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卡伯莱WASP文化认同:教育史学前沿研究

卡伯莱WASP文化认同:教育史学前沿研究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多元文化视角来看,这主要是以美国白人族群事迹为基本故事的美国教育史,美国WASP主流文化与价值得到极度宣扬与褒奖。卡伯莱的教育史故事成为主流文化与价值强声的同时,不自觉地忽略甚至在无形中压制了美国教育史上的“他者”影像与声音。从卡伯莱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以及他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热衷,可见卡伯莱所谓“同化”最终还是以WASP文化为旨归。

卡伯莱WASP文化认同:教育史学前沿研究

卡伯莱及其《美国公立教育》是美国传统教育史学的重要标志,讲述了一个以美国公立学校为主角,以教育历史进步为基调的颂歌故事。从多元文化视角来看,这主要是以美国白人族群事迹为基本故事的美国教育史,美国WASP主流文化与价值得到极度宣扬与褒奖。美国有色人种的声音与形象在卡伯莱的教育史故事中的分量十分有限,处于从属与边缘的地位。卡伯莱的教育史故事成为主流文化与价值强声的同时,不自觉地忽略甚至在无形中压制了美国教育史上的“他者”影像与声音。卡伯莱书写的美国教育史故事的意义与价值在传递某种教育史事实的同时,也影响和塑造着不同美国人的身份认同。这是一个具有卡伯莱标签特色的美国教育史多元文化世界,一个为主流文化与价值喝彩,张扬盎格鲁一致性的教育史故事的世界。利用事实为背景来描绘美国教育演进的图景,把握美国教育发展的精神,是卡伯莱的信条。在对“美国教育精神”的把握上[22],卡伯莱无疑是将其与美国民主生活联结起来了。卡伯莱的《美国公立教育》给出的一个结论是:美国教育,尤其是美国公立学校教育,建构了美国的优势文化,奠定了美国的民主生活。卡伯莱的《美国公立教育》最后呈现的是一个代表美国白人主流族群心声的故事。美国公立学校制度创立过程中的民主派战胜保守派,是美国民主生活方式的胜利,也是美国多元文化的主流与前进方向。

卡伯莱的《美国公立教育》没有对美国教育历史中的族群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当然,卡伯莱敏锐地看到了20世纪前后美国移民给美国社会特别是美国教育带来的深刻变化与迫切要求,这方面的教育史书写可以说是卡伯莱最接近美国族群关系问题的地方。正是在关于美国部分移民与美国教育关系的有限笔墨里,卡伯莱表达了其族群文化的价值立场。根据卡伯莱在书中的描述,他当时认识和关切到了美国的众多少数族群。在卡伯莱眼里,这些少数族群首先是来自欧洲的白人少数族群,其中尤以来自德国、爱尔兰和意大利的移民为主。在卡伯莱的美国公立教育历史进程的漫长画卷中,德语与路德教派的学校是一道不容忽视的风景,此外,天主教学校与来自爱尔兰和意大利的移民关联紧密;卡伯莱给予了这些来自欧洲的老移民和新移民一定的历史地位。在《美国公立教育》一书中,“同化”一词是直接使用的。同时,卡伯莱的教育史书写时代,正是美国话剧《熔炉》火热后的时代,卡伯莱显然同意“熔炉”的基本主张,即实现美国的民族同化。基于民族同化观念,卡伯莱坚信欧洲移民在美国社会的熔炼是一种可能的希望与将来,其中,公立学校将切实发挥出它的建设性功能。从卡伯莱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以及他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热衷,可见卡伯莱所谓“同化”最终还是以WASP文化为旨归。(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