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互联网的发展及风险

信息互联网的发展及风险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电话的发明是第一个节点,1对1的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广播电视的发明是第二个节点,1对N的传播得以实现;互联网的发明则是信息传递效率通向N2的重要节点。互联网消除了信息传递的障碍,让我们进入了信息自由传递的信息互联网时代。[9]从某种程度上说,信息互联网处于一种混沌、无序状态,互联网空间存在着不确定性与失序风险。

信息互联网的发展及风险

语言到文字,从印刷术的发明到互联网的繁荣,每一次信息革命都给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影响。1969年,有两件事足以让这一年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人类首次登上月球和互联网的诞生。登陆月球意味着人类迈出了星际探索的第一步,而互联网实现了不同计算机之间的连接,两者都意味着从单点的存在向多点的存在进行网络拓展,也都意味深长地延伸了人类自身。[2]1993年,万维网的出现让互联网逐渐走向民主化。1995年,《数字化生存》的问世宣告人类社会开始了一场数字化迁徙。如果说上一次地理大发现拓展的是人类的物理空间,那么这一次地理大发现拓展的是人类的数字空间。如果从进化论的角度看,五十岁的互联网还很年轻,但“互联网已成为我们脑海里习以为常的一个固定配置,我们甚至更容易想象生命的结束而无法想象互联网时代之后的”[3]生活。凯文·凯利甚至认为,如果真有地外生命的话,他们也会发明电,还有电灯,以及汽车,最终也会发明互联网。正如埃里克·施密特所言:“互联网是人类创造的第一个人类自己所不理解的东西,是我们所进行的最大规模的无政府状态试验。”它将人类带入一种无穷、无界、无远弗届的境地,以免费、跨界、开放、民主、长尾效应、多元价值等的特性渗透到现代文明的各个角落,由此催生的互联网世界创造的惊喜和意外超过了当年铁路电报等发明带给人类的所有惊喜和意外。

信息的跃迁。随着媒介的延伸和承载方式的进步,信息传递的速度、广度、维度都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麦特卡尔夫定律认为,随着设备和用户的加入,网络的价值和重要性将不断呈几何级数增长。[4]电话的发明是第一个节点,1对1的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广播电视的发明是第二个节点,1对N的传播得以实现;互联网的发明则是信息传递效率通向N2的重要节点。互联网通过TCP/IP协议实现了信息互联,开启了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全世界的网民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无差别地实现信息的传播和接收,信息从“1到N的传递效率”延伸到“N2传递效率”。借助互联网,每个人都拥有“麦克风”和“朋友圈”,可以自主进行议题设置和话语传播,形成了现实制度与物理空间所无法赋予的自我赋权能力和自治取向。[5]互联网打破了时空限制,虚拟与现实、数字与物质的边界正日渐消失,人类逐渐走向无边界社会。互联网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一种非正式、虚拟化的社会空间结构,任何政府、组织和个人等多元主体都可以参与其中,把我们塑造成新的物种——“数据人”,如同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人”。正如纪录片《互联网时代》所描述的那样:“不管是世界还是中国,人类生活的大迁移已经开始,这是从传统社会向互联网数字化时代全面的迁徙,这是一个时代性的课题和不可阻挡的人类命运。无论你是不是网民,无论你远离互联网还是沉浸其中,你的身影都在这场伟大的迁徙洪流中。”互联网实现了信息互联,移动互联网实现了人人互联,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出现以后,物联网将搭乘5G的“快车道”实现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互联网消除了信息传递的障碍,让我们进入了信息自由传递的信息互联网时代。信息互联网是指以信息记录、传递为主的互联网,这些信息具有可复制性且复制成本极低。信息互联网的革命性意义,在于不仅冲击了传统的游戏逻辑与规则,还创造了无限延展的价值基础与空间。

信息互联网的互信难题。人类在享受信息大爆炸一切好处的同时,也经受互联网带来的苦痛,忍受网络世界的混沌和无序,甚至感受网络带来的风险和恐惧。因为“在互联网上没有统一的、预先设定的节拍,每个人都是率性地按照自己的心灵起舞”[6],互联网成为新型暴力的工具、新型武器的构件、新型权力的基础。[7]我们在BAT[8]缔造的信息互联网商业帝国享受着便利与快捷,依靠着这些庞大的中心机构传递我们的聊天信息、购物信息和交易信息,同时也无可奈何地接受着这柄双刃剑带来的弊端,包括信任缺失、隐私泄露、信息瘟疫、商业垄断、网络极化、网络诈骗黑客入侵等问题。互联网呈现出的失序程度和不确定性不断提升,互联网治理作为一个时代命题的提出正是“失序”的一种反映。混沌理论认为,“一切事物的原始状态,都是一堆看似毫不关联的碎片,但是这种混沌状态结束后,这些无机的碎片会有机地汇集成一个整体”。互联网放大了信息与噪声之间的对立,信息互联网的混沌状态带来了信息无效、信息泛滥和信息扭曲等问题。信息无效主要表现为围绕特定问题或多方问题的信息获取不足,进而引发社群集体的无意识行为,导致决策依赖事后结果等问题。信息泛滥是信息互联网时代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如果说信息不足可能带来监管和决策的风险,信息过多则会增加甄选监管和决策信息的成本。海量信息带来信息量激增的同时,其分析的不确定性也在提升。不确定性与社会失序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不确定性越高,社会失序就会越严重。信息扭曲是指互联网与传统媒体不同,它缺乏有效的信息质量控制机制,因此,互联网上的真实信息往往容易脱离原创者和拥有者的控制,在传播过程中被扭曲。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的“去中心化”传播,但却存在两个致命的问题:一是一致性问题,二是正确性问题。这就是“拜占庭将军问题”,即去中心化信息传播中的“同步”和“互信”问题。“指向自由的秩序并不必然是自由的家园,反而异化为自由的枷锁。”[9]从某种程度上说,信息互联网处于一种混沌、无序状态,互联网空间存在着不确定性与失序风险。

信息互联网:无界、无价、无序。当互联网冲破不可拷贝的禁锢,人们在沉浸于信息自由传递的美好之中时,又不得不面临互联网无界、无价、无序带来的困扰,这是信息互联网的本质特征。第一是无界,互联网没有边界,是无限的。第二是无价,互联网有价值,但没有价格——就像空气一样,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所以不能体现为价格。第三是无序,互联网是没有秩序的,是混沌的。“正如深受嬉皮士精神影响的乔布斯所说,‘电脑是人类所创造的最非同凡响的工具,它就好比是我们思想的自行车’,自行车是流浪和叛逆的工具,它让人自由地抵达没有轨道的目的地。在电脑的胚胎里成长起来的互联网,是一个四处飘扬着自由旗帜的混沌世界。”[10]互联网的无序是与生俱来的,与无界、无价有直接关系,这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最大麻烦。互联网就像一匹野马一样快速地奔跑在没有边界的原野,如果再没有缰绳,后果不堪设想。野马变良驹,要更加强调有序,强调用规则解决互联网的联系、运行和转化等问题。人类可以通过互联网将信息快速生成并传递到全世界每一个有网络的角落,但其始终无法解决价值转移[11]信用转移的问题。简单地说,互联网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并没有解决价值不对称的问题,也因此无法解决信用储存的问题。网络的进化遵循“增长→断点→平衡”的发展路径:首先,网络会呈指数式增长;接着,网络会达到断点,这时它的增长已经超过负荷,其容量必须有所减小(轻微或显著);最后,网络会达到平衡状态,会理智地在质量上(而不是数量上)增长。[1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成五个层次,我们将其类推到互联网需求层面,建立一个层次化的互联网需求模型(图1-1)。[13]当前,人类社会的需求不断扩展,人类本性中暗含的对秩序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一方面,信息互联网、价值互联网的边界仍将随着技术的变革不断延伸;另一方面,人类对更高层次的需求如对信任和秩序的需求与日俱增。(www.xing528.com)

图1-1 互联网马斯洛需求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