是增加色彩的可贵的工具。而巴林音乐中的少数几个段落,有想象力的演奏者可以用中踏板来保持不可能用手指或右踏板保持的长持续音。总之,由于巴洛克时期的钢琴作品基本上是复调,它要求每个声部的进行都要非常清晰。连贯、均衡并富有歌唱性,因此,在踏板的使用上要非常谨慎,必须要踩得浅、换得勤、用得短,尽可能地用手指来达到连奏。若使用不当,就会把旋律的线条弄得浑浊不清,甚至让四部赋格中出现五个或是更多的声部。

(二)古典音乐时期钢琴作品中踏板的运用

以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海顿莫扎特的钢琴作品为例,简单分析一下古典音乐时期钢琴作品中踏板的运用,海顿和莫扎特时期的键盘作品基本上也是为古钢琴而作的。海顿很少在乐谱中标明踏板的使用,而莫扎特的作品中几乎就没有踏板标记。实际上,当时已经出现了控制制音器的膝部杠杆,在晚期甚至已经有了分裂式踏板,只是这种钢琴在当时还没有被广泛使用,而两位钢琴家在创作时也没过多地考虑制音器的运用,但这并不等于演奏他们的作品时就不能使用踏板。因此,我们在演奏此类作品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该尽量用手指独立完成,不使用踏板。一般在弹奏快速音群时,可不使用踏板,如果实在需要,就用半踏板,以保持音流的清晰度;在中速或慢速的乐曲中,为了美化音色,加强乐句的连贯与和声的丰满,可使用踏板;在弹奏分解和弦音型和强力度的整和弦时,可大胆使用踏板。有时为了强调某个音或节奏,轻轻地点一下踏板效果也很好。在他们的音乐中,为了保持织体的清晰度,也为了保持古典音乐的风格,踏板一定要用得很“节约”,要踩得浅些,换得勤些,用得短些。下面,我们再来探讨一下在贝多芬的钢琴作品中踏板的运用。

贝多芬一脚跨在古典时期,一脚跨在浪漫时期,他是沟通两种风格的桥梁。他集中了古典音乐的精华,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他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取得了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在贝多芬最早期的作品中,也没有踏板记号,从1800年创作的《降A大调奏鸣曲》开始第一次亲自标明了踏板记号后,在他以后的作品中就陆续大量使用了踏板这一个让音乐产生美妙效果的机械装置,而这时钢琴踏板的制作也更加完善了。贝多芬是个非常喜欢用踏板的人,他作品中的踏板标记又多又复杂。据车尔尼说,贝多芬本人在演奏时使用的踏板总是比标在乐谱上的记号要多得多,这说明在贝多芬作品中没标踏板记号的地方,也可以根据音乐的需要,而适当地增加踏板的使用。在贝多芬的作品中,一般在下面几种情况下使用踏板:为了保持均匀的渐强和渐弱;为了有助于连奏,增强乐句的连贯性;为了使音响更加丰富饱满;为了取得色彩性效果;为了加强力度对比。需要注意的是贝多芬钢琴作品中长踏板的用法一直是有争议的。

在贝多芬的好多奏鸣曲中,都出现了几小节甚至十小节才换一次的长踏板,如《黎明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等。使用这种长踏板的效果听起来十分奇特,一是中间产生了严重的和声冲突,二是音响效果特别模糊、浑浊不清。即使这个长踏板中间没有和声冲突,只有一个和声,其声音听起来也是含混不清的,比如《暴风雨奏鸣曲》第一乐章的结尾,长踏板在低音区就踩了七小节。那么,到底要不要严格按谱上的踏板标记来踩长踏板呢?长期以来都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该严格按贝多芬的指示来使用踏板。因为这种模糊的效果正是贝多芬所要求的,他希望通过这种音响达到某种意境;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不应该严格按贝多芬的指示来使用踏板。因为现代钢琴的踏板比贝多芬时代的钢琴踏板威力要大得多,效果也宏伟得多,应该在保持原来风格大体不变的情况下适当调整踏板的使用,特别是在和声变换的地方,可适当换一下踏板,以保持声音的清晰。(www.xing528.com)

总之,在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应该尽量照谱子上的标记来使用踏板,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做适当调整,从而使音乐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

(三)浪漫派音乐时期钢琴作品中踏板的运用

浪漫派音乐时期是钢琴音乐发展的巅峰时期,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卓越的钢琴家,如肖邦舒曼李斯特、门德尔松、勃拉姆斯、格里格柴可夫斯基等。在这闪烁的群星中,最耀眼的当数肖邦和李斯特。如果说有些钢琴家在演奏巴赫、海顿和莫扎特的作品时不用踏板就可以演奏得很出色的话,那么,在演奏肖邦和李斯特的作品时若不用踏板就想演奏得很完美,几乎是不可能的。肖邦和李斯特对踏板的效果做了富有创造性的发展,在使用上比以前更复杂、更精细了。他们在使用踏板方面是真正的先驱者,之前还没有一个钢琴家如此巧妙地使用过踏板。可以说,如果没有踏板的使用,这两位钢琴家的音乐就不可能拥有宏伟的气魄和辉煌的效果。

肖邦和李斯特在钢琴作品中使用踏板时有以下特点:在他们的作品中已开始大量使用切分踏板了,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很先进的技术。他们经常用长踏板来达到复杂的、浑厚的,具有交响乐队般的音响效果,有的中间还包含着许多不协和的和弦外音甚至不同和弦;在他们的作品中经常采用模糊踏板,就是换踏板时稍微推迟一点,使两个踏板的交接处界线模糊;有时为了音乐表现的需要,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常要求用抖动踏板、半踏板或三分之一踏板等。这对踩踏板的技术和听觉的灵敏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在使用踏板时必须准确而谨慎。肖邦和李斯特在作品中如此细致地运用踏板,主要是为了达到音乐的某种气氛和烘托真挚的情感,有时甚至体现明确的诗意或哲学思想。

(四)印象派音乐时期钢琴作品中踏板的运用

印象主义风格介于19世纪浪漫主义与20世纪现代音乐之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转变阶段,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德彪西。他在30余年的创作生涯里,创造性地在和声、织体、音响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变革,开创了一个崭新的音乐世界。他作品中的无解决和声、对声音层次的修饰、特殊的踏板效果、调性自由转换等,充分展示了钢琴所能达到的音响效果。他受印象派绘画和象征派诗歌的影响,作品多以诗、画和自然景物为题材,使用色彩性和声和泛音效果,着意于表现其感觉世界中的主观印象。

可见,在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中,踏板的运用是极其重要的,印象主义音乐的流畅、美丽、多变以及音色混合等特定的效果必须通过触键和踏板才能实现。但在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中,踏板的标记非常少,我们无法想象在他的作品中倘若不使用踏板,印象主义的朦胧缥缈、神秘奇特的效果如何去表现。因此,弹奏德彪西的作品对演奏者的音乐素养、乐感和技巧要求都非常高,演奏者必须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从而在作品中多层次地、谨慎而敏感地使用踏板。比如,德彪西著名的钢琴曲《月光》,从头到尾就没有一个踏板标记,但是,演奏家们在弹奏时却非常细腻地、大量地运用了踏板。通常在弹奏德彪西的作品时应注意根据低音换踏板。如果低音太长,那就将上方不断运动的和弦弹轻点,以保证低音的持续与连接;根据和声换踏板,一般可一个和弦换一次踏板;根据节奏换踏板,有时虽属同一和弦,但为了强调节奏,也应把踏板换干净;为了达到某种效果,经常需要浅浅地、轻轻地、非常灵活而敏感地控制踏板。

总的来说,弹奏巴洛克时期和古典音乐时期的作品时,踏板要少用些,而演奏浪漫派以后的作品时,踏板可适当地多用些;同一个和弦,在低音区踩得要少些,在高音区踩得要多些;琶音上行可多踩些踏板,下行时则稍微要少踩些;另外,在练习曲中可少用或不用踏板,以保证每个音的清晰……但这些仅仅是就一般而言,因为例外的情况很多,不应死板地避开某些“规则”,而要根据作品本身的实际需要来使用踏板。在研读乐谱上的踏板法时,对于作曲家本人的标示,我们当然要以尊重的态度认真研究、学习,但从全局来看,总会有些地方需要我们适当地调整、补充。我们只有在掌握了基本原则和方法之后,根据对音乐的理解和音响效果的需要,灵活地运用踏板,才能创造出变化无穷、气象万千、令人心醉神迷的艺术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