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淀山湖畔关王庙:历史见证与天然航标

淀山湖畔关王庙:历史见证与天然航标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朱家角镇西部、淀山湖的拦路港港口,有一座古庙建于明代,崇祯十三年重修,至今庙内仍保存着崇祯年间的一块石碑。因祀三国名将关羽,故名“关王庙”。一百多年以前,关王庙香火极盛,佛事不断。至此,关王庙大部分遭损,香火日趋衰落。在关王庙后,有一株古银杏是该庙历史的见证。它好似一柄巨伞,耸立在淀山湖畔,一直是淀山湖上往来船只的天然航标。

淀山湖畔关王庙:历史见证与天然航标

在朱家角镇西部、淀山湖的拦路港港口,有一座古庙建于明代,崇祯十三年(1640年)重修,至今庙内仍保存着崇祯年间的一块石碑。因祀三国名将关羽,故名“关王庙”。一百多年以前,关王庙香火极盛,佛事不断。后几遭兵燹,建筑大部分被毁。青浦解放时仅存东、西两殿,殿内有石碑两块、大铜钟一口。钟上有大拇指大小的一尊金弥陀,金光闪烁,价值连城,后被人窃去;铜钟也在1958年被毁。至此,关王庙大部分遭损,香火日趋衰落。在关王庙后,有一株古银杏是该庙历史的见证。古银杏树围6米,高36.5米,东西冠径达17米。经有关部门鉴定,树龄已达1055年,约为五代时所植,是上海地区最古、最大的一株银杏。它好似一柄巨伞,耸立在淀山湖畔,一直是淀山湖上往来船只的天然航标。如今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前去寺庙进香的信男善女庇荫,也供游人观赏。

20世纪80年代初,宗教活动恢复,关王庙得以修葺,被辟为佛教活动场所,并对外开放。关王庙修缮后,香火日盛,常有僧人和居士住持,已修复的庙宇及新建的四大间念佛堂仍不敷应用。1989年,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玉佛寺方丈真禅法师发愿,将关王庙加以修缮扩建,作为上海玉佛寺的下院,取名“报国寺”,取“佛教四众弟子报恩于国土”之意,由真禅法师担任寺修复委员会主任。是年,真禅法师从新加坡请来汉白玉释迦牟尼、观世音佛像各一尊,供奉于寺内。1991年新建观音殿一座,高两层,建筑面积950平方米,上层为玉佛殿,下层供一丈二尺余高的香樟木观音佛像。1992年4月,上海玉佛寺都监明如法师进院任住持。同年建僧寮及办公用房450平方米。1994年3月为建大雄宝殿、天王殿等征地22亩,其中5亩为功德园区,存放佛门弟子灵骨。1994年6月毗卢观世音佛像开光暨祈祷世界和平水陆空大法会,真禅法师讲解佛经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为观音殿亲题“净土人间”匾额,真禅法师亲题“观音殿”匾额。1995年6月为建佛教学院等其他设施又征地11亩。现在的报国寺,总占地面积达38.5亩,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气势恢弘,香客盈门,堪与苏杭古刹媲美,加之地处淀山湖畔,风景秀丽,交通便捷,不仅是苏、浙、沪地区善男信女的佛教活动场所,也方便了广大香港、澳门同胞和新加坡等地侨胞来此做佛事和朝拜,从而也成为淀山湖畔的一处新的景点

(由姚元祥推荐)(www.xing528.com)

庙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