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在新课程下成为学生潜能开发者

如何在新课程下成为学生潜能开发者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每位学生都有潜能这是无需质疑的科学结论。反映出的是一个民族的成熟程度。作为中国教育命运的掌握者,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者,应当培养我国最缺乏的有个性的、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中华民族的下一代。当年的“笨女孩”,如今已成为一位人民教师。教师有时会对学生的答非所问而发怒,甚至学生也往往会对答不出标准答案的学生发出带有讥讽的笑声。

如何在新课程下成为学生潜能开发者

教育不是万能的,并不是什么样的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来达到完美。但是,每位学生都有潜能这是无需质疑的科学结论。人云亦云、赶时髦、装时尚等是缺乏个性的一种表现,许多过热现象——出国热、经商热、考研热,追星热、房地产热、炒股热,轧钢厂热、短信热、吃补药热……反映出的是一个民族的成熟程度。可以说,我国教育轻视培养有个性,有独特见解的人。自然,这种教育下培养的人大多也是缺乏创新的人,众多这种人的聚合也就成了缺乏创新精神的民族。即使在科技发达的日本,由于缺乏原创精神,热衷于模仿与改造,这个世界经济大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比例也偏少,与其发达的经济形成鲜明的对比。

要改变我国缺乏创新人才的现状,就得从改革我国的学校教育开始。中国教育需要培养更多富有个性的人。作为中国教育命运的掌握者,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者,应当培养我国最缺乏的有个性的、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中华民族的下一代。

那么,学生的学习潜能到底有多大呢?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意义有多大呢?请看下面的几个案例——

案例一:不会数保温瓶的胖女孩

在我第一年调入一所重点中学时,接的是初三物理科的教学任务并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开学不久的一天,教务主任把一个胖女孩送进了我的班里。经查,这位女孩的6科(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总分勉强达到及格线60分,不少科目的考试成绩还是个位数。她母亲悄悄对我说:林老师,不瞒你说,我这位女孩有点笨,在她7岁时我让她数3个保温瓶,可她却总也数不清楚。我对她真有点失望……看着无可奈何的母亲那双失望的眼睛,我暗下决心……

在一节物理习题课上,我布置学生当堂完成一些题目。正当全班同学都埋头做题时,只见那位胖女孩用手托着下巴,望着天花板发呆。我忍不住上前问道:“这位同学,大家都在做练习你为什么研究起天花板了?”“对不起,老师,我真的不会做。”胖女孩有点羞愧地答道。我对她说:“从你刚才说的‘对不起’三个字中,我就认为你是位有教养、有智慧的好女孩。老师不相信你是位学不好物理科的学生,今天老师只要你动笔做课本里的三道题目,不会做的时候,你的同学再帮助你,我相信你的能力……”一节课下来,这位女孩还真的在另一位女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两道题。我告诉胖女孩,这三道题能做出一道就很了不起了,因为它太难了。并告诉她,就这么读——自学完之后,完成课本的题目。有一题不会做就说明你发现了一个问题,老师一定帮助你解决问题,并为她指定一位学习较好的女孩帮助她。此后,物理课上她学会了做作业,学会了提问题。第一次物理单元考,这位女孩考了60多分,这是她进入中学以后第一次看到的“蓝色”成绩单,也是她的中学时代的第一高分。此后,作为班主任的我,不断鼓励她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另外科目。一年后,奇迹出现了——她成了师范委培生,这在当时是仅次于师范生的第二批高分的学生。也就是说,成功的体验使这位“7岁还不会数完3个保温瓶”的“笨女孩”,用1年时间学好了3年的内容,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当年的“笨女孩”,如今已成为一位人民教师。

这是我教育生涯中的最难忘的一个成功案例。它充分说明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巨大,也说明一位老师存在的价值在于让没有信心的学生学出信心来,让对自己失望的学生变得对未来充满希望!

案例二:兔子应当在哪里

在某幼儿园的教室里,教师让小朋友们做“找家”的游戏。黑板上画着一块草地、一条河和一棵树。讲台上放着三样玩具:一只白兔、一只鸭子、一只猴子。看完题目,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一个小男孩走上讲台,这个看似机灵的小男孩这样做了:小白兔被放在了河里,小鸭子放在草地上,小猴子在半空中……教室里顿时发出了哄笑声,大家都争着要到讲台前纠正小男孩的错误。一个小女孩又上了,她把小白兔放在了草地上,把小鸭子放到了河里,小猴子放在了树上。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www.xing528.com)

“大家说应该给她什么样的奖励?”教师大声引导着。“一颗红五星。”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答道。就在这时,刚才那位小男孩举起手要求发言,“老师,我想给大家讲个故事:在一个夏天的午后,天气很热,小白兔在草地上玩得满头大汗,它实在受不了了,就跑到河边,一看小鸭子那么舒服地在水里游,小白兔就‘扑通’一声跳下河,没想到它根本不会游泳,很快就沉了下去。而小鸭子却救不了小白兔,所以它就爬到岸上拼命喊‘救命啊!小白兔落水了,快来救啊!’树上那只正在打瞌睡的小猴子被救命声惊醒了,一看情况危急,就一下子从树上跳了下来,所以在半空中……”小男孩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更加热烈的掌声。老师赞许地摸摸小男孩的脑袋,问大家如何奖励小男孩,“两个红五星!”

这是一个真实的教育案例,撰写这个案例的是河北省唐山第十一中学的李剑老师。那位小女孩的答案无疑是正确的,她是根据生活经验或书本得到的答案,她获得一颗红五星是应该的;那位小男孩的答案是自己独特思考的结果,与常理不符,但为何可得到两颗红五星呢?因为,他不仅仅靠经验,还靠他独特的思考角度,是他丰富想象力的表现。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今天的异想天开就是明天的创造发明,今天的胡思乱想也许会成为明天的现实。我们有责任让孩子放飞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自由地飞翔。所以,兔子应当在哪里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兔子要在那里。

教师在课堂上通常希望学生能按照事先做好的标准答案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公开课上尤其希望如此。教师有时会对学生的答非所问而发怒,甚至学生也往往会对答不出标准答案的学生发出带有讥讽的笑声。所有这些都压抑着孩子的创新意识,摧毁孩子发表独立见解的自信心。因此,教师有必要将这类案例讲给孩子听,并在实际教学中鼓励孩子“异想天开”,这对于孩子的求异思维的发展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

案例三:一言难尽的诺贝尔奖

自1901年诺贝尔奖创立至2007年,全球共有27个国家的521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其中获奖人数最多的美国有271人获此殊荣,还有英国80人、德国65人、法国29人、瑞典18人、瑞士15人、荷兰14人、俄罗斯14人、奥地利11人、丹麦9人、日本9人……。我国本土培养出来的科学家未能获此殊荣。

自1999年,毋国光、陈佳洱、杨福家和朱清时四位院士一起提出“中国需要诺贝尔奖”之后,这一呼唤成了中国人共同的心声。据统计,平均一个国家在建国后30年就有第一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新中国成立50年了,为何竟没有一位中国本土科学家戴上这顶科学皇冠

尽管不少专家对我国诺贝尔奖问题进行了许多会诊,有的提出我国科研开发经费太少,只占GDP的0.5%左右,是美国的五分之一,日本的六分之一;有人提出我们的科技条件比不上人家;还有人开始埋怨我国学校的课程与教材等。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佑寿的看法很值得大家思考:“制约我们获得诺贝尔奖的关键因素在于缺乏创新精神。有的科研人员总认为自己与国外有差距,对一些新想法不敢放手去做。特别是有的决策者缺乏创新精神,对自己的实力有所怀疑,凡事都跟在他人后面,使得我们失去了很多突破的机会。因此,要改变我们与诺贝尔奖无缘的现状,更新科研工作观念是关键。”中国科学院赵忠贤院士在谈到中国技术史时说:“在文化上,我认为儒家文化抵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尽管儒家文化也有其精华,在培养人的修养、为人处世、修身养性方面是先进的。但从总体上看,这种文化机制不利于培养标新立异的科技人才。”

其实,中国人关注诺贝尔奖的精力不必太多,更重要的是用制度来唤醒国人对中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问题的关注。在教育投入、教育观念、教育制度、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方面,更有反省的必要。如果不反省自己的教育制度,不改革缺乏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我国获得诺贝尔奖的时间将越来越遥远。在全社会重视教育的同时,更要强调教师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培养,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缺乏叛逆精神的缺点给予弥补。中国想培养出诺贝尔获奖者,一定要从培养大批想获得诺贝尔奖的老师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