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媒体设计与开发的基础-新课改教师读本

媒体设计与开发的基础-新课改教师读本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一方面,我们在研制多媒体网络课程中,必须认识并强化“虚拟”的正面影响和作用。与流行的臆测相反,课程体系里“虚拟”的生活世界,更能培养学习者参与实践活动的强烈意向性,更能激发学习者走出“虚拟”世界进入真实生活加以亲身体验的兴趣。

媒体设计与开发的基础-新课改教师读本

在当代意义上,课程就是人的学习过程。人的学习总是具体的知识学习、经验学习和文化价值学习。当代媒体设计与开发,就是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整合地设计和开发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主的各种教学媒体,将内容融合到媒体及其结构之中,促进人的知识、经验和价值的学习。

1.知识的学习

从人应用知识的角度看,知识的学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分科”知识的学习,二是知识之间联系的学习,三是获取新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学习。为什么呢?因为学习实质上是行为的持续而较为稳定的变化,行为变化只有在实际生活情境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在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人们很少仅仅应用某一“学科”的知识,而更多的是超越“学科”界限,综合地应用适合的或有关的知识来应对问题或情境,这就需要把握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如果问题或情境超越了人们已经具有的知识并且十分重要,人们就会尝试着去寻找和掌握未具有的必要知识,这就需要具有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2.经验的学习

所谓的经验,不是感性意义上的而是哲学一元论意义上的经验。学习经验强调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相互作用,强调学习者在经验过程中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强调“活动”中学习心理与经验世界的双向互动。人关于自己和世界的观念来自经验的建构,所以对于学习者学习的真正实现来说,课程就必须经验化。但是当前我国课程只停留在作为内容的外在知识层面而忽视了经验的内化,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等待着接受”外在的知识而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主动的过程,就得使课程成为学生亲身经历的经验,使学生学习生涯成为一种永远无法忘怀的经验。

经验学习的机制主要有“转化”“同化”和“顺应”三方面。“转化”就是通过知识内容与环境的“融合”,将“教育内容”转化为学习环境中的“学习条件”,创造出作为“经验世界”的新型环境。“同化”,就是内在的“心理经验图式”将学习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主动反应形成的各种“经验散片”吸收为自身的有机组成部分。“顺应”,就是能动地把已有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心理经验图式”,以应对经验世界变化着的情境和问题。(www.xing528.com)

3.价值的学习

学习作为学习者“融入”现实生活世界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包含着在知识和经验学习基础上的价值学习。价值研究揭示,价值学习遵循价值认识“规律”,“价值认识过程呈现出阶段性,大致表现为价值感知、价值理解和价值体验三个相对独立的阶段。”[11]正是通过价值认识过程,个人的价值观得以形成和发展。也就是说,价值学习过程就是个人的一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心理学告诉我们,价值观具有主观性、稳定性、发展性、社会历史性、导问性和系统性,它实质上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按其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标准……价值观是经过选择获得的。这种选择必须是自由的而不是被迫的;是从可选择的范围内进行的,选择时必须同时具备其他可选择的内容;是经慎重考虑后的选择。”[12]因此从根本上说,价值的整合就是建构价值学习的自田选择机制,这种选择机制必须“贯通”学习者的“价值认识、理解和体验”的全过程。

在教育和课程领域,价值的学习涵括了在民主化背景中“多元价值”的认同,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在个人自身关系中的“体知情意”价值的学习。这关涉个人的生理与心理价值的关系,生理的各个方面的关系和心理的“知情意”之间的关系,理想的目标是个人的身心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和谐而自由的发展,理想的模式?“全人教育”。二是在社会的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中“多元文化”价值的学习。这关涉全球文化与民族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一般文化与亚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群体文化与个体文化、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等等之间的关系,理想的目标是“多元共存”,理想的模式是“通识教育”。所以在民主化社会,教育和课程的职能就是为来自不同背景的学习者提供共同的经验。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为了实现价值的学习,课程组织就需要遵循价值观发展的选择性和过程性来充分开发和超越信息技术的“虚拟”价值。其具体含义为,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全方位地研制多媒体课程和网络课程,使关涉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的所有课程领域或课程门类都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出一个异彩纷呈的学习生活世界——“虚拟”的生活世界,从而使学习者在“虚拟”的生活世界里通过充分自由的选择,简捷而高效地实现价值感知和价值理解。另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又超越信息技术的“虚拟”限定,开发信息化的社会性议题和实践活动形式,使学习者在可选择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身尝试社会问题的解决,真正地实现价值体验。

这样,课程组织就需要进一步认识和解决“虚拟”的学习生活与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的连续性问题。在课程组织过程中存在一个现实的危险或陷阱,这就是多媒体网络课程可能引发学习者满足“虚拟”生活世界,失去投入到社会性问题解决中去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价值感知和理解与价值体验的断裂。不过,这一威胁虽然存在但不是主流,主流是“虚拟”学习对真实实践活动学习的促进。所以,一方面,我们在研制多媒体网络课程中,必须认识并强化“虚拟”的正面影响和作用。与流行的臆测相反,课程体系里“虚拟”的生活世界,更能培养学习者参与实践活动的强烈意向性,更能激发学习者走出“虚拟”世界进入真实生活加以亲身体验的兴趣。这样,课程组织就需要探讨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规律,并定向于学习者投入社会真实生活的意向和兴趣,发现、探究和解决多媒体网络课程的内容、形式及其结构,以及它们与学习者的适切性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在研制社会问题中心学习议题和实践活动形式中,需要实现信息化。这主要有两个重点:一是选择的议题或活动内容应该主要是信息文化的内容,或至少是关于信息文化的内容,这样就既与多媒体网络课程相关联又与信息时代的现实生活相关联;二是在组织学习者开展社会问题中心的活动学习中,既贯穿信息化思想又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设备和手段,使学习者在价值感知与理解以及价值体验的进展中获得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