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玉顺的生活儒学研究成果

黄玉顺的生活儒学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余治平很高兴参加黄玉顺教授这本《爱与思》的新书发布座谈会!我最早关注他的“生活儒学”,是因为他的一篇文章《“生活儒学”导论》。黄玉顺教授主讲的那一次,是在2004年底,那时候他还在四川大学呢,特地从成都飞过来,讲他的“生活儒学”。大家以这种方式开始关注黄玉顺和他的“生活儒学”。

黄玉顺的生活儒学研究成果

余治平

高兴参加黄玉顺教授这本《爱与思》的新书发布座谈会!我最早关注他的“生活儒学”,是因为他的一篇文章《“生活儒学”导论》。那是十三年前,2004年的冬季,在中国人民大学开会,十几位年轻儒学研究者聚在一起热议这篇文章。那场讨论是由干春松教授主持的,他那时候还在人大哲学系工作。那时候,我则在中国社科院博士后。当时北京有一批青年学者,有的是副教授,有的则是刚刚毕业不久的博士。干春松有本事,他善于跟企业家打交道,弄来一点赞助,牵头搞了一个“青年儒学论坛”。这个论坛的基本做法就是,让某个人提交一篇文章,预先把电子版发给大家看看,到开会的时候,大家把他驳得体无完肤、漏洞百出。当时,陈明在中国社科院宗教研究所工作,还没调到首师大呢。他订了一个规矩:只说坏话,不说好话。在会上,主讲人经常被搞得很狼狈,话很刺耳,很有如坐针毡的感觉,但事后想想,则对我们每个人的学问都很有帮助。我觉得那个形式真的是蛮好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才叫真正的学术批评,恭维话、场面上的话是很少的。大家“坐而论道”一通之后,在人大食堂二楼餐厅吃一顿饭,然后散伙,各自回家。黄玉顺教授主讲的那一次,是在2004年底,那时候他还在四川大学呢,特地从成都飞过来,讲他的“生活儒学”。人大张志伟教授和我作了主要点评,然后大家分别发言“批判”。我记得,那天来的人比较多,会议室是坐满了的,论坛平时吃饭都是一桌,但那天晚上是两桌。从会议室到餐桌,气氛都很热烈,话题经久不息。大家以这种方式开始关注黄玉顺和他的“生活儒学”。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www.xing528.com)

现在的中国哲学界还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批评,许多人都喜欢听好话,不喜欢人家批评一句,总把对自己提出不同意见、批评意见的人当敌人,而不当朋友,还记仇。久而久之,大家都不说真话,恭维太多。甚至,自己为自己的书写个书评,然后再冠上别人的名字发表出来以造势而博得名利者,也不在少数。但黄玉顺教授从来都是真诚欢迎学术批评的,每有新作都要召开座谈会,花钱请人来批评,态度非常谦逊,也经得住批评,锲而不舍地请大家“说坏话”,所以很值得表彰。做学问,就要这样才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