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群众工作核心理念未充分实践|中国网络空间治理模式研究

群众工作核心理念未充分实践|中国网络空间治理模式研究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9]坚持群众工作的理念对于网络空间治理新目标和新要求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如果不坚持群众工作的这一核心理念,则无法抑制网络舆情各个发展阶段消极要素的产生,从而导致政府公信力受损、网络舆情治理的失序和网络民众的利益受损。概而言之,网络舆情治理的失序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及时收集和疏导民意这一核心群众工作理念没有得到充分的实践。

群众工作核心理念未充分实践|中国网络空间治理模式研究

做好群众工作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逻辑支点,是群众主体观、群众利益观和群众路线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如何在网络空间治理中做好群众工作?关键要素之一在于要广泛收集民意、注重对民意进行疏导,并做好网上群众路线。收集民意是为了了解人民的需求和意见,而一旦人民群众表达了利益诉求,对于合理、合法的诉求,应当拓宽渠道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对于不合理的诉求,应当对人民群众加以教育和引导,促使其以理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主张,在跟人民群众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帮助群众、服务群众,并形成同人民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49]

坚持群众工作的理念对于网络空间治理新目标和新要求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如通过民意的收集和疏导,及时了解网络民众的利益诉求,引导其正确表达和实现其利益诉求,可有效促进网络民众利益的实现和维护。在网络空间治理中充分实践这一核心理念,可以有效防止网络舆情中过当利己主义言论的发生,有助于缓解或者消减网络民众的普遍焦虑,还能够有效提升政府的公信力。而如果不坚持群众工作的这一核心理念,则无法抑制网络舆情各个发展阶段消极要素的产生,从而导致政府公信力受损、网络舆情治理的失序和网络民众的利益受损。

近些年来,我国的政府部门都在加强透明度建设,如通过信息公开平台的建设、微博问政等方式,来促进政府与社会其他主体之间的互动,加强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这些做法都取得不了不错的成效。网络空间传统治理模式治理网络舆情的策略过于单一——过分依赖舆论引导物理导控方式,这会严重损害政府的公信力。这种机械的做法不利于对网络民意的疏导,且不能有效引导网络民众正确表达利益诉求。利益诉求不能得到正确的表达和满足,会进一步导致网络失范言论的出现,进而导致网络秩序混乱。概而言之,网络舆情治理的失序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及时收集和疏导民意这一核心群众工作理念没有得到充分的实践。

【注释】

[1]习近平作十九大报告八次提到互联网[EB/OL].(2017-10-18)[2021-09-12].http://media.people.com.cn/nl/2017/1018/c120837-29594814.html.

[2]彭波,张权.中国互联网治理模式的形成及嬗变(1994—2019)[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27(8):44-65.

[3]马骏,殷秦,李海英,等.中国的互联网治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22.

[4]D.Harrison McKnight,Norman L.Chervany.What Trust Means in e-Commerce Customer Relationships:An Interdisciplinary Conceptual Typolog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2001,6(2):35-59.

[5]程倩.论政府信任关系的历史类型[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208.

[6]Bibi van den Berg,Esther Keymolen.Regulating Security on the Internet:Control versus Trust[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Computers & Technology,2017,31(2):188-205.

[7]梅立润.地方政府机会主义:一个值得关注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议题[J].理论与改革,2018(1):123-132.

[8]符加林.声誉效应、联盟关系与机会主义行为治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52.

[9]王立磊.“关系”取向对渠道成员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30.

[10]梅立润.地方政府机会主义:一个值得关注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议题[J].理论与改革,2018(1):123-132.

[11]梅立润.地方政府机会主义:一个值得关注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议题[J].理论与改革,2018(1):123-132.

[12]所谓“道德风险”,是指一般代理人在签约后隐藏行动的自利行为。道德风险也可称为“败德行为”,在委托-代理关系理论中指代理人在使用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委托人或者其他代理人效用的行为。符加林.声誉效应、联盟关系与机会主义行为治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178-179.

[13]“应声虫”现象,即揣摩上司的意图行事。周学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53.

[14]刘泰洪.委托代理理论下地方政府机会主义行为分析[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1-44.

[15]刘俊祥,梅立润.监督民主制:中国地方政府机会主义耗散性危害的防治机制[J].学术界,2017(12):56-70.

[16]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2020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R/OL].[2021-09-12].https://www.cert.org.cn/publish/main/upload/File/2020%20Annual%20Report.pdf.

[17]马骏,殷秦,李海英,等.中国的互联网治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24.

[18]张志安,卢家银,曹洵.网络空间法治化的成效、挑战与应对[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5):120-127.

[19]莱纳·沃尔夫.风险法的风险[M]//陈霄,译.刘刚.风险规制:德国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92-93.

[20]雷志春,陈勇.刑事司法解释中违法相对论的坚守——以网络诽谤司法解释为切入点[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3):44-51.

[21]申文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93-99.

[22]Eirini Kikarea,Maayan Menashe.The Global Governance of Cyberspace:Reimagining Private Actors'Accountability:Introduction[J].Cambridge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2019,8(2):153-170.

[23]政治社会化,是指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房正宏.网络政治参与与意识形态安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53.(www.xing528.com)

[24]房正宏.网络政治参与与意识形态安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46,71.

[25]王一彪.新时代呼唤构建良好网络舆论生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4·19”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8-04-19(7).

[26]张翔.网络空间中政治亚文化的结构转型与治理逻辑[J].探索,2017(2):175-186.

[27]高红玲,金鸿浩.网络舆论引导的“范式危机”与方法创新——兼论舆论引导的简单化、科学化与系统化[J].新闻记者,2017(10):72-81.

[28]周毅,吉顺权.网络空间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构建研究[J].电子政务,2016(7):2-11.

[29]许玉镇,肖成俊.网络言论失范及其多中心治理[J].当代法学,2016,30(3):52-59.

[30]衣芳,等.人民群众主体论——群众观、党群关系、群众工作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5.

[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1.

[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

[33]习近平在2016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企业家、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要有国家担当、社会责任,为促进国家网信事业发展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心底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营造宽松环境,提供广阔平台。”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4-26(2).

[34]梁宇.马克思的国家治理思想探析[J].哲学研究,2015(5):31-35.

[35]张新.论邓小平历史唯物主义人民群众观的创新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8):13-17.

[36]游清富.论邓小平决策的基本原则[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5):90-92.

[37]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2016年版.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13.

[38]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4-26(2).

[39]蒋敏娟.中国政府跨部门协同机制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13.

[40]“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7.

[4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1.

[4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27.

[43]冯留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与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2-36.

[44]周启杰.马克思的国家治理思想及当代价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3-20.

[45]李颖.从一大到十六大: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00.

[46]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47]郭风英.从管理到治理:体制转型与理念变迁[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172-173.

[48]黄庭满.习近平网络空间治理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论(上)[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2(8):11-22.

[49]蔡志强,张雪君.治理现代化目标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3):48-5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