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体育传承与发展

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体育传承与发展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节日总是离不开人们的生产生活,一些节日与宗教祭祀密切相关,一些节日与生产生活的庆典礼节有着紧密的联系。各种各样的纪念节日,汇入了各种仪式或歌舞活动,成为民族节日的一部分。纪念节日是各民族的重要遗产。如我国目前的法定节日春节、五一劳动节等。如云南纳西族信奉东巴教,在祭礼、婚丧或节日以多达数十人至数百人演练的集体武术活动“东巴跳”来祭祀被其视为始祖的神话人物丁巴什罗。

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体育传承与发展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程。追溯中国节日的起源,有的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有的与古老的宗教有关,有的与军事有关,有的与人的健康生活有关,无论何种节日,它们都源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需要,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约定性。

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民俗活动。很多活动以季节或者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其中二十四节气最具代表性,中国很早就进入了农业社会,而且始终保持着农耕生产模式的主导地位。因此,中国传统的时间观念中有较强的循环意识,并且通过周期性出现的年度岁时体系不断强化这一时间意识[2]。古老的节日时间与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中国特有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大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3]

然而,节日总是离不开人们的生产生活,一些节日与宗教祭祀密切相关,一些节日与生产生活的庆典礼节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民族都诞生过无数的英雄人物,他们都对民族的崛起产生过重大影响,有的出自民族精英,有的出自普通百姓,但都有着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长期感染着人们,人们也通过各种形式怀念他们。天长日久人们纪念他们的形式和日子就演变为一种节日。有些节日则是由民族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大迁徙等为人们追忆的重大事件演化而来的。各种各样的纪念节日,汇入了各种仪式或歌舞活动,成为民族节日的一部分。这种节日既是一个民族的群众性的传统日子,又是各民族回顾历史,尊崇先人,弘扬古代英雄的无畏精神的日子[4]。纪念节日是各民族的重要遗产。如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花山节”、纳西族的“三朵节”等节日。

有的节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各种交往活动频繁,人们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休整,娱乐身心而逐渐产生的。如我国目前的法定节日春节五一劳动节等。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创造和传承的传统节日文化,可谓是最具活力和影响力、最具民族特色和个性的文化。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不仅记载着我们祖先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也显示了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水平[5]。从起源来看,节日主要有立法节气、原始崇拜、祭祀、宗教信仰、缅怀纪念等源头。

(一)源于立法节气

古代中国以农为本,也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社会的国家之一。具有很强季节性的农业生产,普遍遵循着年复一年的春播、夏耕、秋收、冬藏周而复始的周期性农耕生活,这就要求人们掌握较为准确的季节性农事规律。由于长期的耕作实践,我国的先民早就掌握了由天象、气象、物象等天候来决定农时、农事的道理,用于指导生产、安排生活,并发明和制定了历法。因此,与农事相关的许多节日活动都源于古代气候,也就是由年月日与气候变化相结合来安排季节性的生产与生活。日出日落为一天,月亮圆缺为一月,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农作物由播种到成熟,成为年。我国古代农历年分为十二个月,十二个月又分为二十四节气。这样便系统而完整地构成了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约三百六十五天。它反映了农业生产规律,也为岁时节令的产生提供了计算前提。在十二个月中,按一年气候变化的进程,分为五天“一候”,三候为“一气”,十二个月共分为“二十四气”。一年共十二个“中气”(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和十二个“节气”(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中气”与“节气”相交相间,构成了现在的“二十四节气”。以此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了许多与节气有关的节日,如清明是春天的节气,春天是四季之始,也是农业播种的时节,民谚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节这一天,人们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古老的习俗。小满这一天,有“抢水”与“祭车神”的习俗。旧时用水车车水排灌为农村大事。此前,农户以村圩为单位举行“抢水”仪式。芒种这一天,人们在耕播种作的空余,忙里偷闲,有“送花神”的习俗。根据古老的说法,芒种过后,群芳摇落,花神退位,人世间便要隆重地为她饯行,以示感激。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对大自然的一种亲近感,表现出对生态的敏感和重视[6]。就少数民族节日来看,如傣族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纳西族的三朵节等,都是这样。以节气为指令的节日,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信仰实践活动中,逐步发展成了当今人们所熟悉的大大小小的节日、祭日、集日等活动形式。(www.xing528.com)

(二)源于原始崇拜与祭祀

神圣与世俗之间并没有严格分明的界限,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原始崇拜与祭祀,各种原始崇拜与祭祀对各少数民族的世俗生活影响深远,表现出明显的宗教活动世俗化倾向。人们常常把世俗情怀寄托于宗教信仰,利用族群信仰与崇拜的宗教力量,尽情地扩大着自己的社会影响;通过特定的宗教节日活动,实现神圣与世俗之间的思想与心灵的交流。原始崇拜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自古以来,体育与原始崇拜的互渗现象就十分普遍。人类的娱神慰神仪式多有体育的身影。如云南纳西族信奉东巴教,在祭礼、婚丧或节日以多达数十人至数百人演练的集体武术活动“东巴跳”来祭祀被其视为始祖的神话人物丁巴什罗。为了消灾远祸,防患于未然,古人具有很浓的禁忌观念,节日中便有了许多禁忌习俗[7]。如清明禁不戴柳,四月八日禁屠宰,五月忌曝床荐席、忌盖屋修灶。人们通过这些禁忌祈求达到求吉免祸的目的。如前所述,对大自然、对动植物、对氏族图腾、对祖灵的各种崇拜都密切联系着各种祭祀礼仪活动。

(三)源于纪念意义

很多具有纪念意义的历史传说,常常是广大民众历史观的一种艺术表现,这种在节日风俗中积淀的大众情结,往往通过某种契机,融入特定的节日之中,成为一种具有溯源性解释的节日,并通过某种特定的节日活动影响着人们的世俗观念,在不断传播的过程中产生变异。例如,端午节的起源历来有各种说法,有“恶日”说、“龙图腾祭”说、“源于夏至”说、为纪念某历史人物说等。究其根源,端午节习俗的初始之意是驱瘟、祛邪、止恶气,直到汉代还是如此。到了汉末魏晋之时,便增加了纪念历史人物的内涵:山西一带传说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吴越地区传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会稽人在此日纪念曹娥;南方楚地则认为五月五日是屈原自沉汨罗江的日子。由于屈原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人品为世人所敬仰,所以这种说法很快取代了其他说法,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与纪念屈原相关联的活动,如把龙舟竞渡说成是模拟当年打捞屈原遗体之事;向水中投粽子是为了驱赶蛟龙,以使三闾大夫安心用餐。人们并不追究这种解说的可信性,而是借助节日风俗活动,寄托自己对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的崇敬之情。反之,节日风俗也因此种历史因素的注入而获得了更强的生命力。尽管如此,岁时节日的起源并不是由单一因素所主导,而是多种因素相互渗透、影响、融合。我国现代生活中的传统民俗节日,因剔除了封建迷信糟粕,往往只保留了节日的外在习惯,如节日饮食娱乐活动等形式,所以许多人错以为节日与古老的民俗信仰无关。因此,在民俗节日起源的研究中,只关注节日活动的某些传闻附会,而忽略民俗节日本身的性质和沿革,是不可取的。对于中华传统民俗的研究应该大致从3条重要的线索出发:一是农事祭祀节日习俗;二是宗教节日习俗:三是民族传统节日。这3条线索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丰富多彩的民俗节日节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