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代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在高校教学的现状

新时代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在高校教学的现状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传统武术中,击技是其主要内容,而其本质特征就是攻防击技性,这些才是广大学生喜爱它的原因。中国传统武术内容过于丰富中国传统武术的内容非常丰富,可是由于高校只有有限的教学时间,因此显得教学任务很重。

新时代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在高校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内容现状

1.教学内容单一

我国的传统武术种类繁多,据粗略统计,我国拳种有129种之多,还有很多雷同拳种、小拳种等,除此之外,更有不计其数的体系不完整的功法与套路。虽然如此,但是,现在我国高等院校在传统武术的课程设置方面,所涉及的拳种很少。这非常不利于传统武术在高校中的发展,以下三点是导致我国高校传统武术教学内容单一的主要因素。

(1)国家为高校的传统武术教学制订了专门的教学大纲

通常情况下,各普通高校传统武术的教学内容都是棍、太极拳、剑、拳等初级套路,这就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进行教学的结果。在中国传统武术中,击技是其主要内容,而其本质特征就是攻防击技性,这些才是广大学生喜爱它的原因。但是,由于存在武术教学大纲,导致教师只能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来完成教学计划的制订。在教学过程中,一般也只对动作的规格和外形比较注重,传统武术的攻防积极性则被严重忽视,导致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荡然无存。

基于上述情况,教师应该努力将教学大纲带来的局限性克服掉,并且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出组合动作少、简单实用的攻防动作,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最终达到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的目的。

(2)高校传统武术教师多为高等院校的毕业生

由于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是高校传统武术教师的主要来源,并且他们所受的教育内容几乎相同,这也是导致教学内容单一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教学内容方面,与传统武术相关的教学很少,导致学生的愿望无法得到满足,从而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高校的传统武术教学内容依旧停留在以竞技武术套路为主的教学模式上,这对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从而导致应付完考试就不再继续学习了,根本没有起到健身的效果。

(3)中国传统武术内容过于丰富

中国传统武术的内容非常丰富,可是由于高校只有有限的教学时间,因此显得教学任务很重。为了将教学任务完成,各大高校教师只能选择在有限的时间内安排所有的教学任务。本来,高校学生对传统武术就不是很了解,再加上繁重的学习任务,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这些对传统武术的传播非常不利。

2.重视教学实践,忽略理论课教学

在传统武术教学内容中,传统武术理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学生理解技术,以及学习视图知识来讲,传统武术理论的教授具有很大的益处。由于大学生具有比较高的理论层次与认知能力,因此,在传统武术理论教学方面,应突出一定的特定使其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目前,很多普通高校的传统武术理论教学课的课时数太少,甚至没有,究其原因,是因为多数院校没有对武术理论课的严格考核要求。可是如果理论课安排得较少,就会导致授课质量的下降,由此说明,高校及教师并不重视理论课的教授,从而导致我国大学生缺乏传统武术理论知识。

从大学生认知传统武术的途径中,就能够反映出理论的缺乏。大学生中的大多数是通过书籍影视等途径来认识传统武术的,而通过自学传统武术教材,通过理论讲授来认知传统武术的非常少。与此同时,由于影视、书籍中对传统武术的描述过于夸张,导致没有办法体现出传统武术本身的真正内涵,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理解传统武术造成了影响。除此之外,大学生的视图能力较差,也是他们很少通过视图自学来认知传统武术的原因之一。因此,各高校应该高度重视传统武术理论内容的教学。

“教师教、学生学”一直以来都是高校传统武术教学的主要形式,而主要的教学内容也是传统武术套路技术教学,对于专门的传统武术理论教学很少涉及。由此,致使学生对体育教学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他们认为与传统武术理论的学习相比,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教会学生相关的传统武术技能比较重要。但传统武术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因此,需要通过传统武术的教学,让学生们学习与继承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并且得到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中国传统武术历史悠久,与此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民族的整个思想文化是相融合的,具有非常相当雄厚的理论基础。因此,理论教学应成为传统武术学习的重要内容。可现状却是,高校中有着相当严重的“重术科、轻理论”现象,加之各高校教材不统一,甚至是缺乏,导致理论知识传授的欠缺,这对教学质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3.传统武术教材选用存在问题

教材是发展与传承人类文明载体,每位高校学生通过学习教材,都能够提高自身素质,并培育发展潜能。教材是高校教学方法与内容的知识载体,而高校传统武术教材的主要内容就是高校传统武术的教学方法与内容。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教材起着教与学的最直接、最基础的媒介作用,教材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国传统武术包含着很多精湛无比与实践的理论知识,并且和中华民族的整个思想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在学习传统武术时,必须要注意对其理论的研究。对于人们认知传统武术来讲,丰富的实践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些并不够,必须要将其上升到理论认知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够辨别出社会上很多异端邪说等伪科学,才能够将大学生的修养与素质提高。

从教学内容方面分析,其主要教学内容有剑术、三路长拳、初级太极拳、棍术等,这些套路中的各个动作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性,也就是说,有比较多的单个动作。每个套路均由四个段落所组成,而每个段落则是由十几个动作组成。由于套路编写偏长,对高校学生掌握与学习很不利,对初学者来讲,更会感到异常困难。

我国高校中有非常多版本的传统武术教材,可是,这些版本都有很多的问题存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过于陈旧,体系不合理

时代向前发展的同时,国内外的新方法、新理论也在持续更新,但我国大部分高校教材,在内容上都太过陈旧,并没有对国内外新方法、新理论进行介绍,也没有相关的追踪研究。除此之外,教材中的一些裁判、技术、方法等早已经过时,甚至有些还是错误的,而教材本身的结构设置没有包含其应该有的主要内容,致使教材体系设置的不合理。

(2)教材质量低下

现在,传统武术教学的教材数量有很多,但其中内容多有雷同,导致传统武术“虚假繁荣”现象严重。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想要出现精品教材是非常困难的。而在各大高校自编教材中同样存在严重的问题,是否有主编或者专著的著作,是高校教师职称晋升与年度考核等的重要指标之一,可是,现实却是很多教师出于水平有限,或者工作繁忙等原因,在无法出专著的情况下,选择东拼西凑的方式来编著教材,最终,导致教材质量低下。

(3)教材内容繁杂,缺乏针对性

传统武术教育有三种课程,分别为专修课课程、普修课课程、辅修课课程,相对来讲,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武术课程设置比较复杂,针对性也很强,在层次方面,也具有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特点。因此,针对不同课程,在教材选择上也应有所不同。不同课程的教材,必须以不同的学生对象作为主体,依据各自的培养任务与目标有所侧重。现在,我国各大高校在传统武术教材的内容涉及方面,依旧存在很大的不足。

4.传统武术考核存在问题

在传统武术教学中,传统武术考核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并全面合理、客观公正的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够使学生学习传统武术的兴趣大幅度提升,并且还能够促进传统武术在高校中的发展。但现在,我国高校传统武术教学中的考核,依旧有很多问题存在。

(1)考核内容过于片面

在绝大多数的高校中,学生对传统武术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评价是被忽视的,而以学生演练水平为依据的评定方法,则是评定学生体育成绩的主要方法,但对于身体素质较差而平时却积极参加锻炼的学生来讲,会严重地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对于那些有一定基础、平时上课偷懒的学生来讲,则会助长他们的惰性,最终导致未能全面地评定与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缺乏武术理论考核

在考核形式方面,对传统武术理论的考核相对缺乏。这与传统武术教学内容单一、“重技术、轻理论”有关。

(3)考试形式落后

在考试形式方面,现在仍然在使用由任课教师对所任教师班级进行自考自评的方式,这是大部分传统武术成绩的评定和考核的主要方式,导致了很多弊端,比如,人情评分、考核和评定的尺度与标准不平衡等。由此能够看到,现在很多普通高校传统武术公共课的考核方式,由于教学方式与教材内容而存在明显的局限,这样,很难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激发出来。这对学生自主、积极地掌握与学习传统武术理论技能、知识、技术不利。

(二)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现状

采用恰当的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方法,在传统武术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这与传统武术课程是否能够顺利开展,以及既定的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实现息息相关。(www.xing528.com)

1.教学方法现状

为了将共同的教学任务与目标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运用的手段与方法的总称,即为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够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出来,另一方面,也对教学组织形式的安排有利,与此同时,还能够为教师与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由于传统武术教学具有特殊性,因此,对传统武术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教学过程不断地进行实验与摸索,才能够找到对自身发展有利的教学方式,进而使传统武术教学在学校的开展得以促进。

(1)传统教学法

据调查,统计传统教学法对集体教学有利,能够使学生在教学中掌握技能,以及全面地了解教学内容,为此种教学方式的优点。在教学中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对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不利,并且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此种教学方式的缺点。

(2)合作性教学法

统计合作性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集体性与社会性,以及对学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有利,是此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对传统武术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则是此种教学方法的弊端。

(3)自主性教学法

统计自主性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积极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是此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教学不容易组织则是它的弊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务必要做好防范危险的工作,并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

(4)游戏教学法

统计游戏教学法是一种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做游戏,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游戏中的竞争、合作与情节等,应对培养学生独立判断与思考的能力有利,这种教学方法在传统武术教学中比较常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要加强安全意识防范的教育,对游戏的真正目的进行说明,防止学生产生攻击性行为。

(5)探究性教学法

统计探究性教学法对学生发现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利,是此种教学法的优点。对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则是它的弊端。

由于传统武术是认知的学习,并且其教学的侧重点是技术传授,因此,在传统武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使学生有良好的感官效应产生,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动作,并形成一定的动作记忆,从而将既定教学任务更好地完成。

目前,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只有少部分传统武术教师在使用,因此,在传统武术教学中,怎样将教师、学生与多媒体这三大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将传统武术的教学效果实现,成为人们以后努力发展的方向。

2.组织形式现状

此处所讲的组织形式主要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人数的控制。据调查,大部分高校传统武术教学,多数班级上课人数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比例,师生比例严重失调。为了使传统武术教学的质量得到保证,各大高校应该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将传统武术教师的培养力度加大,并对传统武术课程的班级人数进行合理安排,将师生比例缩至最小范围,以此将传统武术教师最大的教学效率发挥出来。

(三)教学设施现状

1.教学训练器材现状

教学训练器材是保障传统武术教学顺利进行,以及实现理想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传统武术教学训练器材可分为以下两种:

(1)功力器材

主要包括:皮条、哑铃、沙袋、杠铃、壶铃、木桩综合训练器等。

(2)技术器材

主要包括:棍、刀、剑、枪等。

通过对部分高校传统武术教材器材的调查统计,目前,高校传统武术教学中,技术器材使用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棍、刀、剑、枪。这与传统武术教学难易的规律完全符合。而沙袋与皮条则是最常用的功力器材。功力器材的使用,一方面,为传统武术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物质保障;另一方面,也对提高学生传统武术训练的功力有利。

传统武术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受到教学器材丰富程度的影响,因此,相当有必要在高校传统武术教学中拥有一定比例的器材。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的普遍扩招,学习传统武术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但是,学生上课的器材却没随之增加,这对传统武术教学的质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高校相关部门应加强传统武术器材的建设,为师生的教学与训练工作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2.教学场馆现状

传统武术教学与训练场馆,为开展传统武术竞赛活动,以及组织传统武术教学提供了重要保障,与此同时,其也是学校的一项重要硬件指标,并且体现了高校的综合实力。因此,对于高校传统武术教学而言,建设传统武术场馆是相当重要的。目前,多数高校都对建设传统武术教学训练场馆非常重视,并且开设了相应的传统武术课程。

除此之外,在传统武术套路教学当中,有很多诸如翻滚、跳跃等动作,因此,在室外水泥地面上开展练习极易受伤。这对学生进行传统武术的学习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降低了传统武术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对教学计划的执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倘若想更好地开展传统武术的教学和训练,加大场馆建设力度必不可少。

(四)师资现状

在高校传统武术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会对传统武术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直接的影响。无论是多么合理的传统武术课程体系设置,如果没有与之相匹配的高素质教师,那么就不会有理想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如果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师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是可以创造出优质的课程体系的。

由此能够看出,教学的成果以及学生的发展,直接受到教师素质优劣的影响,因此,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只有传统武术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够有高质量的教学,才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就目前而言,在质量与数量方面,我国高校传统武术的师资队伍和传统武术需求之间还有较大差距存在。武术教师在普通高校教师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而传统武术教师在武术教师中所占的比例也很小,致使学生在无序的状态中学习传统武术。

由于传统武术具有比较强的技术性,因此,它的提高与普及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以及科学有效的指导。虽然教师的学历不完全等同于教学质量,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学历可以反映出教师的理论水平,以及发展潜力,通常来说,教师具有越高的学历,其对专业的认识也就越深,而适应教学改革的能力也就越强,这样的话,对传统武术教学的贡献也就越大。社会与教育事业都在不断进步,而高学历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共同趋势。多渠道提高传统武术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增加硕士与博士学位教师的数量,是今后普通高校传统武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点内容。

在我国,高校传统武术教师的师资水平比较低,导致教师在业务素质与业务水平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与传统武术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及教学水平、态度有关。除此之外,高校传统武术教师还有年轻化的趋势,再加上对传统武术的全面学习与了解程度低,这些都对传统武术的认知与教学水平造成了严重影响。

传统武术的教学具有比较大的难度,为了做好传统武术的教学工作,教师必须做到技术动作熟练、讲解清楚、示范准确。与此同时,还要对传统武术技术内容的内在攻防含义有深刻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大学生对传统武术技术动作的使用方法,以及目的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教师水平的提高,与是否满足学生在课堂中的爱好与兴趣,学习传统武术兴趣的培养息息相关。应从全面学习、掌握传统武术的教法与技能方面,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