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革命:自主学习、自由思想、自我发现

课堂革命:自主学习、自由思想、自我发现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秦杰同学觉醒了,想到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独立存在,在想着得按照自己的个人意志安排自己的人生了。王凯同学,能自由地思想起来,就是真正有文化的文明人;能关心公共事务,就是真正的知识分子;能思考教育,就是真正的大学生。人对事物的看法是会变的,人的关心公共事物的习惯、自由思想的能力永远是宝贵的。在教学过程中对标准答案长期的依赖,使得学生不能自由地思想,使得学生的思维方式机械化。

课堂革命:自主学习、自由思想、自我发现

(1) 从小到大我们的人生都是被规划的——秦杰同学8月19日

昨天晚上躺在床上想了很多,从小一直到大学,我们的人生都是被规划的。现在是成年人了,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再也不能像小孩子一样由父母帮助我们规划生活了,我们要对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负起自己的责任,也该为自己想想未来了。

老师点评:

今天课堂上的授课内容是关于测试方案的规划,同学们在课堂上已经养成了自由思想的习惯,有同学从测试方案的规划联想到了自己的人生规划,秦杰同学是其中之一。

“从小一直到大学,我们的人生都是被规划的。”秦杰同学说出了所有中国大学生的心声,一语中的地道出了中国学生难以成人成才的根本原因。从小到大被规划的过程,是“心”被掏空的过程,是灵魂被剥夺的过程,是自信被摧毁、思想功能被阉割的过程,是与人才的成长方向背道而驰的过程。

“青苹果”,就是在从小到大被规划的过程中栽培出来的;“奶嘴男”,就是在从小到大被规划的过程中长成的。

秦杰同学觉醒了,想到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独立存在,在想着得按照自己的个人意志安排自己的人生了。他想好了,“再也不能像小孩子一样由父母帮助我们规划生活了”。是这样的啊,20岁的大男人了!

(2) 对教育的自由思考——王凯同学8月1日

不知不觉,软测班已经开课三个礼拜了,回首这些天的学习,用一句话概括:我们在合作中进步,在困难中强大,在欢笑中成长。

我们是幸运的,软测班的开设是一次教学模式的全新探索。我们是幸福的,企业和学校很关心我们,为我们的学习创造了好的环境

更重要的是,我们都怀揣着一颗改变自己、改变生活的拼搏之心。

为什么会有这次教学模式的创新呢?我想,是由当下大学的教学现状决定的。我们都是在校的大学生,对教学的好坏最有发言权。

首先追溯到高中时期,那时每个人没有太多的青春活力,更多的是一份超越那个年龄的淡定,一种埋头读书、一心想进大学的决心。几乎每个老师的口头禅都是:不要嫌苦,再坚持坚持,考上大学你们就解放了,没人管你们了。正如他们预言的那样,大学就像是乐园,没有了学业的压力,一大批学子迷恋上了网络游戏,喜欢上了逃课。

教育部长换了一届又一届,大学生的就业和发展问题依旧没能改善,大学生不如农民工的说法一天比一天多,上学无用论又成了街头巷尾谈论的段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的情况?作为一位大学生,我也思考过。

当我们处于迷茫时,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校企联合办学,给我们带来了希望,经过这些天的学习,自己深有体会。

课堂不再是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讨论不再是指点熟悉的同学回答,解决问题不再是看着书本、随便扯扯。如今我们和老师一起探讨教学问题,共同治学,同心协力办好这个课堂。

在这个课堂上,我们不再只是学习过时的知识,而多了一份自己的思考与创造;通过小组的划分,我们学会了分工和合作;通过开班典礼,我们学会了齐心协力;通过平时的讨论和交流,我们养成了勤于思考、敢于发言的习惯;通过大合唱,我们知道了不仅要顾自己的调,还要兼顾别人的调,还要看指挥,感受到了协调的重要。

很幸运的是,我们有商老师这位不辞辛苦的导师,还有时时刻刻关心教诲我们的沈老师,学习的方法上我们学会了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上也是如此。

多年后,当我们回忆这课堂的时光,我想,我们会感激这次创新,因为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技能上的增强,更多是一次人生的洗礼。

老师点评:

“我们都是在校的大学生,对教学的好坏最有发言权。”说得对!

王凯同学,能自由地思想起来,就是真正有文化的文明人;能关心公共事务,就是真正的知识分子;能思考教育,就是真正的大学生。

人对事物的看法是会变的,人的关心公共事物的习惯、自由思想的能力永远是宝贵的。思考教育、重新认识教育更是当务之急,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3) 标准答案与自由思想能力

① 我们的思维被考试固化了——孙蓉同学8月19日

这三天来,我们接到的无论是讨论问题,还是具体的操作,都是那种无从下手型的,没有参考,也没有经验。每次商老师就只给我们说个大概,好像是给提示了,又好像没有,然后我们就感觉每次一接到问题,头就“砰”的一声什么都懵了。

而每次我们经过小组讨论后得到了自己的答案时,老师也不会说是错还是对。

也许是我们的思维被考试固化了吧,总觉得什么问题都得有个“标准答案”一样,对自己的答案反而不自信了。

老师点评:

孙蓉同学在反思传统教育了,一个人能反思,说明这个人的思想已经摆脱了原有框框的束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

“也许是我们的思维被考试固化了吧,总觉得什么问题都得有个‘标准答案’一样,对自己的答案反而不自信了。”孙蓉同学,标准答案是一种人为的设定,这个人为的设定是用于度量的手段。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客观上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一切道理的存在都是相对而言,需要互相说服的。在教学过程中对标准答案长期的依赖,使得学生不能自由地思想,使得学生的思维方式机械化。人脑一旦机械化,必然就不能自动化;人脑一旦机械化,就不适合从事软件工作,实际上包括医生、律师、管理者等需要能够自由思想、独立判断能力的工作也都不适合做。

真的很高兴同学们在我们的课堂上悟出了这样一个重大的道理,认识到了标准答案被不恰当地使用带来的危害,认识到了自己的思维被标准答案固化了,开始摆脱束缚、自由地思想起来了。

② 学笛卡尔,敢于质疑——张丽君同学8月24日

一段时间培训下来了。以前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做选择题:选A还是选B,从来不去考虑是否还有C、D、E选项。我们总会忘了问题的前提是什么,一味地去追逐某个问题的答案。有时候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是不是就真的理所当然?

某人说过,人生就是选择题,不是选A就是选B。也有人说,人生不是选择题,是否有C、D、E选项,决定权在你。最后,我认为,认为人生在做选择题的人大多是普通人,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只是在重复地走着别人走过的路。说人生不是选择题,自己会创造选项的,基本都有着自己的目标,或大或小,或长或久,或难或易。

学习,学习,学的是一种思想,学的是一种思维模式。一味地追求结果,不注重过程,那只是应付,应付老师的考核。所以,我比较喜欢思考的过程,在过程中寻找乐趣。思维整理好了,结果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我觉得我们应该像笛卡尔那样对世间万物都存在怀疑的态度,敢于对前人所定的所谓的真理质疑,敢于挑战权威。不要答案出来就停止思考了,答案出来了,我还会去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老师点评:

丽君同学的思想开始在做挣脱束缚、摆脱框框走向自由的努力了!

“我们总会忘了问题的前提是什么,一味地去追逐某个问题的答案。”丽君同学在学着全面地看问题了,在学着全过程地看问题了,从“终”想到“始”,从“果”想到“因”,这已经不只是在学“术”了,这是在论“道”啊。好啊!软件产品,就是解决问题之道。把人想出来的解决问题之道用计算机语言写出来,就是一款软件。按此定义,学校教育只学“术”不论“道”,培养不出软件人才;学生不能自由思想,无力论“道”,就不能做软件工作。我这些点评的话是受你日报的启发写出来的,可见,道理的感悟是可以相互传染的。

“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只是在重复地走着别人走过的路。”丽君同学,和你商榷,“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可不可以理解成他们不会自由地思想。丽君同学已经能够自由地思想了,自己不能自由思想的人不可能认识到处于僵化状态的思想。

“学习,学习,学的是一种思想”。丽君同学开悟了,能看清人的思想的客观存在靠的是智慧的力量,而不是肉眼的力量;能认知思想的客观存在靠的是自己心的感悟,而不是耳朵的听课。

和丽君同学探讨,我个人的看法,把笛卡尔所提倡的思想方法翻译解释成对世间万物都存怀疑态度,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果翻译成开放性思维方式或者解释为自由思想可能更为恰当一些。其基本意思是,真理作为人的思想的产物,不可能十全十美;客观世界的真理,也不可能被穷尽;所以,人应当始终保持自己的思想自由,而不受任何预先的框框限制,不恐惧任何权威。

丽君同学的思绪已经超越了时空,连上了笛卡尔,90后不可小觑呀!思想的自由度达此程度,做软件工作是小case了。

没有想到,同学们一旦自主学习、合作起来共同学习,就开始思想起来,一旦思想起来就会释放出如此让人心明眼亮的智慧,习惯了十几年的标准答案的神话在智慧之光的照耀下灰飞烟灭。

(4) 挑战权威与自由思想的能力——8月24日的课堂

① 敢于发出另一种声音——胡剑峰同学

今天蛮大的收获就是敢于向权威挑战。

对双V模型进行分析的时候,有个组对老师给出的双V模型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不足,进而找到了W模型进行表示。这是一个很值得大家敬佩的举动,他们没有局限于现有的资源,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问题,敢于发出另一种声音。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有的一些想法,都会不了了之地被自己否定,总是告诉自己,对方是权威的,是最正确的,是不可质疑的,从而使自己很少带有主观的思想去考虑问题。通过今天他们提出W模型这一举动,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我们应该更勇敢一点、更自信一些。这段时间的学习,更让我们发现了自身的潜力是很大的。

老师点评:

剑峰同学关于挑战权威的想法是我一直想让大家都具备的,看来你已经理解了。确实是这样的,不要局限于现有的资源,敢于发出另一种声音,我们的潜能无限!

一个人要学会向别人谦虚地学习,而更重要的是有所突破,所谓的突破就是在“破”与“立”不断的循环和迭代中发生变化。权威不代表唯一正确!在我们国内,测试行业还属于一个新兴产业,还有许多空白和未知领域需要大家不断地探索和钻研,让我们一起努力,突破自身的限制,突破资源的限制,创造更辉煌的未来!加油!

② 他们竟然敢于挑战老师——贾晨虹同学

在发言的时候,“谁与争锋”小组并没有用老师的图,而是融合自己的见解画了一个W模型,他们竟然敢于挑战老师,也许在学习和工作中就应该如此!

不能盲目地迷信、追随和固守,不能认为老师说的答案完全是正确的,不能迷信权威,要敢于向权威挑战,即使错了,至少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

商老师点评:

晨虹同学说得很对,自己没有经过思考,是不会有任何怀疑或突破产生的,更不会知道是否存在错误。“不能迷信权威,要敢于向权威挑战,即使错了,至少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坚持下去,一旦养成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你就成长为一个有文化的文明人了。

③ 权威不一定完全正确——黄逸飞同学

我们都学会了一件事:挑战权威!

我们小时候认为书本上或者老师说的都是对的,所以思路会跟着老师走,跟着书本走,自己的脑子跟着老师讲的那个方向转动,跟着书本上写的方向转动,逐渐地形成思维定势。但是,今天“谁与争锋”小组在晨会上的表现,使我们知道了有时权威不一定完全正确,或者说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从小到大,可以说挑战权威这件事我们做得少之又少,这使得我们的思维固化了。一味地认为老师讲的就是对的,甚至恨不得把老师讲的所有的知识点都记到笔记本上,可是即便记在笔记本上,也都不是自己的东西!

今天“谁与争锋”小组表现得很好,其实那幅W模型图我们也在网上看到了,却没有提出来,他们敢于提出来,就是比我们更胜一筹了,我们以后要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无论对错,有胆量提出来就是进步!

老师点评:

“从小到大,可以说挑战权威这件事我们做得少之又少,这使得我们的思维固化了。”逸飞同学的心灵开启了,自己的思想开始展开双翅飘逸地飞起来了。

小时候,父母就是我们的权威;上学了,老师就是我们的权威;不用说,到了工作岗位,主管一定就是我们的权威。中国的学生什么都不缺,就缺一些自信、多了一些对威权的盲从,盲从折断了思想的双翅,让思想不能自由地飞翔,只就这一点,成才无望。“我们以后要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无论对错,有胆量提出来就是进步!”就这样,成才有望!

(5) 烦恼与心

① 烦恼和对待烦恼的态度——包小玉同学8月8日

下午娱乐时间,组织了一场辩论赛,辩论题是“男人更烦,还是女人更烦”。辩论非常激烈。大家畅所欲言,发表各自的观点,举出好多的论据来证明己方的观点是正确的。到最后双方打了个平手。在我看来,我也觉得应该是平手,因为我不觉得哪方比哪方更具有说服力,男人有男人的烦恼,女人有女人的烦恼,各自的烦恼都不一样。

我不觉得烦恼有多少之分,一旦有了烦恼,不管多少,心里都会像压了块石头似的,在没有解决之前都会消耗你的脑细胞和精力。

所以,没有哪个烦恼比哪个烦恼更烦,只有你对待烦恼的态度之分。态度乐观积极的人和态度消极悲观的人对待同一个烦恼时,他们对烦恼的定义都是不同的。乐观的人认为这个烦恼没什么,会有解决办法的;而悲观的人则会认为这个烦恼很严重,很难找到解决方法。所以最终的结果也就不同了。

老师点评:

小玉同学对烦恼的认知程度之高,快要触及道理的天花板了。而且短短的几行字,表述得清清楚楚,真的是要言不烦。

我们不能预知我们前面的道路上将会遇到多少烦恼,但是我们可以预先培养自己的勇气,养成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

小玉同学的这篇日记,堪称经典,同学们至少应读上十遍,好处大着呢!

小玉同学在帮助我们端正面对烦恼时的思想方法。

寻找一个正确的思想方法,这可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包小玉,蒋玉,我们班上还有多少玉?

商老师,看来我们的班上玉很多,值得按照于利奎同学要求的那样,用心血去精心雕琢哦!

② 全在自己内心的一念——张璐同学11月27日

这两天在看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心中有很多感触,现代人面对快速变迁的社会,修养与欲望不成比例,很容易在其中迷失自己。

我们要跟着心的方向,找到那些真正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而不是被眼前的一些东西迷惑。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我们只会埋怨运气,埋怨别人。其实大部分人不知道,问题都是出在自己身上,只要改变了自己,改变了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景,包括人、事、物,都会境由心转地随之改变。

成长过程中的我们,爱过,痛过,哭过,但是以后回想起来你会发现,所有发生在外面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经过仔细包装的礼物。只要我们愿意面对它有时有点丑陋的包装,带着点耐心和勇气一点一点拆开包装的话,我们会惊喜地看到里面珍藏的礼物。

老师点评:

课堂上的学习是那样的紧张,你还有时间阅读,而且是在看既动心又费脑的书,说明你已经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好啊,有文凭不一定就有文化,有了阅读的习惯就可以算一个有文化的文明人;有了阅读习惯,你的学习已经自由了,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了。

“其实大部分人不知道,问题都是出在自己身上,只要改变了自己,改变了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景,包括人、事、物,都会境由心转地随之改变。”了不得,心开窍了,智慧之眼开启了,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自己的“心”的客观存在,看到了自己内“心”之外的客观存在,看到了“心”和外部存在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到了改变自己的“心”和改变“心”外的效果是一样的。哇!带框框的思想看不到这些,受约束的思想看不清这些,只有自由的思想才可以看清这些大的道理的存在。

张璐同学,如何才可以改变我们的心境呢?这可能需要很强大的自由思想的力量,相信你会有。你想好了一定与我分享,好吗?

(6) 快乐与痛苦——岳蓉同学9月11日

今天对购物系统自己进行分析,自己设计测试用例以及编写测试用例。两个月下来了,我们从什么都不懂到现在能够自己分析、自己编写以及自己执行。这两个月对于我们来说是快速成长的季节,希望我们会有个好的收获。

昨晚看了一篇文章,上面讲快乐的人是不是没有痛苦?不是,只是他们通常把痛苦缩小而把快乐的事情放大,所以在他们眼里没有什么不开心的事。(www.xing528.com)

而人与人相处也是一样,不要把一些小的细节或不开心的事情进行放大,那么大家的交流就会很简单。我们大家都应该享受生活中每件快乐的事情,更要学会享受不快乐的事情。那时候你就会突然发现自己的烦恼没有了,身边处处都是感动。

老师点评:

白昼和黑夜,阳光和雨露,构建了大自然;快乐和痛苦,欢笑和泪水,编织了人生。

经历了痛苦,才会知道快乐。

遇到快乐时,你会用心地感受;经历痛苦时,请记住,也要学会用心地体验,学会适应,坚持下去,紧随其后的一定是快乐!

(7) 大象的故事——戎寅同学11月7日

今天老师为我们准备了一篇英文故事,由一个人在台上读出来,下面的人轮流翻译出句子的意思。故事主要讲的是一只大象先是被拴在很粗的铁柱上,然后人们会用一些手段赶大象逃跑,但是大象拼劲全力也没办法挣脱,久而久之大象也就习惯了不去逃跑,即使你把铁柱换成一只小木棍,大象也不会再逃跑了。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不能轻易地认输,不能为旧的思想观念所束缚,我们要不断挑战自我尝试突破。

老师点评:

戎寅同学好聪明,你把大象想象成我们人,把栓大象的铁柱子想象成是束缚人心的旧观念,你对大象的故事理解得十分透彻!

(8) 智慧在哪里?——吴蓉婧同学12月4日

今天我学会了使用两个工具,一个是QC测试工具,还有一个是MindManage工具,画流程图非常的方便,我的眼界一下子开阔了,计算机的便捷真的让我喜出望外。以前我还在犹豫自己的择业方向,觉得女孩子从事IT行业可能不太吃香,因为我们的智力永远跟不上男生;现在我的观念彻底颠覆了,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有问题可以一起商讨,有成果大家可以一起分享。每天生活得特别快乐!脸上总是堆满了笑容。因为有了大家,让我彻底相信了“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的传说。

老师点评:

我在阅读同学们的日报时,在同学们不断地对团队的力量、集体的智慧发出由衷的感叹声中,发现了一个重大的秘密:

人的智慧蕴藏在个体人的心中,蕴藏于心中的智慧只有在个体的人融入群体的过程中才能够得以释放。“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蓉婧同学彻底相信了这句格言,我也一样。所以,学会合作,就是学会释放自己心中的智慧;用代码把智慧写出来就是软件,因此,学会合作,就是学会生产软件。

(9) 我是谁?——陈岳云同学12月10日

我是谁?一个名字?一个对自己性格的描述?一个对自己经历的描述?可以说都对,也可以说都不对。

我并不是想以此引发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而是要告诉自己要看这是谁在什么情况下问你这个问题。

现在我可以说真的很坦然了,正确地认识自己,做适合自己的工作,不求人,不欺人!哦耶!

老师点评:

“我是谁?”能向自己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就是一个觉醒的人,或者说是一个开始觉悟的人,是一个开始自由地思想起来的人。一个自然人被文化程度的高低,不在于能识多少字,能数多少数,能有多少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在于做人意识的觉醒程度,在于觉悟的高低。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也不去想,怎么提升自己?

(10) 活给别人看?活给自己看?——王骏鹏同学11月29日

我们不能是活给别人看,我们要活给自己看。以前我以为人活着就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当别人认可你的时候,自己就感觉充满动力,当有人否决你的时候,就好像是车胎一下子被泄了气一样,自己没有了动力。其实这样的人生是不对的,从某个角度来看,这样的人生貌似不是受自己控制的,而是别人在控制着你的人生。

经过这半个月里面,特别是这次组织元旦晚会,我才知道原来现实真的不是我所想的那样。在借排练场地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了种种困难,可是我们并不能因为别人不支持我们而泄气,我们是表演给自己看,是需要自己肯定自己,我们应该克服一切困难。就算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到时候没有人来看我们的表演,我们也不会感到遗憾,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为了表演给自己看,为了自己而活着。

当然,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别人的肯定和认可,能够使你的人生更加有动力,更加精彩。如果没有的话,我们也可以活出自己,活出灿烂的光芒。

老师点评:

“我们不能是活给别人看,我们要活给自己看。”“以前我以为人活着就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这样的人生貌似不是受自己控制的,而是别人在控制着你的人生。”可喜可贺呀,骏鹏同学!心开窍了,脑自由了,发现自我了,能看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存在了,开始按照自己内心的感受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了,不想再顺着别人的眼光去看世界了。

不能看清自己,怎么提升自己?不能看清自己,怎能看清世界?不能看清世界,怎么改造世界?看清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就可以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活给别人看?活给自己看?骏鹏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认真地想一想。在我们中国,孩子在意大人的眼光,孩子活给大人看;学生在意老师的眼光,学生活给老师看;雇员在意老板的眼光,雇员活给老板看;下级在意上级的眼光,下级活给上级看;似乎很少见到骏鹏同学说的活给自己看的人。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格特质?就是从小到大在要求学会“听话”的课堂环境中、在被强迫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间养成的。实际上,这样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丧失了独立人格;这样的教育过程,学生的灵魂被剥夺。中国人天生的聪明才智不仅没有得到挖掘利用,反而被摧毁殆尽。学生不仅没能被培养成有主见、有创造力的人才,反而被训练成习惯听命于人的苦力。

这样的人没有独立人格,没有独立人格就不能自由思想,不能自由思想也就没有判断力。这样的人可以适应加工硬件的生产线上的岗位,不可以适应软件生产,实际上也不可以胜任一切需要有自由思想能力、具备独立判断能力的岗位,比如医生、律师、科学家、教授、企业家以及承担领导责任的官员等,更不可以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骏鹏同学在我们创新的课堂上,在这个属于学生自己的可以开口说话、自主学习的课堂上,感觉到了自我的存在,觉悟到了一个人应该活给自己看,做自己的主人,不做依附别人的人。骏鹏同学找回了自己原本就有的自信,人格得以健全,骏鹏同学成人了,成才指日可待。

如果全中国的学校都能够改变课堂文化环境,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把“听话”的教育改成学会“说话”的教育,把强迫学习改成自主学习,一代人格独立的、能自由思想的新人就可以成长起来,到那时什么硬件人才、软件人才、创新人才都不会稀奇,将遍地是才。中国人毕竟是聪明、勤奋的。

(11) 我们活着的意义——张璐同学12月4日

很久以前我就在思考我们活着的意义。难道活着就是为了穿衣吃饭,结婚生子,重复着父辈们的生活?那样仅仅只是一代一代不变地简单重复,我们活着要会梦想,一个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我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让我的家人有一个很幸福的生活,我要尽我所能地让他们衣食无忧,让他们每天都活得开开心心。

当务之急是自己的就业问题,身在大学毕业班,压力真的是无比的大。在大学可以说虚度光阴了四年吧!说实话,环境对人的影响真的巨大,正是这安逸的生活慢慢磨掉了我的斗志。在软测班的这一个多月,我渐渐找回了丢失了的那个坚毅的自己,找回了在高中时代培养出来的奋斗精神。

光有奋斗精神是不够的,还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去做。要先分析自己的现状,分析自己现在处于什么位置,到底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也是一种自我挖掘的精神。你给自己定了目标,你还要知道怎么样去一步一步地实现这个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树立目标和脚踏实地地去做同等重要。

虽然我现在还是一块石头,但是我相信经过时间的打磨,我将会变成一块美玉。

老师点评:

“那样仅仅只是一代一代不变地简单重复,我们活着要会梦想,一个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完全正确,一个人不能思想、不会梦想和咸鱼就没有区别,一代又一代只能简单重复。

张璐同学,你知道吗,你也回答了黄炎培在延安时向毛泽东表达的对中华民族忧虑的问题——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总是摆脱不了周而复始的不变的简单循环。那也正是因为我们中国人不能自由思想、不会美好梦想的缘故,不能自由思想就只能惯性思想,惯性思想的人不可能创新,惯性思想的人组成的社会只能作方向不变的没有加速度的匀速运动——周而复始的简单循环,这是惯性定律所决定的。我们不能自由思想、不会美好梦想的原因就是从小接受了“听话”的教育,中国人习惯的“听话”教育开始于1000多年前的科举制度的发明。不改变“听话”的教育,即便有少数人能自由思想、会美好梦想,仍然无法改变社会简单循环的运行方式。虽然真理有时在少数人手上,可是力量永远在大多数人手上。所以,改变教会学生“听话”的教育为让学生学会“说话”的教育,就会有更多的人像我们班上的同学一样自由地思想起来、美好地梦想起来,中国人作为个人就可以不做咸鱼,中国社会就可以摆脱周而复始的简单循环而走向新时代。

张璐同学,是你的日报启发了我的思想,谢谢你。

“我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让我的家人有一个很幸福的生活”,你现在想的已经不只是你自己了,开始有责任感了,长大了。

“在软测班的这一个多月,我渐渐找回了丢失了的那个坚毅的自己”。谢谢你的鼓励!你在课堂上找回了自信,我在你身上找到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之路。

“虽然我现在还是一块石头,但是我相信经过时间的打磨,我将会变成一块美玉。”没错,玉不琢不成器。不过,你不是一块石头,你天生就是美玉一块,你的思想晶莹剔透,你正在自由地思想着防止自己变成咸鱼,你正在思想着雕琢自己成为现代文明人,而且还要带上你的家人一道步入文明。

(12) 道是什么?术是什么?

① 不管项目大小其解决思路都是一样的——史春鹏同学9月11日

今天对购物车系统编写了测试用例,对于业务场景测试,之前虽然有过接触,但自己没有完整地做过。今天就主动承担业务场景的测试,也许是因为时间的缘故,刚开始的时候还是一头雾水。请教了一些同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表达,但我还是继续询问,直到自己明白为止。最后根据同学的建议和业务流程图,思考其每条分支进行业务场景分析。

对此过程我颇有感受。对于我们做的项目不要在乎它的大小,而要在乎你是否真的掌握了做项目的基本道理。

因为不管项目大小,其解决思路都是一样的。

老师评语:

“不管项目大小,其解决思路都是一样的。”春鹏同学好悟性,学着做项目的知识和技能——术,同时还在思考着使用知识与技能过程中的方法——道,力求知其然(术),并且知其所以然(道)。如此学习,如此自由思想,才是真正的大学生的学习之大道。我把你感悟的道理推而广之——物有大小之分,事有繁简之别,道理都是一样的。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软件人才,其学习方式就得像我们的春鹏同学那样,要学习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术,更要思考隐含在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道。学会做事,又能够明白事理,可以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把明白的事理(道)用计算机语言写出来,就是一款原创的软件。所以,软件产业也可以说是“道”的产业。

② 知识与道理——杨洁同学10月29日

学到了知识很简单,学到了道理才是真正实用的。

在这个班里,通过和大家的相处,和老师的相处,我觉得我改变了许多,也学到了许多,在一点点地进步吧。

老师评语:

杨洁同学今天的日报虽寥寥数语,却与大家分享了她的一个十分有价值的认知,“知识”和“道理”不是一回事。她认为,“知识”和“道理”比起来,“知识”很简单,“道理”才是真正实用的。一个90后的大学生,竟然有如此高的认知力,让人惊讶!

知识是什么?道理是什么?

“术”,是专门知识;“道”,是一般道理。

可以这么说,能认识到“知识”和“道理”的不同的人,是心已开窍、脑能自由思想的人,这样的人一定能够胜任软件工作。

地球围绕着太阳转,是自然现象,是知识,是自然知识,是“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一圈是一年,是人为规定的,是知识,是人文知识,是“术”。

地球为什么会围绕着太阳不离不弃地转圈圈?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就是道理,是“道”。是牛顿找到了其中的道理——因为万有引力的作用,万有引力是“道”。

万有引力的道理一旦为人类所知晓,不仅仅被用于认知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关系,而且可以被用来解释宇宙中所有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这就是“道”的作用,无所不在,无所不包。

软件产品就有类似“道”的性质,各行各业都用得上软件。

中国文化,老子言“道”,孔子论“术”。孔子做人之“术”被当时的政府选中推广,老子的思维之“道”则没有普及。如若老子的思维之道得以普及,操作系统软件的发明者就应该是我们中国人。

做硬件有“术”即可,做软件无“道”不行。

模仿有“术”即可,创新无“道”不行。

谋生存,有“术”即可;图发展,无“道”不行。

(13) 如何求道?

一个人是如何获取道理的?让我们班上的岳蓉同学来告诉你。

有心人处处是学问——岳蓉同学8月24日

每天在任何地方或时间都可能会有收获。

下午去学驾驶的时候,我对教练说学驾驶好难,早知道就不学了。教练回答我,熟练就不难了。

这句话突然让我对纠结了很长时间的QC使用问题一下子茅塞顿开。学习新的工具或知识就如学车一样,从不敢开到敢开,最后到熟练。

我们只有勇敢地去面对,才能解决问题,否则它永远是个问题,总有无路可退的一天,到时侯你还是得解决它。

老师评语:

岳蓉同学体验了一次“顿悟”,有慧根呢!同学们原本休眠的头脑被激活了。

岳蓉同学驾驶汽车的知识和技能,不能被她用在软件测试工具的使用上。但是,她在学习汽车驾驶过程中悟出来的“万事开头难”和“熟能生巧”的道理,可以被用来指导软件测试工具的学习。实际上,这个道理的懂得,使得岳蓉同学在从事任何一项新的工作时,开始的时候心里不会慌,过程中能够坚持。

道理的获取,不是听课、做练习加上考试可以实现的。道理的获取,需要“身”的体验、“心”的感受、“脑”的思想过程,而且是反复多次的体验、多个角度的感受与思考过程。岳蓉同学有在学习软件测试过程中的体验,也有在学习驾驶过程中的体验,加上她在我们的课堂上养成的自由思想的习惯,所以能够思考一般道理的存在。

中国人实际上早已懂得专业知识与一般道理的区别,有格言为证:

“隔行如隔山”与“隔行不隔理”。

“隔行如隔山”这句话的意思是,针对某一个行业的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到了另一个行业就没有用了。

“隔行不隔理”这句话的意思是,一般道理的应用,则是不受行业限制的。

人们期待的复合型人才、软件人才就是能够认知一般道理的人才,对一般道理的认知需要自由思想的能力。

(14) 我们不再迷茫!——郭祥峰同学12月3日

记得沈老师说过,现在要办那个“青苹果之家”,主要是为走向社会的心理还不成熟的学生提供服务,可是等到收获的时候才发现苹果没熟,是不是太晚了点呢?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的话,也许现在补救还不算晚,“青苹果”有可能变红,因为现在的我们每个人心里面都藏着另外的一个自己,另外的一个自己活泼、想去感受生活、想在一个舞台上展示自己,而我们这个课堂就给了你这样的机会。我们曾迷茫过,可是在这个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变得自信了,我们不再迷茫!

老师点评: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的话,也许现在补救还不算晚,‘青苹果’有可能变红”。太好了!祥峰同学的这一个感受太好了,这是许许多多被视为“青苹果”的学生们的福音。“我们曾迷茫过,可是在这个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变得自信了,我们不再迷茫!”你们自信了,你们不再迷茫了,我们老师也更加自信了,相信我们创新的课堂模式成功了。看来,学生们一旦能够自主学习,就能够自由地思想起来;一旦能够自由地思想起来,就能找回自信、不再迷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