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敦煌历代地名录及军事防御设施摘要

敦煌历代地名录及军事防御设施摘要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塞东起今甘肃省瓜州县三道沟北,西迄今敦煌市榆树泉盆地东南侧,多沿疏勒河修筑,全长约二百五十公里,以红柳、芦苇等分层填砂叠压而成的塞墙为主;部分地段则利用湖沼作天然屏障,或挖掘堑壕以为塞防。后人不知其为御羌塞墙,以为是障风矮墙,遂称为风墙子。(二)燧、亭、烽注:汉代敦煌郡境内的瞭望设施,分候望和邮驿两大系统。历代的烽燧为军事防御而设置,边郡尤随长城的延伸而发展。

敦煌历代地名录及军事防御设施摘要

(一)塞墙、长城边城

西汉

西汉时修筑的边防建筑。西汉王朝将河西走廊纳入版图以后,为防御匈奴的骚扰,修筑了自令居(今永登县)至酒泉的一段边墙。元封三年(前108)又将边墙由酒泉向西修到玉门关。沿线每隔五里至十里修有城堡与烽燧。现在敦煌一带存留的汉塞遗址约三百里,汉烽燧遗址七十余座。 

(郝春文)

敦煌汉塞

西汉时修筑的边防建筑。分北塞和南塞。北塞东起今甘肃省瓜州县三道沟北,西迄今敦煌市榆树泉盆地东南侧,多沿疏勒河修筑,全长约二百五十公里,以红柳、芦苇等分层填砂叠压而成的塞墙为主;部分地段则利用湖沼作天然屏障,或挖掘堑壕以为塞防。南塞东起今甘肃省玉门市昌马河,西迄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党河,多沿祁连山脉的鹰咀山、野马山北坡,全长约一百七十公里。主要利用高山峻岭作为塞防,部分谷口,以土、石、芨芨草等分层叠压而成的塞垣堵塞。敦煌地区的西汉塞防,在东汉东晋、十六国时期,大部分被利用和维修,部分地段并有新筑。

(吴礽骧)

敦煌古塞城

古代修筑的包围敦煌城池及绿洲农田、村落的安全防御工程。基墙宽约八米,推测其高度不下五米,周长约一百公里,四面开门,谓之“塞门”。沿墙每隔若干里筑一高大望亭,谓之“塞亭”。如今敦煌城西北二十公里的黄渠镇赵家圈附近,还保存着敦煌塞城的西北角亭,残高七点七米,基底一百二十平方米。城东北十八公里郭家堡镇大泉村东有高大土台一座(今俗称“风神台子”),为塞城东垣上的一座塞亭遗址。新店台东公路两侧,原孟家桥乡羊圈湾以北,今七里镇原李家墩村及月牙泉镇鸣山村一带,都可见到古塞城的若干残段。敦煌古塞城始建于汉昭帝时 (公元1世纪),5世纪初,西凉王李暠曾予重修。隋代(6世纪初期)罢废,使用五百多年,对敦煌绿洲人民生产、生活、财产、牲畜发挥过巨大的保护作用,也是汉、晋及北朝时期西北沿边郡县有确切记载并留有遗址的古塞城仅存孑遗,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考古价值。

(李正宇)

敦煌塞墙

俗称风墙子。西汉敦煌建郡以后,从敦煌塞城向西到龙勒城(今阳关镇东北破城子)之间又筑的一道塞墙,以防御南羌入侵。汉宣帝神爵元年(前 61),金城兰州)以南羌人叛乱,汉遣将军赵充国、许延寿、辛武贤等率军讨伐,诸路并进,大破羌军。次年五月,斩其叛首杨玉、非首二人,羌乱平息。敦煌郡辖境亦向南推进。此后,这条塞墙因失去作用而废弃,渐渐坍塌成土垅一道。后人不知其为御羌塞墙,以为是障风矮墙,遂称为风墙子。民国时期,自沙枣墩起,西抵南湖(今阳关镇)大墩长达四十公里的一大段塞墙遗址,颓垅尚存,后因修渠筑路,自沙枣墩抵党河口段塞墙遗址逐渐被毁。如今只留下从党河口到阳关镇大墩的一段,不过十多公里。塞墙墙基宽八米,因已坍塌,不知其高,即使按1∶1的比例推算,其原高当不低于八米。从敦煌城到龙勒城为六十公里,据此推算,筑此塞墙需移动土方二百一十六万立方米,工程量之大,对当时人口稀少的敦煌来说的确是一件艰巨而伟大的工程。 

(李正宇)

长城

唐代对汉塞的称谓。据 《敦煌录》载:“长城在州北,其城六十三里,正西入碛。前汉所置。北入伊州界。”“其城六十三里”则误,当作“长城在州北六十三里,正西入碛”。

(李正宇)

边城

民国时期对汉塞的称谓。

(二)燧、亭、烽

注:汉代敦煌郡境内的瞭望设施,分候望和邮驿两大系统。候望系统多沿汉塞分布,今甘肃省瓜州县北境的烽燧,属西汉敦煌郡宜禾都尉管辖;今敦煌市北境的烽燧,大方盘城以东属西汉敦煌郡中部都尉管辖,以西属西汉敦煌郡玉门都尉管辖。今阳关镇周围地区烽燧,属西汉敦煌郡阳关都尉管辖。今甘肃省瓜州县南境和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烽燧,属西汉敦煌郡太守、长史直辖。邮驿系统的烽燧,均沿邮驿路线分布。东起今甘肃省瓜州县四道沟渊泉县城,沿疏勒河北岸,至双塔堡渡疏勒河,再沿截山子南,由今敦煌市汉代悬泉置遗址出山,沿三危山北,至敦煌。北线北经盐池、大月牙湖、大方盘城至玉门关,再经后坑、土豁落至弯腰墩。南线西南经石俄博、北工墩至阳关,再经崔木土沟、多坝沟至弯腰墩。南北两道于弯腰墩汇合后,经榆树泉盆地南缘、哈拉齐,绕三垄沙(今库姆塔格沙漠)北头,入西域都护辖境。

我国从西周开始,把烽火作为通信手段,并与击鼓传声配合使用,传递紧急军情,即所谓“烽可遥见,鼓可遥闻”,烽燧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有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烽”,晚上举火叫“燧”。 《墨子·号令》载“与城上烽燧相望,昼则举烽,夜则举火”。历代的烽燧为军事防御而设置,边郡尤随长城的延伸而发展。

现存于敦煌境内各朝代的烽燧遗址一百四十余处,其中汉代时期的烽燧七十多座,主要分布在沿汉长城一百五十公里一线内侧。烽燧多设在高峻处,无长城处也设烽台,敦煌境内烽燧的设置,逢水必设,控制水源。目前据专家考证,敦煌境内知其名称的汉代烽燧约四十七座,基本分布在敦煌北境,玉门都尉和中部都尉一带。

(根据吴礽骧《敦煌汉代烽燧》整理)

汉代时期的烽燧

显明燧

西汉烽燧。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玉门候官管辖。据王国维考证,为玉门都尉玉门候官管辖范围的西端终点。位于当地名“牛泔水墩”东北约五点三公里的戈壁上,烽旁有坞,坞与烽燧东北壁相连,坞内现存套房两间。1907年,斯坦因在套房内采集到汉简八枚,以及泥封柙、木梳、木量具(上有刻度)、转射、丝织品残片等。1979年,在墙内夹缝中发现竹箭一件。

临泽燧

西汉烽燧。位置及四至不详,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玉门候官管辖。

广明燧

西汉烽燧。位置及四至不详,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玉门候官管辖。

诛虏燧

西汉烽燧。位置及四至不详,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玉门候官管辖。

威严燧

西汉烽燧。位置及四至不详,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玉门候官管辖。

千秋

西汉烽燧。位于当地名 “廿里墩”东南约一点四公里的风蚀台上,东北距当地名“牛头墩”约四公里。烽燧中心部位利用风蚀台地削筑,外以土墼包砌。烽燧及坞堡今已坍塌,台地下的盐碱滩上,有七堆以胡杨、红柳纵横交叉堆积的积薪。此燧不在塞防线口,可能即敦煌马圈湾遗址出土汉简中所称的“千秋燧”遗址。“千秋燧”在北驿道上,为玉门关外规模较大的邮亭遗址,据马圈湾出土简牍,此燧为过往官员必经的食宿地,曾建有大型储物邸阁和传舍。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玉门候官管辖。 

(吴礽骧)

临要燧

西汉烽燧。当地名 “后坑墩”,位于当地名“牛头墩”东北约五公里的沙梁上,西距后坑约一公里,东侧为马圈湾湖滩,东南为羊圈湾湖滩。烽燧为早、晚两期,早期为夯土版筑,晚期为以碱土块间夹芦苇、胡杨枝等叠砌包筑。1979年,曾在烽燧南坡下的灰层中发现一枚残简,上有“临要任谊”四字,故此燧汉代似名“临要燧”。根据现存遗迹,当为东汉时修补重建而成。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玉门候官管辖。 

(吴礽骧)

候官燧

西汉烽燧。当地名“马圈湾燧”。汉代似名“候官燧”,即西汉玉门都尉玉门候官治所。位于今马圈湾湖滩东侧的戈壁走廊上。戈壁走廊东侧为盐池湾湖滩,西南为羊圈湾湖滩。此燧为1907年斯坦因调查时遗漏,1979年6月经文物单位调查时发现,并于当年9月由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和敦煌市博物馆全面进行挖掘。在科学发掘中,发掘出土的汉简一千二百一十七枚,文物三百四十三件。主要有纺织品、木器、竹器、草器、铁器、铜器、麻纸、粮食等。西汉宣帝时期最为兴盛,其后遗址规模不断缩小。大约在王莽新始建国地皇三年(22)以后,被全部废弃。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管辖。

(吴礽骧)

广新燧

西汉烽燧。当地名“盐池湾墩”,据王国维考证汉代名“广新燧”。但据近几年在该燧采集到的汉简,此燧西汉时应称 “广汉燧”,王莽改“汉”为“新”,故更名“广新燧”。 位于盐池湾与墩子湾之间的戈壁东侧,西距马圈湾烽燧一点九公里。烽燧东侧有房屋遗迹,墙基痕迹不清。1907年,斯坦因在烽燧东侧的灰堆中发现汉简八枚,在烽燧南侧的空心墙内发现八张粟特文纸文书,此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粟特文书之一。在烽燧南侧约五十米,有积薪十五堆,呈棋盘式分布,每堆间距十四点二米,现存十堆,其余为近年放牧农民所烧毁。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玉门候官管辖。

却适燧

西汉烽燧。位置及四至不详,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玉门候官管辖。

当谷燧

西汉烽燧。当地名“窑墩”,据王国维考证汉代名“当谷燧”。位于墩子湾与洋水海子之间的戈壁上,西距墩子湾墩约三公里,东距小方盘城约四点五公里,坐落于一土台上。登燧台阶位于烽燧东侧,残存五级,坞与烽燧东、南壁相连,门西开,已坍塌。根据发掘资料分析,此燧很可能存在早、晚两期,燧东侧为早期建筑,后废弃。晚期在燧南侧,斯坦因曾在燧东侧坞内发现十余枚汉简和两张汉文帛书。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玉门候官管辖。

止寇燧

西汉烽燧。位置及四至不详,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玉门候官管辖。

远望燧

西汉烽燧。位置及四至不详,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玉门候官管辖。

玉门燧

西汉烽燧。具体位置不详,根据《河西汉塞调查与研究》,或位于小方盘城,即西汉玉门都尉府治所范围内。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玉门候官管辖。

虎猛燧

西汉烽燧。位置及四至不详,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玉门候官管辖。

宜秋燧

西汉烽燧。位置及四至不详,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玉门候官管辖。

勇敢燧

西汉烽燧。位置及四至不详,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玉门候官管辖。

察适燧

西汉烽燧。位置及四至不详,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玉门候官管辖。

富贵

西汉烽燧。位置及四至不详,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玉门候官管辖。

受降燧

西汉烽燧。位置及四至不详,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玉门候官管辖。

仓亭燧

西汉烽燧。据马圈湾出土汉简,此燧汉代似名“仓亭燧”。位于大方盘城(汉昌安仓)以南约二百米的沙梁上,东、西、北三面为低洼沙滩,南侧为戈壁,西北距当地名“西泉墩”约二点八公里。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玉门候官管辖。

(吴礽骧)

止奸燧

西汉烽燧。当地名“墩子湾墩”,位于墩子湾湖滩南岸。西距当地名“盐池湾墩”约二公里,东西两侧为湖滩,南侧为戈壁。1907年斯坦因于此发现一类似哨棚的小建筑,现已坍塌,建筑内发现封泥柙、毛笔、铜镞、各类丝织品残片和汉简。根据马圈湾遗址出土的汉简,此燧似为汉代驿道上的邮亭,汉代或名“止奸燧”。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玉门候官管辖。 

(吴礽骧)

推贤燧

西汉烽燧。位置及四至不详,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玉门候官管辖。步偷燧

西汉烽燧。敦煌市博物馆编为“小方盘城南第二燧”。位于“小方盘城南第一燧”东南零点五公里,堑沟东侧的戈壁上,东侧有大片房址,陶片、灰层很多。1986—1988年,敦煌市博物馆文物普查中曾采集汉简八枚。据《敦煌汉简》1256号简,此燧汉代名“步偷燧”。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玉门候官管辖。 

(吴礽骧)

广昌

西汉烽燧。据王国维考证汉代名“广昌燧”。位于厌胡燧西南五点五公里的西井子草滩中,周围遍布芦苇。坐落于一高约十米的风蚀台地上,台地呈圆形。目前烽燧北侧已倒塌,东侧基底因台地风化也已坍塌,故当地称此燧为“弯腰墩”。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大煎都候官管辖。

厌胡燧

西汉烽燧。据王国维考证汉代名“厌胡燧”。位于广昌燧东北五点五公里的草湖滩中,周围有芦苇、胡杨树和广阔的沼泽。坐落于一高约二十米的风蚀台地上。1906年,斯坦因在此燧坞内灰堆中发现数枚汉简,在门道内发现一枚粟特文木简。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大煎都候官管辖。

大煎都燧

西汉烽燧。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大煎都候官管辖。具体位置不详。玉门都尉大煎都候官治所在凌胡燧,大煎都燧或位于大煎都候官治所范围内。

凌胡燧

西汉烽燧。据王国维考证,汉代名“凌胡燧”。西汉时为玉门都尉大煎都候官治所。位于厌胡燧东南三点二公里,苇子泉湖滩边缘的沙梁上,东南约一点七公里,与弯腰墩隔湖滩相对。烽燧西北十五米和三十米处有两间房屋残迹。1907年,斯坦因在屋内灰堆中采集汉简二百余枚以及封泥柙、木梳、辟邪用人面杙、绘有人面的画板、麻鞋、丝织残片等。1979年调查时,在烽燧西北小屋内,发现汉简一枚,铁钻头一件。

注:大煎都候,为玉门都尉所属最西端的候官,亦是汉王朝直辖郡县的极西陲,以三垄沙为界与西域接壤,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大煎都候官,也是西汉王朝的西陲军事前哨和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枢纽,在西汉王朝与西域各国的关系史上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西域驿道,由玉门关西出的北道,和由阳关西出的南道,都在大煎都候官汇合,然后向西至今哈拉齐,再转西北,越三垄沙,进入西域都护辖区,至楼兰,再分南、北道。北道经龟兹至康居,南道经莎车至大月氏。东汉时,由于出玉门关的北道改向西北,经横坑,出五船道北,至高昌壁,转西至龟兹,故大煎都候官及其领属的烽燧、塞垣全部被废弃。

步昌燧

西汉烽燧。当地称“天桥墩”,据王国维考证,汉代名“步昌燧”,王莽时,大煎都候丞驻此燧。位于凌胡燧东北约五点八公里,天桥墩泉湖滩边的沙梁上,沙梁高二十余米。烽燧东侧残存登燧台阶四级,燧旁有一小屋,并留有痕迹。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大煎都候官管辖。

益昌燧

西汉烽燧。位置及四至不详,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大煎都候官管辖。

广武燧

西汉烽燧。当地称“土豁落墩”,据王国维考证,汉代名“广武燧”。位于步昌燧东北约八点二公里,土豁落湖滩的北部沙梁边缘。烽燧北壁,有登燧台阶的痕迹,北侧有坞。1907年斯坦因调查时,有三间套房和一条夹道,东北角套房中有一土坑,房内灰堆中发现有汉简,今已无存。1979年,在西小屋北侧夹缝中发现一件小刀。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大煎都候官管辖。

富昌燧

西汉烽燧。据王国维考证,汉代名“富昌燧”,早期大煎都候丞驻此燧。位于榆树泉盆地东南约二公里的沙梁上,并发现有登燧台。登燧台阶由燧东转向燧北,现残存二段,燧东侧有房屋遗迹。1907年,斯坦因调查时,有坞与烽燧东南壁相连,坞内残存套房两间和一条夹道,现已无存。墩内灰层中,曾出土汉简十余枚以及铜镞、丝织残片、封泥柙等。1979年在此灰层中采集汉简一枚,带铤铜镞一件。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大煎都候官管辖。获虏燧

西汉烽燧。位置及四至不详,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大煎都候官管辖。

斥地燧

西汉烽燧。位置及四至不详,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大煎都候官管辖。

美水燧

西汉烽燧。位置及四至不详,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大煎都候官管辖。

服胡燧

西汉烽燧。位置及四至不详,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大煎都候官管辖。

破胡燧

西汉烽燧。位置及四至不详,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大煎都候官管辖。

莫当燧

西汉烽燧。位置及四至不详,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大煎都候官管辖。

延年燧

西汉烽燧。位置及四至不详,西汉时属敦煌郡玉门都尉大煎都候官管辖。

朱爵燧

西汉烽燧。当地名“条湖西墩”,据王国维考证,汉代名“朱爵燧”。位于条湖中的风蚀台地上,台地高约十五米,西南距仓亭燧三点二公里。烽燧东侧有一方坑。1907年斯坦因调查时,认为方坑南侧有一未修成的隔道,但现在痕迹不清。烽顶有望楼一座,方坑东侧有一房屋遗址,斯坦因在望楼和方坑南侧曾发现汉简。西汉时属敦煌郡中部都尉平望候官管辖,为平望候官辖区最西端的烽燧。

平望官燧

西汉烽燧。当地名 “酥油兔北墩”。位于酥油兔湖滩东岸边的风蚀台地上,台地高约五米。南距酥油兔墩约一公里。台地已风蚀成圆丘形,烽燧位于圆丘顶上,以土墼砌成。1981年在烽燧西北坡灰层中清理出汉简七十六枚,以及丝织品残片、麻布残片、木器残件、陶片等。根据此燧出土的汉简分析,中部都尉平望候官应置于此,而非王国维考证。西汉时属敦煌郡中部都尉管辖。

(吴礽骧)

青堆燧

西汉烽燧。当地名“野马井子西墩”,据王国维考证,汉代名“青堆燧”。位于二里半戈壁以北,盐碱滩中的风蚀台地上,台地高约五米。西南距二里半戈壁烽燧(无名)零点七公里。1907年,斯坦因在风蚀台地南坡下发现灰层,曾在灰层中采集汉简二十余枚。西汉时属敦煌郡中部都尉平望候官管辖。

博望燧

西汉烽燧。据1981年酥油兔北墩出土汉简,汉代名“博望燧”。位于二里半戈壁以北,哈喇淖尔西岸的风蚀台地上,台地高约十五米,西南距青堆燧约零点五五公里。烽燧东侧第一级台地上有小房一间,房边有一大胡杨木柱。小房边的台地下,有一堆灰层,1907年斯坦因在其中采集汉简二十余枚,并有大量的丝织品残片。西汉时属敦煌郡中部都尉平望候官管辖。 

(吴礽骧)

安汉燧

西汉烽燧。据此燧出土汉简分析,汉代似名“安汉燧”。位于三个墩子道班(敦煌市转渠口镇境内)东南约五点一公里,盐碱滩中的风蚀台地上,台地高约一点二米,西南距豁壁墩(当地名)约一点九公里。烽燧西侧有一小房,1907年,斯坦因曾在小房内发现十余枚汉简、大量素简,以及印章、木勺、木画杙、木笔、陶片等。西汉时属敦煌郡中部都尉平望候官管辖。 

(吴礽骧)

显武燧

西汉烽燧。据王国维考证,汉代名“显武燧”。位于一棵树井子(敦煌市转渠口镇境内)西北十三点三公里的戈壁边。烽顶有望楼一座,现已坍塌,烽燧东南侧有一小屋残址。1907年,斯坦因在小屋内采集汉简四枚,现小屋残址已无存。西汉时属敦煌郡中部都尉平望候官管辖。

通望燧

西汉烽燧。位于今哈喇淖尔南岸的盐碱滩中的风蚀台地上,台地高约十米,西南距当地名 “条湖坡墩”一点八公里。烽燧以土墼砌筑,北侧有小房痕迹。1914年,斯坦因在燧东侧灰层中采集残断汉简一枚,五铢钱一枚。西汉时属敦煌郡中部都尉管辖,所属候官不详。

高望燧

西汉烽燧。当地名“烟筒梁墩”。位于哈喇淖尔以南伸入湖滩中的风蚀台地上,台地高约十米。燧顶有望楼一座,望楼顶的草篷今已坍塌。烽北侧有小屋遗迹,现残存北墙,保存较好。1914年,斯坦因在烽燧东南和西侧的两个灰层中采集汉简十余枚。西汉时属敦煌郡中部都尉管辖,所属候官不详。

豁壁墩

西汉烽燧。当地名 “豁壁墩”,汉名不详。据此燧出土的汉简分析,中部都尉万岁候官似治于此。此墩位于红当公路(215线)以东的盐碱滩中的风蚀台地上,台地高约五米,西距三个墩子道班(敦煌市转渠口镇境内)约四点三公里,西南距东碱子墩约三点六公里,烽燧为利用风蚀土台削筑而成。烽燧东南侧坡下约八米处有灰层,1907年斯坦因在灰层中采集汉简七十余枚,以及封泥柙、木印章、铜镞、铜带扣、丝织品残片等。西汉时应属敦煌郡中部都尉管辖。 

(吴礽骧)

墩墩山烽燧

西汉烽燧。当地名 “墩墩山墩”,汉名不详。位于今敦煌市阳关镇境内的墩墩山顶的小石山尖上。东距红山口约五百米,南距古董滩北边缘约一公里,西北距阳关头墩(阳关镇二墩村)约二十一点二公里。烽燧以土墼砌筑,有早、晚两期。燧顶有望楼一座,现已坍塌。此燧属汉代修筑,西汉时应属敦煌郡阳关都尉管辖,所属候官不详,为出西域之南道门户,此燧唐代更名为“石门烽”。 

(吴礽骧 李正宇)

汉代时期的亭

西门亭、乐望亭、效谷亭、月春亭、临泉亭、无穷亭、平望亭、煎都亭、安乐亭、胡堆西亭、甘井亭、成年亭、昌安亭、博望亭、渔泽亭、遮奸亭、李子亭、北阑亭、磨山亭、破羌亭、冥安亭、渊泉亭、双泉亭、宜岁亭、远望亭、遮要亭、小效谷亭、临农亭、长乐亭、异众亭、常乐亭、石靡亭、河南亭、谷水亭、余吾亭、卫泉亭、驷望亭、胡城亭、茂美亭、孤山亭、榆中亭、乐义亭、安乐亭、服羌亭、望都亭、美稷亭、要泉亭、步广亭、禁奸亭、广汉亭、通关亭、安汉亭、石渠亭、安羌亭、山上亭、承塞亭等。 

(《敦煌志》)

注:“亭”在文献中,也称“亭燧”“烽燧”“亭障”“亭候”“亭徼”等。 在汉简资料中,或称“燧”,或称“亭”,或称“亭燧”“亭障”。 边郡的亭燧,按其职能,有属于军事候望系统的烽燧;有属于邮驿系统的邮亭、都亭;有属于屯田系统的农亭;有属于治安系统的乡亭、市亭;有属于警卫系统的城亭、门亭等。敦煌境内所记载的亭,由于资料所限,很难具体分清是哪一类亭。 

(吴礽骧)

破羌亭

汉亭名。在敦煌城西二十五公里,公路南侧,即今石俄博墩。汉宣帝甘露元年(前53)命酒泉太守、破羌将军辛武贤统兵一万五千人出征乌孙。辛武贤率军抵达敦煌,以敦煌为基地,通渠积谷,设防布哨,为大举远征进行准备。在石俄博处修筑烽亭(即烽火台),建立哨所,遂称此亭为“破羌亭”。大约北魏调整郡县时,将此亭划属寿昌县,其遂为敦煌、寿昌二县分界处。至五代后期尚在,先后被载入 《沙州图经》《沙州志》《寿昌县地境》及《归义军图经略抄》。《通典》讹作“破若亭”。《太平寰宇记》讹作“破石亭”。 

(李正宇)

注:上述亭大多数没有具体位置,仅知破羌亭在今敦煌市西戈壁俄博电站附近;无穷亭在毋穷亭;平望亭在平望燧;煎都亭在煎都燧;昌安亭在大方盘城南;渔泽亭在渔泽候官;冥安亭在冥安城;渊泉亭在渊泉城;步广亭在敦煌城北四十里。 

(李正宇)

注:美稷亭疑在今瓜州县锁阳城桥子村长沙岭;双泉亭应与唐双泉驿、双泉戍同在一地,为今甘肃省瓜州县柳园镇西北约三十五公里的大泉遗址;常乐亭应与唐常乐驿、常乐县同在一地,为今瓜州县西南二十公里处的六工破城;广汉亭应与汉宜禾都尉广汉候官治所同在一地,即今瓜州县桥湾火车站南一点五公里处的古城址。 

(李并成)

注:山上亭在火焰山(三危山东段)拉牌沟山上,海拔一千二百九十一米;临泉亭在吊吊水沟内,即今火焰山(三危山东段)陷谷西沟口。 

(吴礽骧)

注:其余亭址及含义不详。

唐代时期的烽

曲泽烽

唐烽名。以近曲泽(玉门关西七十里)而得名,汉长城经此烽往西入碛(P.2005)。 

(陈国灿)

廉迁烽

唐烽名。在敦煌市东(今甘肃省瓜州县西界)。苦水散入沙卤处东南二十余里常乐山上(P.2005)。

(陈国灿)

望栌烽

唐烽名。在甘肃省瓜州县南境,丰水草。 (www.xing528.com)

(陈国灿)

白山烽

唐烽名。在沙州城西三十里(P.2005)。即今敦煌市沙枣墩。清代在此设沙枣墩汛,为沙州营西路汛卡之一。 

(陈国灿)

神威烽

唐烽名。在沙州城北三十七里。推测即今敦煌市黄渠镇笆子场村西南三里古烽燧。 

(李正宇)

乌山烽

唐烽名。在沙州城北二百五十六里石膏山(S.5448)。 

(陈国灿)

山阙烽

唐烽名。在沙州城西八十里。在甘泉水(今党河)西石山上。东即鸣沙山,两山之间断阙,于此设烽,故名。清代在此设党河口汛卡,为沙州营西路汛卡之一(P.2005)。

(陈国灿)

老师烽

唐烽名。在敦煌县洪润乡(原孟家桥乡南阳沟一带)圆佛图渠东(P.2021)。 

(沙知)

南口烽

唐烽名。P.2691云,在沙州“城南二百五十里”。《通典·州郡四》论敦煌郡“四至”同,且云“烽以南,吐谷浑境”。考之,当为今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东南,清水河西岸之烽燧遗址。北去沙州城正为二百五十唐里,当沙州城正南略偏零点三度,与《通典》及P.2691所谓“州南”相合。此烽置在南口山东端,下临清水河谷。此谷为汉晋至初唐通吐谷浑之捷路。 

(李正宇)

姚阅烽

唐烽名。在寿昌城东南一百八十里姚阅山东端,东北距沙州城二百余里。P.5034“姚阅山”条记姚阅山“[因]烽为名”(“烽”字残存下半),则此烽必即姚阅烽。姚阅山即今当金山东段。今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城东南二里一小山头上(今名博罗掌子)有古烽燧遗址一座,据其所在之山及去寿昌、沙州二城方位里距考之,即唐之姚阅烽。明清两朝蒙古族人游牧于此,称此烽为“博罗春济”,意即“青色墩台”。稍讹为“博罗转金”,再讹作“博罗砖井”(此地并无井,盖就音书字);蒙民复就墩台遗址堆垒石头,以为祭祀之所,俗称“俄博”。今人但呼“博罗砖井”或“俄博”,去“青色墩台”之义愈远,遂不知为古烽火台遗址矣。 

(李正宇)

河仓烽

唐烽名。以故河仓城置,为敦煌、寿昌二县北面交界点。 

(陈国灿)

安乐烽

唐烽名。在肃州城(今酒泉)西南三百四十里,为肃州、瓜州之界烽。 

(陈国灿)

阶亭烽

唐烽名。在今甘肃省瓜州县芦草沟北口以北十余里,遗址今存。

(李正宇)

石门烽

唐烽名。在今敦煌市阳关镇境内。古名石门山,今名墩墩山,汉设烽火台,唐置石门烽。 

(李正宇)

白亭烽

唐烽名。在今敦煌市城湾农场东北四十里(距沙州故城八十里),约今红柳包东南二里烽火台,《白雀歌》云“白雀飞来过白亭,鼓翅翻身入帝城”指此,则唐末仍行此道。 

(李正宇)

长亭烽

唐烽名。在白亭烽东北四十里,距沙州故城一百二十里。其北十二里,有故长城。 

(李正宇)

(三)土河、天田、堑壕、坞、障

土河

汉设。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中之侦查设施。《通典·兵五·守拒法附》载:“土河:于山口贼路,横断道凿。阔二丈,深二尺,以细沙散土填平,每日检行,扫令净平,人马入境,即知足迹多少。”

据《沙州都督府图经》载,敦煌土河位置,东至碛口亭(据推测在今敦煌市莫高镇新店台东北六里大疙瘩梁古堡。过此以东二里即入沙碛,无田地居民,地当碛口,因以名焉),距州城五十一里一百步。北至神威烽,距州城三十七里;西至白山烽(今沙枣墩),距州城三十里;南至沙山,距州城七里。汉元鼎六年 (前111)前始建,西凉建初十一年(415)又修,隋开皇十六年(596)废。遗址断续犹存。 

(李正宇)

天田

汉设。一种防御设施。一般开挖在堑壕内并铺上一层细沙,用以巡察越者的足迹。这种简单、实用的防御方式,后代一直沿用。《汉书·晁错传》苏林注,“以沙布其表,旦视其迹,知匈奴来入”。 “天田”,例同“天河”,义若不稼之田,唐代称作“天河”。天田和塞,汉简中经常相提并论。居延汉简称外逃越境一律作“兰越塞天田”。其位置当在塞墙外侧与墙并行。 

(李正宇)

堑壕

西汉始设。即往下挖的深沟,主要起阻挡作用,使敌人不能越过。在敦煌境内的塞墙,现在往往可见到堑壕遗址。一般建在塞墙的外侧,宽约十米,大多残深零点六米至一点三米,与塞墙一道并伸。是与塞墙配套的防御体系。

(李正宇)

烽台侧旁的小院。一般十余米见方。少数较大的,可达二十米至三十米见方。有坞墙,内设守燧戍卒居住的房舍和盛放军械、粮食的小屋,有的还有马厩。一般与烽台配合使用。 

(李岩云)

长城沿线设置的小城,驻守士兵,以为障蔽,阻挡来犯之敌。负责长城沿线防卫的都尉大都驻守在障城中,如著名的甲渠障、渔泽障等。

(李岩云)

(四)悬索、鹿角、栅

悬索

即沿边塞线埋设一系列木柱,在柱间横拉细索。烽燧兵卒观察天田和柃柱悬索,就可以侦知敌军或其他人非法入境的情况。还有虎落或强落,为城障烽燧外围的屏障,对敌骑可以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考古发现河西境内的虎落,有的是由柳条编成的一道篱笆墙,外表还要涂泥,以防被敌人焚毁。

鹿角

即将木杆的一头削尖,以零点六至零点七米的间隔,呈三角形垂直埋设于城塞、障、燧基脚周围,一般为四行,从而在边境防御设施之外又形成一道宽数米的保护带。

紫金栅

唐军事设施。据《寿昌县地境》载,唐代寿昌县设栅两处。其栅一当名紫金栅。其残文云:“......百一十二里,西去五亭□□烽,置栅以押贼。”当是记其位置及设置。其处当指今敦煌市阳关镇(寿昌城)西南一百八十里(折唐里一百一十二里)今甘肃省阿克塞县多坝沟西小红山。另一处无记载。 

(李正宇)

(五)汛墩、堡

新墩

清代汛墩。建于同治元年(1862)。今敦煌市文化路口东二百五十米,公路北二百米,树丛中有一高大的土台,名新墩子。西距敦煌市十公里。 

(李正宇)

新店台墩

清代汛墩。在敦煌城东二十公里,公路北二百米。初唐时,于此置东泉驿,筑有高大墩台。驿东有泽,名东泉泽(今名伊塘湖),因泽取名,故称东泉驿。此驿是敦煌城东第一驿站,当瓜沙大道。武则天天授二年(691),沙州刺史李无亏为此路“石碛山险,迂曲近贼”奏请瓜沙驿道向北改移,城东第一驿改在“神泉观庄侧”(今敦煌市郭家堡镇大泉村),置清泉驿,此驿遂废。清咸丰十年(1860)就唐东泉驿墩台故址建汛墩,名新店子墩,与新墩同属沙州营哨所之一。 

(李正宇)

圪塔井墩

清代汛墩。在敦煌城东三十五公里,在盐池东十余公里,今公路北,烽火台处。7世纪(唐开元年代)于此置盐池戍,今残存烽火台遗址。清嘉庆十年(1805)在唐烽火台东南另筑一墩,名圪塔井墩,属沙州营哨所之一,道光年代(1821—1850)被废弃。而在墩的东侧开设一简易旅店,有茅屋三间。道光十年(1830),敦煌县令苏履吉多次往返过此,见店壁上有人题诗,内有“矮屋三椽全漏雨,寒灯一盏半摇风”之句甚佳。苏亦题诗于壁曰:“人生不必叹途穷,客自西来我自东。万里平沙浮地白,一轮红日映天红。几经寒冷歌霜雪,何处绸缪话雨风。壁上尘封佳句在,阿谁知作碧纱笼。”又见壁上复有一诗,乃是前人两次题咏,有“稚子牵衣拦去路,荆妻掩泪问归期”亦佳。乃再步其韵,曰“终朝碌碌苦奔驰,咫尺相违即远离。作客应同千里恨,思家况是十年期!柳絮系岸风初暖,花影移砖晷渐迟。富贵何如知足好,及时行乐莫含悲”。

注:《太平广记》卷一八七引《大唐传载》:“李程为翰林学士,以阶前砖日影为入候。程性懒,每入候,必逾八砖,故号为 ‘八砖学士’。”按,“入候”即上班时间的参照物。古无钟表,以日影为候。 

(李正宇)

空心墩

清代汛墩。建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在敦煌城东一百一十里。明代此地有番族阿八儿等族帐住牧,地名“他失卜刺”(据明代郭钟《哈密分壤》)。 

(李正宇)

甜水井墩

清代汛墩。在敦煌城东六十二公里,今瓜敦公路经此。唐初于此置悬泉驿,当瓜沙驿道。武则天天授二年(691),沙州刺史李无亏奏移瓜沙驿道向北约十公里,此驿遂废。今仅存唐烽火台两座。明代为阿八儿番族住牧地,名曰“哈卜儿哈”(见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杨应魁篡《肃镇志·西域疆里》)。清同治元年(1862)置甜水井墩,为沙州营所属哨所。20世纪80年代在公路北设有公路道班,今废。 

(李正宇)

沙枣墩

清代汛墩。建于咸丰十年(1860),距敦煌城西三十里。位于敦煌城西沙枣墩梁之烽火台,唐名白山烽。清代就唐名白山烽故址筑沙枣汛墩,为沙州营所属哨所,今仍巍然屹立于此。 

(李正宇)

党河口墩

清代汛墩。建于乾隆廿六年(1761),距敦煌城八十里。今位于党河水库大坝西端山头上的那座石砌墩台。唐名山阙烽,清代乃就此烽残址重修而建,在此置党河口汛墩。 

(李正宇)

大墩

清代汛墩。名巴彦布拉墩,位于南湖乡(今阳关镇)石油农场东侧烽火台,清及民国时期又称北工墩。原为汉代敦煌至龙勒塞墙上的一座塞亭。塞墙废弃后,改作敦煌至鄯善(故楼兰国,今新疆若羌县)一线警烽系统中的一座烽火台,而且继续使用到元代,元代以后废弃。清嘉庆十年(1805)就此台加以修补,置巴彦布拉墩,属沙州营。如今其西侧虽已坍坏,但仍巍峨高大,气势不凡。 

(李正宇)

千佛洞卡墩

清代汛墩。建于嘉庆十年(1805)。在千佛洞境内,距敦煌城东南四十里。

(吕钟《重修敦煌县志》)

八楞墩

清代汛墩。建于咸丰十年(1860)。位于今敦煌市月牙泉镇鸣山村佛爷庙湾,距敦煌城十里。

(吕钟《重修敦煌县志》)

呵呵沙石墩

清代汛墩。建于乾隆廿六年(1761)。位于国营敦煌农场沙石梁,距敦煌县城北一百里。是清代的安西县(今甘肃省瓜州县)百齐堡通向黄墩营的中间站,在军事交通上有很重要的地位,为黄墩营所属哨所。

(吕钟《重修敦煌县志》)

青铜峡墩

清代汛墩。建于乾隆廿六年(1761)。在敦煌北山,距敦煌县城一百七十八里。

(吕钟《重修敦煌县志》)

石板墩

清代汛墩。建于咸丰十年(1860)。在敦煌北山,距敦煌县城一百四十五里。 

(吕钟《重修敦煌县志》)

芦草沟墩

清代汛墩。在敦煌城东八十五公里,为界于火焰山与乱山子间的一道山涧。涧水上源起自锁阳城(瓜州城)东北十五里,西北流,至十工山下,沿十工山及乱山子 (北魏至宋,此二山统名“常乐南山”)南麓西流,折北穿过芦草沟,灌溉汉代敦煌郡广至县绿洲南部农田,全长约一百二十公里。明代,芦草沟一带被称为“刺陈”,有少数番族住牧。清代同治元年(1862)在芦草沟北口修筑墩台,名芦草沟汛墩,保存至今,基本完好。 

(李正宇)

石俄博墩

清代汛墩。敦煌城西二十五公里,公路南侧。清道光二年(1822)就破羌亭故址建,亦为沙州营哨所。20世纪60年代尚存遗址,今已废毁,于其南修干渠,建有发电站,今名俄博电站。 

(李正宇)

博罗特口卡墩

清代汛墩。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设,筑有墩台。 任子宜《新敦煌县志·地理志》(油印本):“博罗特口卡,距城北二(二系三之笔误,应改为三)百六十八华里,今毁。”

(李正宇)

土窑墩

清代汛墩。原名土窑子墩。位于国营敦煌农场下庙梁子以北大墩湾的荒滩上,东南距敦煌市城区五十公里。建在高出地面二点一五米的土台上,用不规则的大土块修筑,残存十二层,每三层有一层芦苇层,墩台中空,北半侧已倒塌。通高六点九五米,土台以上高四点八米,东西下宽五点一米,上宽三点八米,顶部女墙残高零点四米。墩台东侧有晚期陶瓷片和清代瓷碗残片等。为清代黄墩营汛墩之一。 

(荣恩奇)

注:墩即指古之烽火台。清代为汛墩,军事兼驿站并用。

堡(民间防御设施)

高家堡

清代堡名。建于光绪廿年(1894)。位于兰厅坊 (今敦煌市月牙泉镇杨家桥村五组),距敦煌城四里。

习家堡

清代堡名。建造时间不详。位于庄浪坊 (今敦煌市黄渠镇常丰村),距敦煌城四十里。

朱家堡

清代堡名。建于光绪十年(1884)。位于马圈滩 (今敦煌市黄渠镇原马圈滩村),距敦煌城四十五里。

秦安堡

清代堡名。建于光绪十二年(1886)。位于秦安坊(今敦煌市转渠口镇秦安村),距敦煌城廿五里。

清水堡

清代堡名。建于道光廿三年(1843)。位于西清水(今敦煌市黄渠镇清水村),距敦煌城廿四里。

吕家堡

清代堡名。建造时间不详。位于盐茶坊 (今敦煌市转渠口镇盐茶村),距敦煌城二十里。

铁家堡

清代堡名。建造时间不详。位于南乡西镇番 (今敦煌市七里镇铁家堡村),距敦煌城十五里。

张家堡

清代堡名。建造时间不详。位于东稍门(今敦煌市莫高镇窦家墩村)外,距敦煌城一里。

肃州堡

清代堡名。建于嘉庆廿三年(1818)。位于西乡肃州坊(今敦煌市肃州镇原肃州堡村),距敦煌城十里。

西山丹堡

清代堡名。建于嘉庆廿五年(1820)。位于山丹坊(今敦煌市肃州镇孟家桥村),距敦煌城十二里。

河州堡

清代堡名。建于咸丰八年(1858)。位于河州坊(今敦煌市肃州镇河州堡村),距敦煌城十三里。

武威堡

清代堡名。建于道光八年(1828)。位于武威坊 (今敦煌市肃州镇武威庙村),距敦煌城十三里。

南台堡

清代堡名。建于嘉庆十年(1805)。位于南乡新岷州坊 (今敦煌市七里镇杜家墩村),距敦煌城廿五里。

苏家堡

清代堡名。建于咸丰十年(1860)。位于东乡隆德坊(今敦煌市莫高镇苏家堡村),距敦煌城七里。

何家堡

清代堡名。建于光绪十三年(1887)。位于下狄道坊(今敦煌市郭家堡镇六号桥村),距敦煌城十二里。

朱家堡

清代堡名。建于光绪十三年(1887)。位于新店子(今敦煌市莫高镇新店台村),距敦煌城三十里。

南湖堡子

民国堡名。位于今敦煌市阳关镇原南工大队二队(今寿昌村六组),其建堡的位置处于全乡的中央地带。南湖因距县城较远,在民国时期经常遭受南山土匪的劫掠,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受到巨大的威胁。根据“湖民计要御保生命财产求其安全,惟择地建造碉堡方能保民御匪”的请求,经县府准许,并派士绅祁居温、张作孝前往督工,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动员全乡老百姓打造了一处规模比较大的碉堡,有效地防御了土匪的抢劫。此堡建成后并由中国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题写了 “攘夷护耕”的匾额,据此可知南湖堡子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之高。20世纪50年代,南湖堡子仍然承担着其他功能,南湖学校、医院、供销社、粮站等设施都建在堡子内,行使着各自的服务功能。大门内的东侧建有戏台一处,逢年过节堡子内外热闹非凡,看戏的、赶集的、做生意的络绎不绝,这给边远荒漠的南湖带来了无限生机,可以说在当时来讲堡子是南湖的经济、文化中心。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堡内潮湿,各类服务设施相继搬迁,南湖堡子也随之被夷为平地,可以说它已经完成了最后的历史使命,就此变成了人们记忆中的堡子。

注:以上堡名,除南湖堡子之外,清代堡名及建堡时间均摘自吕钟修篡的 《重修敦煌县志》“敦煌县庙宇、墩堡、会馆一览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