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小学和音韵学的成果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小学和音韵学的成果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学本经学附庸,音韵学又小学附庸,但清儒向这方面用力最勤,久已“蔚为大国”了。就因为小学、音韵学成为专门之业。“小学”是袭用汉人的术语,实际上应该叫做文字学。所有小学书,什有九是字义学。本书所讲,以第一二类归入小学,以第三类归入音韵学。互见本节音韵条。这书体例和《尔雅》略同,但专以同音为训,为以音韵治小学之祖。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小学和音韵学的成果

小学本经学附庸,音韵学又小学附庸,但清儒向这方面用力最勤,久已“蔚为大国”了。方才说,他们最大的贡献在训诂;他们为什么能有这种贡献?就因为小学、音韵学成为专门之业。今为叙述方便起见,所以于经学之外,别立一节论他。

“小学”是袭用汉人的术语,实际上应该叫做文字学。这门学问,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研究一个字或一个辞的意义,二是研究字和辞的联缀用法。我为下文说明便利起见,杜撰两个新术语:第一类叫做“字义学”;第二类叫做“字用学”。音韵学也是字义学的一部分。所有小学书,什有九是字义学。字用学现在还幼稚得很哩。

字义学即是字典或辞典之学。我国古来之字典有三种组织法:一、以各字(或辞)所含意义分类组织,《尔雅》《方言》《释名》《广雅》等书便是。二、以各字的形体及所从偏旁分类组织,《说文》《玉篇》等书便是。三、以各字的读音分类组织,《切韵》《集韵》《广韵》等书便是。本书所讲,以第一二类归入小学,以第三类归入音韵学。

崇祯十五年出版之方密之以智《通雅》五十卷,实为近代研究小学之第一部书,体例略仿《尔雅》,而门类稍有增减看第十二讲方密之条。此书有许多新理解,先乾嘉学者而发明,但后来人征引很少,不知何故。《尔雅》一类书之专门研究,盖始于戴东原。他著有《尔雅文字考》十卷,其书成而未刻,今恐已佚。据自序所说,原系随手札记之书,大约于舍人、刘歆、樊光、李巡、郑康成、孙炎旧注多所搜辑,补郭注之漏,正邢疏之失,至于“折衷前古,使《尔雅》万七百九十一言,合之群经传记,靡所扞格,则俟诸异日”。据此,知东原对于整理《尔雅》尚有许多计画,此书尚非满意之作也。其此类书现存者,则有:

《方言疏证》十三卷休宁戴震东原著。互见本节音韵条。

扬雄《方言》,为西汉最好的小学书,东原首先提倡他。但这部书虽名为疏证,然而注重校勘,诠释的工作尚少。自序说:“广按群籍之引用《方言》及注者交互参订,改正讹字二百八十一,补脱字二十七,删衍字十七,逐条详证之。”盖自得此校本,然后《方言》可读。《四库》所著录,聚珍板所印行,即此本也。段茂堂著《东原年谱》,称“东原曾将《方言》分写于《说文》每字之上”,亦是一种整理法。次则:

《尔雅正义》二十卷邵晋涵著,见前。

《尔雅释义》十卷,《释地》以下四篇注四卷嘉定钱坫献之著。

《尔雅义疏》二十卷郝懿行著,见前。

此为疏释《尔雅》之专书,皆乾嘉间作品。《尔雅》这部书,清儒认定他是周公所作,把他捧得很高。依我们看,不过西汉末刘歆一派人将汉儒传注采辑而成,年代也许在《方言》之后。但他把各字的性质意义分类排纂,又不但解释单字,而且兼及二字以上连缀而成的“辞”,在当时确是一种很进步的字典或辞典,价值当然不朽。清儒提倡小学,于是这部书的研究日盛。邵二云的《正义》,就是把戴东原所计画的事业赓续成功,在这门学问里头算是创作。郝兰皋补缀一番,愈益精密。这两部书的比较价值,前节已论过,不再赘了。钱著未细读,不敢妄评。此外有专释《尔雅》名物之书,如程瑶田《通艺录》中释宫、释草、释虫诸小记,任大椿之《释缯》,洪亮吉之《释舟》,刘宝楠之《释穀》,钱大昕之《释人》等。有专辑《尔雅》古注之书,如臧庸之《尔雅汉注》、黄奭之《尔雅古义》等。有释《尔雅》著作体例之书,王国维之《尔雅草木鸟兽虫鱼释例》甚好,惜仅限于一部分。这部书经二百年学者之探索,大概已发挥无余蕴了。又次则:

《释名疏证》八卷、《补遗》一卷、《续释名》一卷镇洋毕沅秋帆著。

《释名》为汉末刘熙撰,时代较《说文》稍晚。这书体例和《尔雅》略同,但专以同音为训,为以音韵治小学之祖。《释名疏证》题毕秋帆著,实则全出江艮庭声之手。旧本讹脱甚多,毕、江据各经史注、唐宋类书及道释二藏校正之,复杂引《尔雅》以下诸训诂书证成其义。虽尚简略,然此二书自是可读。其最博洽精核者,则:

《广雅疏证》十卷高邮王念孙石臞著。

《广雅》为魏张揖著,出《尔雅》《方言》《释名》之后,搜集更博。石臞本著,先校正其讹舛,继诠释其义训。校正讹字五百八十,脱者四百九十,衍者三十九,先后错乱者百二十三,正文误入音内者十九,音内字误入正文者五十七。自序其著作宗旨及体例云:“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此之不寤,则有字别为音,音别为义,或望文虚造而违古义,或墨守成训而尟会通。……今则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其或张君误采,博考以证其失;先儒误说,参酌而寤其非。”所谓“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实清儒治小学之最大成功处。而这种工作,又以高邮王氏父子做得最精而最通。《广雅疏证》实为研究“高邮学”者最初应读之书。读了他,再读《读书杂志》《经传释词》《经义述闻》,可以迎刃而解。石臞七十六岁才着手著此书,每日限定注若干个字,一日都不旷课,到临终前四年才成石臞年八十九。所以这部书可算他晚年精心结撰之作。昔郦道元作《水经注》,论者咸谓注优于经。《广雅》原书虽尚佳,还不算第一流作品;自《疏证》出,张稚让倒可以附王石臞的骥尾而不朽了。以石臞的身分,本该疏《尔雅》才配得上,因为邵疏在前,耻于蹈袭,所以走偏锋,便宜了张稚让。然和郝兰皋相比,兰皋也算笨极了!此外应附记者有:

《小尔雅疏》八卷上虞王煦汾原著。

《小尔雅训纂》六卷长洲宋翔凤于庭著。

《小尔雅疏证》五卷嘉定葛其仁铁生著。

《小尔雅义证》十三卷泾县胡承珙墨庄著。

《小尔雅》,本是伪《孔丛子》中之一篇。清儒因他存辑汉人训诂不少,抽出来单行研究。以上四书,大略同时所著,不相谋而各有短长,也算是走偏锋而能成家的。

以上各书,都是清儒把汉、魏以前分义编纂的字典,用极绵密的工作去解释,成绩真可佩服。至于他们新编的字典则有:

《经籍纂诂》一百六十卷仪征阮元芸台编。互见类书条。

这部书是阮芸台任浙江学政时候,手创义例,命诂经精舍学生臧在东庸、臧礼堂和贵、洪筠轩颐煊、洪百里震煊、陈仲鱼鳣、周郑堂中孚等二十几位分途编辑的。各字依《佩文韵府》的次序排列。每字的解释,专辑集古书成说。所收者约为下列各种:一、古经古子本文中之训诂。如“仁者人也,义者宜也”,“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之类。所收子书最晚者为《颜氏家训》。二、各经注。以《十三经注疏》为主,佐以清儒所辑古佚注。三、汉魏以前子书及古史注。自《国语》韦注,《战国策》《吕览》《淮南子》高注,下至《列子》张注,《管子》房注,《荀子》杨注等。四、古史部集部注。限于《史记》裴集解、司马索隐、张正义,《汉书》颜注,《后汉书》李注,《三国志》裴注,《楚辞》王注,《文选》李注。五、小学古籍。《尔雅》《方言》《说文》《广雅》《释名》《小尔雅》《字林》《埤苍》《声类》《通俗文》《匡谬正俗》《经典释文》《一切经音义》《华严经音义》《翻译名义》《隶释》《隶续》等。唐以前训诂,差不多网罗具备,真是检查古训最利便的一部类书。这书虽依韵编次,但目的并非在研究韵学。所以我不把他编在音韵条而编在本条。

最简朴的古字典出在《尔雅》《方言》以前,为《汉书·艺文志》所述的秦时李斯的《仓颉》七章、赵高的《爰历》六章、胡母敬的《博学》七章《汉志》说《史籀》十五篇,周宣王时书,我们不相信。汉兴,闾里书师把这三种揉合起来,每章六十字,共五十五章,名为《仓颉篇》。其后司马相如的《凡将》,史游的《急就》,扬雄的《训纂》,班固的《续训纂》,相继而起。这类字典,很像后世的《千字文》《百家姓》,又像医家的《汤头歌诀》,挑选几百或几千个单字,编成韵语,意义联贯,专备背诵之用,并没有什么训释。西东汉之交,研究日趋细密,便把所有的字分起类来——指事、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谓之六书。六书两字始见《周礼》,其六种名则首载《汉志》,次为《说文序》。东汉人说是起自周公时,我们不相信。大概是扬雄、刘歆、杜林这班小学家研究出来的。和帝永元间,许叔重根据六书义例,以各字的形体及所从偏旁分类,著成一部《说文解字》,遂为秦汉以来小学一大结束,又为后来字书永远模范。

《说文》这部书,清以前的人并不十分作兴他。宋元间徐铉、徐锴、李焘、吾邱衍等,虽间有撰述,然发明甚少,或反把他紊乱了。明末有一群文学家好用僻字,拿来当枕中鸿秘,但并不了解他的价值和作用赵宦光著《说文长笺》,顾亭林极攻击他;明清之交,方密之算是最初提倡《说文》的人,在《通雅》中常常称引或解释。康熙一朝经学家虽渐多,但对于《说文》并没有人十分理会。乾隆中叶,惠定宇著《读说文记》十五卷,实清儒《说文》专书之首,而江慎修、戴东原往复讨论六书甚详尽。东原对于这部书,从十六七岁便用功起,虽没有著作,然传授他弟子段茂堂。自是《说文》学风起水涌,占了清学界最主要的位置。谢蕴山启昆《小学考》,说当时关于《说文》的名著有三部:

《说文解字注》三十卷金坛段玉裁茂堂著。《小学考》作《说文解字读》,想是原名,后来很少人知道。

《说文统释》六十卷嘉定钱大昭晦之著。

《说文解字正义》三十卷海宁陈鳣仲鱼著。

茂堂的《说文注》,卢抱经序他说:“自有《说文》以来,未有善于此书者。”《小学考》卷十引王石臞序他说:“千七百年来无此作。”本书卷首百余年来,人人共读,几与正经正注争席了。《说文》自唐宋以来,经后人窜改或传钞漏落颠倒的不少。茂堂以徐锴本为主,而以己意推定校正的很多。后人或讥其武断,所以《段注订》钮树玉著,八卷、《段注匡谬》徐承庆著,八卷、《段注考正》冯桂芬著,十六卷一类书继续出得不少。内中一部分,诚足为茂堂诤友。但茂堂此注,前无凭藉,在小学界实一大创作。小有舛误,毫不足损其价值,何况后人所订所匡也未必尽对呢?茂堂又最长韵学,订古韵为十七部,每字注明所属之部,由声音以通训诂。王石臞序最称赞他这一点,我想这点自然是他的好处,但未足以尽之。

钱、陈两书未见,不知有无刻本?钱书有自序,述十例:“一、疏证以佐古义;二、音切以复古音;三、考异以复古本;四、辨俗以证讹字;五、通义以明互借;六、从母以明孳乳;七、别体以广异义;八、正讹以订刊误;九、崇古以知古字;十、补字以免漏落。”《小学考》引晦之为竹汀弟,其书应有相当价值。陈仲鱼书,阮芸台谓其“以声为经,偏旁为纬”《论语古训序》,《小学考》引。果尔,则当与后此姚文田、朱骏声各书同体例参看次段,但书名“正义”似是随文疏释,颇不可解。

自段注以后关于《说文》之著作,如严铁桥可均之《说文校议》三十卷,钱献之坫之《说文斠诠》十四卷,皆主于是正文字,而严著号称精核。其通释之书最著者,则:

《说方义证》五十卷曲阜桂馥未谷著。

《说文释例》二十卷安邱王筠箓友著。

《说文句读》三十卷同上。

桂书与段书不同之处:段书勇于自信,往往破字创义,然其精处卓然自成一家言;桂书恪守许旧,无敢出入,惟博引他书作旁证,又皆案而不断。桂之识力不及段,自无待言。但每字罗列群说颇似《经籍纂诂》,触类旁通,令学者䌷索而自得不为著者意见所束缚,所以我常觉得桂书比段书更为适用。王菉友《释例》,为斯学最闳通之著作价值可与凌次仲《礼经释例》、刘申受《公羊释例》相埒。凡名家著书,必有预定之计画,然后驾驭材料,即所谓义例是也。但义例很难详细胪举出来,近人著述方法进步,大率自标凡例,以便读者,然终不能十分详尽,古人则用此法者尚少。全在好学者通观自得,《说文》自然也是如此。又《说文》自大徐徐铉以后窜乱得一塌糊涂,已为斯学中人所公认,怎么样才能全部厘正他呢?必须发见出原著者若干条公例,认定这公例之后,有不合的便知是窜乱,才能执简御繁,戴东原之校《水经注》即用此法。段茂堂之校《说文》,虽未尝别著释例,然在注中屡屡说“通例”如何如何我们可以辑出一部“说文段注例”,他所以敢于校改今本,也是以他所研究出的“通例”为标准。菉友这部《释例》就是专做这种工作。他所发见的例是否都对,我不敢说但我觉得六七成对的,但他的创作力足与茂堂对抗,灼然无疑了。《说文句读》成于《释例》之后,随文顺释全书,自然与段氏不尽同者五事:一、删篆,二、一贯,三、反经,四、正雅,五、特识。见自序,文繁不录。此书最后出而最明通,最便学者。

学者如欲治《说文》,我奉劝先读王氏《句读》,因为简明而不偏诐;次读王氏《释例》,可以观其会通。未读过《说文》原书,骤读《释例》不能了解。段注呢?他是这门学问的“老祖宗”,我们不能不敬重他,但不可为他意见所束缚。或与《句读》并读亦可。桂氏《义证》摆在旁边当“顾问”,有疑义或特别想求详的字便翻开一查,因为他材料最丰富,其余别家的书,不读也罢了。用我的方法,三个月足可以读通《说文》。我很盼望青年们送一个暑假的精力给这部书,因为是中国文字学的基础。

清儒之治《说文》,本由古韵学一转手而来,所以段注后头附一部《六书音韵表》,注中各字于韵特详。戴东原的《转注二十章序》说:“昔人既作《尔雅》《方言》《释名》,余以为犹阙一卷书。……”这“一卷书”是什么呢?就是以音韵为主的新字典。陈仲鱼的《说文正义》“以声为经,偏旁为纬”,像是就想做这一卷书。后来姚秋农文田、钱溉亭塘各著《说文声系》姚十四卷,钱二十卷,苗仙麓夔著《说文声读表》七卷,严铁桥可均著《说文声类》二卷,张皋文惠言著《说文谐声谱》二十卷,其他同类的作品尚不下十余家,最后则有:

《说文通训定声》十六卷吴县朱骏声允倩著。

这些人都像是因东原的话触发出来,想把《说文》学向声韵方面发展,而朱氏书最晚出,算是这一群里头最好的。这部书把全部《说文》拆散了从新组织。“舍形取声贯穿联缀”凡例语,下文同。各字分隶于他所立古韵十八部之下,“每字本训外,列转注、假借二事”,“凡经传及古注之以声为训者,必详列各字之下,标曰声训”,双声字“命之曰转音”。总算把《说文》学这一片新殖民地开辟差不多了,可惜少了一张表。姚秋农是这一派的先登者,他的书全部是表,但做得不好。

此外尚有对于《说文》作部分的研究者。如,因《说文》有徐氏新附入之字往往与本文混乱,于是有《说文新附考》一类书郑珍著,六卷;因《说文》引经多与今本有异同,于是有《说文引经考》一类书吴玉搢著二卷,陈瑑著八卷,臧礼堂著二卷;因钟鼎文字学发达的结果,对于《说文》中之籀文引起研究兴味,于是有《说文古籀疏补》一类书庄述祖著六卷,潘祖荫著一[六]卷。此外这种局部的著述还不少,真算灿烂极了。

恁么多关于《说文》的书,这门学问被他们做完了没有呢?我说还不会。第一件,从姚秋农到朱允倩所做声系一类书,我都认为不满意,因为他们都注意收音,忽略发音,还不配戴东原所谓“那一卷书”。我对于这项意见,曾发表过《从发音上研究中国文字之源》一篇短文见《梁任公近著》第一辑卷下。第二件,《说文》的会意字还没有人专门研究。《说文》标明“会意”的字虽不多,但凡云“从某、从某”,或云“从某、从某省”,都是会意;云“从某、从某、某亦声”者,都是形声兼会意。而且依着“声系一派”如我所说的发音来源才算彻底的主张,每字所谐的声都有意义。然则形声字的全部都是形声兼会意了。会意字既如此其多,我们用社会学的眼光去研究,可以看出有史以前的状况不少。这是文字学上一件大事业。这项意见,我二十年前曾发表过《国文语原解》一篇短文见《饮冰室丛书》,可惜我的见解都未成熟《国文语原解》尤其要不得。近来学问兴味,又不向这方面发展,大概不会再往前研究了。但我确信这两条路是可走的,很愿意推荐给后起的青年们。

以上把“字义学”的成绩大概说过了,附带着要说说“字用学”。

最初的字,总是从实物或实象,纯客观的一定之象,如方位、数目之类造起,渐渐到人类的动作人类和外界发生关系,兼主客两体而成。渐渐到人类的心理,渐渐到纯抽象的名词,文字发展的次第大概如此。动作心理等已经有大部分来不及造,用旧字假借。还有所谓“语词”的一部分发语词、接续词、感叹词、停顿词、疑问词等,最初纯用口语或手势表现,根本就没有这类字。书本上这类字,都是假借同音之字来充数的。然而音是古今时时变化,地方又各各不同,既没有一定之字,便随人乱用。例如“乎”、“无”、“么”、“吗”,本是一个音变化出来,但现在读法,音已经很不同,字形更是渺不相属。而且用法摆在一句话中间的位置之类也常常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古书所以难读,最主要的就是这部分不独古书,白话亦然。所以有眼光的小学家发心做这部分工作,替后人减除困难。清儒头一部书是:

《助字辨略》五卷确山刘淇南泉著。

南泉是素不知名的一位学者,这部书从钱警石《曝书杂记》、刘伯山《通义堂集》先后表章,才渐渐有人知道。书成于康熙初年,而和王伯申暗合的极多,伯山都把他们比较列出。伯申断不是剽窃的人,当然是没有见过这部书。清初许多怪学者,南泉也算其一了。至于这门学问的中坚,自然要推:

《经传释词》十卷高邮王引之伯申著。

伯申以为:“自汉以来,说经者宗尚雅训。凡实义所在,既明著之矣,而语词之例,则略而不究,或即以实义释之,遂使其文扞格而意亦不明。”自序语,下同。他拿许多古书比较研究,发见出许多字是“其为古之语词较然甚著,揆之本文而协,验之他卷而通,虽旧说所无,可以心知其意者”。他于是“引而伸之以尽其义类,自九经三传及周、秦、西汉之书,凡助语之文,遍为搜讨,分字编次”,成了这十卷书。我们读起来,没有一条不是涣然冰释,怡然理顺,而且可以学得许多归纳研究方法,真是益人神智的名著了。后此从伯申脱化出来而范围更扩大者,则有:(www.xing528.com)

《古书疑义举例》七卷德清俞樾荫甫著。

荫甫发见出许多古人说话行文用字之例卷一至卷四,又发见出许多后人因误读古书而妄改或传钞讹舛以致失真之例卷五至卷七。上半部我们可以叫他做“古代文法书”,下半部可以叫他做“校勘秘诀”。王、俞二书,不过各两小册,我想凡有志读秦汉以前书的人,总应该一流览的。最后则有:

《文通》十卷丹徒马建忠眉叔著。

眉叔是深通欧文的人,这部书是把王、俞之学融会贯通之后,仿欧人的文法书把语词详密分类组织而成的。著书的时候是光绪二十一二年,他住在上海的昌寿里,和我比邻而居。每成一条,我便先睹为快,有时还承他虚心商榷。他那种研究精神,到今日想起来,还给我很有力的鞭策。至于他创作的天才和这部书的价值,现在知道的人甚多,不用我赞美了。

音韵学为清儒治经之副产物,然论者或谓其成绩为诸学之冠。我素来没有研究,完全外行,对于内容得失不敢下半句批评,只把这门学问的来历和经过说说,还怕会说错哩。

清代的音韵学,从一个源头上分开两条支路发展,一是古韵学,一是切韵学。

古韵学怎样来历呢?他们讨论的是那几桩问题呢?稍有常识的人,总应该知道现行的《佩文韵府》,把一切字分隶于一百零六个韵。上下平声合三十,上声二十九,去声三十,入声十七。《韵府》本于南宋的《礼部韵略》。《韵略》百零七部,比《韵府》多一部。《韵略》本于唐的《广韵》。《广韵》却是分为二百零六部,现在韵书最古而最完备的莫如《广韵》,所以研究此学都以《广韵》为出发点。为什么由二百零六变为一百零七?这是唐宋后音变的问题,古韵家懒得管他。《广韵》二百零六部分得对不对?这是唐音的问题,古韵家也懒得管他。他们所讨论者,专在三代秦汉时候韵之分部如何。古书中如《易经》《诗经》《楚辞》《老子》等几乎全书都协韵,然而拿《广韵》和《韵略》比对起来,却什有九并不同韵。宋以来儒者,没有法子解释这缘故,只好说是“借叶”。本不同韵,勉强借来叶的。清儒以为漫无范围的乱借乱叶,岂不是等于无韵吗?所以他们反对此说,一定要找出古人用韵的规律来,换句话说,就是想编一部“古佩文韵府”。

清代音韵学的鼻祖,共推顾亭林。他著有《音学五书》一《音论》,二《易音》,三《诗本音》,四《唐韵正》,五《古音表》,为生平得意之作,凡经三十年,五易其稿。自言:“据唐人以正宋人之失,据古经以正沈氏(约)、唐人之失,而三代以上之音,部分秩如,至赜而不可乱。”同时柴虎臣绍炳、毛稚黄先舒等皆治此学,有著述,而理解远不逮亭林。毛西河喜立异争名,专著书和亭林作对。书名《古今通韵》,凡十二卷。然而所说话毫无价值,没有人理他。亭林以后中兴此学者为江慎修,著《古韵标准》。慎修弟子戴东原著《声类表》《声韵考》。东原复传其弟子段茂堂、王石臞、孔巽轩。茂堂著《六书音韵表》,据以注《说文》;石臞、巽轩都各有撰述。石臞书近由上虞罗氏印行,巽轩书名曰《诗声类》。而段、王后辈有江晋三有诰著《音学三书》,亦颇多创获。要之,乾嘉以后言古韵者虽多,而江、戴门下薪火相传,实为其中坚。

他们最主要的工作是研究古韵分部。他们以为《广韵》二百六部乃唐以后声音繁变派衍出来的,古代没有那么复杂,所以要把他归并成若干部,以求合古人所用之韵。

这种工作,不始于清儒。宋朝的郑庠是最先研究的,他把二百六部归并成六部。亭林拿他作研究基础,析为十部,慎修又析为十三部,茂堂又析为十七部,东原析为十八部,巽轩析为十九部,石臞析为二十一部,晋三也是二十一部,而和石臞又微不同,东原所谓“以渐加详”也。后人虽于诸家互有从违,然很少能出其范围。

我想读者一定要发问:“二百零六部规定为六部、十部……不太少吗?怎样归并法呢?”勿惊!《广韵》的二百六部系兼包平、上、去、入四声的。四声虽有清浊高低舒促之别,韵总是一贯,所以拿平声可以代表上、去、入。《广韵》的平声也只有五十七部,将五十七归并为六或二十一,并非不可能之事。归并到怎样程度才能和古书所用的韵吻合?便是他们苦心研究的第一个问题。

平声和上声、去声是容易印合的,“东”、“冻”、“动”一读下去,当然知道是同部。惟有入声最啰唣,每每调不出来。《广韵》平声有五十七韵,入声只得三十四韵。对照起来,便有二十二韵,只有平上去而无入。到底这三十四个入声韵该如何分配?最足令讲古韵的人头痛。这是他们苦心研究的第二个问题,许多辨难都从此起。

读以上所讲,大概可以知道他们问题焦点所在了。为力求明晰起见,将郑庠、顾炎武、江永、段玉裁四家所分类列出一张表。把这表说明之后,再说戴、孔、王诸家所以异同之故。

郑、顾、江、段古韵分部比较表

续表

表的说明

一、将《广韵》五十七个平声韵挑出三十个当代表此三十个就是现行《佩文韵府》所采用,再将他分成六部,这是郑氏作始之功。

二、把郑氏的第一部东冬江阳庚青蒸析为四部一、东冬钟江,二、阳唐,三、庚耕清青,四、蒸登是顾氏的发明。江、段无改。

三、郑氏的第二部支微齐佳灰,顾、江无改。段氏把他析为三部一、之咍,二、脂【微】齐皆灰,三、支佳,这是段氏的大发明,东原、石臞都拍案叫绝。“之”、“脂”、“支”,现在读起来毫无分别。茂堂从古书中考出他分别甚明,但亦没有法子读成三种音,晚年以书问江晋三云:“足下能知其所以分为三乎?仆老耄,倘得闻而死,岂非大幸!”

四、郑氏的第三部鱼虞歌麻,顾氏析为二,一、鱼虞模侯,二、歌【戈】麻。江氏因之,但把“侯”剔出归并“尤幽”部。段氏则既不以“侯”合“鱼虞模”,也不以合“尤幽”,完全令他独立,所以共析成三部。这部分的问题,以“侯”之分合为最主要。

五、郑氏的第四部真文元寒删先,顾氏因之。江氏析为二,一、真谆臻文欣魂痕,二、元寒桓删山先仙。段氏复将江氏第一类析为二,变成三部,又将江氏第三类的“先”移入第一类的“真臻”。“真”和“文”之分,是段氏特点。

六、郑氏的第五部萧宵尤豪,顾氏因之。江氏析为二,一、萧宵肴豪,二、尤侯幽。段氏因之,但将“侯”剔出另立部。“侯”和“尤”之分,是段氏特点。

七、郑氏的第六部侵覃盐咸,顾氏因之。江氏析为二,一、侵,二、覃谈盐添咸衔严凡。段氏因之,但割“盐添”合于“侵”。

以上为平声五十七部之分合变迁,比较的还容易了解。最麻烦的是入声分配问题,另加说明:

八、郑氏六部,有入声者仅三。顾氏十部,有入声者四。江氏十三部,有入声者七。段氏十七部,有入声者八。这是将入声性质剖析逐渐精密的表征。

九、顾氏入声的分配和郑氏几乎全相反。除郑第六部与顾第十部相同外,郑第一第四部有入声,顾无;郑第二第三第五部无入声,顾有。

十、顾、江、段公认为无入声者五部:一、东冬钟江,二、阳唐,三、庚耕清青,四、蒸登,五、歌戈麻。江、段认为无入声者一部:萧宵肴豪。

十一、入声中问题较少者,“缉合”以下九韵配“侵覃”以下九韵,“质栉”配“真臻”,“屑”配“先”。其余皆有问题。

以上把四家异同之点大概说过。以下把余人改正的部分略说:

一、戴东原之特点。戴虽为段之师,然其《声类表》实作于段氏《六书音韵表》之后,进一步研究。他最主要的发明:(一)将段氏的“脂”部再剖析,立“祭泰夬废”一部,此部有去声而无平上。(二)将“缉合”以下九韵另为一部,此部有入声而无上去。盖四声之分,本起六朝,古人无此。戴氏分部,不限平声,是其通识。其余入声之分配各部,亦颇有异同,不具述。

二、孔巽轩之特点。巽轩对于段:析“东”、“冬”为二,并“真文”为一,亦别出“缉合”等九韵为一部,共十八部。

三、王石臞之特点。石臞工作,专在剖析入声。他别立“质”、“月”、“缉”、“盍”四部,合诸段氏所分,共为二十一部。“质”、“月”二部皆有去而无平上,“缉”、“盍”二部则无平上而并无去。

四、江晋三之特点。晋三亦分二十一部,但不与王氏同。其分“东”、“冬”为二,同孔氏;“祭”部独立,同戴氏;入声则别立“葉”、“缉”两部。晋三于戴、孔之书皆未见据段茂堂信上说,盖暗合,非蹈袭也。

以上重要之古韵说略具。此后尚有庄葆琛之十九部,张皋文之二十部,乃至近人之二十三部、二十八部等,大抵衍江、戴、段、王之绪稍事补苴,不复述。至于各家所说谁是谁非,我完全外行,不敢参加讨论。

古韵学研究的对象,在各字的收音。还有专从发音方面研究的,名为切韵学。用旧话来比附,也可以说古韵学是研究叠韵,切韵学是研究双声。

切韵之学,起于东汉孙炎,以两字切成一字之音,实我国音学初祖。后来魏李登作《声类》书已佚,见《隋书·经籍志》,始整齐而衍其绪。隋陆法言作《切韵》,书已佚,近在敦煌石室发见唐写残本。为后此《广韵》所自本。自梵语随佛典入中国,中唐以后释神珙、释守温仿之创立字母,为斯学别创一蹊径,即“见溪群疑”第三十六母是也。宋人用之以治旧有之反切,则为等韵学。直到今日,创立注音字母及其他新字母之种种研究,皆从孙炎、陆法言、守温所走的线路逐渐发展出来。

清代切韵学,也是顾亭林提倡起。他的《音论》,论发音原理的不少。但亭林最大的成绩还在古韵学,其对于切韵学的贡献,像还比不上方密之看第十二讲。亭林弟子潘次耕耒著《类音》,《四库提要》述其内容云:“耒受业于顾炎武。炎武之韵学欲复古人之遗,耒之韵学则务穷后世之变。其法增三十六母为五十母;每母之字,横播为开口、齐齿、合口、撮口四呼;四呼之字,各纵转为平上去入四声;四声之中,各以四呼分之。……”据此可知,次耕的工作全在创新字母。尤当注意者,字母和四声的关系,实近来新字母学一个颇费讨论的问题,次耕已顾及了。《类音》这书我未得见,但《遂初堂集》里头有《声音元本论》《南北音论》《古今音论》《全分音论》《反切音论》等篇,读之可见其学说大概。他说:“声音先文字而有。声止于一,字则多寡不论,或一音而数字,或有音而无字。后世字书韵书,不得其天然条贯,则如散钱乱卒,而不可整齐。”他极赞字母为发天地之秘,但以为旧行三十六母“有复有漏”,他把复的删去例如“知彻澄孃”之与“照穿床泥”,而别增其缺漏者十余母。他最注重“无字之音”,说道:“今所厘正,皆出乎天然。天然者,人所本有之音也。本有之音而不能尽出,则以习诵有字之音,罕道无字之音也。”大抵次耕的目的,在把中国人口里所说得出的音都搜齐,改造一套科学的合理的字母。他的成绩如何我不敢说,眼光总算高极了。同时吴修龄乔亦治此学,“以二合翻切收尽诸法,立二十四条以尽谐声之变”,斥守温为“无知妄作,贻毒后人”见《广阳杂记》卷四。其书今不传。

康熙末则刘继庄献廷治此学,他曾从几位怪僧研究等韵,又曾见过吴修龄。但他说:“修龄于天竺陀罗尼、泰西蜡顶(即罗马字)、天方、蒙古、女直诸书,皆未究心,特震旦一隅之学耳。”他创的新字母,以三十二音为韵父,二十二音为韵母,横转各有五子,又可以用来谱四方土音。他的书名《新韵谱》,可惜久已失传了。看他所著《广阳杂记》及《鲒埼亭集》中《刘继庄传》。

乾嘉大师之音韵学,全部精力耗在古韵上头。但江慎修的《音学辨微》,讲切韵的地方也不少。戴东原著《转语》二十章,已佚。其自序曰:“人之语言万变,而声气之微,有自然之节限。……今各从乎声以原其义。声自微而之显,言者未终,闻者已解,辨于口不繁,则耳治不惑。入口始喉下抵唇末,按位以谱之,其为声之大限五,小限各四。于是互相参伍,而声之用盖备矣。……凡同位则同声,同声则可以通乎其义。……”此书专由声音以言训诂,为戴氏独得之学。后此王氏父子即应用此法,卓著成绩,然固是切韵之学,非古韵之学也。此外则钱竹汀亦极意切韵,考证沿革及新创理解颇多看《十驾斋养新录》卷五。

专门研究古代切韵孙炎至陆法言,当以吾乡先辈陈兰甫先生澧的《切韵考》为绝作。书凡六卷,附外篇三卷,自言:“仆考《切韵》无一字漏略。盖专门之学必须如此,但恐有武断处,如段茂堂之于《说文》耳。仆为此甚辛苦,若有证误,亦犹亭林先生之古韵,后人因而加密可耳。”《东塾集》卷四《与赵子韶书》其书取《广韵》中所录陆法言《切韵》之反切语如“东,德红切”,“同,徒红切”等,综合剖析为科学的研究:“切韵之法,以二字为一字之音,上字与所切之字双声,下字与所切之字叠韵。”原书条例语,见卷一。他把上字——双声字,分为四十类。他说切韵最要紧是辨清浊引孙愐《唐韵》序后论语,切语上字即清浊所由定,故四十类中复分为清声二十一类,浊声十九类。他说这四十类所用字,“实孙叔然(炎)以来,师师相传以为双声之标目,无异后世之字母”卷六,叶七。我曾用英语拼音印证他的四十类。其发音如d者一,如ch者四,如chi者三,如s者三,如g者一,如k者二,如b者二,如f者二,如ph者一,如y者三,如u者二,如ts者三,如ti者二,如t者二,如uh者二,如p者三,如hs者一,如sh者一,如j者一,如m者一,如qu者一,如l者一,如n者二,如xh者一,共为二十种发音。其重复者,当是从前实有分别而现在已经分不出来如段茂堂所讲的“支”、“之”、“脂”。汉至唐的发音,大约尽于此了。以上都是说上一字的双声。至于下一字的叠韵,则依《广韵》,以四声为类。我们若用江、段诸人古韵分部为韵的标准,亦得。他于是做成一篇表,分为两卷,“取《广韵》每一音之第一字,以其切语上字声同类者直写之,下字韵同类者横写之,平上去入,相承编排”。卷四,叶一守温以前中国固有的字母及其用法,大略可考见了。

这部书除对于《切韵》本身严密研究发明外,还有附带的价值。他对于切韵学发达的历史,叙述得详赡而有体要。他的外篇有一张表,《切韵》和守温字母对照,对于守温的长短得失批评得最为公平。

唐以后韵学,专门研究的很少。亭林《唐韵正》以后,像没有几部书也许是我固陋,宋以后更不必说了。依我看,倒是越近越要紧。我们研究这门学问的目的,是要想知道现在中国话的来历。秦汉以前古韵虽讲得甚明,中间已脱去一截了。人的口音,日日转变,古有今无,古无今有的,不知凡几。若能仿钱竹汀研究“古无轻唇音”的法子看《十驾斋养新录》卷五,研究得若干个原则,真是学界之宝!依我想,做这种工作有两条路可走:用《广韵》及《经典释文》之音和《礼部韵略》《洪武正韵》《佩文韵府》之音,和现在读音逐一比较,此其一。隋唐以来,翻译佛典盛行,元代和中亚细亚及欧洲皆来往频繁,明中叶以后则欧人东来译语输入,累代所译名词,现在尚有大部分有原语可以对照,从这里面最可以调查出各时代的读音。知道读音之后,便可以求出变化的原则。例如Bhuda,用现在话该译作“布达”,而佛经却译作“佛陀”。因这个“佛”字,我们可以推定唐时还没有F发音。竹汀所谓“古无轻唇音”,至唐犹然。因这个“陀”字,我们可以推定唐时“歌”、“麻”不分,或者只有歌韵而无麻韵。又如Gibraltar译作“直布罗陀”明代《职方外纪》译名,我们可以推定明代已有轻唇音,而歌、麻仍未分。从这方面用心研究,或者有意外收获也未可知,此其二。此外在各家笔记诗集中也许有零碎而可宝的资料。例如苏东坡的双声诗或称口吃诗:“江干孤居高关扃”,“皓鹤下浴红荷湖”。用广东话读起来,前一句都是k发音,后一句都是h发音,煞是可笑。当时以此作游戏,可见其发音必同一。用现在北京话读,便是好几个字不同发音了。某种音某时失掉,从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得出来。例如法国语h发音已经失掉,许多字头一母为h者都省却不念。我们亦然,原来的h发音多变为ch。拿广东话和北京话比对可见,广东话多唐宋旧音也。我想,这是音韵学的新殖民地,清儒还未有开辟,有志的青年不妨试试。

方言学是音韵学极重要一部门,所以最古的小学家扬雄便注意到他。清儒这方面用力很少。次耕、继庄虽知到[道]注重,但他的成绩如何,今已不可考了。直到章太炎炳麟才特别提倡。太炎是现代音韵学第一人。他的《文始》由音衍训,直凑单微。他还有一部《新方言》,极有价值。但这件事总须各地方人分担研究,才能得相当资料,恐怕非组织学会不可。

研究方言学主要目的,要发见各地方特别发音的原则。像陈兰甫先生的《广州音说》《东塾集》卷一,把广东话和北京话不同的那几点提出纲领来,才算学者的著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