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毕业考试阅读测试题设计案例

小学语文毕业考试阅读测试题设计案例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福建省安溪县教师进修学校林婧影小学语文毕业考试阅读测试题的设计,必须以第三学段的课程目标和六年级语文教科书为依据,关注命题设计的信度和效度。阅读试题的设计要关注不同层次的阅读能力的考查。试题的数量不要过多,不要琐碎,不要肢解文章,要关注开放性试题的设计。(三)文意把握与要点概括型文意把握与要点概括型也是近年小学毕业考试阅读测试的一个重点。

小学语文毕业考试阅读测试题设计案例

福建省安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林婧影

小学语文毕业考试阅读测试题的设计,必须以第三学段的课程目标和六年级语文教科书为依据,关注命题设计的信度和效度。下面,从考试内容、短文选择、命题策略、题型示例四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考试内容

小学语文的阅读考查,应着重考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领悟文章表达的一些方法。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理解的考查,珍视学生阅读作品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重视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二、短文选择

为防止学生死记硬背课本答案,阅读选文要选择来自课外的。短文的选择,一是要体现价值导向,要具有强烈的思想性、人文性和时代性,含义隽永、文字流畅优美,在引导学生感受深刻思想内容的同时,还能体验语文文字所承载的审美意蕴;二是既要适合第三学段学生的阅读,又有适合于考查第三学段阅读能力的命题点。

三、命题策略

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目标中,提出了对叙事性作品、说明性文章和诗歌阅读的具体要求。因此,考试中要关注上述三种文体的考查,特别是前两种文体的考查。阅读试题的设计要关注不同层次的阅读能力的考查。试题的数量不要过多,不要琐碎,不要肢解文章,要关注开放性试题的设计。在设计开放性试题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编制科学的、评分操作性强的参考答案和评价标准。

四、题型示例

(一)词语理解型

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是小学毕业考试阅读测试的一个重点,不考词语的死记硬背,而是能根据语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词语理解测试命题点的选择,往往是内涵丰富、有利于表达文章主旨的词语。常见的命题形式有:根据文意,写出某词的意思;写出某词在语境中的具体所指;写出某词的近义词或反义词;用文中的某个语句表达某词的意思等。

(二)句子理解型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也是小学毕业考试阅读测试的一个重点。所谓重要的句子,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难懂的句子;使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内涵丰富的句子;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统摄全篇,即人们常说的文眼或者是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常见的命题形式有: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话的深刻含义;从文中看,某句话指的是什么;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

(三)文意把握与要点概括型

文意把握与要点概括型也是近年小学毕业考试阅读测试的一个重点。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必须对多方面的信息或对象进行辨别并加以选择,然后对筛选出的信息或对象进行重组、概括并将它们融为一体。常见的命题形式有:概括某段段意或全文主要内容;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文章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的,或者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

(四)思想感情体验型

思想感情体验型也是近年小学毕业考试叙事文阅读的主要题型,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必须深入文本内容,体验文本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常见的命题形式有: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短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说明。也可以结合某个重点语句来命题。

(五)表达方法领悟型

课文的表达技巧是丰富多彩的,小学不要求系统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而是引导学生领会课文的某一方面的写作方法,对主要与次要、事物与环境、过渡与照应、外表与内心、细节描写等表达方法,可以作为测试命题点。

这种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有:文中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请赏析“……”这句话;某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六)开放型

1.联系“举例”题

比如,“……”这句话内涵丰富,可多角度理解。请结合你的成长经历和感受,举一例来说明。

2.情境“假设”题

这类试题以“假设”“如果”“假如”为特征词语,替学生虚拟某个身份、某种立场或某个思考角度。这类题充分利用考生在考场上的阅读背景,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对阅读材料中的心理活动的体会和情感的体验。这类试题有利于考查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比如,假如你是文中的某某,你会怎么做?

3.“启发”感悟题

“感悟”“感受”“启发”“收获”“体会”等是该类试题的特征词语。比如,短文中的某某(主要人物)给了你什么启发?又如,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

4.推断想象题

这类试题可以根据文本的空白处设计问题。比如,请想想文中事情发生的环境;请写出文中某人什么事情前的心理活动;文中的事情还会怎样发展,请展开想象并写下来;文中省略了某方面的内容,请把它补写出来。也可以是类比联想题,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

五、阅读测试题二例

【短文1】

瓢虫的战术(www.xing528.com)

有些动物在我们之前就了解了植物是如何自卫的。例如,墨西哥的瓢虫在吃西葫芦(一种有毒的植物)的叶子时,会小心翼翼地在叶子里先咬出一个圈,只留出几个狭窄的附着点,这时叶子的形状有点像一张邮票。之后,它就可以呆在圈中央,悠闲自在地吃起来。这样一来,信息就很难通过被分割成一半的叶子进行传递,分割的叶子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变得有毒。第二天,瓢虫重新开始玩弄它的伎俩,不过是在另一片叶子上,而且距第一片叶子六米多远。

食草动物的习性也可说明,某些像非洲羚羊这样的食草动物大概也明白这一点。非洲羚羊从来不久久地呆在草地的同一个角落或对同一棵树的叶子猛吃。它们好像小口小口地吃,从一个地方吃到另一个地方,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只要还有它们觉得是开胃的草或叶子,它们决不会在开始用餐的地方结束这一餐饭。也许它们领教过植物的反击机制。当它们在同一棵植物上猛吃,或者在同一地方的草上吃的时间太久,植物就会大量地产生丹宁或蛋白质

植物进化的历史并没有因此结束,它们仍在继续,而人类还有许多要向它们学习的东西。这使得野生的或培养的植物种类的加快消失更富有戏剧性,因为耕种植物也同样面临着威胁。我们正在对耕种植物进行冒险的基因实验,今天任何人都不可能评估出它的长期后果。

1.“第二天,瓢虫重新开始玩弄它的伎俩。”“瓢虫的伎俩”是什么?

2.“使得野生的或培养的植物种类的加快消失更富有戏剧性。”句中的“戏剧性”的意思是什么?

3.墨西哥瓢虫为什么每次只吃半叶的西葫芦叶子?

4.非洲羚羊为什么从来不久久地呆在草地的同一个角落或对同一棵树的叶子猛吃?

【短文2】

父亲是煤

夜里醒来,我又想起了父亲:矮矮的,走路一瘸一拐的,那张因长期劳累而发黄、满是皱纹的脸,严厉得有些吓人的目光……

我的家里很穷苦,为了供我们兄弟几个读书,父亲每年冬天都要上县城送煤,挣那么可怜的一点儿钱。寒假里的一天,我随父亲去送煤。大半夜,我们就爬了起来。外边正刮着西北风,我和父亲都穿上厚厚的棉衣,戴上大狗皮帽子,西北风还是直往肉里钻,冷得厉害。马蹄子踏着冰冻的路面,冒着火星子,发出清脆的响声。我坐在煤上,一边听着马蹄声,一边想着心事,过了一会儿,便在车上不争气地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我醒了,天已经亮了。我想坐起来,但不能,身上沉甸甸的,再往车下一看,惊呆了:父亲没穿大衣,穿着笨重的大头鞋跟在车后跑。我费劲儿地坐起来,一看,身上盖了两件大衣,我终于明白了……再看父亲,我鼻子一酸,眼泪差点儿掉下来。我赶忙跳下车,把大衣给父亲披上,吆喝住牲口,并对父亲说:

“爸,你上车坐会儿吧,我赶车。”

“把大衣披好了,你刚睡醒,可别感冒。”父亲气喘吁吁地说。

“我不冷,爸,你快把大衣穿上,别冻坏了。”我帮父亲穿上大衣。

“没事,人老了,不怕冷,就怕你们年轻人冻坏了,落下毛病,这可是一辈子的事。”父亲跺着冻麻的脚说。

我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怕父亲看见,赶忙转过身去……“父亲!”我从心里喊着。等晚上回到家里,父亲就支持不住了,发起高烧来,我的泪更忍不住了。这就是父亲啊!有哪一种爱能有父爱这么宽厚、这么深沉呢!

寒假结束了,父亲送我去赶火车。他背着我的大旅行包,弓着腰,在崎岖的山路上吃力地走着。听着父亲急促的喘息声,我急忙跑上去,说:“爸,我拿吧。”父亲放下包,用袖子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又把包拿了起来,说:“我拿吧,过一会儿你还要赶火车。”说完,又吃力地走,我又追了上去。此时,我忽然发现,我的个子比父亲高了!我的心又难过起来,眼睛开始变得模糊。“父亲啊父亲!”我想不下去了,我低下了头,泪水流了出来,洒在崎岖的山路上……

火车开动了,我坐在椅子上,紧闭着双眼,努力地不把头探出窗外。我怕看见父亲那瘦小的身影,怕看见那依恋、期盼的目光……火车越开越远,父亲的身影在我的脑海里变得越来越高,像一座山那么雄伟、那么高大。

父亲是一块燃烧的煤,而我是接受热量的一分子。

我又想父亲了……

1.短文的开头是“夜里醒来,我又想起了父亲”,结尾是“我又想父亲了……”从“又”字你体会到什么?

2.把短文中有关流泪的细节描写的用“_”画出来,并体会句子里蕴含着的情感。

第一次流泪:

第二次流泪:

第三次流泪: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作者用煤比喻父爱,你会用什么比喻父亲或母亲对你的疼爱呢?

来源:瑞文网

点评

案例的作者首先从“考试内容”“短文选择”“命题策略”“题型示例”四个方面,阐释了自己设计小学语文毕业考试阅读测试题的基本思路。然后,作者对两道阅读测试题进行了具体设计。《瓢虫的战术》一文设计了四道测试题。其中,第1、2道是考查学生联系语境理解词语的能力,第3、4道是考查学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父亲是煤》一文也设计了四道测试题。其中,第1道是考查学生联系语境理解常用词语的表达作用,第2道是考查学生对细节描写表达作用的认识,第3道是考查学生把握文意和归纳概括的能力,第4道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的能力。阅读测试题的设计是小学语文毕业考试命题的重点,应当引起小学毕业班语文老师的高度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