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形象分析:澳洲主流媒体报道力拓案(2007—2010)

中国形象分析:澳洲主流媒体报道力拓案(2007—2010)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个会中文的澳大利亚总理一开始以其“中国通”的形象充分赢得了中国人的好感。在这种背景下,“力拓案”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两国在资源、经济、外交上博弈的筹码。7月16日以前,头版新闻上几乎天天可以看到“力拓案”,充分反映了这一事件产生的影响之大。其次,可以看到中澳双方在“力拓案”发生以后态度的互动变化。

中国形象分析:澳洲主流媒体报道力拓案(2007—2010)

一、事件背景

“力拓案”的发生有其特殊的背景,脱离了这一背景便不能完全理解该案的发生发展。 因此,首先,应对中国在澳投资的总体情况有所了解。 从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oreign Investment Review Board,简称FIRB)公布的协议投资额数据来看,从2006—2012年这六年时间里中国对澳协议投资额的变化如图4.1:

图4.1 2006—2012年中国对澳协议投资额
资料来源:根据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公布的年度报告(Annual Report)所供数据整理绘制而成。

将上图的时间轴与陆克文执政的时间轴进行对比,可见,2007—2010年,即陆克文执政的这段时间前后,中国对澳大利亚投资金额的变化非常大。 尤其是2008—2009年,呈爆发式增长,这一年的投资金额几乎是前一年度的3—4倍,超过之前15年中国对澳投资的总额。 这样的投资增长速度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极为惊人。

再根据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来了解这一时期中国投资领域的分布情况,见图4.2:

图4.2 2006—2010年中国对澳投资领域分布
资料来源:根据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公布的年度报告(Annual Report)所供数据整理绘制而成。

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投资几乎完全集中在“矿产勘探和开发”领域,这也是2008—2009年中国对澳投资的最大特点。

除了数据,还应了解这种惊人的投资增长所发生的背景条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2008 年的经济危机使诸多澳大利亚企业陷入资金困难,急需大量资金以帮助公司度过困难期,继而得以生存和发展。2009年2月,力拓集团(Rio Tinto Group)面临387亿美元的债务重压,其中89亿美元债务将于10月到期,在面临业务萎缩、现金流枯竭的困境时,力拓向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铝业”或“中铝”)请求资金解决难题。 双方达成中铝195亿美元的注资协议。 所谓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中国企业之所以能够进行如此高额的投资,必然也有相应的澳大利亚企业愿意接受,与之进行合作。

第二,2007年年底,陆克文当选总理。 这个会中文的澳大利亚总理一开始以其“中国通”的形象充分赢得了中国人的好感。他流利的汉语、与中国的渊源,使很多中国人都对他会拉近中澳两国的距离,进一步促进中澳两国之间的发展合作充满信心。 他本人也曾公开表示欢迎中国投资。 实际上,对中铝注资这样的大手笔合作,一开始陆克文是赞同的,却未预料到反对党会强烈反弹,而使合作夭折。 他本人在事件发展中也承受了很大压力。 尽管如此,陆克文在离开总理府,担任外长接受采访时仍然表示:“我们对中国投资很开放。”(陈竹、赵剑飞,2010:47—49)这种友好欢迎的环境和积极期待的情绪为两国之间进一步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促使更多的中国企业去澳大利亚投资。

第三,中国大规模开展基础建设来刺激经济的发展。 中国本就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总量位居世界前列,而且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度逐年提升。 开展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意味着对能源和资源的更多需求,使中国对进口能源的需求更盛。 中国的近邻——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等中国所需的自然资源,加上地缘的优势,澳大利亚在向中国出口原料方面拥有巨大潜力。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作为一个比较可靠的资源供给方,澳大利亚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加强中澳之间的合作,有助于促进互利共赢。

中国对澳投资的迅猛增长是由这三大因素叠加的市场环境和世界局势共同促成的。 但不管当时的环境背景如何,这样惊人的增长速度,不免会引起澳大利亚社会的广泛关注。 由于中国公司不断对澳大利亚资源型企业展开收购或入股投资,澳大利亚国内对国有自然资源、战略资源归属权流失的担忧不断加剧。 在这种背景下,“力拓案”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两国在资源、经济、外交上博弈的筹码。

当时,该事件虽是中澳两国甚至世界各国媒体争相报道的新闻,但两国政府的态度却惊人默契:对中铝被逐出力拓一事,陆克文声称,这是企业行为,不会影响中澳两国的友好关系;胡士泰等人被捕,中方则声称是司法事件,会依法处理,不会影响澳企在华投资。 可见,两国政府均不想让此事件对两国关系造成太大影响,阻碍合作。

二、两国态度比较这一部分根据澳大利亚媒体的报道,对两国态度进行整理分析,即考察在澳大利亚媒体眼中,中方和澳方对“力拓案”分别采取什么态度? 在事件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

众所周知,整份报纸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是头版新闻。 因此,以头版新闻为研究对象是可用于分析两国态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里对《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上与“力拓案”相关的15篇头版新闻进行整理归纳,参见表4.1:

表4.1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2009年7月5日—2010年3月29日“力拓案”相关的头版新闻里中澳两国行动/态度对比

续表

续表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Factiva数据库所供数据整理而成。

首先,共有9篇头版新闻刊登于2009年7月,即“力拓案”发生之初,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7月16日以前,头版新闻上几乎天天可以看到“力拓案”,充分反映了这一事件产生的影响之大。

其次,可以看到中澳双方在“力拓案”发生以后态度的互动变化。 由于表格较长,不易观察两国态度上的互动,为了更清晰地呈现这一过程,通过综合归纳,可以得到图4.3:

图4.3 中澳两国对“力拓案”事件的态度变化

图4.3可较为清晰地展示双方在“力拓案”上的博弈,中澳两国在整个过程中互相试探互相妥协,到最后,默契地接受双方都能认可的结果。 在澳大利亚媒体看来,促成两国达成默契而不再继续对抗最为关键。 因而,在此之后,案子的判决结果就不能再大量吸引澳媒的关注。 从报道情况上看,到事件后期,特别是3月案子真正开庭审理宣判时,虽仍有一些报道,但再没有头版新闻这样体现重要性的报道出现。

再看澳大利亚政府在处理这一事件时态度变化的过程和情况。 “力拓案”发生后,陆克文政府表示会采取谨慎而经过斟酌的方法来处理,但反对党表达了不同的意见,强烈要求采取更强势更高层的手段,不断给陆克文政府施压,到最后,陆克文以“中国在澳的巨大利益”以及“世界的关注”对中国政府提出了警告。 陆克文政府的这一表态较之前,态度趋于强硬。 这是澳大利亚国内执政党与反对党之间角力的过程,也是多党执政情况下常会出现的情况,即执政党在面对质疑和挑战时,反对党往往会选择给予更大的压力而借机提高自己的支持率,创造对自己更有利的舆论环境。

在“力拓案”中,中国政府并不希望两国在经济等各方面的合作真正破裂,及时表态不会伤害两国的经济利益,但“力拓案”毕竟牵涉甚广,不但引起了中澳两国贸易关系的紧张,造成一些国际企业对中国投资环境的担忧,而且出现中国国内部分钢企疏离国外企业的情况,之前进行中的铁矿石谈判也受此影响而不得不中止。 持续扩大“力拓案”的影响将不利于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不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因此,随着事件的发展,中国政府的态度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同时,澳大利亚政府也积极努力与中国政府沟通。 2009年7月,澳大利亚外交部长斯蒂芬·史密斯(Stephen Smith)要求中国方面通报更多中国国家安全部门拘留力拓澳大利亚籍雇员胡士泰的细节。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在国内的压力下,亦表示可能与中国领导人取得联系,就力拓上海办事处四名员工被中国方面拘捕一事进行会谈。

在此背景下,当胡士泰等人在2009年8月11日被正式批捕时,罪名从“stealing state secrets”(窃取中国国家秘密)降格为“stealing commercial secrets and taking bribes in China”(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紧接着,8月12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the China Iron and Steel Association,简称CISA)常务副秘书长罗冰生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完全支持,完全拥护,完全赞同国家执法部门所采取的这些行动。 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表示,“力拓案”是发生在中国境内的一个司法个案,不至于,也不应该影响中国和澳大利亚双边经贸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这一表态已将2009年7月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说的胡士泰等人“涉嫌为境外刺探和窃取中国国家秘密”“给中国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造成了严重损害”的定性降级为2009年7月18日,澳大利亚外长史密斯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进行沟通后所表示的“商业和经济事件”属于中方所定义的国家机密。 至此,“力拓案”不再使用“间谍”一词。 在整个过程中,从双方政府高调表态到最后政府参与协调沟通,“力拓案”最终走到中澳两国都能接受的结局。

另外,在“力拓案”后期,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由于其在审查外国投资项目上的重要作用而备受关注。 中国或其他国家在澳大利亚进行投资,必须经过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严格审核。 不是所有企业都能顺利通过审查,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五矿集团对澳大利亚矿业巨头OZ Minerals的26亿澳元的收购交易就曾因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而受阻。 “力拓案”发生以后,2009年9月24日,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委员帕特里克·科尔默(Patrick Colmer)在悉尼举行的“澳中投资论坛”上,明确对在场的中国企业家、官员和媒体表示,澳大利亚不会允许在本国大型企业中,外国投资者持股比例超过15%。 这是澳大利亚官方首次明确对外国投资者提出限制标准,其来源就是“力拓案”发生之后,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出台的“六条原则”中的一条,即针对外国企业的投资上限。 但也有观察家认为,同样因为受到“力拓案”影响,为了改善两国合作关系,当中国企业再次展开在澳大利亚的投资活动时,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对中国企业的审核可能会放松一些。

实际上,这里同样存在澳大利亚国内政党间的博弈,反对党公开质疑和攻击政府对外资审查的合理性,认为政府在国家资产上给予外国政府或企业过多自主权,要求在矿产控制权等方面建立更严格的投资制度。 陆克文政府虽予以反击,但也不得不承诺在制定与外国投资有关的政策方面要做更大努力,以改变目前企业抱怨规则、手续、操作不透明的现状。 可见,澳大利亚国内执政党和反对党之间的博弈对中国在澳的投资也产生了后续影响。

最后,在“力拓案”对两国关系和澳大利亚国内政局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中国企业对澳进行投资的步伐并没有停止。 8月19日,就在案件发生一个多月后,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或“中石油”)就与埃克森美孚公司签订了一份价值约500亿美元的澳大利亚天然气合约,该天然气来自埃克森美孚在澳高庚(Gorgon)项目中的权益气。 澳大利亚能源部部长马丁·弗格森(Martin Ferguson)出席了签约仪式,并表示,按目前的天然气价格计算,这宗交易在今后20年间价值410亿美元,是澳大利亚有史以来最大的单笔贸易协议;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旗下中铀发展公司参与竞标澳大利亚铀矿开采商能源金属有限公司(Energy Metals Limited)70%所有权;还有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计划用1260万澳元收购澳大利亚矿商Ferr Aus 12%的股权。 这些大手笔的投资并没有因为“力拓案”而停滞不前,反映出中澳之间贸易和投资关系持续强劲。 尽管如此,两国间的合作关系与之前亦不再相同。

三、图片框架分析

“力拓案”发生发展期间,《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为“力拓案”相关新闻配图11张,其中有一张是作者的头像和内容导读,虽然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但与中国国家形象并无过多联系,因此不予讨论。 针对剩下的10张图片,将从图片内容和图片基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图片内容分析

首先,在剩下的10张图片中,按图片内容,可分为人物形象、细节场景、象征标志这三类。

1.人物形象图片

人物形象图片,即图片内容以人物形象为主,共有四张,其中两张与“力拓案”有直接关系,而另两张则关系不大,这里主要对有直接关系的两张图片进行分析。 图片如下所示:

图片来源:《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2009 年7 月15 日头版新闻China widens probe into iron ore trade 的配图。

(www.xing528.com)

图片来源:《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2009年7月31日头版新闻China envoy speaks out on Rio exec 的配图。

两张图片上的人物是中澳双方在“力拓案”发生以后分别代表政府说话的人,一个是澳大利亚财政部长韦恩·斯万(Wayne Swan),另一个是中国驻澳大使章均赛。 第一张图片中韦恩·斯万背后很大的空白背景上清晰地写着“RIO TINTO-ANU·CHINA PARTNERSHIP”(力拓—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国伙伴关系)的字样。 这一背景与力拓曾出资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设立专门对中澳合作进行研究的项目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图片背景中的中国是“伙伴关系”,但韦恩·斯万所发表的言论却是与胡士泰被捕一事有关,这种内容与背景的巨大反差传递着讽刺的信息和情绪。

其次,韦恩·斯万几乎只有头部出现在照片上,表情急切地在说话,也从侧面体现了澳政府当时面临压力的实际情况;对比来看,章均赛大使的图片背景充满了中国元素,整张图片处处都在提醒观者这是中国的代表。 另外,章大使单人独照,表情严肃,姿势僵硬,显得有些令人难以亲近,这恐怕也反映出当时在澳大利亚媒体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固执而难以交流沟通。 两张图片分别在背景设置、人物姿态等方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影射当时的局势。

另两张图照片与前两张图片不同,都是小图片,所占版面极为有限。

图片来源:《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2009年12月31日—2010年1月3日专刊PERSPECTIVE 的新闻The China Quiz 的配图。

图片来源:《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2010年1月12日Need to know 新闻提要Breakneck speed 的配图。

第一张是启动中国改革开放的改革家“邓小平”的特写照,是作为介绍中国基本情况的专题新闻配图;另一张是中国工人的集体照,背景的“CHINA SHIPPING”表明这些是中国的船运工人,这是介绍中国经济发展情况的新闻提要上所使用的配图。 由于两张图片本身与“力拓案”并无直接关系,这里不作进一步分析。

2.细节场景图片

这类图片现场感较强,一般是对事件细节的展现,在“力拓案”的相关新闻里共有两张:

这张是火车运输的图片。 在“力拓案”发生后不久,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出口商福特斯库金属公司(Fortescue Metals)就与中国钢企达成铁矿石价格协议,定价较2008—2009年度的水平下调35%。 这份协议令澳大利亚媒体非常不满,他们认为这是澳大利亚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妥协,澳大利亚政府或企业不应对中国采取这样让步的态度。 图片上的火车让人感到大量的澳大利亚铁矿石被运往中国。 图片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倾向,但配上相关新闻后,就容易形成一种暗示,让澳大利亚读者感觉本国资源以一个较往年低得多的价格被贱卖了,蕴含着一种不情不愿不甘的情绪,是在贸易上向中国放低姿态进行妥协,隐晦表达了对此事的不满。

图片来源:《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2009年8月18日头版新闻Fortescue breaks ranks in China deal的配图。

图片来源:《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2009年12月29日—2010年1月3日专刊Review 新闻China tests its metal的配图。

另一张图片与“力拓案”无直接联系。 图片上,一位工人正在进行混合动力汽车的生产调试,但混合动力汽车需要用到稀有金属。 澳大利亚媒体通过这一场景向读者描述中国迅猛发展的汽车产业,从一个侧面论证中国对金属资源潜在的大量需求。

这两张细节图片不如前述的两张“人物形象图片”与“力拓案”的关系密切,且刊登时间距“力拓案”的发生已有数月,但却不仅间接展示了“力拓案”发生的部分潜在原因:中国对铁矿石资源的需求及中国产业的发展,也展示了事件的后续发展:中澳铁矿石贸易继续及中国对资源的持续需求。

3.象征标志图片

这类图片使用象征性标志,共有四张。 其中,有一张是关于“力拓案”新闻的内容导读,配以一张中国国旗的小图片代表中国。 图片在表达事件本身的观点或情感上作用不大,仅作简单展示。

图片来源:《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2009年8月3日头版新闻提示China tension 的配图。

另有三张大图,占了大比例的版面,其中第一、第二张均出现在周末版头版,对读者的视觉冲击非常大。 这三张图,分别用龙的样子、工人的形象以及中国的汉字来代表中国,可见,在澳大利亚媒体眼中,“龙”“工人阶级”和“汉字”是中国的代表性元素,这与国外媒体对中国的传统印象相符。

图片来源:《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2009年8月22日—2009年8月23日周末版头版新闻RESOURCES BOOM 的配图。

图片来源:《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2010年3月20日—2010年3月21日周末版头版新闻CHINA RULES OK! 的配图。

第一张图片上的主要内容是“龙”张着大嘴要吃东西,英语说明是“RESOURCES BOOM”(“资源热潮”),图文结合,反映了中国这条巨龙对资源的巨大胃口。

第二张图片上的主要内容是两个“工人”昂首挺胸大步前行,配的英文说明是“Some investors are becoming concerned about the power of China's boom over our share market and economy.”(“一些投资者开始担心中国热潮对我们的股票市场和经济领域的影响力。”)图文配合既向读者展现出中国一往无前的强势发展姿态,又表达出对中国在这种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在澳大利亚大量投资可能造成负面影响的担忧。

图片来源:《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2009年12月31日—2010年1月3日专刊PERSPECTIVE 新闻The China Quiz 的配图。

第三张对中国人来说可能并不算真正的图片,图片内容是“中国”这两个汉字。 由于汉字本身对西方人来说就像是图片,有“每个汉字都是一张图片”的说法,所以从澳大利亚媒体的角度出发,推测它极有可能是作为一张图片使用,但在传递的信息上不如前两张丰富,而仅仅是作为中国的标志出现。

(二)图片基调分析

这些图片本身都没有包含明显的暴力、冲突、愤怒的负面情绪,抑或者是欢庆、愉悦、合作的正面情绪,基本中立。

若结合新闻内容进行理解,则可以看到这些图片有增强新闻所含信息冲击力的作用。 人物形象图片中两个主要人物虽没有明显的正面或负面情绪展示,但由于所处背景和姿态的对比,更好地传达了澳大利亚面临压力却难以与中国沟通的信息;细节场景图片与象征标志图片中虽多与“力拓案”无直接关系,却集中传递了一条信息,即中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这虽可能是一件好事,能对澳大利亚经济形成有效支撑并推动其发展;但亦有另一种可能性,即由于中国的大量投资,中国政府或企业会掌握对澳大利亚自然资源的控制权,使澳大利亚处于不利的地位,澳媒体对这种情况的发生表示担忧。

四、“力拓案”相关涉华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

根据上文针对“力拓案”背景、中澳两国态度及图片框架三个方面的分析,对这一时期澳大利亚媒体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作出总结,使用关键词如下:

(一)能源“大”国

能源“大”国的“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能源消耗量“大”,中国每年的能源消耗量位居世界前列,这在《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上被多次提到,也是中国的实际情况;二是能源需求量“大”,澳大利亚媒体曾多次对中国未来的能源需求作出预测,在《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上也多有提及。 这两点是“力拓案”发生的重要原因,正因为中国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铁矿石,且高度依赖进口,是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才会与澳大利亚企业进行一年一度的铁矿石谈判。 2009年,在谈判进行的敏感时期,“力拓案”发生。此案也被看作是中澳两国在能源、投资等经济领域的一次博弈。

(二)控制欲“强”

这个“强”有两个意思:一是对内控制欲“强”,澳大利亚媒体对中国政府经济方面的政策颇多微词,认为中国限制外资对华投资。 当“力拓案”发生后,没有及时的信息披露,司法程序不透明,涉嫌借政府之手控制市场。 二是对外控制欲“强”,对澳大量投资,收购澳企的股份,意欲控制澳大利亚的企业和资源,还想对现有体系发起挑战,建立国际新秩序。 中国根据本国国情制定的经济政策,中国企业根据市场情况确定的投资方略,在澳大利亚媒体眼中却显得别有用心。 受此影响,中国在“力拓案”上所采取的措施在澳媒的描述中呈现出控制欲强的特点,是推动“力拓案”进一步发展的动因。 虽然承认中国对澳大利亚经济的重要性,但同时认为政府不可对中国服软,反对党在这一点上亦给执政党,特别是陆克文本人诸多施压。

(三)总理的“朋友”

在“力拓案”的相关新闻中,特别是阐述澳大利亚国内观点的这部分新闻中,陆克文总理的做法引起诸多非议。 当陆克文表示要谨慎处理该案时,有反对意见认为应以强硬态度处理;当陆克文在为该案斡旋时,又有观点谴责政府给予外资过多权利控制澳大利亚资源。 在“力拓案”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陆克文始终站在风口浪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与其“中国通”的背景不无关系。陆克文担任总理后,中澳两国过于亲密的合作以及增长过于迅速的投资金额引起了许多人的担忧,这些负面情绪随着“力拓案”的发生而爆发出来。

中国与陆克文的关系在澳大利亚媒体的分析中存在分歧。一种认为中国与陆克文是“真朋友”,总理与中国确有特殊关系,站在中国一边,给中国特殊的待遇,在经济上大开方便之门,让中国逐渐控制澳大利亚的企业和战略资源;另一种则认为中国与陆克文是“假朋友”,总理是澳大利亚的总理,与中国之间并无特殊关系,两个政府之间是正常的国家关系。

在“力拓案”的处理上,对陆克文的评价多有不同。 有人认为总理并不真正了解中国,因而无法处理好与中国的关系;有人认为总理虽了解中国,也采取了正确的方式方法,但在改变事件结果上无能为力;也有一些人认为总理了解中国,他已经处理得够好了。

陆克文与“中国”的渊源虽助他登上了总理之位,但在他任职期间,却变成一个更大的挑战,一定程度上的负资产,被澳大利亚媒体揪住,从不同角度予以评述。 在总理这个本就难以让所有人满意的位置上,陆克文更是如履薄冰,寸步难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