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世纪钢琴音乐:新音乐风格的形成与影响

20世纪钢琴音乐:新音乐风格的形成与影响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西方音乐被人们称为“新音乐”“现代音乐”或“当代音乐”。现代音乐指的并不是某种风格,而是一种态度,它代表的是对传统音乐观念与技术的颠覆、反叛,而这种态度促成了20世纪特有的众多音乐风格的形成。20世纪的西方艺术如文学、绘画、建筑、音乐等均受到这些思潮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哲学思潮影响了音乐上的印象派和表现主义。

20世纪钢琴音乐:新音乐风格的形成与影响

20世纪西方音乐被人们称为“新音乐”“现代音乐”或“当代音乐”。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文献中就有现代音乐的称谓。可以说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现代音乐,都有被称为先锋的流派。现代音乐指的并不是某种风格,而是一种态度,它代表的是对传统音乐观念与技术的颠覆、反叛,而这种态度促成了20世纪特有的众多音乐风格的形成。20世纪的西方音乐打破了传统音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采用共性写作的原则,各种新的音乐流派争奇斗艳,新的音乐模式层出不穷,当人们正困惑于现代的概念时却又陷入了后现代的泥潭。在这个追求速度、变化的时代,没有哪种音乐风格能长期占据统治地位,音乐呈现出复杂、重叠、多变的局面,音乐家个人的创作也经历了多种风格技法。因此西方部分学者索性称其为多元主义时期。

音乐风格的产生从古希腊时代就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20世纪的西方音乐也不例外。此时的西方哲学思潮主要分为人本主义科学主义两大主潮。人本主义的主要流派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现象学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解释学和接受理论等。科学主义包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语义学和新批评派,结构主义以及相关的符号学叙事学解构主义等。20世纪的西方艺术文学、绘画、建筑、音乐等均受到这些思潮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相比,20世纪的西方音乐流派是最多的,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先后出现了多种风格流派:

(1)19世纪末至1914年的印象主义、原始主义、新民族主义和表现主义。

(2)1914年至1945年,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兴起的十二音序列和新古典主义

(3)1945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约30年间的先锋派,如整体序列、偶然音乐等技法。

(4)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回归传统的倾向,包容性更大,如简约派、第三潮流、新浪漫主义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哲学思潮影响了音乐上的印象派和表现主义。20世纪上半叶,欧洲现代艺术中的原始艺术,如毕加索对非洲土著艺术的借鉴又影响了斯特拉文斯基的早期原始主义音乐,如《春之祭》。一战后,许多艺术反对抽象表现主义的主观性,在音乐上则表现为新古典主义;还有反美学达达主义影响了噪音音乐。形式主义强调艺术的形式元素而较少关注现实内容和历史背景,这样的观点又影响了序列音乐。结构主义对符号学的运用影响了简约派。后结构和解构主义影响了新浪漫主义和拼贴音乐。

不同的音乐流派有着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段,20世纪的众多音乐流派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与传统表现手段的决裂,具体的技法大致如下:(www.xing528.com)

(1)旋律不同于以往的审美特征,缺少规律性的流畅的旋律,较多尖锐的大跳和极端音区的运用,让人觉得过于抽象而不知所云。有些流派甚至突破旋律本身的特性,注重音色的变化和单个音的内涵,如音色旋律、点描派。

(2)和声自由而不做解决,显得不协和,不悦耳,频繁运用不协和和弦,高叠和弦以及除三度外的四度、五度、二度叠置和弦。

(3)复调技法又得到作曲家的重视,如勋伯格的十二体系就是基于复调技法,还有的作曲家采用多个主题,在不同声部间采用不同调性,形成多层次的复杂织体。

(4)调性经历了从高度半音化—多调性—泛调性、无调性—十二音列体系—回归调性与无调性结合这几个阶段;有的流派采用特色民族及地区的音阶如印度、爪哇远东的音阶;有的作曲家还自创调式音阶,如德彪西的全音阶以及巴托克、梅西安的特色音阶等。

(5)节奏自由多变。频繁变换拍子,不限于单一的节拍形式。有的吸取和借鉴特色民族和地区的节奏形态,用奇数拍子递增或递减时值节奏;有的甚至没有小节线,但又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些做法类似于节奏时值的数字游戏,打破了传统节拍的限制,使小节线失去原来的作用。还有的流派从现代城市的工厂和机器中获取节奏的灵感。

(6)配器突破传统乐队的写作手法,弦乐不再占有主导地位,突出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的作用。这时出现了纯粹的打击乐曲如瓦列兹的《电离》。作曲家们寻求传统乐器的新的音色,发掘新的乐器及音响,比如对传统乐器的极端音区的使用,在传统乐器上加入新的材料如预制钢琴,通过电子数位手段发掘新的音响等。

有些现代音乐流派如偶然音乐、具体音乐等,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所谓旋律、调式、和声、节奏,故很难用传统的音乐分析方法来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