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语》中仁的含义与人际关系

《论语》中仁的含义与人际关系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以看出,《论语》中的“仁”首先是“仁者人也”的意思,它既代表着符合人之为人的“人”为仁者之义——这里的仁实际上是指仁义礼智中的仁,是道德伦理意义上的仁;同时它更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里的仁实际上是指“全德之名的仁,是人生的一种精神境界;对于它的讨论,是哲学范围之内的事”[23]。在孔子以前,人与人、人与神之间是“敬”的关系。

《论语》中仁的含义与人际关系

由此可以看出,《论语》中的“仁”首先是“仁者人也”的意思,它既代表着符合人之为人的“人”为仁者之义——这里的仁实际上是指仁义礼智中的仁,是道德伦理意义上的仁;同时它更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里的仁实际上是指“全德之名的仁,是人生的一种精神境界;对于它的讨论,是哲学范围之内的事”[23]。在孔子以前,人与人、人与神之间是“敬”(包括畏、忠、诚等)的关系。但是到了孔子所处的时代,由于社会理性的发展,人对神、祖先神乃至祖先的那种神秘的敬畏之情已经不复存在,所以孔子以“爱”代替了“敬”,将“爱”作为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而在众多的“爱”中,亲爱又成为其中最基本的爱,因此孝悌之情成为孔子仁学思想的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孝悌之爱本身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血缘之爱,它是一种自然的情感,不需要某种外在的依靠。也就是说,人与父母兄弟之间的关系是人生在世所直接面对的第一种“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也是人所无法改变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一种爱的关系。如果人与父母兄弟之间的这种纯粹的关系无法建立起来,那么要在其他的关系中建立一种爱的关联就无法实现,故而孝悌之爱是最基本的爱,也是为仁之本。

综上所述,孔子在“仁者人也”中所宣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其他的关系,而就是爱的关系,因此“仁者爱人”的思想便成为“仁者人也”的核心,由此“仁者爱人”也成为了“仁”的更为根本的含义——这意味着一个能够爱人的人才能成为仁者,反过来说,一个仁者必须是能够爱人的人。(www.xing528.com)

而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只不过是爱的具体表现,或者说只有心中有爱之人,才能真正做到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