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兰江街道,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兰江街道,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兰江街道位于余姚城区西南,境域地处姚江蕙江地段,因出名兰,故称兰江。兰江街道地理位置优越,杭甬高速,梁周公路穿境而过。余姚置乡始于唐,宋时附城改为坊,兰江街道属于清和坊、崇理坊。兰江街道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夏巷村位于兰江街道西北部,由原夏巷村、雁荡湖村两村合并而成,常住人口3591人,该村地处山地平原湿地。兰江街道西南边缘半山区还有一个筀竹村,是与绍兴市上虞交界的边界村。

兰江街道,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兰江街道位于余姚城区西南,境域地处姚江蕙江地段,因出名兰,故称兰江。境域东南与梨洲街道接壤,西南与梁弄镇和上虞永和镇为邻;西部和北部分别与马渚镇和阳明街道隔江相望。区域面积53.7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67万。兰江街道地理位置优越,杭甬高速,梁周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有“三横四直”的路网结构,交通十分便捷。境域地处姚南山区北麓,江南北岸是溪水冲积、浅海退出而形成的沼泽土平原,地势平坦低洼,江河纵横,土壤呈酸性,以青褚泥为主,略有沙土,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宜种植水稻蔬菜

兰江街道的历史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传说舜的出生地就在兰江街道,古代叫姚丘、诸冯的地方。东汉年间,北方虞氏望族开始南迁浙东余姚西南萝壁山定居,开创余姚虞氏家族文化。同期,余姚黄氏家族,官至汉蜀郡太守,建大黄桥。桥畔建有孔庙。明清时期,形成了沈湾沈氏家族的耕读文化传统,冯村赵氏望族的考古文化,磨刀桥的“姚江书院”的半霖文化,从而使兰江的历史文化成为余姚”文献名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这里姓氏众多,人口繁衍,村居星罗棋布,成为重要的聚居区域。余姚置乡始于唐,宋时附城改为坊,兰江街道属于清和坊、崇理坊。元朝时附城设4隅10坊,属城区西南隅的甘泉坊、高谊坊。明朝筑南城,撤坊设里,为西南4里。清末南城直街为商业区,城外属风亭乡、双雁乡的一部分。新中国建立后,所属城区西南为凤亭乡、雁燕乡、南雷乡一部分,共有29村。人民公社时期为肖东、长丰、城南公社一部分,共28个大队,城区归属余姚镇,其余为肖东乡、长丰乡和城南乡,下辖26个村民委员会。1992年,城南乡并入余姚镇,肖东乡、长丰乡合并为肖东乡。1994年为肖东镇。2001年并村扩镇,命名为西南街道,后改名为兰江街道,下辖西郊、兰墅桥、丰杨河、郭相桥、夏巷、沈湾、筀竹、凤亭、冯村、石婆桥、三凤桥、谭家岭和磨刀桥13个行政村,舜南、下菱、江南新城、四明4个居委会。

兰江街道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石婆桥村,在明末清初开始设集镇,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乡镇驻地,是街道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1年由原石婆桥村、蔡家堰村、张冯村、岳殿村四个小行政村合并而成。相传,明代村中南来北往的山河里有一座竹桥,潮起潮落,竹桥漂来漂去,给来来往往过桥的人们带来很大的不便,桥西陈氏妇石姥捐资改建石桥,后人称为石婆桥。此桥历经六百年,屡次改建,越修越坚固。村名以境内有石婆桥而得名。

石婆桥历史悠久,早在千年之遥的宋代,蔡家堰英家出了余姚第一个状元莫子纯,他学习勤奋,宋淳熙二年(1175)中状元,仕途勤政,卒于任上。

石婆桥村还与名医滑寿有联系。滑寿是元末明初人,因战乱,一路行医来余姚定居,他医术高明,且医德高尚,为后人所赞颂,死后葬于该村西黄山头。

郭相桥村前溪湖水库山上有一座“肖东纪念碑”,这是为纪念肖东烈士而立。肖东,女,鄞县邱隘人。原名董鹤棣,参加革命后,以肖东出名,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日寇占领鄞县后,受党的派遣在余姚、上虞一带工作。1948年6月22日,由于叛徒告密,肖东在凤亭不幸被捕,在监狱里受到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被残酷杀害。新中国成立后,原凤亭乡乡民把自己的乡改名为肖东乡,以表示永远怀念,并在前溪湖水库上建了纪念碑,对后人进行传统教育。

夏巷村位于兰江街道西北部,由原夏巷村、雁荡湖村两村合并而成,常住人口3591人,该村地处山地平原湿地。土壤肥沃,盛产稻谷。山地种有水果、竹木、杂粮,湖盛产鱼虾,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该村有雁荡湖风光,据光绪《余姚县志》记载:雁荡湖,又名雁湖,在凤亭乡二都,周围百亩有芦,沿岸为周姓世居地,环湖周围的山上到处是杨梅树,盛产西山白杨梅,个大味甜色白,能与牟山白杨梅相媲美,湖水除灌溉农田外,盛产鱼类。

沈湾村是沈氏望族定居建立的古村落。村庄临姚江呈“S”形,有18个湾而得名。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曾称“世外桃源”,如今将建设成为余姚湿地公园。沈湾村历史源远流长,沈氏筑庐定居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在这片青山绿水环境中,积淀了村民的智慧,耕读传家,安居乐业,造就了众多名人,如沈澄、沈宗瀚博士、沈方言等。台湾清华大学校长沈君山亦曾携眷来家乡祭祖。村前“镇江庙”香火旺盛,庙前有千年大樟树,有称为浙东第二桥的“永思桥”等风景名胜。

兰江街道西南边缘半山区还有一个筀竹村,是与绍兴市上虞交界的边界村。村民以境内旧存竹岭而得名。西边高山,中间一片竹海,竹林苍翠,山村风景显得格外优美,盛产的筀竹声名远扬o筀竹村的筀竹岭,自古以来是余姚和上虞的分界线,东西两边高山的溪水自笙竹岭南北分流,雷山脚下的龙潭,又名观音潭,常年不涸。遇大旱,农民来此迎龙祈雨。分界溪常年流水潺潺,是余姚、上虞两县人们的水源。村中建有“锦绣四明别墅园区”、“浙东垂钓休闲中心”,可供观光休闲度假。

冯村以舜帝出生地诸冯得名,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山区村庄。冯村追溯历史,源远流长。据传冯村古名诸冯,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舜帝出生于此。该村耕地以生产稻谷为主,七千多亩山地有一半为竹山,生产闻名的“冯村笋”和制作“冯村笋干菜”。这里亦是元末明初的教育家、古文学家赵考古的故里。此人一生淡泊名利,专注学术,修己诲人,克勤克俭。现村中存有明考古赵先生故里碑、赵氏家祠、古樟群等风景名胜古迹。(www.xing528.com)

城区一角

因山峰有凤亭,“来风之祥”,村缘凤亭而成名的凤亭村,由原风亭村、大庙村、梅园村合并而成。境域源远流长。东汉时期,北方虞氏望族迁至浙东会稽余姚西南萝壁山定居,繁衍生息。清光绪《余姚县志》记载:从东汉至唐初,四百年间,虞家名儒辈出,虞翻、虞喜、虞世南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富有影响,有“一部:余姚志,半部虞家史”之誉称。凤亭村是虞氏望族的发祥之地,按现在留存的遗址考证和老人的传说,茅山岗的道观、萝壁山上的凤亭高庙、汉至六朝的古墓葬群,西山脚下的大庙(纪念虞翻的虞公庙),还有虞氏后代的墓穴,呈现虞氏大族在此的显赫和辉煌。可惜唐以后虞氏迁往姚城。

在梅园自然村,有“梅花形”方圆1公里的严子陵故里,高风亮节的严子陵家族在这里亦有过辉煌,现有严氏后裔10户28人,遗址尚存。以凤亭高庙最为著名。宋时苏东坡诗日:“高庙山头碧耸天,千岩龙脉拱手前。灵根集翠争春媚,此是余姚第一仙。”

位于余姚城区南郊的谭家岭村,是江南市区的城中村,由原谭家岭村、它山庙村、孤山村合并而成,是市区南部的行政大村。境域内名胜古迹众多,其中明清期间的“姚江书院”最有影响。谏议坊建于明代,位于它山庙北侧,为表彰“兵部给事中”史立模秉公直谏,推举贤能,是从政功绩的牌坊。

村名以境内“磨刀桥”得名的磨刀桥村,地处姚城南门外半霖。元朝半霖沈氏始祖沈洪,任职余姚州官,开始筑村落定居。另外半霖芦氏始祖卢尚仁因祖父卢谦受功封惠江侯人姚,迁到余姚半霖筑户定居。沈卢两族,官宦布衣,耕读传家,繁衍生息,距今有七百年历史,明清时期沈氏“一门三进士”,卢氏“三朝四大夫”,名不虚传,名声远扬。

西郊村和兰墅桥村也有不少的文化底蕴。由于地处余姚历史悠久的古城边缘,同样享受着“文献名邦”的美誉。东汉时期,邑人蜀都太守黄昌,是一位治政、严厉的地方官,建大黄桥和小黄桥。同期,余姚虞氏大族后代从西南萝壁山迁居到此。传说南宋康王赵构在金兵追击下,南逃到余姚,于许家仓前自然村里的屋后一池躲过追兵,幸免于难,后人取名“护君池”。明嘉靖年间,余姚十八学士之一的韩应龙殿试考中乙未科状元,后在韩家仓前玉兰堂,建有状元坊、状元楼、韩氏家祠等。

兰墅桥村因境内有兰墅桥,村以桥得名,后由原兰墅桥村和长丰桥村合并而成。境内兰墅桥为清乾隆时修建,邑人邵晋涵《姚江棹歌》日:“兰里青青叶未衰,芳巷含露故低垂。涉江何处寻芳泽,采得芙蓉欲寄谁。”还有五里置牌,是余姚城区至上虞官道上的计里牌,姚城出西门经该村距五里牌。大墩街,是境内最早村落,姚虞官道自此经过,古代曾在此处设大墩街集市,新中国成立后开荒时发现卵石路和古钱币考证。

丰扬河村由原澍田、西杨和河谭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村里民营企业发达。街道拥有汽车配件、电子电器以及灯具等三大产业为主的工业功能区,现有规模企业150余家,同时商贸业发展迅速,凭借优越的区位特点,正在构筑“一商圈、二中心”的商贸发展格局。这里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效益农业发展明显,“浙东垂钓中心”、农产品品牌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基地的“一中心二基地”已成为特色农业新亮点。辖区盛产名茶、竹笋、花木等农产品,著名的有凤亭山鸡、冯村笋干菜、筀竹竹制品,“舜之秀”、“兰江茶”系列茶叶,花卉苗木鲜花基地,西山白杨梅、前溪湖鲤鱼等。

(罗利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