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融合与互动:青春的故事世界

融合与互动:青春的故事世界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关青春的“故事世界”的完整建构,往往以其他媒介为上游,而以电影的呈现为下游,这与电影高昂的制作成本和商业风险有很大关系。青春片为这场建构带来的是最具感官具象性的文本,将有关青春的核心情绪放大并固化,进而纳入可供商业化的类型框架,在社会文化层面与当下现实世界进行对接和同构,最终完成兼具商业性、当下性的文本建构,令故事世界得以完满。

融合与互动:青春的故事世界

叙事学家戴维·赫尔曼用“故事世界”这个语汇来探讨跨媒介的叙事内容。他将“故事世界”界定为“由叙事或明或暗激起的世界,包括无论是书面形式的叙事,还是电影、绘图小说、手语、日常对话,甚至是还没有成为具体艺术的故事……‘故事世界’是被重新讲述的时间和情景的心理模型”。[2]跨媒介叙事研究,不是只埋头于文本的改编细节研究,而是从改编研究拓展为一种对“故事世界”的更宽泛的讨论,关注多个文本之间的互文和共同建构,看重跨媒介转换背后隐含的社会文化思考。

有关青春的“故事世界”的完整建构,往往以其他媒介为上游,而以电影的呈现为下游,这与电影高昂的制作成本和商业风险有很大关系。青春片为这场建构带来的是最具感官具象性的文本,将有关青春的核心情绪放大并固化,进而纳入可供商业化的类型框架,在社会文化层面与当下现实世界进行对接和同构,最终完成兼具商业性、当下性的文本建构,令故事世界得以完满。(www.xing528.com)

当然,多文本、多层次的融合共生也是跨媒介叙事的常见生态。《后来》的歌曲与刘若英的短篇小说《过年回家》衍生出青春片《后来的我们》,电影衍生出又一首流行歌曲:五月天的《后来的我们》,这就是对“故事世界”核心情绪的循环生产和消费。而《夏洛特烦恼》,从开心麻花话剧到电影文本,形成广泛热度后再反哺话剧本身,是又一个循环再生的典型形态。在保证相同的故事框架和核心情感之后,话剧的时效性比电影更强,最当下的网红话语和桥段会与时俱进的置换过时的笑点设计,而电影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却远超话剧,为话剧更长久的再生,全国更广范围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这就是跨媒介的融合,青春,在这场融合的狂欢中成为被多种媒介循环往复书写、消费的情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