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价值调节作用研究:网络环境中的利他惩罚机制

社会价值调节作用研究:网络环境中的利他惩罚机制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研究1的结果支持了假设,但是有可能情绪的反应是由写纸条的特定动作而引起的,而不是由亲社会信息的传递而引起的。因此也不会传送任何名誉类的信息给任何人。为了这个结果,我们在实验中进行了若干测量,包括自我报告、对信息传递的内容分析,以确定被试选择信息传递的目的是基于亲社会的原因。同样,在本实验中,研究者尝试分析被试的亲社会价值取向和被试的利他惩罚成分之间的关系。实验7:社会价值取向的调节作用。

社会价值调节作用研究:网络环境中的利他惩罚机制

尽管研究1的结果支持了假设,但是有可能情绪的反应是由写纸条的特定动作而引起的,而不是由亲社会信息的传递而引起的。前人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仅仅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简单的描述也有缓解情绪的作用(Pennebaker,1993,1997)。因为,在实验7中,对控制组的纸条内容进行改进,从实验1的信息的典型结果中找出一个,作为在控制情境中被试要抄写的材料。但是他们知道,这个纸条是不会传给同盟(即投资人B)的。因此也不会传送任何名誉类的信息给任何人。这个变量的改进可以帮助我们来辨别出情绪的缓解是由于防止了下一场有可能的社会欺骗还是因为在纸上描述了自己的情绪状态。

我们同样检验了被试潜在的亲社会动机,如果像我们描述的那样,那么,亲社会动机的主要目的是避免使被试陷入下一次的欺骗行为当中去。这样才符合我们的亲社会假设。为了这个结果,我们在实验中进行了若干测量,包括自我报告、对信息传递的内容分析,以确定被试选择信息传递的目的是基于亲社会的原因。另外,我们利用一个亲社会价值定向量表(Van Lange,1999;Van Lange,Otten,De Bruin,& Joireman,1997)。如果像假设的那样,被试进行亲社会信息提醒的目的是对合作和公平的偏好,那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个体在目击欺骗行为后会产生更强烈的负性情绪,有更强烈的动机去进行社会提醒(挫折假设),并在进行提醒后会有更大的情绪缓解体验(情绪缓解假设)。

在实验情境中,有一道题目会测量被试的信念,你觉得你的纸条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下一个投资者呢?(1~100分量表)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测量有两个目的:首先我们想要确定,进行网络信息提醒的被试把这个提醒看做是一个有价值的亲社会的行为,而不是随手的、无意义的、随处可见的闲聊(Farrell & Rabin,1996);同样,如果负性情绪促使被试发出了帮助消息同时伤害了他人,我们期待信息分享的价值观念与情绪的缓解是正相关的。同样,在本实验中,研究者尝试分析被试的亲社会价值取向和被试的利他惩罚成分之间的关系。(www.xing528.com)

实验7:社会价值取向的调节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