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元化教学法提升排球技术教学的效果

多元化教学法提升排球技术教学的效果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而言,排球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呈现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具有课堂常规执行的行为习惯课堂常规执行的行为习惯是展现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与前提。(二)排球课程中学生学习行为的培养策略近年来,学术界对学习策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们将学习策略进行细分,可分为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因此,教师在排球理论的教学中应当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的现实需求适当地

多元化教学法提升排球技术教学的效果

(一)排球课程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呈现特征

和其他项目的体育教学一样,排球教学的过程也是以身体练习为主,所以排球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要求比较高。具体而言,排球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呈现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具有课堂常规执行的行为习惯

课堂常规执行的行为习惯是展现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与前提。课堂常规的执行,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够很好地执行教师下达的指令,但这种行为的养成不仅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还需要排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及时予以纠正和规范。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良的学习行为习惯很容易暴露出来,主要有注意力不集中、无组织纪律性、练习过程中不听从教师指令、练习力度不达标等。这些行为对课堂教学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必须要及时对其进行纠正,否则会影响到排球课堂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所以,在日常开展排球教学时,排球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课堂纪律、着装与列队、对教师口令与组织的执行力安全意识等影响教学的因素做出具体要求,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课堂常规执行的行为习惯。

2.具有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多思、善问、勤练”的习惯

在排球教学过程中,学生良好学习行为养成的标志是能够做到“多思、善问、勤练”,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升动作技能的基本要求。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来源于学生的兴趣和内在的动力;“多思”就是能够把握体育知识要点、思路、方法、运动技能之间的联系,并能够很好地运用到平时的锻炼与实际的比赛当中;“善问”是指学生善于问自己“为什么”,并以此作为基础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还要虚心向教师、同学和其他人请教和询问;“勤练”是由体育学科的特质所决定的。运动技能需要通过反复练习,使得技术动作从泛化到定型的阶段过渡,才能逐步掌握某种运动技能。

3.具有服从教学组织安排,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的行为习惯

首先,基于排球课堂的特殊性,其课堂组织学习的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多样化的,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服从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安排,切忌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自由散漫。其次,在排球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和做动作示范的时候,学生一定要专心专注,认真学习和模仿,以便能够安全、快速地掌握动作要领,完成学习任务。此外,排球课上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团队合作的行为习惯,这是体育学科与任何一门学科相比所具有的最大优势。因为很多体育项目的学习需要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尤其是在自主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新型的学习方法大为倡导的今天,具有团队协作行为习惯的个体和群体在学习和各项比赛中能够脱颖而出。

(二)排球课程中学生学习行为的培养策略

近年来,学术界对学习策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很多研究人员都对学习策略做出自己的阐释,但是对学习策略的定义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从综合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于学习策略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类:学习策略是学习的方法或技能;学习策略是对学习的调控过程;学习策略是学习的整个过程及其方法步骤等。不管是哪一种描述都是从不同的侧重点对学习策略进行阐释。我国学者刘电芝则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它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又可以是外显的程序与步骤。”

我们将学习策略进行细分,可分为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指对知识的识别、理解、保持和提取,在学习策略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情感策略与态度、动机等因素有关,属于支持性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和结果产生的自我意识及其调控,具体内容包括体验和监控,在三者中处于最高位置。为了方便调查,我们还可以将元认知策略细化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计划策略是指学生在正式开始学习之前对排球学习的过程做出设计和安排的策略,如明确学习目标、提出相关问题、弄清楚哪些是难点、如何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案等。计划策略的作用是使得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学习行为更具有主动性和方向性,避免低效率和无效的学习行为,同时还可以为随后的监控奠定良好的基础。

监控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计划对学习的进程、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效果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监控。策略的执行者可以是自己、教师、家长,也可以是同学或朋友。在自我监控方面,可以考察自己对学习的内容是否完全领会,在预定的时间内是否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根据学习内容和效果,评价自己所用的方法策略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对提高学习效率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他人监控方面,监控和考察的内容可以是学习的状态是否积极主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否集中,学习是否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否及时发现学习当中的问题等。这些信息反馈,可为下一步调节策略的实施做好准备。

继监控策略之后,学生根据搜集到的反馈信息,对自身的学习计划及学习策略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而这个过程就是学习策略中的调节策略。它能帮助学生分析了解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从而促使他们调整学习策略。调节策略也是提升元认知的重要步骤,通过“调整—实践—再调整”这一反复过程,最终形成自己所独有的知识体系。

1.学生排球理论学习渠道

当今,日益发达的网络与信息技术,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获得体育方面的知识,传统的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战场了。发达的网络媒体已经成为青年学生获取各种信息和知识的新宠,并且这种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而过去作为知识重要来源的图书馆所占比例正在逐渐缩小。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调查分析,我们得知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下:

(1)现在资讯快速便捷,要获得相关的知识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如通过看比赛、听解说、搜索相关的视频等途径,都可以获取相关体育方面的知识。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技术动作讲解比较多,对原理等相关理论讲述得比较少,不能满足学生对探索知识的学习需求。

(3)学校图书馆有关排球理论方面的书籍比较少。学生通过查书的方法来查找相关资料,不仅比较麻烦,而且还不一定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内容。

因此,教师在排球理论的教学中应当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的现实需求适当地调整教学和引导的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对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方向加以引导,使他们的学习更有目标性和针对性;为学生推荐更高品质的学习网站或者其他的学习渠道,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在排球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可以在动作指导的实践过程中适当地穿插排球理论知识,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时刻铭记紧跟时代的步伐,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同时也要加强自我学习的步伐,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平;否则的话,就会发现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可能比教师还多、比教师还快。

2.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的培养和训练

学习是由感知、注意、记忆和理解等要素构成的认知过程。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对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往往不够重视,甚至有部分学生不知元认知为何物,这也直接导致学生无法对自己的排球学习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从元认知的角度来考虑学生的排球学习活动,可以得知这不仅是对所学技术动作的识别、理解、加工、模仿和运用过程,更应该是学生在以自我监控为主、他人协助监督为辅的条件下,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行为,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科学管理的元认知过程。元认知是学习策略的核心体现。大部分大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主要是在自己长期的学习活动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学习经验的集合与提炼,但仅有这些是不能满足高校学生的学习需要的。所以,排球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的专门性训练和指导,强化他们对学习过程的理性化认知,帮助学生找出排球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动作,并分析其原因,结合一定的理论知识,一步一步纠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好的行为习惯。

元认知指导在排球教学中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元认知指导,学生学会主动去了解自己的智力和思维特点、当前的运动水平,他们还可以根据学习任务与要求,自主制订适合自身的学习计划,学会在排球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自我监控;在需要的时候主动寻求合适的求助对象,以解决自己的疑问,同时还需要他人的监督,双管齐下,从这两个方面获得学习效果的反馈,进而及时地调整并形成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总而言之,元认知指导可以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使他们从盲目摸索、高消耗而又低效果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取而代之的则是明确的、自主的高效学习。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在排球学习中的元认知能力,本书有如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反思的实质就是自我了解,自己给自己找问题,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排球学习中的反思,一方面需要了解自己在排球课堂学习中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另一方面是要从同学、朋友和教师那里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下一步自我调控储备好足够的、有用的信息量,除此之外,还要对自己的技术动作进行反思。比如,教师在做正面扣球动作指导时,要引导学生思考,身体的重心是什么样子?肩部、手臂和腿部的动作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和其他的做法相比,效果有什么区别?孰优孰劣?教师要为学生的思考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对各种技术动作问题进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在运动场上和场下的反思意识,促使学生将反思变成学习中、今后的工作及生活中的一种思维习惯。

其次,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自我评价。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对自己阶段性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看自己是否达到了预先设计的学习目标,将学习结果进行前后对比,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但是要注意不要轻易将一名学生与别的学生进行对比。指导的重心应当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总结,学会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审视自己有哪些不良的学习行为、学习上还存在哪些不足。不仅要对排球技术动作技能进行归纳和整理,还要根据新的学习内容给自己设置新的学习目标。这就要求学生在前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充分的预习和了解,形成一个初步的概念,以便可以做出更为精准的学习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是否有所改进。(www.xing528.com)

最后,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奖励,引导学生建立起自我激励的机制。自我奖励的优势是可以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比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设置几个小目标,再选择几种贴近实际的自我奖励方式,可以是自我激励,也可以是休息奖励等,具体的实施方法是每当自己达到一个分目标的时候,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建立自我奖励机制的意义在于可以让学生真实了解自己的现状,自主强化自己的学习行为,提高自我监控和调节能力,更好地实现自主学习。

3.学生排球技术掌握途径

在排球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且教学方法的设置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基于排球课程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教学内容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教师应该以此为出发点,灵活地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策略,在展现出排球活动多样化的同时,使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内容的学习过程中都能充分地发挥出其课堂的主体性,并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和美好的体验。其具体的实施方法如下:

(1)以班级为基础组建学习小组,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小团体在排球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在接扣球防守技术的教学中,教师讲解完基本要领之后,应先让学生根据以前所学、所看到的各种防守技术进行讨论,以分析出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分开练习。在练习中,如果发现有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课堂教授的内容,排球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并让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同时安排部分同学来做配合的动作,组织其他学生认真观看。这种小组练习的方式,能够调动全体学生对排球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其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排球活动中,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如此便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可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让学生在获得自我满足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鼓励学生从“模仿练习”逐渐学会“自创练习方法”。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会教授学生具体的动作要点及练习方法。学生的练习方法一般是以模仿为主,但这种模式有一个弊端,即容易忽视学生对练习方法的创新性。其实,学生接触过的练习方法有很多,而这些练习方法有可能是以前的教师所传授的,也有可能是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资料或者是通过网络视频等其他途径看到的。对此,在排球教学过程中,排球教师只有允许和鼓励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练习,学生才不会感到课程枯燥乏味,学习兴趣才会得到提高,学习效果也才会更好。以发展弹跳力练习为例,可以由教师提出一种练习方法,学生提出自己创新的练习方法,然后全班每个小组通过依次练习所提出的方法,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师要注意带动课堂的气氛,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给学生主动表现的机会,向学生讲解在创编练习方法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运动器材,让学生能够自己创新排球练习方法,从而使学生实现创造性的练习。教师通过采用类似于上述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对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还可以帮助排球教师轻松、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充分体现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越性。

(3)教师在课堂上设置各种比赛情境,来启发学生对技术动作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只有当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进行思考,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果。教师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和维持学生对排球知识的兴趣和欲望。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比赛中比分落后的比赛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在这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术来追回比分,然后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并对这个战术的具体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紧接着进行练习,最后再对实际运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教师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得到快速提高,以此获得比较理想的练习效果,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接下来的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这样的情境教学比直接让学生进行对抗更为有效。

(三)排球课程中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措施

现代著名教育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用着它的利息。”养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好处很多:习惯可以通过生物钟条件反射提醒人们自觉去做应该做的事;习惯可以发挥下意识的作用,而下意识的特点是直接受习惯的支配;习惯可以调动潜意识为学习服务,而潜意识是在特定情景因素的影响下,直接受人的情感和需要支配而产生的一种意识或认识。对此,排球教师一定要注意在开展教学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1.习惯的特征

(1)具有后天性。学生的习惯不是遗传得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中习得的。

(2)具有稳固性和可变性。稳固性是指学生的习惯一旦养成就难以再次发生改变,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只要采用合适的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习惯仍然是可改变的,这也就体现了习惯的可变性。

(3)具有自动性。学生习惯养成后不需专门的注意和努力,就会形成自然而然的动作,所以说良好的习惯可以使学生自动进入学习的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帮他们节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4)具有情境性。习惯会由生活中的情境自动触发。也就是说,学生的习惯到了一定的场合,就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比如,升旗时,人们会自发性地站军姿、行注目礼等。

2.排球课程中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措施

(1)养成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持续的、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离不开认真思考。学会深度思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发明和创造能力。据调查研究,认真思考的学习行为习惯,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技术动作、战术思想的理解和记忆程度。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将对动作的直观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找出所学内容的内在联系,把看似散乱的知识点归纳起来,从而能以全局的眼光来看待整个知识体系。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不仅可以对知识进行深度加工,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理性认识,还可以与其他相关的认识融会贯通,开拓自己的思维,形成更多的思考回路。第二,有利于学生对各种技战术理论进行批判性吸收。很多技战术的运用是有特定要求和前提的,如某一种排球战术可能很适合某些人,但换成其他人就有可能不适合,不仅无法发挥战术本身的威力,甚至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副作用。因此,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可以防止思想僵化,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场景通过理性思考鉴别和选择适合的技战术。第三,学生通过思考不仅可以解开心中的一个个疑问,还能激发灵感,最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东西。爱因斯坦在其一生的科学研究中,始终信奉一句格言——“怀疑一切”。正是凭借这种“怀疑一切”的精神,他提出了著名的“光量子”概念,创立了相对论,这对于世界来说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贡献。

(2)养成做好充分课前准备的习惯

学生的课前准备,对一堂课程的教学效果起到先导作用。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是由准备情况决定的,所以,教师在学期的第一堂课中就要指导学生制订本学期的排球学习计划,具体包括在什么时间学、在什么地点学、和谁一起学、分几个阶段学、每个阶段学什么、如何实现和监控等。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课前准备的习惯,排球教师可在每堂课结束前,宣布下一节的学习内容,以供学生课后在小组里交流和讨论,并进行课后练习及下一堂课的预习,然后再在下一堂课开始前对每一组的复习和预习情况进行抽查。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就会养成课前准备的良好习惯。学生因为在课前已经对学习内容有所了解,所以在课堂上的思考会逐渐变得越来越有深度和广度,这对于排球教学的长远发展而言十分有益。

(3)合理安排学生每次练习的平均时间

据有关调查可知,目前多数学生每次参与运动的时间为30~60分钟。通过综合分析,在学生参与排球练习时间上目前存在两种不合理现象,一个是练习次数少,另一个是练习时间不够。这就导致学生对排球技术的掌握不是很牢固,技术动作的稳定性也比较欠缺。对于排球这项运动来说,学生要想巩固及熟练掌握技术动作,必须投入足够的时间及精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时间够多、强度够大,就一定对学生掌握排球技术动作有益。要知道,强度过大或者时间过长的练习安排,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会排球技术、巩固排球动作,还可能会导致学生陷入运动损伤的困境,进而阻碍教学任务的实现。对此,排球教师在安排教学时长时,一定要注意灵活机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对于身体素质较好但是不爱运动的学生,排球教师可适当延长他们的训练时间。同时,为了能够保证这部分同学的训练时长,排球教师还可引导学生相互进行监督。又如,对于那些练习次数过多或者时间过长,对排球的热爱达到了一种痴迷状态的学生,教师同样要加强控制及监督,否则就会导致学生文化课学习成绩下滑,这样反而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教师不仅要做到合理组织安排学生的练习时间,同时要对场地进行分配,保证场地的优化利用和学生的练习时间。

(4)科学改进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对排球教学不同内容的喜欢程度进行的调查,教学比赛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内容,其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喜欢学习新内容;复习已授内容和教学游戏的排在其后面。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存在着以下五种基本矛盾:第一,学生把排球理解成玩的运动与教师把排球理解成教材的运动之间的矛盾;第二,教学考核标准的统一性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第三,排球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相对单一的实际情况与学生对排球组织形式的多样化需求之间的矛盾;第四,技术动作掌握的必要性和掌握技术动作的困难性之间的矛盾;第五,教学中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与学生喜欢冒险尝试的特点之间的矛盾。

这些矛盾在排球教学的实践中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解决这些矛盾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将教学的重心由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如何实现这种转化?以诱因促进学生的学习便是其中的关键。学习诱因有很多,如课程教材中的课堂游戏、教学手段、辅助教具,以及教师的表达方式和肢体语言等,但是这些诱因均需要在教师的推动下才能发挥作用。教师要通过不断设置诱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可见,在排球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或缺,是学生学习进程的主要推动力,是解决“教”与“学”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可以说解决教师问题才是解决“教”与“学”之间矛盾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