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道及其性质-儒家生态文化

天道及其性质-儒家生态文化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易”一名而三义:变易、不易和简易,这三个含义同时也是天道的规定性。《周易》认为天地万物的运行过程是简易,简易是天下万物的道理。天道的这种特性得到了人们的赞颂。《恒》卦指出,天地之道,恒久不已。这说明了天道的永恒性。“恒”也有稳定的含义,永久而稳定是天道的特征。这表明,天道没有属于自己私有的事物,这是天道的公共而普遍的性质。这正表明了天道自然运行的特点。四季的运行表达了天道的稳定性和恒常性。

天道及其性质-儒家生态文化

(1)万物的演化与道体的流行 关于天地万物的演化过程,如前所述,《周易》提出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过程。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提出了无极而太极的生化过程。董仲舒曾经对于天道的变化过程做了一个类似于横截面分析的简洁说明。他说,天地之间的气合而为一,分开说是阴阳,进一步剖判为四时,并列为五行。要之,儒家所说的天地变化过程基本上是一气、二气(阴阳)、五行、万物这样一个过程。程朱提出“道体”的概念来说明天道的总体过程。《论语》记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程子认为,孔子这是感叹道体的流行不已。他说,日往则月来,寒去则暑至,水流不息,物生不穷,天运不已,昼夜交替,这些都与道成为一个整体。这就是天道生生不息,流行不已。朱子赞同程子的看法,认为天地大化流行,往者过,来者续,没有一刻停息下来,这是“道体的本然”。程子、朱子所说,可谓至当之论。

(2)“变易”“不易”与“简易” 《周易》是描述天道的儒家典籍。“易”既指《周易》那本书,也指天地万物的变化过程。《周易》中的语言具有两重意义,一是描述天地万物的变化,一是说明筮法。“易”所描述的天地万物的运行过程就是天道。“易”一名而三义:变易、不易和简易,这三个含义同时也是天道的规定性。“变易”是宇宙过程的基本内容,宇宙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之中,由此形成天地万物和四时。变易是永恒不变的,这就是“不易”;同时,变易也包含稳定的、恒常的现象。比如,春夏秋冬四季之间的交替是变易,但四季都有其稳定性,不会错乱,不会出现春季之后就是冬季,这就是四季变化的稳定性,也是《周易》的不易。《周易》认为天地万物的运行过程是简易,简易是天下万物的道理。所谓“简易”,是指阴阳二气和合而生成天地万物,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需要神灵,也不必圣人来干预。万物都在气的运行过程中获得自己的规定性或同一性

(3)刚健、恒久与无私 《乾·文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文言》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地势都是对天道的说明。健是刚健,天道具有刚健不已、运行不息的特性;万物以及人类都以天道的刚健不息为必要条件而得以生存。天道的这种特性得到了人们的赞颂。据《礼记》记载,鲁哀公问孔子,君子为什么以天道为贵。孔子回答说,君子特别重视天道的运行不息,像日月那样相从不已;重视天道的不闭塞,使万物得以成长;也重视天道的春生夏长、无为而万物自成的特点。《恒》卦指出,天地之道,恒久不已。这说明了天道的永恒性。“恒”也有稳定的含义,永久而稳定是天道的特征。《恒》卦接着说,在恒久的天道之下,日月得以永远地照耀大地,四季得以永远地交替变化,圣人借助于恒久的天道而化成天下,所以,恒而久是天地万物的实际情况。天道自然无为,因而也有无私的特点。也就是说,天道对于万物没有任何偏向,一视同仁。《礼记》中说,天地有三种无私的特点,即天不私覆,地不私载,日月不私照。这表明,天道没有属于自己私有的事物,这是天道的公共而普遍的性质。《易传》更为自然化地说,天道发动、引起和化育万物,却不像圣人那般操心。这正表明了天道自然运行的特点。《中庸》说“诚是天道”。据孔颖达的解释,诚是信,就是说,天道诚信地把自己的特点通过四季表达出来。四季的运行表达了天道的稳定性和恒常性。(www.xing528.com)

(5)“神妙不测” 关于天道的运行机制,在儒家文化中比“一阴一阳之谓道”更为深入的认识是“神”“妙”“神妙不测”等概念。天道的运行表现为四季更替、万物生生不息,进一步讲表现为阴阳的推移;再进一步言之,表现为阴阳相互推移、相互作用的方式、机制或者模式的“神妙性”,即没有形体、没有方所而神妙不测的作用。《易传》说,阴阳相互推移的不可测度性叫作“神”。在儒家自然哲学中,神首先是一种自然性。这就是说,自然的运行是阴阳自身运转的结果,没有任何外在的主宰或神灵。《观》卦的《彖辞》称天地的运行为“天之神道,四时运行而无差错”。“神道”的意思是天道的运行没有主宰,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见其功而不见其形。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说的正是天道运行的这一特点。其次,神的作用没有方所,不落形体。方所、形体都是有形而可见的,神则是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无方”一是说看不见它的处所与作用,二是说神时刻处于变化之中,不常在任何一个地方。“无体”一是说易的变化是自然而然的,不知其所由;一是说易随着变化而变化,不固定于任何一种形体。最后,神表示阴阳变化的极端性和微妙性,不可测度,难以把握。《易传》说“阴阳不测之谓神”,所谓“不测”,指的就是不能进行有形的度量,所以,《易传》又说神比万物奇妙。因为万物都是有形体的,它的变化也是有象可寻的,神却是在形体之外,不可以形诘,不可以象寻的。张载说神是清通的,不可用象来把握它;神的运动是顺畅的,没有什么可以阻碍它。周敦颐曾指出,天地之气妙合而凝,形成人、物。在张载看来,气的本性是虚而神的,神是阴阳之气固有的相互感应、相互作用的性能。具体地说,任何事物由于都是阴阳二气的统一,所以产生了神的作用;又因为任何一物都可以分为阴阳两方面,所以其变化是神妙莫测的。在张载看来,神不仅是变化的状态、性质的描述,还是自然界变化的动力。天下事物的变动都是神发动的结果,这叫“神化”。神化是天固有的性能,只有神能够发动天地万物的变化,统理天下的变动。神在张载的解释中,还不免有形而下的气的色彩。朱子用理来代替神的作用,严格区别形而上和形而下、理和气,这在认识上又深入了一步。王夫之吸收了两人的思想,主张神是“神妙地发动万物的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