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旅游线路设计的文化意境:《旅游文化学》独特成果

旅游线路设计的文化意境:《旅游文化学》独特成果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旅游主体的演变是旅游线路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面对中国国内文化旅游体验方式的同质化趋势严重的问题,在文化旅游景区的路线设计中可以运用文化体验模式,再现历史情景,在创新与创意中追求文化旅游开发的差异化,通过特色打造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旅游线路设计的文化意境:《旅游文化学》独特成果

旅游线路为旅游活动提供了方向和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者对某旅游产品的欣赏和理解程度。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代的探险家和商人们就是早期类型的旅行者。在中世纪,旅行者们在欧洲各古代文化名城之间游历,欣赏各种宏伟的建筑、大教堂以及精美的艺术品,他们的足迹构成了大旅行或游学(the Grand Tour)的线路。作为一种提高教育与文化素养的体验,游学在16世纪至19世纪(这个时期可称为“游学时代”)深受欧洲(尤其是英国)上流社会精英们的欢迎,其旅程包括巴黎都灵米兰威尼斯佛罗伦萨罗马那不勒斯等。参与游学的人的旅行线路是固定的:从巴黎经罗纳河下游河谷进入意大利北部,游览罗马和那不勒斯,然后取道德国莱茵河西部地区和低地国家(即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返回英国。游学的时间从16世纪中叶的需40个月到19世纪中叶需4个月长短不一、各不相等。这一旅行的参与者在不同时期也各不相同。早期的旅行者往往是一些有土地的英格兰贵族,但是到了18世纪晚期,律师、医生、银行家和商人开始热衷于游学。而此时的贵族们则早就开始探索葡萄牙、希腊以及近东国家和地区了。到了19世纪中期,游学开始得到早期美国旅游者的青睐;直到20世纪初,这种旅行方式才传到中国的一些高级知识分子中。今天,大量的冒险探索型旅游者沿着西非贩奴线路、亚洲丝绸之路、东南亚国家庙宇之路以及拉丁美洲的阿兹特克文明和玛雅文明之路旅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属于现代版的游学型游客。

游学为当时的旅行者及后来的跟随者提供了一条颇受欢迎的旅游线路,而许多当时位于游学线路上的城市至今仍是现代文化旅游和遗产旅游的热点,诸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英国的伦敦塔和斯特拉福德莎士比亚故居等。这些文化遗产已成为驱使旅游者前往一个国家的主要动机。表5-1展示了沿着游学线路旅游的现代旅行者与当时旅行者在各个方面的区别:

表5-1 沿着游学线路旅游的现代旅行者与当时旅行者之对比

资料来源:巴特勒(1997年)[6]

从游学时代到今天,旅游已经从少数贵族与商贾的行为发展成为大众化、普及化、全球化的行为。旅游主体的演变是旅游线路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在进行路线设计之初,要根据各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特征锁定潜在的旅游者群体,分析该群体的生理特点、教育程度、文化背景、消费指数、兴趣爱好等,再依据这些信息设计安排景区内的旅游活动以及预期可能参与的对象类型,从而得出科学的旅游路线规划方案。

具体而言,对自然景观进行旅游路线的规划和设计时,必须满足以下三个要求:第一,路线的规划设置必须与自然景观、自然生态相协调;第二,必须满足旅游活动的需要;第三,应具有自身的特色和协调的风格。由于自然风景区是以观赏自然景观为主的风景名胜区,因此作为景区的路线和设施规划,应以强调自然景观的真实性、完整性为首要,各类人工设施作为开展旅游活动的辅助性设施,应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不可喧宾夺主。也就是说,各类人工设施既不能破坏原始的自然景观和自然生态,亦不应成为新的人文景观。在景区内设计制定旅游线路时,要根据审慎适度的原则,确保各类人工设置的路径和设施在不影响景区原有资源特色的情况下满足其自身应具有的服务功能和美学要求。

在人文旅游景区内进行旅游路线的规划和设计时,要注意突出景区的人文特色。可以以一个文化主题为主线,引导旅游者对该景区进行深入的参观和了解。面对中国国内文化旅游体验方式的同质化趋势严重的问题,在文化旅游景区的路线设计中可以运用文化体验模式,再现历史情景,在创新与创意中追求文化旅游开发的差异化,通过特色打造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例如,设计一项文化体验之旅,如“三国之旅”,第一步要提炼出一个鲜明的文化主题,即“游三国线,品中华文化之精髓”。这一主题必须是顺应时代方向的、能够唤起广大人群共鸣的主题,能够在历史、文化和审美方面塑造出具有高度价值和欣赏意义的文化形象。每一种文化都是一部跌宕起伏且丰富多彩的画卷,文化旅游开发的核心资源就是其文化内涵,而有关的历史、传说和故事都是项目策划创新的主要源泉。通过实景演绎和活动策划,可以使游客在愉快的体验活动中认识文化的历史、文化以及审美等价值。

在产品设计和游憩方式设定等方面秉承互动化体验的原则,在凝练文化主题的同时将风情场景化、文化情境化,使旅游者在参与中进行自己的、唯一的、值得回味的感受,达到身临其境和感同身受的效果。游客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体验除了对文化本体的体验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的整体感受,实现一种精神层面的感情诉求和亲和力的延伸。

博物馆类的文化旅游景区当中,不妨摒弃传统的陈列形式,打造以游客为本的文化展演体验模式,使冰冷生硬的展览展示向互动、开放的动态展示转变。例如,可以增设一些互动项目,让旅游者近距离触摸甚至使用一些展品或者仿制品,从而把参观变成一种交流、娱乐活动。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建立虚拟体验系统。旅游者在科技馆天文馆和各种博物馆中可以通过高科技手段以仿真的形式体验在虚拟的历史场景中漫游,甚至可以选择扮演一定的角色,与他们仰慕的历史人物来一场面对面的交谈,来一次零距离接触。在这个深度体验的过程中,参观者切身感受到了穿越时空的乐趣,同时,历史和科学知识也以生动的形式进入参观者的脑海之中。这类寓教于乐的方式尤其有利于吸引儿童和青少年的兴趣,因此这一类型的路线设计应该考虑到儿童和青少年游览者的身心特征。

旅途结束之际,作为对难以忘怀的旅程的留恋,或者向亲朋好友展示和馈赠的需要,旅游者通常会购买一些纪念品。如上文所述,在旅游文化开发过程中,旅游纪念品文化的开发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现阶段,中国旅游业已经走上了由单纯的观光游览向休闲度假转变的产业升级阶段,传统的旅游商品开发模式自然应该更新换代。随着体验旅游时代的到来,游客更希望购买能将“体验过程”的“记忆”留作纪念的独特旅游商品,所以单纯的手工艺商品不再能满足旅游者对旅游纪念品的心理需求。在体验式的消费中,消费者并没有购买到任何实物,而只是购买了“体验”本身。随着消费活动的结束,消费者留下的是对“体验”的记忆。这时,旅游者想要购买的纪念品实际上是对这次体验经历的一个物化,也是体验过程的一个延长。设计者可以利用旅游者的这一心理需求,设计出具有崭新创意和个性的旅游纪念品,确保游客的参与性在旅游纪念品中得到了独特的体现。以美国米高梅电影主题公园为例,在这个公园中常常有工作人员在游客中捕捉镜头,在游客与电影人物相拥而嘻时,或者在被恐怖场景吓得惊恐失色时,工作人员不失时机地拍下了这些珍贵的镜头。随后旅游者可以在公园的纪念品商店当中看到自己的照片,如果满意就付钱将照片带回家去,如果不喜欢自己在照片中的形象,也不需要花费一分一毫。今天,“真人秀”节目风靡全球各大电视台,那么设计者也可以借鉴这一思路,将旅游线路设计为一幕幕场景剧,通过梳理当地的历史故事与典故,设计出众多角色供旅游者挑选参与。每一名旅游者既是演出者又是观赏者,再将体验过程拍摄下来。旅游者可以选择购买这出由自己出演的独一无二的剧作的DVD,无论供自己观看娱乐,或者赠送亲友,都是一件十分特别的纪念品。

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发体验型文化旅游线路,构建旅游路线的体验文化,是旅游路线设计中的新兴思路。这一思路体现的是使旅游者从被动观光到主动参与体验的创新发展模式。只有富有创造激情和想象力的旅游线路设计,才能使旅游者获得更丰富更愉快的旅游体验,真正做到让旅游者在休闲游乐的活动中增长见识、感悟历史、体会不同文化,从而使旅游产品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阅读材料(1)

中国敦煌艺术

(资料来源:吴晗主编.《名胜古迹史话》.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

郭宗纾

一、沙漠里的艺术宝库

坐上兰新铁路火车向西北驶去,出了嘉峪关,你就会看到绵延千里的祁连山和浩渺无垠的大戈壁。再往西走,由安西折向西南,就到了甘肃省最西边的一个县——敦煌。

汉代时,敦煌县是敦煌郡的治所,该郡和酒泉张掖武威同称为“河西四郡”。古代从内地经新疆到印度、波斯等国家,都要经过敦煌。现在的敦煌县城是清代雍正年间修筑的,在旧敦煌遗址的东面。

敦煌全县的面积虽然不算小,可是绝大部分都是黄沙漫漫,只有县城周围和南湖一带有一些耕地和可以放牧的水草地。从敦煌县城的南门向东南走去,是个平缓的坡地。大约25公里的路程,就进入一道深而且宽的河床,一条清澈的细流,沿着这道河床缓缓流过,消失在沙碛中。原来的唐代,这里曾经是一条名叫大泉的大河。在河床的东面,是起伏不平的砂丘;河床的西面,是平均高度达17公尺的陡壁悬崖。崖壁上密布着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像蜂窝一样的洞窟,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这些洞窟,最早的有四世纪的遗物,最晚的是14世纪开凿的。

莫高窟的景色很美,前面所说的那条泉水的两旁,白杨和柳树丛生,摇曳多姿。洞窟的对面是赭红色的三危山,和窟前的绿柳相映成趣。

莫高窟的崖壁属于玉门系砾岩(也叫第四纪岩层),这是由许多鹅卵石和沙土混合而成的地质。因为质地比较松脆,又长期受到风沙的侵蚀,有些洞窟已经崩坏,可是这里仍有大批精美的塑像和壁画被保存下来。

莫高窟的洞窟,创建于公元4世纪的十六国时代,经北魏、隋、唐、五代、宋、元各代的陆续开凿,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壁画和彩塑的艺术宝库。公元7世纪,是莫高窟的全盛时代。绘满了壁画和装配着彩塑的窟龛数目达到一千多个。因为经过长期的风沙侵蚀和人为的破坏,以及岩石风化所引起的坍塌和流沙的掩埋,保留到现在的洞窟只有492个了。尽管如此,现在莫高窟的南北全长仍旧有四华里,洞窟上下相接,最多的有四层。根据洞窟的分布情况,可以分作南北两段。洞窟绝大部分集中在南段,占据的崖面约1000公尺。北段的洞窟低小,只有很少几个洞窟留有壁画。

据粗略的估计,莫高窟的彩塑有二千四百多个,影塑(先用模型塑好,然后贴在壁上,看起来有点像浮雕)、小千佛还未计算在内,其中有两个大佛像高达三十多公尺。

壁画的数量就更多了。据计算,如果把492个洞窟的壁画展开有45000平方米,连接起来长度差不多可以达到50华里。另外还有五座唐宋的木造窟檐建筑,是我国现存古代建筑中珍贵的标本

公元1世纪左右,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由于佛教在社会上的传布,佛教艺术也随着发展起来。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显示出中外文化交流的迹象。古代的艺术家巧妙地把时代风格和外来艺术的精华融入固有的艺术传统,创造出具有新的民族特色的卓越艺术品

所谓“敦煌艺术”不止莫高窟一处,还包括属于同一系列的西千佛洞(在敦煌西南的党河北岸)和榆林窟(安西县南的踏实河的两岸)以及水峡口的小千佛洞等。这几个地方都属于汉代的敦煌郡,不过在洞窟规模、作品数量、艺术成就和保存完整的程度上,都不及莫高窟,所以这里只介绍具有概括和代表全部敦煌艺术的莫高窟。

二、各个时代的洞窟

我们知道了莫高窟这些不平凡的经历之后,让我们来看看洞窟是怎样的吧!

莫高窟的洞窟,都开凿的悬崖绝壁上,是专门供佛教徒瞻仰礼拜的。洞窟里面有彩色的塑像,窟顶和四面的墙上绘满各式各样的绘画和装饰图案。

北魏的洞窟是莫高窟最早期的洞窟,位置大都在南段的中心。以后各代的洞窟,就是从这里向左右发展的。

北魏洞窟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作两种:一种洞窟是长方形的,洞窟的中心稍偏后一点,有一根方形的柱子,一直通到窟顶上。方柱的四面凿出浅浅的龛,龛内塑着佛像。洞窟的外面还有一个“人字坡”顶的前室。另一种洞窟是正方形的,洞窟的中心没有方柱,在四周的石壁上凿出许多排列整齐的小型佛龛。窟顶像个倒放着的斗,叫做“藻井”,藻井上画的是图案花纹,装饰十分精美。

隋窟的体制大致和魏窟差不多,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洞窟仍旧有中心方柱,不过柱上只有三面凿龛,一面没有龛,中心方柱的前面仍旧是人字坡顶。另一种洞窟是方形的,正中间有方形的坛基,可以安置佛像。隋窟和魏窟一样,也有前室,不过现在大都已经崩坍了。

唐代是莫高窟的黄金时代,初唐的洞窟就有非常雄伟的气魄。唐窟的规模比过去更大,洞窟都是正方形的,中心的方形柱子已经完全取消,在洞窟的后壁凿出一个较深的佛龛,好像一间房子,彩塑的佛像就安置在里面。唐窟的窟顶也一律改成覆斗形,中间是方形的藻井,这样就显得更庄严、更美观了。

五代和宋初有许多洞窟规模还要大,窟顶仍旧像覆着的斗一样,窟顶的四角都画上了四大天王像。窟中央偏后一点,凿出一座大扇屏,上面一直通到窟顶,下面的佛座很大,上面安放彩塑,后壁还可以绘整幅的大壁画。

宋代以后,洞窟形式的变化就少了。元代的洞窟有的在窟内中央安置着阶梯形式的圆坛,四周有壶门彩绘(壶门里绘出彩画),算是比较特殊的形式。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唐宋时代木构窟檐和廊道的建筑。古代的匠师们在很高的崖壁上凿出一个个的洞窟以后,又巧妙地把木构建筑和洞窟结合在一起。现在保存下来的还有唐末、五代和宋初的窟檐五处,是我国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的重要资料。

三、栩栩如生的塑像

莫高窟的艺术作品数量非常惊人,在现存的492个洞窟中不但保存着无数宏伟瑰丽的壁画,同时也保存着数以千计的优美的彩塑。

古代雕塑家们继承了前代的优良传统,吸取了外来艺术的有益部分,把希望和美好的理想都集中在他们创造出来使人信仰的、崇拜的神像上。他们在塑造技巧上有很高的造诣。

早期的洞窟都是一佛二菩萨的三身组合。北魏以后逐渐演变,到隋、唐时就出现了一铺七身或九身的群像组合。这些彩塑的艺术遗产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保留到现在的彩塑佛像共有2411个。按时代分:北魏塑像有729个(包括456个“影塑”),隋塑像有318个,唐塑像有442个,五代塑像有39个,宋塑像有187个,西夏塑像有8个,元塑像有4个,清塑像有684个。

这些彩塑因为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又受到洞窟崩坍和风沙的侵蚀,再加上后来帝国主义分子的盗窃和破坏,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不过就保留下来的塑像来看,虽然有的颜色已经剥落,像身已经残缺,可是保存完整的也还有不少。这是我们研究祖国古代彩塑艺术的宝贵资料。

泥塑所采用的材料,除几个巨大的高达三十多公尺的石胎泥塑(在凿窟时留出佛像的大体形状,外面再加泥塑)外,其他一般都用木头作身架,外面用谷草包扎,小的也有纯用芦苇、谷草或芨芨草(戈壁滩上的一种野草)捆扎身架的。塑泥一般都用两层,里层用草泥做胎,外层用麻刀泥或纸浆泥、棉花泥等。塑造完毕,等泥干了以后,再用粉彩加色,就完工了。

这里的每一个彩塑,都显示着我国古代的雕塑匠师们的智慧和卓越的创作才能。他们在极简单的工作条件下,用自己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各个时代不同风格的彩塑。虽然这些彩塑是为宣传佛教而创作的,但是由于它们大都取材于现实,因而形象极为生动,个个栩栩如生。

莫高窟里最早的是魏的彩塑,表现题材比较简单,有佛、菩萨、交脚弥勒等。塑像的体格比较高大,面貌清瘦,前额宽阔,鼻梁平直,眉眼细长,发是波纹状的,衣服的折纹紧贴在身上,风格朴实健壮。因为受到印度艺术的影响,在技巧方面还保留着石雕的手法,没有充分发挥泥塑特有的自由伸展的性能。像275窟的交脚弥勒塑像,是北魏早期彩塑中比较完整的一个,很有代表性。彩塑的用色是土红、石绿、石青、黑白等色。

到了隋代,彩塑像的形式渐渐有了变化,改变了北魏“秀骨清象”的作风,塑像的面部变得丰满起来,鼻梁低了,耳朵下垂而且变大,衣折的线纹也变得柔和而真实,很富于民族的风格。这时佛像的颜色也比北魏华丽,不过还有头大身小、脸部呆板的缺点。

唐代是塑像最盛的时代,大致可以分作初、盛、中、晚四个时期段,各个时期的塑像艺术风格也各不相同。初唐的塑像改变了隋代头大身小的毛病,代之以健康丰满的面形,比例适当,精神焕发,衣折更加流畅。盛唐时,塑像的面相显得更加慈祥和蔼,似乎极愿接近人间、帮助人们。塑像的形象和比例,肌肉的解剖,人物个性的刻画,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铺佛像或一组佛像都有其相适应的神情面相体态。如:本尊的严肃、仁慈,阿难的朴实温顺,伽叶的沉着,菩萨的文静矜持,天王的威武强壮,力士的凶猛暴烈。中唐时的塑像,在写实技巧方面更有进步。突出的是194窟的菩萨塑像,有着高高的发髻,圆圆的面庞,绣满花朵的菩萨衣服和帔帛(用丝绸做的披肩)自然地垂叠着,微微张开的眼睛和深陷的嘴角,透露出微笑的、妩媚的表情。如果说这是宗教上的“神”,不如说是唐代一个中年妇女美丽的造像。同窟的力士像,是个佛教的守护神,昂头张嘴,完全是现实世界中一个结实勇敢的壮士。这个塑像运用了夸张手法,以肌肉的紧张和暴露的青筋,表示了威严、勇猛的性格。到晚唐时期,塑像已经失掉了磅礴的气魄,但是彩塑技巧的水平仍然很高,留到现在的优秀作品也不少。

莫高窟最大的几个塑像,也是在唐代完成的。像130窟的佛像高26公尺,就是在山崖上先凿出躯体,外层再加泥塑上色的。这个大佛像的外面还凿通了三层崖壁,才把这个佛像掩蔽起来。另外像96窟的佛像高达33公尺,外面修筑了一座九层楼才把它罩住。这些都是很珍贵的雕塑艺术遗产。

五代以后的彩塑虽然还承袭着唐代的形式,但是已经失去了内在的生命力,面部和体态都显得呆板,衣服也显得笨重。因为五代时群雄割据、互相混战、佛教艺术也不如前代繁盛。

到了宋代,由于国家基本统一,封建经济有了相当高度的发展,但是到了后期,敦煌一度被西夏占领,佛教艺术也逐渐衰退。当时佛像的彩塑比之五代,更显得呆板生硬,衣折也过于笨重,色彩也变得单调了。

元代的彩塑留下来的不多,技巧也没有宋代的纯熟。

明代因为封闭嘉峪关,关外几个县都荒废了,莫高窟也没有明窟和明塑。

清代的塑像虽然很多,但是技巧一般都很低劣,好的作品只是极少数。

阅读材料(2)

西方神话与宗教旅游

(资料来源:范毅舜著.法国文化遗产之旅.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1版)法国好友菲利普的家位于索恩河(Saone River)畔、圣尼斯尔大教堂(Church of Saint Zizier)边,我只要从他这间有几百年历史的公寓跑出来,就可看见富维耶(Fourviere)小山丘和位于山顶上的富维耶大教堂。这座美丽的城市就像菲利普一样,温厚而低调。因为菲利普的关系,里昂几乎成为我在法国的家乡。我踏遍旧城区的每条大街小巷,就连附近的商家都已认识我,热情地向我问好。

另一种乡愁

单身的菲利普在年前因为癌症复发,不愿惊动别人,悄悄地辞世而去……

当时在地球另一端的我,事后才辗转得知。至今,我仍持有菲利普家的钥匙,不过,那已是个回不去的家。菲利普就像有数千年历史的里昂,历久弥新,在我心中永远难以忘怀。

容我在陷入自身情绪太深之前,尽心地介绍这座连菲利普都万分喜欢的城市。

罗马与宗教史

里昂位于法国中部,若从首府巴黎搭乘子弹头列车前来只要两个小时,便捷的交通,使这座法国第二大城的政治经济地位日益重要;与巴黎不同的是,这座美丽的城市没有喧扰的国际大都会气息。

古老的里昂几乎绕着罗马及宗教史打转,这些历史轨迹为此地留下众多遗迹,尤其是热烈的宗教信仰,更使这里拥有近五十座大小不一的教堂。

根据正史记载,里昂在中古时期是意大利境外教皇最常拜访的城市:天主教有两次重要的会议在此召开;忙于组织十字军的约翰八世教皇曾于787年来到里昂;乌尔班二世是为与德皇作战,于1095年来此;英若森六世在里昂整整待了7年。

富维耶大教堂

位于富维耶山丘上的白色富维耶大教堂(Basilique Notre-Dame de Fourviere),造型十分怪异,是19世纪最前卫的建筑,有些里昂人称这座教堂为“德国蛋糕”。它虽然没有悠久的历史,却成为今日里昂的地标,与古罗马剧场只有几步之遥,恰巧形成一古一今的强烈对比。由于有不少富有特色、建于不同时期的古迹,1998年,联合国文教基金会组织将里昂旧城区列入人类遗迹之林。

公元前44年,恺撒大帝的将领朱利安·恺撒在索恩河西岸的富维耶山丘,建立这座古老城市,如今此地仍保有大批傲人的古罗马帝国遗迹,其中最壮观、占地最广的是约在公元前15年、奥古斯都皇帝时代所建的罗马剧场。

两座古罗马剧场

古罗马人向来会享受生活。里昂有两座古罗马剧场:较大的那座不时上演脍炙人口的喜剧,如今剧场虽列为遗迹,仍会定期举办大型演出;较小的环形剧场紧邻大剧场,建于2世纪,约可容纳3000名观众,主要用来举办音乐会和朗诵诗词。(www.xing528.com)

罗马帝国衰亡后,这座城市的繁荣随之消退。到了8世纪,查理曼大帝派遣具有政治头脑的笛瑞笛主教前来,他重新整顿已成废墟的里昂,并制定出行政系统。罗马帝国后至法国大革命前,里昂几乎是贸易家、商人、布尔乔亚阶层所组成,除了后来得势的王权外,里昂最高的权力拥有者,是无所不在的教会。这段丰富的历史,使里昂拥有近五十座大小教堂。其中几座在浩瀚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圣马丁教堂(Church of Saint Martin)就是里昂旧城区最古老的教堂,这座原属于本笃会修道院的罗马式教堂,约建于六七世纪间,金字塔状的钟楼相当有特色,简单庄严的内殿更常为法国文人所赞颂。里昂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当属隔着索恩河相对的圣让大教堂和圣尼斯尔大教堂,在查理曼大帝时已具规模,而今则是15世纪以火焰式风格兴建。教堂正面的、北面的钟楼顶端以粉红砖块装饰,中间门廊为文艺复兴时期所建。至于正面南塔则是19世纪增建。教堂内殿为哥特火焰式风格的极致代表,蕾丝般的石刻装饰,使教堂有股轻快的感觉。

两座哥特式教堂

圣让大教堂位于富维耶山脚下,这座拥有宽广前庭广场的教堂约建于12~14世纪间,教堂边的小圣堂建于17世纪。教堂正面为哥特式风格,可惜门廊上的雕刻在16世纪被胡格诺教徒所毁。大教堂有源正13世纪的彩色玻璃,和相当有水准的石刻。此外,这里还有一座建于16世纪的天文钟,这座天文钟在每天正午十二点,以及十四、十五、十六点都会报时。曾有谣传说制作这座天文钟的大师,在为斯特拉斯堡(Strasburg)大教堂完成另一座天文钟后,眼睛就被弄瞎,以避免他到别处再去制作如此巧夺天工的作品。

从自由城到抗拒之城

14世纪时,里昂居民群起抗拒主教的治理,终于在1320年成为一座自由城。

里昂在中世纪已有相当的经济规模,与今日的意大利和日耳曼境内各邦国有贸易往来。15世纪时,里昂一年有四次庞大而例行的商业集会,蓬勃的贸易活动使里昂有了商人设立的法院,成为一座有大批外国人居住的国际都会,而意大利几个富有家庭更将大批金钱撒向这座城市。16世纪时,法兰西斯一世与大批随从前后在里昂停留近二十次之多,这些随行的官员包括知名的文人作家,随其而巨作问世,同时拉开了里昂文艺复兴的序幕。

楼台走道绵延到隔街

文艺复兴在里昂留下的最鲜活标记,就是被联合国文教基金会钦点,位于富维耶山脚下的近三百处楼台走道。楼台走道的原文是“traboules”,是拉丁文“Trans”和“ambulave”两字合并而成,有穿行之意,它的主要用途是连接两栋建筑物的通道,类似有顶棚的天桥,有的楼台走道甚至绵延一街之远,为往来的居民遮风避雨。在这些走道中,以圣让街道(Rue Saint Jean)最具代表,褐、黄、朱红色的走道墙壁在光线良好时,极具地中海情调。另一处著名的走道是昔日纺织工业区所在地,这地区的通道上上下下,由一街通往另一街,从一栋建筑连接另一栋建筑,相当有意思,尤其从某些正面看过去,这些走道与墙面,极像一幅幅线条明朗又趋冷色系的抽象画。

宗教战争兴起

对里昂而言,1536年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法兰西斯一世在此建立了纺织工业,30年后整个里昂有将近12000纺织工。但好景不长,正当纺织工业蓬勃发展时,宗教改革兴起导致悲剧性的宗教战争。

1562年,有位粗鲁的大公与他贪得无厌的士兵,在占领里昂的13个月内,不但掠夺了每一座教堂及修道院,更吊死了无数天主教徒;而1572年时,天主教的反扑势力在这里屠杀了近千名的誓反教徒。这场灾难,到了17世纪亨利六世在圣让大教堂结婚时终于告一段落,他和王后在里昂住了将近五个星期。九个月后,路易十四诞生,这是法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来自里昂的国王。1646年里昂市议会的第一块石头奠基,以庆祝路易十四的八岁生日。

城市拓展与革命战火

在18世纪的城市拓展中,里昂有了崭新的面貌。夹在罗讷河(Rhone River)与索恩河之间的沼泽地全被抽干,广大的贝尔克尔广场(Burkert Place),以及众多至今依然存在的建筑也大多完成与此时。可惜这一连串市容改革的真正受益人,却是里昂市富有的既得利益者。沉重的税捐及贷款,几乎拖垮了里昂的经济,随着经济的衰落,罢工接踵而至。1788年,五万名的纺织工就有两万名丢掉饭碗,低沉的气压加上庞大的人口压力,里昂终于免不了被法国大革命的战火波及。这场战争除了在里昂留下血腥的记忆,更造成空前的破坏,随着路易十六被处以死刑,里昂整整被围城近70天,将近1600人被送上断头台。

向圣母祈求和平

19世纪初,里昂曾有段短暂的和平岁月,但随着拿破仑军队垮台,大批失业人口又在里昂揭起了革命的旗帜。1870年10月,当普鲁士进军法国时,众多里昂居民徒步登上富维耶山寻求圣母庇护,当时的总主教向圣母立誓,只要里昂免受普军进攻,将在山丘上建立一座更大更美的教堂来敬拜圣母。

1872年12月7日,教堂的第一块石头在山丘上奠基,这座大教堂在19世纪无神论盛行的法国实在是个异数,甚至有人以“鼓吹迷信”来嘲弄兴建者的动机。几经风雨,这座巨大的白色教堂终于落成,它融合着19世纪各种新颖式样,不论内外皆金碧辉煌,令人眼花缭乱。纵使在外观上被讥为“德国蛋糕”、内部被视作好莱坞剧院,富维耶大教堂都是里昂市最伟大、最醒目的地标。这座大教堂为新拜占廷式风格,当初是为献给圣母而建,然大教堂正中圆顶的巨大雕像,却是《圣经》中贬抑魔鬼的大天使长圣米歇尔。

已成为里昂市中心地标的富维耶大教堂,是研究19世纪宗教艺术和思潮最好的代表作品。虽然古老的教会仍陷入新旧冲突,然而这一切不易为人所觉知的焦虑,却不经意又呕心沥血地表现在大教堂的内外形式上,充满一片“新”意。

法国埃菲尔铁塔

浴火重生

20世纪初,里昂的人口跃升至50万,许多重大工业,包括:铁路装备、化学、摄影工业在此间兴起,而促使这一连串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来自政治的安定。自1881年至1957年间,里昂只换了六位市长,而其中一位市长在位时间竟然长达半个世纪。

历经动荡不安的历史和惊天动地的改革,里昂在法国境内享有“抗拒之城”的美誉,并拥有浴火重生后的美丽,尤其是被罗讷河及索恩河贯穿的旧城区,大批文艺复兴式的建筑就在河的两岸及富维耶山丘,从富维耶大教堂的平台广场俯瞰里昂旧城区,红色几何方块的屋顶及土黄色的建筑,像极了一幅现代感十足的拼贴画。

里昂的天上与人间

除了现有的历史陈迹,里昂更是法国中部最重要的文化之都,例如:式样新颖的里昂歌剧院(Opera Nationale de Lyon)为世界级歌剧院;以皇家修道院改建的美术馆,其重要程度仅次于卢浮宫。

和一般的文化古都不同,里昂至今仍相当活泼并充满生活情调,新颖的地铁、数条只能徒步的商业区、索恩河畔的每周书市、大部分为阿拉伯人设摊的成衣集市,都为这座城市增添无限情趣。伴随着动荡的历史岁月,从古罗马到信仰时代,经历十八九世纪宗教改革的人文思潮激荡,如同经年流水不断的罗讷河与索恩河,每年都有翠绿新芽自河畔古树萌芽,生机勃勃。里昂旧城区虽然迟至1998年才跃登瑰宝之林,仍然当之无愧。

里昂人极富幽默感,除了对自身文化有着无比的骄傲外,更不时地对许多事物加以嘲弄。以富维耶大教堂的内观而言,有人为它的俗丽嗤之以鼻,有人却为之疯狂着迷,以好莱坞剧院与之相似。

这种幽默感也反映于市内著名的壁画艺术,在离市议会不远处的一座建筑外墙上,绘有不少里昂的“名人”,其中包括著名的《小王子》作者圣埃克苏佩里和电影发明者卢米埃兄弟。这些几可乱真的人像,在天气和光线条件好的情况下,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仿佛站在阳台上,像是供人欣赏也像是俯瞰芸芸众生。更有不少淘气的游客,紧贴着墙壁与“名人”摄影留念。

里昂旧城区每年12月8日夜晚,每一扇窗户上几乎都有人点蜡烛,这是来自19世纪的传统。原来,1852年12月8日是富维耶大教堂钟楼顶安装鎏金圣母像的日子,不巧那天雷雨交加,为了瞻仰圣像,有位妇人在自家窗口点上蜡烛,不料带动众人仿效,蔚成奇观,以后每年的这天晚上,万家烛光与天上的星子相辉映,所谓“天上人间”可能也不过如此吧!

罗马遗迹

20世纪中叶,在其他地区谱写新页的历史脚步,意外地再度绕回阿尔勒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整个西欧社会终于有余力及精神,以一种新的态度来重新整理前人的遗迹。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文教基金会成立,总部位于法国,法国趁地利之便投入大批财力、人力,将险些成为残迹的古迹,一座座地复活起来。史料记载,史前时期的阿尔勒地区是片无边际的沼泽地——阿尔勒的古字“Arelate”就是沼泽之意。公元1000年左右,腓尼基商人前来阿尔勒进行贸易,希腊人紧接于后,在这里落地生根,生活了400年。

公元前49年,征服庞培城的恺撒大帝,为犒赏助攻的海军,赐予阿尔勒各种特权,政治经济地位的提升,足以让阿尔勒的建设媲美罗马帝国境内的重要名城。

罗马人向来讲求生活品质,无论在哪里建城,照样要盖神殿、浴室、竞技场、露天剧场。阿尔勒和奥朗日的罗马遗迹就是这时期的产物。

罗马竞技场

建于罗马皇帝哈德良当政时期的阿尔勒罗马竞技场,至今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蓝天之下,历久弥新,仍具磅礴气势。整个法国境内,只有尼姆那座竞技场堪与阿尔勒这座相媲美。纵使昔日风光样貌已不复见,竞技场拔地而升的雄伟的景象,依旧令人震慑。

骁勇好斗是人类的天性,而今的阿尔勒竞技场不再有像罗马帝国时期人斗人的血腥竞技,但每年4月,依旧有来自西班牙的斗牛士前来表演斗牛。那一整个星期,阿尔勒城内万人空巷,洋溢着佛朗明哥的音乐声,斗牛表演的黄牛票有时喊到数百元美金。更叫人吃惊的是,竞技场内四十三层台阶上两万多名观众的欢呼喝彩声,有如平地一声雷,几里地外都可以听到,热闹气氛不输当年的帝国。

文化与文明很多时候不是并行的,罗马人花大把银子,用惊人的建筑技术、艺术装饰盖竞技场,欣赏的却是最残暴的野蛮格斗。历史记载,竞技场除了有猛兽互斗外,还有人兽斗,而最恐怖的莫过于人与人的互斗,为了增添刺激的可看性,罗马人在竞技场上设计许多机关,每经竞技,场内断肢残臂,惨不忍睹。格斗后,工作人员将沾满鲜血的泥土铲平,用细沙重新铺满,迅速恢复场地,以准备下一场竞技。

竞技在希腊时期是一种高尚的运动,到了好战的罗马帝国却变了个样。历史显示,有不少身着华服的男女观众,当年边吃午饭边观赏血淋淋的竞技,兴高采烈,高声为自己的偶像喝彩。

圆形的阿尔勒竞技场,当年皆是以石块所建,切割精确,每一扇几乎一模一样的拱门,竟没有使用任何连接媒材。行走在开阔的走道上,阵阵凉风乱窜于拱门之间,猛一抬头,高耸庞大的石块建筑物在青天之下仍荡气回肠,几乎让人瞬间领会到罗马帝国充满霸气的灵魂与精神。

走出占地广大的竞技场,伟大的遗迹,因为历史的距离,反而变得相当典雅与浪漫。离竞技场不远处,另一个著名的古罗马遗迹——建于公元前30年,有高卢罗马境内“最美丽剧场”之称的阿尔勒古罗马剧场。可惜的是,这座原本可容纳上万名观众的建筑,随着帝国的灭亡、基督信仰的兴起,自5世纪起,大量的石材被天主教会移用为盖教堂的建材。今日的剧场只有凄凉的断垣残壁供后人凭吊。

古罗马剧场

阿尔勒邻近另一座迷你小城奥朗日境内,却有一座约建于公元前30年的古罗马剧场,气势足以与阿尔勒竞技场相匹敌。

古罗马剧场很可能是现今古罗马文明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剧场。这座剧场可容纳近一万名观众,整体结构大致分为:背墙、前墙、观众席。剧场外墙长达103米,高37米,厚1.8米;内墙约五层楼高,原先建有倾斜的屋顶,其上高有升降布幕的支架,演员可以在建有通道的墙面上进出,增加戏剧效果。

依据出土资料推测出原先舞台内墙曾用大量瓷砖、马赛克和雕像,装饰得富丽堂皇,当年富丽的样貌与今日世界一流的剧院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它的声音效果,至今仍获得相当高的评价。只要想想:在没有麦克风的年代,演员的声音能传遍剧场的每个角落,便不能不承认这真是一项了不起的建筑成就。

1931年,奥古斯都塑像于舞台下方的乐池中被发现,1950年被放至现今的位置上,这座高3.55米的雕像,是大型奥古斯都塑像中深具分量的代表作。剧场舞台两侧的墙壁以前也有大型石雕像做装饰,除此之外,这两面墙也是演员进出场以及放置组合道具的地方,侧幕墙面的上层具有存放道具的功能,设计健全,不亚于现代剧场的功能。

罗马剧场全部以石头建造,因为其建材特殊而能屹立近两千年,剧场外观虽残破,人们依旧得以想见公元前后时期,民众盛装前来剧场欣赏演出的盛大场面,只不过曾经于此闪耀的明星已从舞台消失,反倒是这座历久弥新的古剧场,成为历史岁月中唯一屹立不摇的永恒之星。

不像多数至今只能成为露天博物馆的古罗马遗迹,奥朗日剧场自19世纪起,再度恢复例行的表演艺术。坐在两千年前兴建的剧场里,享受精致非凡的表演艺术,美好经验可想而知。

凯旋门

除了罗马剧场,奥朗日还有另一座列入瑰宝——以当地石灰岩所建造完成的凯旋门。这座凯旋门的兴建年代已不可考,长超过19米、宽8.5米,三个拱门里最高达8米,拱门之间以科林斯风格石柱衬托,远观近看,气势十足。

虽然称为“凯旋门”,然墙面所记录的战役全发生于罗马境内,因此其象征意义大过于实质意义——是记录罗马盛世的重要陈迹。

思考题

(1)有哪些因素可以表明人们对文化旅游的兴趣日益增加?

(2)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文化主题的提炼有什么益处?

(3)怎样在开展旅游活动中同时又保持旅游活动目的地的自然与人文的“本真性”?

(4)如何在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品基础上,结合地域文化内涵,设计出文化旅游产品?试举例说明。

(5)试各设计一条中国国内的自然旅游线路和文化旅游线路。

参考资料

[1]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2]郭万平.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楼庆西.中国小品建筑十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4]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8.

[5]Gallois,C.and Callan,V.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Hoboken.NJ:John Wiley and Sons(1997).

[6]A.J.Veal & Rob Lynch.Australian Leisure(2ndEdition).Belmont.WA:Pearson Education Australia Pty Limited(2001).

【注释】

[1]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36.

[2]http://julkaisut.metsa.fi/julkaisut/pdf/luo/7-Lyonwilliams.pdf.2010-5-30检索。

[3]露丝·本尼迪特.文化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415.

[4]袁鹏文.关于旅游产品的文化特征及其可持续开发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09(1).

[5]戴伦·J·蒂莫西,等.遗产旅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16.

[6]戴伦·J·蒂莫西,等.遗产旅游.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11~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