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的学者潘用微及其思想观点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的学者潘用微及其思想观点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潘平格,字用微,《学案小识》作“用徵”,误。他所著有《求仁录》一书,我未得见,仅从唐鉴《国朝学案小识》所引观其崖略。用微之学,我未见其全书,不敢轻下批评。约略看来,大率也是从宋明学上很用过苦功而力求解放者。《归元恭文集》里头有《上潘先生书》两通,第一通很尊仰他,第二通很诋毁他。像是元恭曾游用微之门,后来不以为然,又退出来。可惜他生在浙东,浙东正是蕺山、梨洲势力范围,不容他有发展余地。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的学者潘用微及其思想观点

潘平格,字用微,《学案小识》作“用徵”,误。浙江慈溪人。他的学术像没有师承,也没有传授。他所著有《求仁录》一书,我未得见,仅从唐鉴《国朝学案小识》所引观其崖略。以下都是从唐著转引。大概说:“孔门之学以求仁为宗。仁者,浑然天地万物一体,而发见于吾人日用平常之事者也。……故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又说:“学者之患,在于不知真心见在日用,而别求心,故有种种弊病以各成其学术。”他反对主敬主静之养心法,以为养心用操持法总是不对,说道:“操持者,意也,识也;操持此心,是以意识治意识也。”所以他说:“敬即是心,而非敬以治心;心即是敬,而非主敬持敬。”而结论归到“本体工夫非有二”,说道:“工夫二字,起于后世佛老之徒。盖自伦常日用之外另有一事,故说是工夫。若主敬之学,先立体以为致用之本;穷理之学,先推极知识以为遇事之用;亦是另有一事,可说是工夫。……这便是学养子而后嫁了。”又说:“晦庵不信《大学》而信伊川之改《大学》,不格物而补格物之传,以至象山、阳明不信曾、思、孟而谓颜子没而圣学亡,今敢于悖先圣而不敢以悖后世诸贤,……总由学者读注听讲,先入于近儒之说,故意见偏陂,窠臼难拔。某常说:‘不得看注,不得看诸贤语录’,盖尝深中其病,确知其害。”用微之学,我未见其全书,不敢轻下批评。约略看来,大率也是从宋明学上很用过苦功而力求解放者。《归元恭文集》里头有《上潘先生书》两通,第一通很尊仰他,第二通很诋毁他。像是元恭曾游用微之门,后来不以为然,又退出来。李恕谷记万季野自述道:“吾少从黄先生游,闻四明有潘先生者,曰‘朱子道,陆子禅’,怪之,往诘其说,有据。同学因轰言予畔黄先生,先生亦怒。……”《恕谷后集·万季野小传》然则季野亦颇心折其学了。可惜他生在浙东,浙东正是蕺山、梨洲势力范围,不容他有发展余地。这个人便成为“中道而殇”的学者了。(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