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的小学教育及毕业早,江西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

我的小学教育及毕业早,江西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的小学教育是在江西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读的,因我在学校里跳了一级,所以10岁时就毕业。五十余年前陈、苏两先生即认为我国应在国内多培养研究人才,不能专靠外国留学生,因之训练学生在毕业前要有独立读书及读论文之能力,每个学生在四年级时必须选一教授给他或她一德文或法文书及一篇体现学科最近发展的论文读,学生轮流向全系教员作演讲报告,报告次数要依学生人数多少而定。

我的小学教育及毕业早,江西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

我3岁时,父亲将我们一家连祖母一道由雪舫村迁往南昌市居住。我的小学教育是在江西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读的,因我在学校里跳了一级,所以10岁时(1926年)就毕业。毕业后进江西省立第一中学,那是我父亲任教的学校,当然是很好的。我于1932年高中毕业后,就要升大学。那时江西省没有大学,要去投考省外的国立大学,竞争很激烈,同时政府在发展工业,甚鼓励中学毕业生到大学去读工程。我先去武汉,后去上海投考几所大学,我都是报考土木工程,但都未获录取。在这些学校未出榜前,我在上海看到浙江大学杭州第二次招新生的广告,我决定去杭州一试(第一次招考是在杭州和上海同时举行,但我那时在武汉不能参加)。那时我已知浙大有陈建功苏步青两大数学家,而我又酷爱数学,所以报考数学系。我那次数学考得很好,被录取了,从此我就在数学大道上寻求真理。

陈建功

苏步青(www.xing528.com)

陈、苏两先生授课时全用浙江官话口授,学生笔记,特别是苏先生调节口授之速度适当,使学生可全部记下来。有人或会以为此种教授速度必太慢,实际上每堂课所授之材料会使人意想不到之多。五十余年前陈、苏两先生即认为我国应在国内多培养研究人才,不能专靠外国留学生,因之训练学生在毕业前要有独立读书及读论文之能力,每个学生在四年级时必须选一教授给他或她一德文或法文书及一篇体现学科最近发展的论文读,学生轮流向全系教员作演讲报告,报告次数要依学生人数多少而定。那时每年学生人数不多,大致每隔两三周便要作一次报告。在报告时若不幸被老师找到错误,而当时又不能回答时,则下周必须重新报告。此种情形也常发生,陈、苏两先生甚注意此两报告,特规定此两报告必须及格,否则不管该学生其他成绩如何好亦不能毕业。

1935年秋季起我是大学四年级生,我选了苏先生做我的导师,他叫我读克莱因(F.Klein)的《高等几何》。那时的德文确实写得很好,非常文学化,因此不易读。关于论文,苏先生选了一篇那时刚在美国数学会会报上发表的关于二次曲线的一新射影特性的论文。到该年12月我不但将该论文报告完毕,并且继续那篇论文的题目自己做了一篇,后来我的这篇论文登在1937年的浙江大学科学报告上,一般那报告上的文章都是教授用西方文字写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