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苏旅游企业品牌问题与挑战及解决策略

江苏旅游企业品牌问题与挑战及解决策略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2015年年底景区数量统计,苏南地区、苏北地区A级景区数量相当,分别占江苏A级景区总数的39.0%和41.4%,苏中地区A级景区数量较少,等级景区集中程度较低,占江苏A级景区总数的19.6%。此外,江苏省大部分景区开发为政府主导,所以,在开发与管理中,跨区域景区的开发与管理受到行政边界的限制,极易引发重复开发、多重标准等问题。

江苏旅游企业品牌问题与挑战及解决策略

1.旅游景区发展地域性差异大

江苏省经济历来以南部为中心,南北的经济差异非常大,因此,决定了江苏省的旅游景区建设南北差异大。同时由于江苏省自然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南部的自然文化旅游资源较北方更丰富、品位更高,优质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苏南地区旅游资源点不仅总体数量上远高于苏北,且存在显著的空间聚集性,优良级资源以块状或线状集中分布于特定区域,造成了现实的旅游景区开发的南北差异,其表现之一就是目前江苏省旅游高等级景区存在明显的空间发展不均衡现象。

根据2015年年底景区数量统计(见表8.7),苏南地区、苏北地区A级景区数量相当,分别占江苏A级景区总数的39.0%和41.4%,苏中地区A级景区数量较少,等级景区集中程度较低,占江苏A级景区总数的19.6%。然而,从等级景区在省内各城市的分布情况(见表8.8)来看,苏南地区5A级景区的数量占江苏省5A级景区总量的75%,4A级景区的数量占江苏省4A级景区总量的50.9%,是省内高等级景区的集中分布区域,苏中、苏北分别拥有5A级景区3家和2家,占江苏省5A级景区总量的15.0%和10.0%,拥有4A级景区22家和62家,占江苏省4A级景区总量的12.9%和36.3%,所占比重相对较小。苏南内部又以苏州、无锡、南京3城市分布最多,共拥有4A级以上等级景区83家,如图8.3和图8.4所示。

表8.7 江苏省A级景区地区分布(2015年) 单位:个

表8.8 江苏省不同等级景区地区比重(2015年)

图8.3 江苏省5A级景区地区分布比重(2015年)

图8.4 2015年江苏省4A、5A级酒店地区分布图

2.景区机制相对滞后,管理素质有待提升

从江苏省旅游景区的体制结构来看,主要以政府投资、经营和管理为主,景区承担了公益性和商业性等多重任务,运营成本较高,加上尚未引入市场化的管理方式与经营理念,旅游景区的非门票经营活动挖掘不够,景区除盈利之外的保护、教育等多种功能尚未得以充分发挥,没有实现旅游景区的价值最大化,造成了资源的闲置与浪费。(www.xing528.com)

体制问题是旅游景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旅游景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问题,许多对旅游景区有开发兴趣和投资意向的投资商也因此受到限制。旅游景区经营权外包曾一度成为被许多地方效仿的上佳模式,有些地方也因此而推进了景区的发展。然而,由于部分旅游资源的公益属性和保护性要求,以及旅游景区往往是多个部门管理,如建设、国土资源、林业文物等部门,使得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成为敏感问题。

此外,江苏省大部分景区开发为政府主导,所以,在开发与管理中,跨区域景区的开发与管理受到行政边界的限制,极易引发重复开发、多重标准等问题。因此,需要建立一种协调机制,为景区管理寻找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以促进江苏省旅游景区的进一步开发。

江苏景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总的来说还不高,从服务的内容和质量上来,尚未普及景区服务的规范和标准,缺乏对景区服务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研究,不少景区存在标识不明显、配套设施较少、经营秩序混乱、工作人员职业意识不强等问题,需要专业人才的精心设计和常态化的培训。

3.景区投融资能力不强,缺乏发展后劲与活力

江苏省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表现出财政投入为主体的政府主导特征,政府部门通过财政安排旅游资源开发与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国家旅游发展基金、旅游国债等相关配套资金,大力扶持各地市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旅游景区资金投入不足,且观念与机制比较落后。旅游基础设施、新产品开发、原有产品升级换代及配套设施整体建设缺乏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资本运作。政府引导性投资、民间资本跟进等尚未形成态势。旅游企业缺乏应变能力和开拓精神。新的投融资观念与管理机制薄弱,忽视品牌打造特别是联合品牌的打造。

但相对于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旅游投资占社会固定资产的比重与旅游产出占GDP的比重不平衡,政府支持的旅游项目较少(偏重基础设施方面),景区建设的资金投入规模、渠道形式与实际需要仍然存在相当的差距,新景区开发、老景区升级及服务设施配套都缺乏充足的资金保障,特别是动辄百亿元的旅游休闲度假区、旅游产业园或旅游集聚区的建设。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旅游产品投资机制缺乏灵活性,对于旅游项目经营的运作理解不够,对于资本运营理念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深入,因此,旅游投融资尚未形成集聚态势和强大态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的改革,社会上积累了大量的投融资资金,这些资金的持有者到处在寻找资金的投向,如何吸引这些资金,将其注入旅游业中去,是江苏省景区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

4.景区多元化经营水平不高,产品营销缺乏深度

目前,江苏景区的旅游产品单一,结构不合理,品牌国际知名度不高,传统旅游产品的相对优势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许多旅游资源的开发仍定位在以观光型产品为主,并且相应的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内部条件、基础设施档次低,接待能力有限,游客的停留时间太短,一日游的比例占得太大。休闲度假旅游和专项旅游开发尚没有形成态势。产品创新不足,旅游发展主要局限于以传统产品进行市场渗透和开发,缺乏体验性和参与性强的旅游景区和具有个性的旅游产品,没有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系列。一方面,不仅不能满足海外旅游者日益变化的需求,也跟不上国内游客甚至是本地游客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也大大影响旅游消费的收入,旅游综合效益不高,旅游收入主要靠门票收入,特别是资源型的旅游景区,如2015年中山陵园、三国水浒园、拙政园周庄5A级景区,门票收入分别占到景区营业收入的80.93%、78.51%、98.82%和87.49%。虽然门票是我国传统旅游景区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在旅游目的地建设中,城市景区门票经济的弱化势在必行。南京玄武湖、中山陵陵寝已免费开放,应总结经验,对一批公益性质强的景区,通过免收门票或降低门票价格门槛,弱化门票经济,以此形成辐射、扩散效应,增加游客的逗留时间与综合消费支出,实现景区由单纯的门票收入增长向社会经济总收入的集约型增长转变,构建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一环,履行景区的社会服务职能。

结合国内外旅游景区发展趋势来看,休闲度假旅游和专项旅游将成为旅游消费市场的新兴热点,未来江苏省旅游景区的开发应注重产品类型的多元化发展,重视体验性、参与性项目开发,拓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全面完善景区旅游产品结构,从整体上形成市场影响力和吸引力,从而带动地方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

旅游景区的品牌形象直接影响景区的竞争力,关系到景区的长远发展。目前江苏景区真正具有溢价能力的品牌还比较少,像深圳华侨城杭州宋城等进行过品牌化探索和旅游综合产业经济发展的景区较少。无锡的灵山大佛建造之初,便提出中国的“东西南北中”五大佛的概念,巧妙地将新建的没有太多底蕴的灵山大佛与天下闻名的乐山大佛、云冈大佛等放到了一个等级,为灵山大佛迅速打开知名度立下了汗马功劳。

旅游景区品牌效应尚未形成。江苏旅游景区虽然数量较多,但较为分散,旅游景区的品牌吸引力不强,品牌效应一般。一方面,一些城市开发的山水风光、主题公园景区,在很大程度上与周边旅游城市有很大的类似性,并且在景区的品牌影响力上不具有任何比较优势。例如,常州品牌知名度最高的天目湖景区是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代表,其在很大程度上与苏州、无锡、上海、杭州等地的产品相似;近期开发的淹城春秋乐园、嬉戏谷,也面临长三角地区众多主题公园的激烈竞争。由于缺乏吸引力够强的旅游企业,江苏旅游景区企业主体不够强大,大型景区企业集团和龙头企业较少,品牌知名度低。另一方面,江苏没有完全对旅游资源进行优势整合,导致品牌效应的弱化。例如,镇江的金山、焦山为国家4A级风景区,虽然金、焦、北固三山作为一个整体申报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但是三者之间没能真正串联起来,缺少有效的整体宣传。景区没有加以整合、贯通,就像散落的珍珠,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