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兰州教育史话下册,中医进校园活动推动学生习惯养成

兰州教育史话下册,中医进校园活动推动学生习惯养成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联合区教育局、卫生局,开展“中医进校园”活动。省级课题“以‘雅行’为依托促学生习惯养成的行动研究”和德育副校长姜文俊负责课题“古诗文诵读与学生品德教育融合的研究”都是结合学生活动进行的。学校评选“雅行小天使”,以学习促雅,以活动导行,考核两操、卫生、行为规范等学生的日常行为。让学生不断完善,日有成长。近五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上千人次。

兰州教育史话下册,中医进校园活动推动学生习惯养成

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如何让城乡儿童快速融入集体?如何增强学生的体质?如何开展雅行教育,同步幸福成长?如何养成学生的读书习惯,落实课程标准要求达到的课外阅读量?……为切实解决一个个难题,学校决定继承传统,精办活动,突出特色,人人参与,以活动育人。

政教主任顾晓琴围绕“流动人口子女与本地学生融合性研究”课题,开展“夸夸我的家乡”等活动。孩子们热情洋溢地介绍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激发了孩子们热爱家乡的情感,促进了相互的了解与融和。

学校联合区教育局、卫生局,开展“中医进校园”活动。安排“中医在我身边”活动周,通过关于中医的国旗下讲话、学生人手发放一册《中医三字经》、流行病预防知识普及等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了祖国的传统中医文化,学会了健康生活

省级课题“以‘雅行’为依托促学生习惯养成的行动研究”和德育副校长姜文俊负责课题“古诗文诵读与学生品德教育融合的研究”都是结合学生活动进行的。分年级落实培养“六雅”阳光儿童的目标:低年级以“行为雅行”迈好成长第一步;中年级以“学习雅行”迈好学习第一步;高年级以“生活雅行”迈好人生第一步。学校评选“雅行小天使”,以学习促雅,以活动导行,考核两操、卫生、行为规范等学生的日常行为。让学生不断完善,日有成长。

王怀玲老师的《我是武汉小导游》、马克华教师的《画出心中的美》等德育课,渗透巧妙,鼓励学生们树立自信心,感受生活中的美,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受到了教育和熏陶。

通过“心理健康周”“心语信箱”“心理健康讲座”“校园广播站”“国旗下讲话”“成功父母成长讲堂”、校报《颐校风铃》、校刊《颐校风帆》、心理健康小报《怡雅畅心园》等方式,宣传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拥有健康心理的意义。如在一、二年级开展的“蛋爸蛋妈大行动”团体活动中,学生作为保护者体验责任感,体验生命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学生在护蛋过程中培养了耐心,在行动目标中学习管理自己的行为,发展了意志品质

“走进军营,快乐生活”是每年最具特色的共建活动之一。同学们参观军营,看队列队形表演,将爱国教育渗透于社会实践中,把严格纪律约束与提高自控能力结合起来,身心接受全面的洗礼。

学校已举办了11届读书节,并不断创新,做到了届届有主题,班班有特色,人人都参与,个个有收获,让学生在《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宋词、《论语》等经典诵读中接受熏陶。同时,开展体育节、艺术节、英语节和科技节。(www.xing528.com)

2009年百年校庆中,以“千封信寄给50年后的校友们”的独特方式庆祝。主持人将一个透明空箱子抬到舞台中央,请全校1000余名学生,把他们写给50年后小朋友的1000多封信全投进去。师长们用封条封住投信口。主持人请所有来宾作证,箱子里封存的1000多封信件50年后才能打开。这种独特的庆祝,既有对50年后小朋友的美好祝愿,更有对自己的期许与激励。

学校文化墙

学校为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每周五下午开设5大类26门雅趣校本课程,基本包括了少年宫和校外培训机构的项目和内容。例如:绘画类有彩绘儿童画版面设计,习字类有毛笔字钢笔字、铅笔字,手工类有航模、民间刻纸,体育类有田径篮球乒乓球垒球羽毛球象棋围棋,艺术类有舞蹈、合唱、课本剧表演,特色类有心理疏导、小记者、播音主持,等等。教师据特长参与教学,学生不分年级、班级,根据兴趣或特长,自主选择,走班学习。这样,学生的特长与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做到了养长扬长。

学校重实践,养雅习;读经典,修雅行;勤引导,润雅德;丰富多彩的活动开花结果。

近五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上千人次。学校获得了第十一届中国基础教育系统年度课改成果大赛组织奖,甘肃省围棋级位赛优秀组织奖,兰州市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西固赛区艺术表演类一、二、三等奖,兰州市航模比赛综合二等奖,兰州市第十二届“现场作文”先进集体,第八届兰州市读书节组织奖等。

古树新枝,回想这所创建于清宣统元年的百年老校,由建校之初的教师1人,学生10人,平房2间,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与严谨治校,现在已成为教育科研的基地、名师成长的乐园和英才辈出的摇篮。

高雅洁净的校园、儒雅乐研的教师、博雅善思的学生、优雅尚学的家长、雅趣横生的课程、雅致精细的管理,“雅文化”正以西固城第一小学为圆心,辐射到家庭、社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