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慧教学平台助力教师发展

智慧教学平台助力教师发展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三剑客”的设计提升智慧微课程教学法是在“云计算”背景下,中小学开展智慧课堂教学实验的产物,它是智慧课堂本土研究的一个创举,是目前我国实施智慧课堂的重要载体。凡是研究过智慧课堂的教师,其专业成长是迅速的。这是因为目前智慧课堂现成的教学资源有限,“三剑客”的设计全靠教师的自主研发,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

智慧教学平台助力教师发展

(一)“剑客”的设计提升智慧

课程教学法是在“云计算”背景下,中小学开展智慧课堂教学实验的产物,它是智慧课堂本土研究的一个创举,是目前我国实施智慧课堂的重要载体。微课程教学法支撑下的智慧课堂,需要教师在课前完成“三剑客”的设计,即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教学微视频等配套学习资源和课堂学习任务单的设计。这些设计对教师专业智慧的发展极其有利,具体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在独立备课中提升智慧备课要备两头:一备教材,二备学生

但是事实上,许多教师在这两点上做得并不如人意,久而久之,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智慧大大退减。

凡是研究过智慧课堂的教师,其专业成长是迅速的。这是因为目前智慧课堂现成的教学资源有限,“三剑客”的设计全靠教师的自主研发,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这就倒逼教师要自主研读教材与学生,提炼所学内容,有效研制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适合学生合作探究的活动。例如,笔者跟踪研究的亳州学院实验小学的谢峰老师在设计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春联》一课时,课前学习和课中学习的达成目标十分清晰,各有侧重,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教材的特点量身定制的。

而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是摘录教参上笼统的教学目标,即使是布置学生课前预习,也没有十分明确的目标,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

再如,实验小学的杨凯老师在讲授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 3 My day-Story time》一课时,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与能力情况,在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每一道题后面都设计了“家长评价”,评价内容根据题目各有侧重,如第一题是完成“一起作业网”中的“词汇练习”,跟读、拼写本单元的词汇,家长评价的项目是准确朗读、知道意思和能够拼写;第二题是根据例子和图片写出合适的短语及中文意思,家长评价的项目是正确写出、准确朗读、知道意思和能够背诵。

“三剑客”的准备需要教师投注精力去研究,所以教师不再是一位不动脑筋的机械照搬现成教案的教书匠,而完完全全成了一位潜心研究教学的专业研究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智慧日益增长则是一个必然结果。

2.在设计问题中提升智慧问题引领、任务驱动是智慧课堂中设计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要点

教师要在任务单中设计有效、精练的问题,要努力通过问题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重点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教师设计问题的过程也是提升教学智慧的过程。(www.xing528.com)

例如,实验小学的闵爱红老师在讲授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一课时,在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第一个学习任务中设计了三个问题:折线统计图中横轴和纵轴各代表什么?怎样绘制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这些问题让学生厘清了概念。

又如,实验小学的高莹老师在讲授作文课《不“说”也是“说”》时,在自主学习任务单中也设计了一些问题:读一读下面这段对话,你发现提示语中哪个词出现得很多?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请你将下面句子中表示“说”的词语圈出来,再想一想,为什么用这个词语来表示“说”?

这些问题都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用不同的词语来替代“说”这个词,并感悟这样写的好处。问题的设计是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脚手架”,需要教师准确解读教材,精准把握教学的核心要点。学生通过问题的引领能进行有效自学,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进而理解与掌握新知识。

3.在探究学习内容研制中提升智慧“智慧课堂”在课堂教学流程上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学生接受课前自主学习的检测(含协作评价),第二步是学生完成进阶任务(含协作评价),第三步是学生进行微项目学习(含协作探究和展示、质疑、阐释)。三个步骤中最考验教师智慧的是微项目设计,因为这部分内容是整堂课学习的高潮和亮点所在,要求能充分体现所学知识与生活应用的紧密结合,且难易程度适中,题目具有开放性,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等。

(二)“主持人”的角色磨炼智慧

在智慧课堂中,教师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他(她)类似于节目主持人,只起到组织、引领、总结、提升等作用。这个“主持人”必须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必须掌握好课堂学习的节奏,该放时放,该收时收,该快时快,该慢时慢。这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学定教。这个“主持人”必须是纵深学习的引导者,在学生困顿时,出场点拨,做学生智慧学习的点化者。这就需要教师要拥有足够的学识和经验把握课堂,引导学生学习,要敏锐地意识到大多数学生存在的困惑,并及时形成解决方案。对于学生提出的预设之外的问题,教师要能准确且快速地做出判断与引导,随时顺学而导。

这个“主持人”必须是临场发挥的点评者,面对学生的表现,不仅要引导他们互相评价,更要在他们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再总结与提升,让每一位学生都加深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这些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现场的表现即兴进行,必须是有血有肉的实实在在的评价,切忌隔靴搔痒、无关痛痒的形式化总结。以此可见,“主持人”的角色倒逼教师在课前要作充分的预案,在教学时要十分投入,时时关注学情,要注意自己表达的言简意赅,而这些都能磨炼教师的智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