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新闻节目泛娱乐化的影响:批评研究

电视新闻节目泛娱乐化的影响:批评研究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1998年湖南卫视播出了改版后的《晚间新闻》,成为中国电视新闻泛娱乐化栏目出现的标志。电视民生新闻充分借鉴湖南卫视《晚间新闻》泛娱乐化的方式,在内容上锁定民众的生存状况、活动空间、居住环境,关注与老百姓生活、生产、生存等息息相关、对民众有影响的事件及信息,在形式上广泛运用娱乐元素和娱乐手段,满足民众的猎奇和参与心理以抓住观众的眼球。

电视新闻节目泛娱乐化的影响:批评研究

在南京,一个老太太不小心摔倒,磕掉了一颗牙,等她抬起头来会发现有5台摄像机对着她;杭州武林广场上一只宠物狗咬了一位购物小姐,10分钟之内,就有8台摄像机对准她;长沙一位嚼槟榔的先生把槟榔渣吐在绿化带上,半小时之内,就可以在荧屏看到槟榔渣的特写镜头[28]

我国最早提出“民生新闻”口号的是《深圳特区报》旗下都市类报纸——《晶报》,该报2001年创办时明确宣称“以民生新闻为特色”。“民生新闻”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内容上锁定群众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传播手段,提高时效性与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距离的新闻。[29]其传播理念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

对“电视民生新闻”本体的认识,是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该栏目2002年1月1日开播)制作总监景志刚于2003年首先提出。[30]同年7月28日安徽台《第一时间》在“电视民生新闻”概念正式提出后开办,该节目在借鉴《南京零距离》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在极短时间内冲刺到省级台晚间时段收视第一(非电视剧类),最高收视曾达29.8%。[31]在这样的背景下,民生新闻由业界提出且受到了学界的极大关注,成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正式样态。

时至当下,中央台的许多新闻栏目也纷纷民生化:从新闻频道和综合频道并机直播的《朝闻天下》到经济频道的《第一时间》,无不展现民生新闻这一节目样态。地方台更是按捺不住,天津都市频道《都市报道60分》、江西台《都市现场》、广西台《新闻在线》、河北都市频道《都市生活》和经济生活频道《今日资讯》、湖北经济频道《经视直播》、吉林都市频道《守望都市》、山西都市频道《新都市110》、云南都市频道《都市条形码》等都办得有声有色。再加上上海、成都、长沙、南昌、杭州、宁波、金华、温州等地的《都市1时间》《越策越开心》《阿六头说新闻》《百晓说新闻》等方言新闻播报的高歌猛进和河南民生频道的诞生,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可谓遍地开花。(www.xing528.com)

电视民生新闻是在政治昌明、经济腾飞、文化繁荣、思维活跃的社会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自1998年湖南卫视播出了改版后的《晚间新闻》,成为中国电视新闻泛娱乐化栏目出现的标志。它以“专门为你讲有意思的新闻”作为节目定位,吸引了大批观众的眼球,彻头彻尾泛娱乐化道路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关注普通人和他们感兴趣的一切大小事情,为晚间电视收视送上了一道“娱乐大餐”。

电视民生新闻充分借鉴湖南卫视《晚间新闻》泛娱乐化的方式,在内容上锁定民众的生存状况、活动空间、居住环境,关注与老百姓生活、生产、生存等息息相关、对民众有影响的事件及信息,在形式上广泛运用娱乐元素和娱乐手段,满足民众的猎奇和参与心理以抓住观众的眼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