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媒体的两面性:是一把双刃剑

新媒体的两面性:是一把双刃剑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媒体”是对当下我国传媒发展新的媒体形态的描述,主要代表是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以及互动性的电视媒体。然而新媒体也容易激发网络暴力,“人肉搜索”对无辜群众的非理性伤害,“舆论审判”对司法程序的干涉,新媒体舆论监督“越位”造成的后果同样不容忽视。然而,新媒体也造成了低俗文化泛滥。新媒体为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对外传播和形象塑造创造了条件,为世

新媒体的两面性:是一把双刃剑

近年来,随着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正以势不可挡的劲头高度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并改变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不同形态的新兴媒体,微博、拍客、BBS等多样的新媒体元素,“屌丝”“灌水”“织围脖”“打酱油”“萌”等大量后现代的网络新词汇,不知不觉将人们推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化媒介社会中。随着新媒体愈发广泛的运用和功能的强大,其自身也成为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角色。“新媒体”是对当下我国传媒发展新的媒体形态的描述,主要代表是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以及互动性的电视媒体。较之传统媒体,新媒体突出表现出如下“新”特性:

1.交互性和多元主体性。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线性”的传播方式,尤其是微博等自媒体降低了信息发布的门槛,受众更多是作为信息参与者出现的。新媒体的“交互性”模糊了传统意义的“传受”界限,使传播主体更加多元和个性化。人们享有更多信息控制权和媒体接近权,这对传统媒体也形成了巨大冲击和挑战,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和“议程设置”功能在新的传播形态中被重构

2.即时性和全域性。新媒体可谓“零时间”即时传播,多样化的客户端、畅通的传播渠道以及瞬间的传播速度不仅使人们在24小时不断滚动的新闻中获取信息,还能随时随地对信息进行跟帖、转载、广播及评论。此外,数字化媒体在空间上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地域局限,将“地球村”的预言变为现实。人们足不出户便可知晓天下事,当然,你也只须轻敲一下“Enter”键,就能将信息传到世界的任何角落。

3.虚拟性和“去中心”性。低门槛的新媒体交流平台使信息本身及发布者的身份更加捉摸不定,交互环境的虚拟性增加了信息管理的成本和信息问责的难度。这种“碎片化”“去中心化”的信息传递方式,让多元文化大放异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主流信息”影响力,传统意义的“把关人”和媒体权威被弱化。

4.融合性和渗透性。新媒体以一种非线性的方式来组织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为人们呈现了更便捷的应用平台,例如微信、手机电视等。信息网络技术的融合也极大推动了新媒体在各领域的深度发展,微博政务平台、电子商务、“微公益”组织,使新媒体已经成为与人类社会高度融合的社会化媒体,同时它还悄然改变着社会个体的认知和行为习惯。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新媒体同样是一把双刃剑,既能让现代性生活更加绚丽多彩,又会让人遭受许多意想不到的困扰。

1.新媒体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也容易诱发网络群体极化。网络问政、政府微博为公民理性表达和政治参与提供了更大空间,成为政府了解民意、倾听民声的重要渠道,从而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向纵深发展。但是,新媒体作为公共平台也常常成为一些人们非理性表达和情绪宣泄的场所。由于网络群体的匿名性,一些人在现实生活中介于身份、地位和舆论压力而不敢说的话,通过网络得到表达,这样就形成了多元价值观的碰撞。而网民群内同质化的特点,使人们很容易形成从众心理,这种无意识的群体力量会导致个人智力与理性判断彻底消失,从而形成群体极化现象。

2.新媒体加强了舆论监督,也促使了网络暴力。从孙志刚事件对收容制度改革的促进,到郭美美事件对中国公益事业的影响;从“三鹿毒奶粉”折射食品安全监管漏洞,到重庆“最牛钉子户”引发对拆迁条例和物权法的反思;从温州“购房门官员”,到南京“天价烟局长”,一个个腐败案件被揭露,一批批官员落马,一项项政府条例出台,新媒体对社会舆论监督可谓功不可没。然而新媒体也容易激发网络暴力,“人肉搜索”对无辜群众的非理性伤害,“舆论审判”对司法程序的干涉,新媒体舆论监督“越位”造成的后果同样不容忽视。(www.xing528.com)

3.新媒体加快了网络商务的发展,也形成了灰色利益的链条。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使网上购物、在线支付、网络营销更加生活化,同时也形成了一些灰色利益链条。“蒙牛陷害门”中的“网络水军”和“网络推手”“熊猫烧香”“灰鸽子”等病毒的肆虐,“分众无线”和一些移动公司的垃圾短信,均折射出潜藏在网络经济背后的灰色交易

4.新媒体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造成了低俗文化的泛滥。资源共享和信息覆盖使世界先进文化成果得以传承和共享,网上博物馆、多媒体教学为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提供诸多便利,大批优秀的文化作品在新媒体舞台上绽放光芒。然而,新媒体也造成了低俗文化泛滥。污言秽语的涉性节目、屡禁不止的色情网站、低俗不堪的网络红人、无厘头的炒作恶搞,不仅腐蚀人们的心灵,更消解了社会文明,尤其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可逆的影响。

5.新媒体带来了社会交往的便利,也出现了侵犯权利的现象。“微信摇一摇”“百度搜一搜”、新媒体搜索引擎和即时通信技术给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提供便利,但也给很多人带来烦恼。越来越先进的手机拍照和上传功能对他人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构成威胁;利用网络技术对私人智力成果随意剽窃、复制、修改和下载;“人肉搜索”在弘扬网络正义之余,对无辜民众隐私、人格和尊严造成伤害,新媒体侵权现象警醒我们,加大行政、技术和法律监管力度固然重要,但提高公民法律和维权意识更是重中之重。

6.媒体拓宽了信息获取的渠道,也导致了虚假信息的诞生。新媒体技术降低了发布信息的门槛和成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面对诸如“金庸去世”“蛆橘事件”“山西地震”“抢盐风波”等大量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人们难辨真伪。这其中有些是人们缺乏责任意识的无心之过,但也不乏一些媒体、网站为了吸引眼球和提高点击率,对可疑信息不主动查实,听之任之。

7.新媒体培养了公众主体意识,也形成了部分极端人格。新媒体的开放和自由唤醒和激发了人们的主体意识,人们更加主动地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参政议政的热情更加高涨,维护权益的意识更加强烈。但新媒体同样造成了极端人格的出现,除了最典型的网瘾综合症外,还有一些为了进入公众视野而“炫富”“炫美”的“自恋型”人格,沉迷于虚拟世界、分不清现实的“幻想型”人格,在网络中找寄托的“孤独型”人格以及责任意识淡漠、宣泄私愤的“狂躁型”人格。

8.新媒体打开了塑造形象的窗口,但也暗藏了文化霸权的隐患。新媒体为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对外传播和形象塑造创造了条件,为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大开方便之门。然而,由于技术的垄断和信息资源的优势,发达国家更易进行文化的输出和渗透。近年,境外反华势力利用互联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在网上大肆散播谣言,蛊惑人心,企图侵犯我国国家尊严和主权、扰乱社会秩序、解构民族文化,以实现媒介帝国主义的目的。

新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扩展了获取信息和即时通信的社交渠道,扩大了思想表达和参政议政的自由空间,推动了网上银行、网上购物等商务发展,丰富了教育培训、娱乐休闲的文化视野,它正以强劲的技术优势变革着大众传播格局,快速向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渗透。与此同时,由新媒体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道德困境也接踵而至。垃圾短信、网络卖淫、虚假新闻、网络谣言、恶搞炒作、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病毒经济、网络推手……细数起来,触目惊心,既有经久不愈的顽疾,又有雨后春笋的新病。高发和频发的社会问题和危机事件不仅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困扰,更加深了管理部门的监管难度。当社会主流价值文化受到冲击,传统道德风尚遭到质疑甚至颠覆,人们开始关注的可能不仅仅是新媒体的“利弊”抑或“建构、解构”的问题,而更应思考“如何面对”和“如何治理”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