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班主任发展:导向共同体的新模式

班主任发展:导向共同体的新模式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班、班集体、班级共同体三者之中,班级共同体处于更高的维度上,更复杂,也更具“包容性”。再次,班级是一个生命的共同体。较之班、班集体,班级共同体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更强。从班到班集体,再到班级共同体的演进,体现了一种“反制度化”的追求。如今共同体概念的复兴,则反映了人们对制度造成的异化的反思和批判,对亲密关系和共享精神的重申和述求。

班主任发展:导向共同体的新模式

教育实践必然不断地向着更高的层次和维度发展,班级建设的目标,应该是在班的制度性框架基础上建构班集体,最终促进班级共同体的形成。维度实际上代表着复杂性。从实然的角度讲,随着维度的增加,事物的复杂程度不断提升。教育是一种有意识地促进人的发展的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复杂地处在更高维度上的班级共同体,更加接近教育的本质和真相。从应然的角度讲,一个维度就是一种功能期望或效果预设,多重维度就是多种期望的叠加,从而体现了人类活动目的的复杂性和价值的多样性。教育中的“应然”,应该界定为“现实中的最优”,或者说“最佳的实然”。它必然是存在过的,或者存在着的,或者可能存在的事实之一,不可能是完全的空想。存在过的可以为今天的教育实践提供经验教训,存在着的可以为其他教育活动提供比较参照,可能存在的则是集合了众多已知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创造实现。与制度化的班和功能性的班集体相比,富有温情、充满活力、洋溢着生命气息的班级共同体更符合人们内心的期望,是一个存在过的、存在着的又可能存在的“诗意的生存”之地。

在班、班集体、班级共同体三者之中,班级共同体处于更高的维度上,更复杂,也更具“包容性”。这种“包容性”是一种价值上的包容性,即班级共同体可以兼具班、班集体的功能和意义:班级共同体首先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师生为了学习的共同目标而聚集在一起,展开合作学习的活动,并围绕着学习活动建构起一种适宜于学习的环境。“学习共同体与其说是学习者群体,不如说是一个系统的学习环境,一种多元、民主、平等而安全的开放式学习环境。”[18]其次,班级是一个生活共同体。班级生活包含学习,却有着较之简单的学习更为丰富、多样、难以预估的内容和意义。这些内容和意义,不论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是师生现实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师生是在实实在在的班级生活中实现个人发展和共同成长的。再次,班级是一个生命的共同体。较之班、班集体,班级共同体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更强。一个成熟的班级共同体在其成员毕业离开学校之后,在原来的班、班集体解散之后,仍然可以长期地存在,持续地对其成员发挥影响作用。这种影响甚至可以直至终身。“从个体终身发展的历程来看,美好的基础教育经历本身就构成了个体美好的生命体验,这一经历和体验使得学生在今后漫长的人生旅程中不断地品味,进行自我的精神享用,从而可持续地支持其终身发展过程,提升其生命发展质量。”[19]师生在班级中相遇,在相遇中共同生活,在共同生活中追求和建构着自身的个性和价值,从而赋予这种共同生活以“命运”的意义,使“生活”进化为“生命”。

从班到班集体,再到班级共同体的演进,体现了一种“反制度化”的追求。反制度化不是要去除制度化的影响和结果,而是反对将制度性作为认识和影响事物的唯一标准。这种单一维度的事物失去了其存在的现实性和意义的丰富性,更为严重的是割裂了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对象之间,以及主体与主体之间因实践而建立的联系。制度化是社会及教育现代化的内在机制,一方面它通过将对象嵌入制度网络中而形式上实现人对对象的“征服”,另一方面,随着制度化的对象越来越多,反而将人囿于制度的罗网之中。人的主体性始终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而制度化造成的主客体及主体间关系的断裂或异化,致使人的主体性急剧地丧失。教育中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往往发现自己陷入制度的泥沼中无法自拔。滕尼斯提出的“共同体”本来是与“(现代)社会”相对的一个前现代概念,它尤其强调共同体成员之间关系的亲密性和精神的共享性,而这些都在现代化的制度化过程中失落了。如今共同体概念的复兴,则反映了人们对制度造成的异化的反思和批判,对亲密关系和共享精神的重申和述求。近代以来班级制度的建立和拓展,确实极大地增强了教育的势力与影响,但也与教育的本源与宗旨渐行渐远。教育毕竟是培养人的事业,具体而言就是形成和完善人的主体性的事业,建构班级共同体——或者无论将其冠以何种名称,促进教育在更多更高的维度上的展开,是在制度的藩篱中找回人已失落的关系性存在,重建人的主体性和教育的当代价值的必由之路。

对中国班级进行多重维度的“复调性”分析,使得班级研究从平面走向立体,还原了中国班级教育的事实复杂性;班、班集体、班级共同体三者叠加共生而非融合替代,作为三种独立实体不断互动和对话,建构了中国班级教育的意义丰富性;班级共同体作为一种高维存在,更复杂也更具包容性,是“班级”这一复合体进化的终极形态,突显出中国班级教育的价值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Waller,W.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reprint edition)[M].New Castle:Oak Knoll Press,2014.

[3]Parsons,T.The School Class as a Social System:Some of its Functions in American Society[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59,29(4).

[4]Ryndak,V.The Nature of Class Collective as a Social Institute[M]//杨小微,李家成.中国班主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5]杜时忠.“班主任制”走向何方? [J].教育学术月刊,2016(11).

[6]谢维和.班级:社会组织还是初级群体[J].教育研究,1998(11).

[7]吴康宁.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班级:事实分析及其价值选择——兼与谢维和教授商榷[J].教育研究,1999(7).

[8]唐迅.班集体教育实验的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9]龚浩然,黄秀兰.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www.xing528.com)

[10]鞠延宝.论班级管理[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11]甘剑梅.谈班级的“文化自立”[J].教学与管理,2001(3).

[12]张祥兰.班级文化场域建构:价值选择与关系调适[J].中国教育学刊,2016(8).

[13]李家成.论教育学立场下的“班级”[J].思想理论教育,2003(10).

[14]张鲁川.高中走班制改革背景下对“班级”本体价值之思考[J].现代教学,2016(10).

[15]熊华生,孙利.中国班级特性[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5).

[16]周启超.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对人文科学研究的意义[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17]张志旻,赵世奎,任之光,等.共同体的界定、内涵及其生成——共同体研究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0).

[18]郑葳,李芒.学习共同体及其生成[J].全球教育展望,2007(4).

[19]李伟,郑旭兰,张琼,等.终身发展视野下基础教育“基础性”的另一种反思——基于W 小学1958届L班毕业生的生命历程回溯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3(15-16).

【注释】

[1]卢旭,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道德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