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微博实名制:困惑与挑战的解决之道

微博实名制:困惑与挑战的解决之道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背景下,2012年11月,北京市出台了对微博实行实名制监控的地方规章。(二)对技术可实现性的担忧除了对微博实名制的法律依据提出质疑,还有一些人从技术、成本、程序等角度对微博实名制的可操作性提出了质疑。此外,网络上流行的身份证号码自动生成器也对微博实名制构成了威胁。盗用他人身份证号码在微博实名制实施过程中将成为普遍现象。王四新认为,微博实名制的缺点之一是其对运营成本的要求。

微博实名制:困惑与挑战的解决之道

微博是新浪公司于2009年开始运营的一款社会化媒体产品,由于新浪具有丰富的网络媒体内容运作经验,新浪微博采用名人战略获得了成功。2010年以来,新浪微博已经在类似产品中获得了先发及规模优势,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社会舆论集散地之一,具有极强的用户黏性。新浪微博开始在中国舆论史上扮演重要角色。正是由于微博表达的政治性较强,同时兼具匿名性和自组织特性,在微博舆情事件中第一时间确定消息来源及发言者身份,是有关方面孜孜以求的目标。

在此背景下,2012年11月,北京市出台了对微博实行实名制监控的地方规章。自2012年3月16日起,微博强制实施实名注册制度,前台的用户名昵称不受影响,但后台必须实名认证,没有实名认证的用户将被强制拦截,不能再发言、转发。这是北京对2011年底《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的进一步落实,规定中明确微博的个人注册信息需要使用真实身份。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的微博业务都属于规范之列。对于这一规定,社会人士产生了剧烈的舆论反弹。

(一)对微博实名制合法性的质疑

网友“上海行政和民生律师”(2011)认为微博实名制不符合法律规范:“当前北京市的规定,是不合法的。规定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而制订,以上皆非法律。且其生效于2000年9月,那时无微博,不能成管理微博法律依据。”他还以《立法法》《行政许可法》《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北京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监督办法》等为依据,做出了法律技术分析:“北京市的这四个部门出台的该《规定》到底有没有权来规定所谓的‘微博实名制’?该《规定》的内容越权非法,且这只是个位阶非常低的行政文件,发布后还要进行备案,在备案审查阶段还可能因其非法性而被撤销。”

王四新(2012)认为微博实名制很可能违宪,并且实施程序必须公开、正义。“微博实名制的合法性基础,至少从宪法第35条的规定来看,很可能是有问题的。服务提供商、政府管理部门会借此而获得更大的控制微博用户的力量,而大量用户的身份信息等便会直接在公权力机关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手上。这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问题的关键之关键在于:谁能保证服务提供商和管理部门不滥用自己的权力?最应该深究的是这些实名数据干什么用?谁能用?怎么用?需要通过什么样的法律程序用?我不反对实名制,但必须制定一系列的法律说清楚这些问题,明确围绕这堆数据的政府、运营商、个人的权利和义务。要制定法律就制定完整的。否则,后果很可能非常不堪。”[29]

而在之后的国新办发言人的答记者问中,明确表明微博实名制有法律依据,但是并未详细说明。总的说来,微博实名制属于一个行政规章,它存在的问题也是我国互联网政策的通病:①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之间存在着利益相关性,出台这个政策的部门就是管理部门,存在着部门利益的痕迹;②立法层级低,而且一定程度上与较高层级的法律冲突;③程序不够透明,谁也不知道这个规定是如何出台的,市民也没有机会参与听证;④缺乏配套法律,如果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和信访法没有出台就直接出台这一法规或带来严重社会后果。

(二)对技术可实现性的担忧

除了对微博实名制的法律依据提出质疑,还有一些人从技术、成本、程序等角度对微博实名制的可操作性提出了质疑。特别是在韩国网络安全拟取消网络实名制,以及我国2011年底的用户信息数据库泄露事件之后,微博实名制的安全性就值得疑虑了。

很多人认为,微博实名制时机未到,国内欠缺维护信息安全的技术和法制基础,即使是第三方管理用户信息也可能导致外漏;可操作性不强,缺乏有效的诚信机制和信息核查体系,保证后台实现真正的实名;实名制不应该是自上而下强制性的,应强调公民自愿,真正实现言论自由。此外,网络上流行的身份证号码自动生成器也对微博实名制构成了威胁。盗用他人身份证号码在微博实名制实施过程中将成为普遍现象。

王四新(2012)认为,微博实名制的缺点之一是其对运营成本的要求。[30]如果将维护现在的可实可不实的状态确定为一个基数,包括运营商的成本包括处理违法信息的成本。政府要强行让运营商对每一个用户的资格进行审核的话,其运营成本会有大幅度的增加。这对于运营商提高服务质量来讲,显然起到的是阻碍的作用。

目前微博实名制的实现主要是以手机实名制为基础的,采用身份证号码与手机绑定的方式进行验证,但是这种方法比较常规,很难像户籍制度那样由国家权力机构强行实施,更何况假户口的存在也不在少数。

(三)对微博表达权的担忧(www.xing528.com)

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实施微博实名制“受较大影响的人士估计有四类:①被当局列入黑名单的异见人士,他们将更难使用不同名字注册账号;②想公示地方官员劣迹证据(例如公款消费账单、淫秽照片等),又担心被打击报复的网民;③利用微博打击政治对手的体制内‘深喉’;④想发牢骚又不愿意负责任的民众。其中,真正人数庞大的,当属第四者”[31]

与Twitter相比,微博之所以在中国如此受重视,现在围绕是否实名又引起如此大的争议,很大程度上是由传统媒体在公共领域社会表达功能上的缺失引起的。这也是中国很多用户并非将微博视为虚拟世界,而是现实场所的原因。微博中不仅只有谣言和事实,还有观点。缘于观点认同的差异,实名者未必能言,不实名者言未必是禁言。实名制只能说明我们对言论自信心不足。谣言不可能彻底消失,不要将谣言归结于微博;并不是不追究造谣者的责任,对个人的伤害当然要去追究,只是这与微博实名与否并无关联;谣言是言论自由的副产品,不能为了谣言而损害言论自由。

王四新(2012)认为,微博实名不实名,涉及人们借助这个平台说话的时候,是不是有选择说话方式的自由。如强行实名制,就没有以匿名的方式说话的自由,而一旦无匿名方式说话的自由,许多想讲又略微有点担心的话,就很可能“胎死腹中”——实名制不是让人讲更多的话,不利于微博形成“开放、自由和充满活力”的言论生态。[32]

网络匿名表达是一种需要被保护的公民权利,我国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国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对于中国社会特定的发展阶段来说,网络是一个重要的公共意见的表达渠道。尽管实际上并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匿名,但是网民自认为处于匿名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他们的表达会更自由。虽然由此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是自由表达下的互联网在中国社会的民主进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社会化媒体实名制会带来网络审查,既包括他人的也包括自我审查。刘海龙(2012)指出,“实名认证乃至最近实施的实名制,会使表达真实意见的成本越来越高,无形之中加大了用户自我审查力度。‘少惹麻烦’的心态会造成真实意见被压抑”。[33]个体公民相对于国家机器的力量来说非常渺小,在此等威慑力量之下,如果没有相关法律的强制性保护,公民难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四)网络实名制相关研究

在我国,传媒业存在着国家法团主义现象,除了传统媒体全部国有化,政府还通过牌照制度、白名单制度等方法整合和收编商业传媒机构。网络媒体崛起之后,以四大门户网站为首的商业网站对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构成了挑战,国家、公众、市场三方利用媒体和互联网互相监督。商业媒体依靠用户的流量来获取广告,商业利益驱使它迎合受众对政治信息的需求。但是政府又控制着互联网基础设施包括电信网络,以及一些专门的内容运营牌照资源,同时又通过专项治理行动来规训主流商业网站。

关于国家、公众、互联网的三者关系,在既有的研究中对互联网的“技术赋权”主要有三派观点:第一派是大多数中国学者的意见,认为互联网对社会赋权,为公众提供了表达利益诉求和监督国家的话语空间;第二派以海外学者为主,认为互联网是对国家进行了赋权,认为政府通过直接管理ICP和ISP等“中间人”就可以对互联网进行有效治理;第三派的代表观点来自郑永年(2014),他认为国家和社会在网络空间中并非零和博弈,他认为互联网在国家和社会之间进行了相互赋权和改造,二者都从互联网的发展中受益。

传统媒体的表达尺度经过“把关人”的重重过滤,进入社会化媒体时代之后,网络言论生态的复杂性大大增加,国家想方设法削弱其复杂性,实现对网络言论的有效监控,而网络实名制被视为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胡凌(2010)对网络实名制的法律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34]巢乃鹏(2009)对南京大学百合社区实名制前后的敏感话语比较研究发现,BBS的实名制并没有带来敏感词言论的比例下降。[35]何威(2011)发现水木社区实名制引发了校园BBS用户的社会行动与抗争。由于校园BBS是由官方教育机构举办的,需要服从政府的领导,而新浪微博则是市场行为的产物,或许相对有较大的言论自由。[36]在既往的研究中,一般认为市场化媒体是中国言论的一种解放性力量。那么,运营商在微博实名制政策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它的利益何在?

由于微博实名制涉及政治、商业、文化等多方面的传播关系,本研究选择了它作为个案展开研究,收集了这一政策实施前后一年间的质性数据展开分析。这些数据主要来自对新浪微博的参与式观察、用户访谈和观点摘编。本节的研究问题是:一项互联网政策的出台与实施过程中,起到推动和阻碍作用的因素有哪些?背后又有何利益考量?其成败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可以吸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