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编著与其他领域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编著与其他领域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专史之作,有横断的,有纵断的。横断的以时代为界域,如二十四史之分朝代,即其一也。内中惟学术史一部门,至清代始发展。而又特详于王学,盖“以史昌学”之成见仍未能尽脱。子屏将汉学、宋学门户显然区分,论者或病其隘执。前者如《北学编》《洛学编》是,后者如邵念鲁廷采之《阳明王子及王门弟子传》《蕺山刘子及刘门弟子传》即其例。此数书者即不遽称为文学史、美术史,最少亦算曾经精制之史料,惜乎类此者且不可多得也。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编著与其他领域

专史之作,有横断的,有纵断的。横断的以时代为界域,如二十四史之分朝代,即其一也。纵断的以特种对象为界域,如政治史、宗教史、教育史、文学史、美术史等类是也。中国旧惟有横断的专史而无纵断的专史,实史界一大憾也。《通典》及《资治通鉴》可勉作两种方式之纵断的政治史。内中惟学术史一部门,至清代始发展。

旧史中之儒林传、艺文志,颇言各时代学术渊源流别,实学术史之雏形。然在正史中仅为极微弱之附庸而已。唐宋以还,佛教大昌,于是有《佛祖通载》《传灯录》等书,谓为宗教史也可,谓为学术史也可。其后儒家渐渐仿效,于是有朱晦翁《伊洛渊源录》一类书。明代则如周汝登《圣学宗传》……之类,作者纷出,然大率借以表扬自己一家之宗旨,乃以史昌学,非为学作史,明以前形势大略如此。

清初,孙夏峰著《理学宗传》,复指导其门人魏莲陆一鳌著《北学编》,汤荆岘斌著《洛学编》,学史规模渐具。及黄梨洲《明儒学案》六十二卷出,始有真正之学史,盖读之而明学全部得一缩影焉。然所叙限于理学一部分,例如王弇州、杨升庵……辈之学术,在《明儒学案》中即不得见。而又特详于王学,盖“以史昌学”之成见仍未能尽脱。梨洲更为《宋元学案》,已成十数卷,而全谢山更续为百卷。谢山本有“为史学而治史学”的精神,此百卷本《宋元学案》,有宋各派学术——例如洛派、蜀派、关派、闽派、永嘉派,乃至王荆公、李屏山等派——面目皆见焉,洵初期学史之模范矣。

叙清代学术者,有江子屏藩之《国朝汉学师承记》八卷、《国朝宋学渊源记》三卷,有唐镜海鉴之《国朝学案小识》十五卷。子屏将汉学、宋学门户显然区分,论者或病其隘执。然乾嘉以来学者事实上确各树一帜,贱彼而贵我,子屏不过将当时社会心理照样写出,不足为病也。二书中《汉学》编较佳,《宋学》编则漏略殊甚,盖非其所喜也。然强分两门,则各人所归属亦殊难得正确标准,如梨洲、亭林编入《汉学》附录,于义何取耶?子屏主观的成见太深,其言汉学,大抵右元和惠氏一派,言宋学则喜杂禅宗。观《师承记》所附《经师经义目录》,及《渊源记》之附记,可以见出。好持主观之人,实不宜于作学史,特其创始之功不可没耳。唐镜海搜罗较博,而主观抑更重。其书分立“传道”、“翼道”、“守道”三案,第其高下;又别设“经学”、“心学”两案,示排斥之意。盖纯属讲章家“争道统”的见解,不足以语于史才明矣。闻道咸间有姚春木椿者,亦曾著《国朝学案》,其书未成,然其人乃第三四流古文家,非能知学者,想更不足观也。吾发心著《清儒学案》有年,常自以时地所处窃比梨洲之于故明,深觉责无旁贷;所业既多,荏苒岁月,未知何时始践夙愿也。(www.xing528.com)

学史中亦可分析为专门,或叙一地学风,或叙一学派传授分布。前者如《北学编》《洛学编》是,后者如邵念鲁廷采之《阳明王子及王门弟子传》《蕺山刘子及刘门弟子传》即其例。学派的专史,清代有两名著:其一为李穆堂绂之《陆子学谱》,貌象山之真;其二为戴子高望之《颜氏学记》,表习斋之晦,可谓振裘挈领,心知其意者矣。

文学美术等宜有专史久矣,至竟阙然!无已,则姑举其类似者数书。一、阮芸台之《畴人传》四十六卷,罗茗香士琳之《续畴人传》六卷,诸可宝之《畴人传三编》七卷,详述历代天算学渊源流别。二、张南山维屏之《国朝诗人征略》六十卷,网罗有清一代诗家,各人先为一极简单之小传,次以他人对于彼之论评,次乃标其名著之题目或摘其名句,道光前作者略具焉。三、卞永誉之《式古堂书画汇考》三十卷,其画考之部,首为画论卷一,次为收藏法卷二,次论前代记载名画目录及评论之书卷三至七,次乃遍论三国两晋迄明画家卷八至三十,颇有别裁,非等丛钞,俨具画史的组织,宜潘次耕亟赏之也。有鲁东山骏《宋元以来画人姓氏录》三十六卷,以韵编姓,实一部极博赡之画家人名辞典。此数书者即不遽称为文学史、美术史,最少亦算曾经精制之史料,惜乎类此者且不可多得也。

最近则有王静安国维著《宋元戏曲史》,实空前创作,虽体例尚有可议处,然为史界增重既无量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