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证研究:发达城区教育内涵的提升与个性化学校文化

实证研究:发达城区教育内涵的提升与个性化学校文化

时间:2023-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为每一个人提供最优的教育环境与发展空间,这涉及学校的核心文化问题。个性化学校创建归根到底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有赖于“文化”这一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学校文化的建设是教育走向个性化和学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选择,也是一项需要持久用心经营的活动。[9]学校文化极大地影响着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也在价值认同与变化中不断促进着学校文化的发展和沉淀,不一样的学校文化将造就不一样的学生。

实证研究:发达城区教育内涵的提升与个性化学校文化

未来的教育将更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即学生应该具备能够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因而——

如何在尊重个性发展的同时,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核心素养与综合实践能力将是后续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它也将进一步促进包括学校课程、教学,活动、机制、评价等方面在内的办学整体性变化。

当前,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教育政策、教育实践、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许多国际组织、国家或地区相继构建了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创新与创造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社会参与及社会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素养也已成为各国核心素养框架制定的基本内容。欧盟认为“核心素养代表了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它们是可迁移的、多功能的,这些素养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在完成义务教育时这些素养应得以具备,并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因而,应对21世纪的挑战,我们必须关注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个人素养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环境,应该适应、促进社会变迁社会进步。未来之路,我们必然且必须要在学校课程、教学、活动等各方面明确新的发展方向,制定新的发展行动。

我们的学校课程如何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必需的素养,如何从碎片化走向整体化,如何构建有系统,有目标,有内容的核心素养课程,如何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以整体性之课程培育整体性之素养;学生的学习和活动内容如何更多地融入社会生活的元素,更多地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将人的发展置身于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将个性的培养与社会的责任相融合,真正了解知识的价值并将知识转变为智慧。英国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在他的代表作《教育的目的》中曾这样写道:“虽然智力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但是智力教育还有另一个因素,模糊却伟大,而且重要——古人称之为‘智慧’。没有一些基础的知识,你不可能变得聪明,你轻而易举获得了知识,但未必习得智慧。”“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法,它涉及知识的处理,确定有关问题时所需知识的选择,以及运用知识使我们的直觉经验更有价值”,“这种对知识的掌握就是智慧,是可以获得的最本质的自由”,“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因而,他认为教育就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做好准备,去迎接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经历,用相关的思想和适当的行动去应付每时每刻发生的情况。事实上,他所强调的“智慧”与我们提出的“核心素养”并不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相一致的,都是指个体要具备能够终身学习和发展以及融入社会的能力,从而应对各种挑战,促进自我以及社会的发展。个性化学校所倡导和追求的教育也应该是这样的。

如何为每一个人提供最优的教育环境与发展空间,这涉及学校的核心文化问题。个性化学校创建归根到底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有赖于“文化”这一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学校文化的建设是教育走向个性化和学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选择,也是一项需要持久用心经营的活动。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早就说过:“教育也是一种文化活动,这种文化活动指向不断发展着的主体的个性生命生成,它的最终目的,是把既有的客观精神(文化)的真正富有价值的内涵分娩于主体之中。”美国学者皮特森曾对学校文化有过精辟的定义:“学校文化是一组规范、价值、信念、典礼、仪式、象征和事迹,这些因素构成了一所学校不同于其他学校的个性,正是这些不成文的因素随着时间的流逝促使教师、管理者、家长和学生一起工作,一起解决问题,共同迎接挑战和面对失败。”[9]学校文化极大地影响着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也在价值认同与变化中不断促进着学校文化的发展和沉淀,不一样的学校文化将造就不一样的学生。

对于个性化学校的文化建设,曾有一位校长这样说过:“个性化学校应该是一所民主科学、尊重包容、自觉主动、合作进取,每一位师生的潜能可以通过学习得到最大限度激发的学校。”学校文化是学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总体现,也是一所学校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的表现。形成一个民主平等、自由合作、和谐共处、奋发进取的学校文化氛围,这对一个人的个性品格养成以及追求真理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培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认为这也是一所个性化学校应该始终追求的教育境界。

创建个性化学校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也是每一所学校都必须回答的有关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因此需要丰厚的内涵做基础,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做指导,每所学校只要存在,都应有自己的使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都应探究“学校教育目的是什么”“应该怎样实现这个教育目的”。这些价值追求,学校应该用自己的语言去解答、用自己的行动去实现。

个性化学校创建,我们还走在起步之路上。

本章案例及素材提供单位:

上海市市西中学、上海市育才中学、上海市民立中学、上海市华东模范中学、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上海市第一中学、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上海市静教院附校、上外静安外国语中学、上海市五四中学、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上海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上海市静安区市西小学、上海市静安区余姚路第二幼儿园。(www.xing528.com)

【注释】

[1]李帆:《寻找教育独特的灵魂》,《人民教育》2012年第1期,第16页。

[2]陆玲、辛治洋:《特色学校述评》,《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第13期,第1页。

[3]李希贵:《以学生发展为本:个性化学校建设的选择》,《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6期。

[4][苏]Ш.А.阿莫纳什维利:《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朱佩荣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2页。

[5]李建平:《聚焦新课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6][美]戴安·佛谷森等:《个性化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页。

[7][英]乔伊·帕尔默编:《教育究竟是什么?100位思想家论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谈松华、黄晓婷:《我国教育评价现状与改进建议》,《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第1期,第8页。

[9]朱永新:《用文化为学校立魂——在石家庄桥西区新教育年会上的报告》,2011年1月1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